后疫情时代下,各行业陆续恢复元气,但消费电子市场却持续低迷。有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仅7292万台,同比下滑12.6%;2022年全年我国手机出货量仅2.86亿台,同比下滑13.2%,这也是近十年来出货量首次跌破3亿大盘。 从出货量来看,2022年仅荣耀、苹果实现了出货量增长,增幅分别为30%和4%,其余均迎来15%-30%不等的大幅下滑。其中,小米同比下滑24%,OPPO、vivo下滑27%。从市场份额来看,vivo、荣耀、苹果、OPPO各取得国内约18%的市场,小米以13%位列第五,差距并未拉开,整体呈现"多强"局面,还没有一家厂商能稳坐头把交椅。 究其原因,据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翔分析,全国手机市场大幅下滑背后,疫情的影响只是起到一个雪上加霜的作用,但根本原因还是市场饱和、换机周期加长、技术创新不足、5G推动作用不明显、产品性能过剩,以及疫情导致的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等。 据他判断,2023年,尽管疫情管控政策已经结束,但我国手机市场表现仍然不容乐观,最快到今年下半年才有望迎来反弹。"建议厂商依然维持保守务实的运营策略,保证低库存,追求高利润,避免激进大量提升出货量。" 而受手机市场遇冷影响,不少消费电子供应链企业业绩也接连下滑,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迫在眉睫。以手机供应链龙头企业蓝思科技为例,近年来,其加速横向扩张,业务领域由手机结构件、材料等拓展至新能源汽车、AR/VR等领域。具体到产品层面,蓝思科技已涉及中控屏、仪表盘、B柱、充电桩、大尺寸车体玻璃等多款产品及产品组装业务。 及时转型也让蓝思科技免于长期亏损。从个季度表现来看,蓝思科技2022年Q1亏损4.11亿元,Q2净利润1.06亿元,Q3净利润10.64亿元,Q4净利润预计为16.63亿元-17.67亿元,盈利能力逐季提高。 【记者】许隽 【作者】 许隽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