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深度长文好男儿当如冠军侯,大汉神将霍去病为何这么强?

  执笔:军事魔士——一个喜欢军事战争历史的漫画仔
  世界上的第一个冠军是谁?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忘了那个不穿衣服扔铁饼的雅典人吧!
  所谓冠军、冠军,即勇冠三军!
  世界上第一个荣获此号的人,便是那个桀骜不驯的男儿,华夏史上如流星般耀眼,又如流星般飞逝的大汉战将——霍去病!
  他在的那五年,匈奴只敢躲在沙漠里发抖;他在的那五年,大汉刀锋所向,铁蹄便至。
  让匈奴远遁漠北还不足以让他从华夏史的其他战将里脱颖而出,而他之所以能够彪炳史册,是因为他改变了中华历史的走向!不要误会,我没有夸大,有些人生来就是来做一件事情的,做完他便走了,不可能再有什么赵去病、钱去病、孙去病。
  他就是他,这个世界只有一个霍去病,他夺下了华夏创业史上最重要的一块版图——河西走廊!
  1大汉的恐惧症
  公元前2070年,大夏朝建立,从夏朝到战国这近1700年的时间里,咱们华夏一直都在河南山西河北这几块巴掌大的地方上打来打去。
  为什么要打来打去?
  因为土地不够分、粮食不够吃、人口不够挤,所以你要抢我,我也要抢你!说到底还是经济利益上的底层逻辑驱使着国家机器进行着你来我往的牌局。
  中原,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这就是封闭空间里的最大坏处,人口在和平时期必然会快速增长,但是封闭环境下的土地是不变的,所以人口最终会越来越多,形成只能用抢解决的供需矛盾。等人死的差不多了,这个矛盾就缓和了,这就像一个循环魔咒,每隔几百年来一次。
  好在初期的夏商周在中原地带都很小,还有很大的外溢空间,所以随着开拓者不停外溢,到周朝后期时,中原人民往南已经外溢到长江流域,往北已经外溢到草原的边界。但是到这里就溢不动了,因为草原以北长江以南都无地可种。所以中原再次打了起来,先是春秋,后是战国,最后被秦始皇摁在了一起。
  秦始皇深知中原大地面临的苦恼——天下大定,增长的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
  没有一个统治者会对自己的人民做"灭霸",所以灭定中原之后他便急急忙忙地派人往南奔,滴在盔甲上的水珠告诉他,哪怕就是开梯田,长江以南种地也比草原更靠谱。
  这是战国以外的开疆拓土
  大秦南征百越,第一次将战旗插在了南海之滨,随后便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并不是因为南海之滨的香蕉没有稻米好吃,而是秦始皇将大秦压榨地过于彻底,所以自爆了。
  不要误会,我并没有跑题——秦始皇冒着自爆的风险都要去开拓新土地,因为他知道,中原帝国决然不能成为一个封闭空间。而霍去病人生最大的成就,便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话回正题,连秦始皇都头疼的病,他刘彻能不疼吗?
  经过文景两代的休养生息,大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在蹭蹭地往上涨,人口与土地粮食的矛盾在目前虽然还危及不到大汉的性命,但是眼见着低下的农业生产力逐渐跟不上和平年代人口的增长大爆发,这个病就像慢性病一样在刘彻的心头汇集,"重农抑商"的政策也只能稍微迟滞病情的发展,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繁荣的背后往往深埋危机
  这是大汉帝国的第一个恐惧症。
  大汉的第二个恐惧症,便是北方的那片草原。
  北方草原面临的封闭空间游戏比中原还要严重。中原的人口与土地粮食的矛盾好歹是数百年一个大轮回,但是北方草原里的人口与粮食的矛盾,却是季节性矛盾——夏天草美羊肥,一切安好便是晴天;冬天草枯石烂,我不抢你便成昨天。
  草原的外溢扩散比中原要早要快,早在战国时代,李牧就已经不间断地暴锤过这群来自草原的鹰。那个时候,拥有铁器青铜器和城墙堡垒的中原士兵对草原上的半铁器文明几乎是降维打击。但是随着匈奴的外溢扩散更远更广,他们获取的外界交流更多更广,半铁器文明在马背上也迅速成长为弱铁器文明。
  偷砖的汉子
  从秦末的大泽乡一直乱到乌江,此时的中原根本无暇顾他。等到地痞亭长刘邦终于升官成了大汉帝国的最高元首后,他终于将目光投向了那个在长城上时不时偷几块砖的骑马汉子。
  但刘邦还是低估了匈奴文明,几十万大军一股脑地扎进了茫茫草原中,等他在白登意识到自己被围的时候,已经在草原上喝了好几天的西北风。幸亏匈奴单于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在那个时代他也不可能有皇太极那样的风骚想法,所以吕皇后给了钱送了粮拜了把子便将他们给打发了。
  刘邦差一点就成了华夏史上第一个北狩的皇帝,"白登之围"之后,他才从大汉皇帝的眼光看清了这个北方荒原上的敌人。
  匈奴的铁器文明程度较低,但是却拥有冷兵器时代最大的外挂——骑兵,这个外挂天生就有,而且能迅速补齐他们和其他更高级文明之间的差距,真是老天爷赏饭吃。
  匈奴骑兵
  韩信还堪受胯下之辱,比韩信更不要脸的刘邦也更懂装孙子的精髓。所以他回去之后,对匈奴的策略基本就是送女人。一边躲在城墙后面舔着伤口,一边静悄悄地等待时机。
  直到刘彻登场,他终于忍受不了姑姑们被送往草原的屈辱历史,在摸了摸充盈的钱包之后,决定豪横一把,替大汉和太爷爷找回场子。
  一举两得的事情为什么不做?
  但是在做之前,刘彻的内心还是十分发憷的,毕竟战者,国之大事也,生死存亡之道。
  战争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战争败了怎么办?前方将领功高盖主怎么办?国内农民反了怎么办?战争中催生一群利益集团怎么办……
  所以,一个人的地位和魄力的体现就在这里,过于理性的担忧与瞻前顾后就是没有责任与担当,没有任何事情会一切妥当,总有一些事情需要你自己去推动那一步。好在……刘彻的魄力配得上汉武大帝这四个字。
  魄力归魄力,有魄力有计划有执行才是一个完美的操作家。
  所以刘彻规划在动手之前,想尽量找到一个军事盟友,他想到了那个传闻中一直被匈奴暴打的大月氏(读音:大肉汁)。
  2 华夏史上的地理大发现
  说实在,不要再提"东方的哥伦布"这样的伪奴名词了,哥伦布那种海盗,称他"西方的张骞"都是对张骞的亵渎,两个人无论从经历的磨难还是历史作用来看,哥伦布都只配趴在地上替张骞舔脚趾。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汉武帝看着挂在墙上的羊皮地图,西北那一块完全就是一坨灰色,那块地域叫什么、有什么,中原大地全无所知,似乎全世界就只有秦地这么大。
  大汉需要一个先行探索者,刘彻想到了张骞。
  华夏历史上的地理探索者
  面对皇帝委派的重任,张骞十分感动。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能有一个人赏识自己的才能,对于一个被埋没在人群中多年的落魄者来说,那将是至高的荣幸。
  所以张骞告别了家人,毅然背着行囊带着随从朝西走去。他不知道,他这一路向西的探索将比后世流传最广的西天取经还要艰辛——那个只是纸上的神话,而他的事迹却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真实历史。
  他的首要目标便是寻找大月氏,按照零星的传闻记载,大月氏就是在河西走廊一带生活的游牧民族。但是出了陇西,行走数万里路,却依旧不见大月氏的任何踪影。
  再加上一路走来远远看见的匈奴骑兵,张骞基本能够判定,大月氏可能已经被匈奴灭掉了。张骞的疑虑并没有持续很久就有了答案——因为匈奴骑兵亲口将真相告诉了他。
  祁连山川
  张骞被抓的时候已经走到了祁连山的山川里,匈奴人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作为战俘押回了单于那里。所有的随从基本都失散了,唯有一位当年一起出发的匈奴人向导一直追随他的左右。他也从匈奴人那里得知,匈奴不仅打跑了大月氏,还在一个有一群小国的地方耀武扬威、横征暴敛。河西早已经成了匈奴人的天下!
  被抓的张骞每天与牛羊为伴,在那苦寒之地感受着草原上的寂寥。在他放羊的不远处,时不时会有两个牧马的匈奴汉子投来冷峻的目光。
  这样的日子张骞过了一年又一年,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所以总是想着办法逃离匈奴大营。单于为了断绝他回汉地的念头,让他和一位善良的匈奴女孩成了亲。
  单于太天真了,事业男人岂能被儿女情长所羁绊!
  匈奴夫人毅然跟着张骞一起跑了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在匈奴老婆的帮助下,张骞带着老婆还有那位匈奴人向导一起连夜逃离了匈奴大营,虽然期间也有数次逃离被抓回去的经历,但是这一次他成功了,匈奴人没有追上他,他获得了自由。
  这个时候,距离他离开长安已经有十年了,在塞外的苦寒中放了这么多年的羊,他做梦都想回到那个生他养他的故土。
  说实在,每当想到这里的时候,我都会被我中华男儿舍身忘我的精神所感动。这个时候,被俘十年心未变节,哪怕是他空手而回,武帝也会念他劳苦之功给他一份安生。
  但是有的人,他势必就是前来改变这个世界的,生而便带着使命。张骞坚毅的目光再次投向西方,他要完成十年前他未完成的事业!家可以不回,大汉的使命必须完成!
  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而且这十年张骞毫无音讯,武帝也许早已派了其他人前往,他的一切可能都只是徒劳。所以当张骞做出继续向西的决定时,我被他坚定的意志力彻底折服了。
  张骞一路向西,终于抵达了大宛(读音:大冤),从大宛人那里张骞知道了一个更劲爆的消息——大月氏没有被灭掉,只是从河西迁走了,迁往了更西的地方。
  张骞激动地连话都说不出来,带着妻子和那位忠实的追随者连夜追寻,经过长途跋涉,穿越了酷热沙漠,终于在那个远得不能再远的西边找到了大月氏。按照地图记载描述显示,大月氏大概已经西迁到中亚咸海附近的地域了。
  张骞向大月氏国王传达了汉武帝联合进攻匈奴的倡议。大月氏国王实在没想到,都已经西迁这么久了,还有这么一个高富帅帝国对自己念念不忘,他感动地热泪盈眶,然后拒绝了张骞。
  谢谢你的好意,我不去
  我都费了这么大的劲才从匈奴的屠刀下逃了出来,现在让我回头,这么远的来回路费谁掏?就算是我回去和你联合打匈奴,赢了我只是从新家搬回老家,然后再倒贴一份搬家费。但是若输了怎么办?连人带货全没了!
  深知其中利益盘算的张骞也没再做强求,他带着大月氏国王的回复打算启程返回大汉。这一路返程上再次回访那群小国,一边记载风土人情,一边探查错综交叉的势力。张骞虽然没有带回大月氏联合的好消息,却带回了西域各国的第一手考察手记。
  他是中华地理探索大发现的第一人,张骞不会想到,他所探索出来的这块土地,将一代代影响着那个古老的民族。
  正所谓一路顺风,半路失踪,张骞在回家的路上再次被匈奴抓走。
  羌地已成为匈奴的势力范围
  这次他选择走青藏高原的山南羌地却依旧被抓,这足以说明一点——匈奴早于汉朝对外域扩散,已经完成了对大汉的半包围。从蒙古高原到河西走廊再到青藏高原,匈奴的控制力量已经连成了一片,再通过掠夺西域各国补贴家用,此时的匈奴已经拥有了和大汉旗鼓相当的实力,再也不是被李牧暴锤的半铁器文明了。
  一年之后,张骞乘匈奴内乱再度出逃,最终平安归汉,他将这十三年来的所有见闻都悉数告知了武帝。他那一手的西域地理、物产、风俗手记为大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既然所有的情报都已经到位,那么……
  来战吧!
  3 闪耀明星登场
  在张骞回到大汉的前一年,公元前127年,河南之战已经爆发。
  大家一直以为,天子守国门是朱棣的标配与首创,其实不是。汉朝的时候天子就已经守在国境线上了,长安北面就是长城。此时的河套以南还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匈奴只要愿意,从九原居高临下的一个突击就能直杀长安,所以长安的防务压力非常大。
  河南之战的规模不是很大,双方也就数千人你来我往,汉军击败匈奴,在北边造了一座朔方城。此举意义非常重大,对于汉朝来说,将边境线从长安以北推至黄河北岸,瞬间释放了首都附近的防护压力。而且河套地区往北就是漠南,往西就是河西,河套俨然已经成为汉匈决战的前哨站。
  公元前124年,漠南之战爆发。
  汉武帝以卫青为主力进攻匈奴右贤王,以李息为佯攻牵制左贤王,东西两路突击匈奴,斩首一万多人大获全胜。旗开得胜的汉武帝决定再接再厉,于是指示卫青发起第二次攻击。
  卫青将赵信和苏建两支军队合为一部,与大军分开行进。毕竟在茫茫草原上碰到敌人,就和在大海里碰到敌人的舰队一样,这纯粹是个概率问题,分的越多,碰到的概率就越大。但也不能无限分多,必须保持足够的战斗力。
  按卫青的打法,赵信和苏建应该是用来牵制敌军增援的偏师。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前面说过,茫茫草原上寻敌作战,很多时候就是个概率问题。原本用来牵制敌方增援的偏师撞上了敌人的主力,这也是一个小概率的噩梦。
  面对伊稚斜单于军,3000余大汉骑兵与数万匈奴骑兵搏杀,激战日余,汉军不支,苏建率部分精骑突围逃回。赵信原本是匈奴人,他见匈奴军势众,再次风头一转,率领800残军投降匈奴,这一路大军就此全军覆没。
  此时的卫青也很焦灼,晃了那么多天还碰不上匈奴主力,他必须增加遇到敌人的概率。于是他将外甥霍去病叫到了身边,给他分了800名骑兵让他去侦查敌情。
  这一年霍去病才17岁,授封"骠骑校尉"。
  千万不要被霍去病私生子的名头蒙蔽了双眼,他的小姨妈卫子夫是汉武帝的恩宠,汉武帝就是他小姨父。他这身份是妥妥的皇亲国戚,明显的母尊父卑。而且正因为如此,霍去病早早就获得了一切能获得的资源,无论是骑马射箭还是读书写字,他的起跑线早已经超越了汉朝的绝大部分青少年儿童。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没有能力的称之为纨绔子弟,有能力的称之为贵族精英,霍去病不仅仅是贵族精英,他的运势更是受到了上天的特殊照顾。
  率领800骑兵一路侦查奔袭的霍去病日夜兼程,很快就在草原里撞见了一块大营——伊稚斜单于王庭。那边伊稚斜单于正带着主力大军围攻着赵信和苏建,这边的王庭只剩下老弱病残防务空虚,上天对霍去病的眷顾真是令人羡慕嫉妒!
  面对这种鱼肉,霍去病毫不客气地拿出了刀俎应有的气势,带领汉骑男儿直突突地冲杀过去。作为17岁的热血男儿,霍去病几乎是一马当先,左一个横枪策马,右一个冲撞突刺,三两下就将王庭搅得乱七八糟。
  乱,要的就是你乱!
  霍去病深知兵阵之乱造成的巨大破坏力,这个时候以800人破王庭,除了敢于提枪上马的勇气,必须还得有兵诡权谋的慧气,让敌生乱,他们才有机会。
  混乱中的王庭匈奴哪里还敢数汉军的人数,在他们看来,汉军的主力已经杀了过来,漫山遍野都是汉军。匈奴扭头就跑绝不回首,为了显示自己败的比较有面子,还会给汉军的人数上多吹一个零。恐惧是会传染的,匈奴兵败如山倒,零散逃窜的士兵和一只肥羊没有什么区别。
  霍去病带领的这支轻骑兵漫山遍野地追杀匈奴,算是给赵信苏建那路的汉军结结实实报了仇。当他带着两千多颗匈奴人头和匈奴的一并贵族干部班师回朝的时候,卫青和汉武帝都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
  给你800人马当探子,没成想还让你捅了敌人的老巢!
  本来被匈奴灭了一路汉军让汉武帝很没面子,霍去病的归来却让汉武帝大大地长了脸,只见他容光焕发、犒劳三军,当即将世界上的第一个冠军颁给了霍去病。
  霍去病的时代正式来临!
  4打通河西走廊
  张骞的那份情报让汉武帝的眼光看向了更远的地方——要和手记中记载的那些西域之地取得联系,必须夺下河西走廊。
  经过河南战役、漠南战役两次交手,汉军对匈奴的大致战斗力习性也算有了基本的了解。刚好霍去病在漠南战役的表现如此耀眼,那就让他去吧!
  "年轻人需要多历练历练!"
  刘彻就这样把一只战狼送进了羊群。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万余大汉骑兵出击河西匈奴军。
  这里就要说说游牧民族的那个外挂了。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拥有碾压步兵的机动优势,除了机动性,战场冲击力也是一绝,在那个武器资源匮乏的年代几乎就是最强大的兵种。
  最强大,也就意味着最贵。
  古代的骑兵就像现在的空军,马匹如飞机,骑兵如飞行员。不仅马匹的圈养采购极度耗费财力,骑兵的培养也不便宜。
  山丹养马场位于陇上
  汉地几乎没有适合养马的大型牧场,现在打的几场战役,全都是前几十年休养生息才攒出来的家底,想当年刘邦想配一套同色的马车都找不到,战马对大汉的供求矛盾由此可见。但总不能为了牧马而将千里良田改成牧场吧——如果这样做,先不论土地耕地与人口的供需矛盾,你这不就是一个完全的历史倒退么?为了得到马匹而将农田改为了牧场,你到底是农耕文明还是游牧文明?
  步兵能从农夫里挑出来,但是骑兵却必须经过一层层的选拔培训,最后才挑出那些擅长在马背上做出各种高难度攻击动作的骑兵战士。如果学艺不精,部分学员级骑兵可能在用长枪突刺对方的时候,枪尾便将他自己捅了个对穿。
  学艺不精就容易捅伤自己
  从马匹、马鞍、骑兵盔甲、骑兵、长枪短刀、马匹给养……哪一项都是巨额开支。但是就算是这么贵,大汉也得有!这玩意就是外挂,别人有我没有,就只能被人锤!
  如何才能干掉一个外挂?
  答:开发一个比外挂更强大的外挂!
  大汉骑兵比匈奴骑兵更强大的地方就在于——大汉的铁器发达。
  为什么大汉有而匈奴没有?
  含铁量相当高
  因为这玩意儿不仅仅是一块甲片或者刀锋,而是铁器背后的工艺流程、铁器资源,说到底,最终变成了强铁器文明与弱铁器文明的碰撞。匈奴马多羊多牛多,可他却缺乏成熟的炼铁工匠和成体系的炼铁技艺,所以在游牧民族初期缺铁是他们一直挥之不去的噩梦。
  因为缺铁,他们造不出上等的刀剑盔甲,导致了他们在整个铁器武器系统上都略落后于汉朝士兵,所以在和大汉骑兵对冲砍杀的时候,匈奴往往都很吃亏。正所谓"一汉挡五胡"说的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这样的士兵,精锐就够了,带那么多干嘛?所以霍去病率领的骑兵往往都只是万余人。而霍去病更优秀的地方就在于,他已经提炼出了骑兵真正的骑兵战法。
  他不喜欢兵书古语,因为孙子重来没教过怎么用骑兵打仗。而霍去病他舅卫青对骑兵的使用就显得过于小心谨慎,将骑兵几乎用成了四条腿的步兵,完全没有发挥骑兵应有的天赋。所以霍去病这次决定按自己的打法来。
  所谓骑兵,日行千里,来去如风。
  霍去病带领精锐骑兵从陇西出塞,6天之内如旋风般连续突破金城、令居,然后迅速翻越乌鞘岭。面对行动如此神速的汉军匈奴部落完全被吓傻了,这群汉军就像从天而降一般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连个前来报信的都没有。
  哼,当然没有,报信的都没他跑的快,跑的比他快的都被干掉了!
  霍去病沿河西走廊横穿了5个匈奴部落王国,沿途消灭抵抗者,安抚降服者,瞬间就将战线推至焉支山附近。兵贵神速,霍去病并没有放松突进,直接打过焉支山,再次挥动骑兵朝前奔袭1000余里,终于抓住了这波脑子还云里雾里的河西匈奴军主力。
  不酣畅淋漓地大战一番怎么对得起精锐骑兵这一身精贵的装备!
  霍去病发起了全线突击的号令,汉骑男儿杀喊声震彻天际。是役,汉军歼灭匈奴近9000人,干掉了屯守河西的两个匈奴王七大姑八大嫂若干,然后扬长而去。
  战败的浑邪王和休屠王已经对霍去病恨入骨髓,他们发誓要将霍去病碎尸万段。上天并没有让他们等待很久,霍去病很快就给了他们第二个机会。
  由于第一次河西突击采取了一线平推式的打法,所以导致了相当部分匈奴从容逃出了河西走廊。霍去病痛定思痛,决定采用迂回包抄的方式给匈奴再来一次。而且为了达到战役的突然性,霍去病决定在班师后的同一年夏天隐秘出击。
  没有人能追上骑兵,霍去病根本就不在乎辎重补给。所以他采用的方式就是以战养战,以匈奴食为食,以匈奴水为水,这也是他带领的士兵少而精的原因。人数少,抢来的匈奴食物水源才能够用。而对于匈奴来说这就更加绝望,当他们想通过断其粮草的方式打败霍去病的时候才痛苦的发现,霍去病压根就没有粮道。
  而且霍去病军中还带着匈奴裔归顺者,这些人熟知草原气候习性和匈奴的迁徙风格,总能让霍去病精准地找到草原中的水源和匈奴部落。
  作为一个此刻才20岁的少年,却会如此狠辣的用兵之道,不得不服。
  霍去病第二次从河西走廊以北的大漠里绕行,先往北再突然往南,直接将浑邪王和休屠王堵在了祁连山和弱水之间。霍去病率领大军从两王的背后发起突击,匈奴军仓促应战,全线崩溃。汉军斩杀3万多匈奴兵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河西地区的匈奴势力几乎不复存在,河西走廊的形势开始变得明朗起来。
  为了庆贺这场决定性的胜利,汉武帝赐酒一坛,霍去病将酒倒入泉水之中,与将士共饮。被倒入酒水的地方,唤名酒泉。他们不会知道,这个名字将在这里延绵千年。
  游荡在祁连山脚下的浑邪王和休屠王因为两战两败,遭到了单于的诘责。两人十分害怕,于是一合计,直接献出河西投降汉朝。此时匈奴在河西依旧有4万人的作战力量,对外号称10万。
  大汉受降
  不管你号称多少,哪怕你就是100万,霍去病依旧只带一万人前来受降。
  由于休屠王临时变卦,浑邪王一咬牙只得将他干掉,并且还收编了他的军队。结果就在霍去病受降的时候,浑邪王中混入的休屠王军队开始躁动起来。霍去病当机立断,带着部队就冲杀过去,将那些想逃跑的匈奴军全部斩首顺利稳住了局面。
  就此,河西走廊大局已定,祁连山成为汉朝的一道俊美山川。汉武帝在河西设立四郡,将河西走廊彻底收入到了华夏创业的版图之中。
  5开拓丝路的少年
  有了河西走廊,汉帝国就拿下了西域大门的钥匙,随后西域三十六国尽皆归入西域都护府的名下,大汉的土地面积瞬间扩张了近一倍。
  不仅扬眉吐气,刘彻心头的恐惧症也终于烟消云散。
  霍去病打败匈奴前
  西域给中原打开了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门,中原不再是封闭一隅,西边还有更广阔辽远的地方,贸易和财富冲淡了中原土地粮食与人口的矛盾。
  而且那时的大汉也没到粮食和人口矛盾剧烈冲突的地步,反倒是西域的各种特产由此进入中原,中原的丝绸陶瓷由此进入西方,封闭的空间变得流通起来,贸易量节节攀升,丝绸之路逐渐成形。
  通过丝路贸易汉朝人民的财富也快速积累,大汉盛世之名远播国外。而这一切的奠基者,就是那位最闪耀的战星——霍去病。
  霍去病打通了河西走廊
  只有霍去病能将骑兵用成风驰电掣的刀锋,也只有他,才能将河西走廊旋风般收入大汉的版图。下一个将骑兵用得接近霍去病般的人,已经是700年之后的李世民。李世民用他手上的玄甲军击北庭,拓西域,再创了大唐盛世。
  得河西,才能得西域;得西域,才能成盛世。
  西域是中原积累财富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更是通往西域的唯一路线。倘若不是霍去病打通了河西走廊,凭着李广、卫青等战将的军事才能,虽然能取得一些小胜,却断然达不到这种出神入化的境界,河西不通,盛世难成。
  如果等到下一个"赵去病"的诞生,西域或许早已换了人间。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谁最先在那里竖起旗帜,谁就抢得了先机。
  霍去病替华夏博得头筹,他守护华夏的铁蹄刀锋万古长存!
  ……
  祁连山下的战马嘶鸣,金戈铁马,寒光铁衣。曾有一群御林男儿,将热血挥洒,将华夏的战旗插遍山野……
  以英雄绘战场,以战争说趣史。
  刀锋所向之下是铁与血的交融,棋局变幻之外是诡计与阴谋的双眼。英雄背后是荣耀,战争背后是利益夺还。英雄铸魂,战史明心。

你怎么看腾讯减持京东?我认为是腾讯对反垄断的主动表态及提振股东信心。先了解一下,现在京东的股价大概在279元港币左右,按照腾讯持股的比例计算,这相当于腾讯一下子抽出1100亿港元,重点是腾讯并没有把这1柳传志就没有功劳吗?原创?有,他的原创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他基本上是走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时代的反面去了!既可恨又可悲!一个人如果他没有民族观念,没有历史观念,没有时代观念,没有创新发展观念,没有未来到底是什么东西造成云吞特别的鲜?云吞的鲜味不仅来自于猪肉的鲜美,另外还有很大原因是云吞汤的鲜美。要做好云吞汤,离不开大地鱼干的鲜美。美食家蔡澜在描写云吞的时候就写到汤使用的是虾子大地鱼和猪骨等原料熬制,汤味鲜而清由珠海去澳门玩,参团好还是自由行好?帮我参谋参谋好吗?首先请问题主是本地珠海人,还是外地刚来珠海想参加澳门游?如你是本地珠海人,一定知道澳门与珠海只是一江之遥,就是乘大巴只需50分钟或l个小时,它们可隔江相望。所以,距离相当近,你也会日本的网购发达吗?不要再提什么网购不网购,什么网络支付,中国人均gdp,喝日本不能比,医疗,住房教育离日本也有很大的差距,人口素质耿没得比,当今中国,大部分中国人已经沉浸在网络支付第一,网购第一的自柳传志真的有问题吗?张捷爆了三十多期的料,司马南也揭了他几十期的老底,你觉得这两人有问题老柳不会报案,不会发法院传票票!别看似风平浪静,一但掀起风浪来就是暴风雨。张捷司马南两人一敲一打之间,如果是你,DOTA中的剑圣尤若涅,6神装是什么?作为一个资深的刀塔玩家,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剑圣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刀塔英雄之一。剑圣这个英雄和巨魔战将还是有一拼的,两个英雄对砍绝对是一件有趣的事。剑圣的神装一定要配合技能,这样还有多少人用三星S9的?为什么?谢邀!目前来看使用三星s9plus的用户还是不在少数的原因,就在于这款手机的均衡程度其实是相对比较高的,我们说在s8的前提之下升级,算不上是巨大,但确实弥补了很多缺失。同时在硬件层买商铺的房东们,你们当初花多少买的,现在租多少钱?我在2015年6月买了一套商铺总价189万,可以做重餐饮,现在岀租年租金17万。在2018年8月买了一间店面,总价120万,年租金6万8千,在2020年6月,花了62万5千元,又买年满60周岁出租车司机的从业资格证还能诚信考核吗,为什么?按国家政策法规,六十岁以后以营运性质的驾驶员要退出,六十岁的也是不小的年龄,特别是出租车司机行业,工作时间长,压力大,风险高,等等原因,规定了六十岁以后营运资格证作废,而六十岁以后什么是COP15?COP15大会为什么在云南昆明召开?昆明cop15意思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召开。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2020年是将在中国昆明举行的大会,大会将审议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定2
红动威海强国复兴有我红色故事讲解大赛优秀作品展播父亲的嘱托黄思淇视频加载中父亲的嘱托宣讲人黄思淇选送单位威海文旅集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品说明钟玉纯,一位原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的战士。参军后他牢记父亲的嘱托,跟党走听党话。1948年济南战役打响,西木在红色警戒会有多黑苏联?看动员兵的背景故事就知道了红色警戒中要说苏联哪个部门最厉害,有人喜欢基洛夫大军,有人喜欢天启坦克团,然后玩家发明了各种奇葩游戏,但是最悲伤的单位是哪个?毫无疑问,我们的动员士兵动员士兵的费用只有100元,但我给父亲买了一款性价比好的手机这款手机是2020年8月发布的,已经离现在2年多了,目前某官方价格1000多点,性价比很好,那该不该入手呢?这款手机屏幕是6。5英寸的超大全面屏,它的分辨率是24001080,而它一些奇怪的事情正在发生物理学家回答了一个数十年前的问题来自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马里兰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物理学家已经解决了一个长期存在的物理学难题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动态定位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实验物理学家DavidWeld说道53年贺子珍向政府求帮助,想找毛主席的儿子毛岸红,后来是否找到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小毛毛将来肯定比我有本事,你看他有两个毛,我才有一个毛,他比我多一个。毛主席抱着怀里抗金名将岳飞为何遭杀害?宋高宗赵构是真正的看点靖康之耻后,岳飞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抗金名将,被人们列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素以精忠报国著称,智勇双全,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他体恤部属,能以身作则,是南宋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宋宁宗嗣子赵询沉溺女色,不听规劝,气得老师连续辞职20次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景献太子赵询,是中国史上唯一一个以过继子身份被立为皇太子又因早亡与皇位失之交臂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赵询很不起眼,但在南宋宁宗前中期的政局中,他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从冀入豫,河南省的滑县和内黄县,3个地级市为何反复争夺?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河南省部分县县级市被各个地级市反复争夺的故事,例如汝州市长垣市舞阳县鹿邑县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河南省的滑县内黄县,目前,2个县都隶属于河南省朱德元帅的性格分析头条创作挑战赛大家对十大元帅是非常熟悉了,他们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十人。应该说他们都是人中龙凤,而朱德能够排在十大元帅之首,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10月7日政协日历,一图速览胡厥文,1895年10月7日生,江苏省嘉定县人(今属上海市)。1914年,考入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攻读机械制造专业。晚年的胡厥文1918年大学毕业后,胡厥文进入汉阳铁工厂,自愿从吸取历史教训,其实很难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其实,吸取历史教训,很难很难。01hr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死得很冤。公元前210年,在出巡途中,秦始皇身患重病,并且病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