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2022社会不只需要发展,更需要适应性的成熟
记住2022
2022年最后一天,每个人都在盘点,每个人都有希望。
盘点,总觉得自己短自己个交待;希望,期盼有个美好的来年。
自己饶过自己吧!所谓后悔,其实是己饶过自己的过程。短期内消化了的,留下经验和警示;短期内消化不了的,变成阴影和遗憾。
自己给自己希望吧!靠别人不如靠自己,靠运气不如靠勇气,希望就在不远处,明年,我们一定有希望。
一、社会治理不成熟
2022年,小区封闭了三次,第一次十天,第二次13天,第三次9天。
我们的社会治理能力还是挺强的,只要社区一声令下,小区马上围档,上锁,整个小区不进不出。
所谓不进不出,其实是针对普通百姓的。那些有办法的,总能出去,那些厉害的,总能进来。这好比一把锁子,普通人看见锁子锁着,不进人家的门,小偷看见锁子锁着,知道里面没人,正好进去。
因为有行政区域划分,各小区封闭就有了意思。尽管几十里外的地方发现阳性或疑似病例,同区域的小区也要马上实行封闭。而和发现病例一墙之隔的另一行政区,即使有门洞互通着,也只是把门洞堵了,它们的小区依然车水马龙。
我站在窗前,看着整个小区空荡荡,自己心里也空荡荡,看着马路对面的小区的人们进出自由,好羡慕。听着楼上家长大声责骂着小学生,好心烦。
我们的社会治理能力很强,但我们的社会治理体系似乎并不成熟。
二、专家的对与错
12月17号,女儿从上海回来。一进门就说,我给你们带来南方的特产。我们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女儿却说,我阳了,给你人带来南方的毒株。南方的病毒毒性不大,你们感染后不难受。
我真是无话可说。不管北方的,南方的,我们不感染不就不行了。女儿说,估计谁都躲不了,与其被动感染严重的,不如挑个轻点的。
什么逻辑!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竟然有这种想法?
也不对,不是年轻人的事情。一定是有某些专家说过类似的想法。有些事情,想想也有道理,我们理解的传染病,好像是感染后就有了抗体,有了免疫能力,但这次的病毒能说清楚吗?
疫情面前,老百姓听专家的。专家的话都是对的吗?
疫情趋紧的时候,政府管得严。专家放话说,这个病毒很厉害,致死率高,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专家的话加深了人们的恐惧,整个社会的主要精力都用在防疫上,人人自危,人人惶恐。
等12月份国十条出台了,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人们对疫情由谈虎色变,一下子过度到不那么恐惧,阳就阳了,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专家出来发话说,这个病毒虽然传染性强,但毒性不大,不必过分害怕。大概意思是说,能不感染就不要感染,但感染了也没有关系。
专家能解释政策,更能解释政策是如何从一个阶段过度到另一个阶段,这才完成闭环,也说明政策是对的。
到底是专家的话随着政策走,还是政策借鉴了专家的话?
三、观念转变很容易
国十条出台前,谁要是感染了新冠,那可是天大的事。就在11月份,我们小区出现一例混管阳性,马上如临大敌。小区封闭,该居民所在单元的人全部拉走,到酒店隔离,该楼其它单元门都用木板钉死,严禁下楼。
阳了的人,被人们骂得要死,阳了的人的家人,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只要是和阳了的人接触过的,人人都害怕得要死。
等过了几天,疫情管得不那么严格了,人们的心理马上发生180度的大转弯。阳了的人敢说自己阳了,还笑话没有阳的人,说你们不要得意,迟早都得中标。
先得病的人丢了面子,成了祸害别人的人。特别是那些明知自己阳了的人,还到处乱跑,于是被人们痛骂,被法律严惩。等疫情放开后,你就是阳了,也得上班,也得把该完成的工作完成。
人们的观念转变如此之快,仅仅几天时间,从极度恐惧变成见怪不怪,这是政策的作用,专家的力量,还是其它社会规律的自然演化?
停下来想一想
四、专家很难过
专家不敢出来说话了。那些出来说话的,有可能遭遇风暴。
有一本书《专家之死》, 本书重点剖析了近年美国出现的一种社会态势——大众开始越来越不信任专家、抵触专家发言,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选择闭口不言、陷入一种"社会性的死亡"。
一方面我们有 "膨胀的无知",另一方面,我们有先入为主的偏见。
"膨胀的无知"。首先第一层含义是,看起来,现在的人们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知识,但事实上,我们正在变得更加无知。因为,在当下这个教育普及、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知识比从前更容易获取,但知识的"含水量"也在迅速增加。还有,在当下,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不管是互联网,还是各种媒体,都只是信息的容器,而不是合格的推荐官;更没有意识到,当一个人无法判断信息的相关性、准确性或可信度的时候,就赋予了他人随意修改自己头脑程序的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互联网其实并没有增加他的知识,反而是助长了他的无知。
我们有偏见,而且偏见能找到共识。要反对一个专家很容易,你只要在网上输入反对观点,马上会有大量支持你的内容。
只要你一直上网浏览,总能得出你想要的结论;因为只要有一个网站这么说,你就会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合理的。而且,即使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寻找证据或同伴,网络上的大数据算法也会有选择地给我们推送内容,让我们看到更多自己喜欢的、认同的观点或文章,这就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原本的观点。
因为人们一方面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分辨真相,另一方面又有足够的支撑来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使得人们陷入了"膨胀的无知"。也就是,无知而不自知,无知却很自信。
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专家选择沉默。因为他们知道,你永远也无法说服一个"膨胀的无知者",就像"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我支持专家发声,跟着他们,我们起码有个依靠,有个在众说纷纭中能寻找的亮光。当然,我们需要真正的专家,而不是见风使舵,沽名钓誉的伪专家。
五、记住吧,2022年
我看了 吴晓波年终秀演讲:勇敢者的方法论,里面有一段话:
我们害怕过、无力过、绝望过,但正是这些害怕、无力、受屈辱和绝望,让我们认清了这个时代,让我们认清了自己。
所以,当我们每个人刚才喊出"滚蛋吧,2022年"的时候,我们并不仅仅是宣泄情绪,我们是认清了2022年以后,用理性的告别,请它滚蛋。
所以,当我们面向即将到来的2023年时,我要对每一位朋友说:愿你有一双婴儿眼,仍保有天真和温柔;愿你有一颗少年心,仍相信勇敢和自由;愿你有一股中年力,仍愿在风雨中争斗;愿你我都是一个平凡的勇敢者。
我希望不要喊出"滚蛋吧,2022年"的口号,因为2022年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太多的震撼。
虽然煎熬,也是生命的的一天。我们希望煎熬快点过去的时候,一分钟也不想忍受这种状态。等痛苦过去之后,又觉得那种遭遇也是自己的一天,而且终身会记忆深刻。
我原世界安好,百姓福祉,但谁能保证未来就一定风平浪静?只有对大灾大难深度思考和深刻反思,我们才能从容应对每一个危机。
无论宏观的社会治理层面,还是社会舆论,坊间谈评,以及个个层面的心态和情绪,都应该有个大变样。
这个社会不只是发展,更需要心理和治理层面的成熟,而且是适应性的成熟。
我们个人还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要求面对困境,见招拆招,原地满血复活,这才是韧性,也是真正的成熟。
希望在2023
西班牙王后黑白配造型封神了!还在为职场穿搭发愁的,快学她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每年换季都能产出几套封神造型,这次也不例外,今年51岁的她凭借黑白配造型圈粉无数。在众多想要学习她穿衣风格的女性中,职场女性永远赢在起跑线上,莱蒂齐亚王后作为一国
因为贪污,他坐稳二把手荣华一生很多人都在谈远见,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有远见。因为,一个有远见的人大多可以做到未雨绸缪,能不被眼前的诱惑所迷惑,少走些弯路,更好地掌舵人生。可转念一想,远见到底是什么呢?人生在世之所见
有一个情人,不在身旁,而在心上文安冬悦爱,一旦入了心,便是一生的惦念,一世的牵挂。情,一旦入了骨,便是无尽的相思,永远的执着。亲爱的,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就不会爱得这样热烈如果没有爱得这样热烈,我就不会在无尽的思
老年之后,要懂得装糊涂,在这些方面不要大方前言进入老年状态,我们不要任何事情都面面做得到位,一定要知道在这个时候你可以装糊涂,但是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要太过于去拮据。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打算,不要自己不能够做
无论和谁在一起,保留三个底线,受益一生文夏莫01卷首语人的一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一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相见恨晚,却最终离了心,各自踏上了新的旅程有的人相处舒适,结伴走过了一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建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五十岁之后,友情不再是以前的样子曾经有两个朋友,很长一段时间都认定是一辈子的朋友,后来一些事教育了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感情了。我争取了好多次,最后突然觉得,友谊像握在手里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还不如干脆扬了它
一个女人,对你提出这些要求,说明你已经入了她的心文森屿鹿林感情里,入了心的爱,是一种越界和在乎。她喜欢你,爱上了你,才会对你有所期待,在乎你的一举一动,对你提出要求,希望你能够将她满足。或许,和不喜欢的人相处时,她非常的大度,对
五十岁后,学会善待自己,活得开心!(读完顿悟)文飞鱼01hr人活了大半辈子,跌跌撞撞,吃了不少苦,才走到了五十岁。所谓五十知天命,人到了这个年纪,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通过了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看清了人生的真相,从而懂
2月11日茅台酒行情今天是2023年02月11日星期六,与昨天行情相比经销商常规货品中22年飞天散瓶,23年飞天散瓶,公斤茅原箱,鼠茅原箱,彩釉珍品价格上涨鸡茅原箱,陈年30原箱,100ml飞天茅台价
失眠最怕这菜,才2元一斤,补血安神助眠,随手一拌,太香了导语失眠最怕这菜,才2元一斤,补血安神助眠,随手一拌,太香了!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柴米油盐最是平凡,简简单单却能温暖疲惫的身体,一日三餐四季,承载着烟火气的美食是最能抚慰人心的
有颜值又营养的红豆红豆是这个季节里既能增加气血,又能带来好容颜的食材,尤其是每个月还要应付那几天的女孩子,一定要多吃红豆。养颜糕食材红豆红枣玫瑰枸杞花生红糖做法1。将制作养颜糕要用到的食材全部清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