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藏作者#我们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之旅已进入倒计时程序,再有两天就要回国了。今天没有特殊的行程安排,也没有特殊的拍摄任务,是彻底放松的一天,便计划着在有着"澳洲休闲之都"的布里斯班CBD区域随意逛逛,观察一下澳洲人的日常生活。 昆士兰的府城布里斯班,每年能享受到300个以上的大晴天,所以这座城市有着"阳光之都"的美誉。只是不巧,今天刚好是65/365个的那种多云天气。不过也好,天上有厚云层遮挡紫外线,倒也免去了暴晒之苦。 距离我们下榻的Stamford Plaza酒店不远就是城市CBD区域,沿途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商店和一些规模不大的书店,沿路可以随便逛逛,这样才能了解到当地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和中国大城市里遍地书店的情况不一样,布里斯班这座城市的大型书店并不多,Avid Reader Bookstore(爱书人书店)算是规模最大的一家,其余都是街边那种小型书店。难道是澳洲人不爱看书吗? 恰恰相反,澳洲人非常爱看书,几乎嗜书如命。之前看过一条新闻:一家澳洲市场调研机构发布报告:2017年澳洲2600万人口全年购买图书的数量是5500万册,人均购书2.11本,当年图书总体消费额达11亿澳元(约合51.8亿元人民币)。而市面上书店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亚马逊等大型网络电商的影响,线下的实体书店自然就少,但澳大利亚人对于知识的渴求还是普遍存在的,甚至是刚需。就在我们闲逛的这家两层楼的小书店里,选书、购书的顾客络绎不绝。 在我国每一座大中城市可能都有一条当地人不爱去,而游客却特别热衷的商业街,比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重庆的解放碑,广州的北京路,武汉的江汉路,成都的春熙路……布里斯班也不例外,位于CBD核心区的"女王街"(Queen Street)就是这座230万人口的城市里最繁华、最热闹、最时尚的商业街。 正常情况下,在繁华的女王街走走,你根本感受不到拥挤、喧闹,毕竟总体来说这座城市的人口有限。这条商街全长约700多米,其中最大的三家购物中心分别是Myer、David Jones和Queen Street Mall。我对逛商场提不起兴趣,还是比较热衷街头的生态场景。 这条商街虽然不到一公里长,但两侧却林立着食品店、商店、药妆店、书店、酒吧、咖啡店、服装店等商铺,街面上也有相当多的街头表演艺人,所以日常这里也是布里斯班人和游客都爱来的休闲中心区。 商业街中心,一个露天表演点吸引了我的注意。这对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的少年歌手,正在弹唱他们原创的歌曲。这是一对名为the Beamish Boys的年轻歌手组合,在脸书、苹果等社交平台上开设有自己的账号。此时,少年歌手的周围站着几十位观众,一些十几岁的少女有可能是他们的忠实粉丝,正深情地摇摆着身体、跟着哼唱,表情陶醉。 在中国,几乎所有十六七岁年龄的孩子的日常不是埋头读书,就是奔走在各种补习班的路上,追求奋力考入名牌学校。但在澳洲并不是这样的,许多花季的少男少女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任何事物,唱歌、画画、音乐,极限运动,电子游戏,或者其他手工艺制作,总之活得比较洒脱,生活比较随意。而大多数澳洲家长只在孩子迈向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候,会及时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主选择权,以帮助孩子实现个人的理想。相对于我们中国家庭教育来说,澳大利亚的家长更注重对孩子个性化兴趣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走求学之路! 我正对"神奇少年组合"的歌曲听得入神,远处传来了嘈杂的锣鼓声,身边许多游客装扮的外国人纷纷端着相机、手机,快步跑向人群集中的地方。我也好奇地站上了石凳,抬头眺望。 原来是一场狂欢游行。欧美国家的人特别喜欢游行,动不动就上街走一走,遇到节庆,上街热热闹闹庆祝一番;有时遇到对社会某些方面的不满,形成共鸣之后也会组织游行队伍走上街头进行抗议游行。这已经成了西方人约定俗成的一种底层表达情绪的方式,在欧美国家非常普遍(例如近期法国人因为对延迟退休不满,英国人对收入不满,而组织声势浩大的街头游行活动),所以当你去欧美国家旅游的时候,遇到街头游行,不用大惊小怪,跟着看看就好。 街头游行表演者们来自布里斯班的各个行业,没有人付钱给他们,但演员们个个乐此不疲。虽然演员们的职业各有不同,但却非常热衷这种奇装异服的游行表演形式,人人表情自然,陶醉其中。 游行表演者的肤色不同,大多数的祖上也不是澳洲人,但对这种街头狂欢游行的方式却出奇地认同。可能在人口相对较少的一些外国城市来说,街头狂欢的是行得通的,但如果放在我们中国或印度来说就不现实,会存在拥挤踩踏等安全隐患。 戴面具玩呼啦圈的外国小姐姐,看样子我猜她应该是一位大学生。 经过询问现场警察才知道,原来这是布里斯班当地最隆重的"女王街狂欢节大游行活动",难怪人气这么高! 感觉此时的女王街热闹程度已经达到了沸点,吃瓜群众们群情激奋,表演者忘我狂欢,宽敞的商业街瞬间被游客和市民塞得满满当当。没想到一场例行的街头狂欢表演,就能吸引成千上万的市民驻足观看,如果真要办一场更高规格的大型群众庆祝活动,全部布里斯班人还不全都来此报到? 和大北京的CBD商圈相比,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的CBD区域格局低调、面积也更小,区域内没有什么高耸入云的大楼。这是布里斯班广场附近的一座传统建筑,你知道这座外观古老的大楼是什么建筑吗?它是澳大利亚早期的财政部大楼,讽刺的是,如今这座建筑已经变成了一处大型赌场! 其实在澳大利亚各个城市都有赌场,有大有小,规模不一,但你别以为"赌场"这个词只能和"犯罪"挂钩。其实赌场也非常欢迎不同游客前来休闲参观,单纯参观的游客可以在赌场里面听听钢琴、喝喝咖啡、和朋友聊聊天,也很享受!其实有这方面的游客非常之多,每年澳大利亚各地的大型赌场,光观光休闲收入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除了赌场之外,在布里斯班的CBD街头,偶尔还能看到这种专营钢管舞店的成人娱乐场所。很早之前就听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成人交易属于合法行为,如果有人对此质疑或者歧视这种交易行为,反而还会被视为违法。这一点与我们中国是截然相反的认知。一切游客可以不接受这种特殊交易,但却不能鄙视它的存在。所以,我们只是远观且尊重当地人的生活兴趣方式、消费习惯。 女王街的隔壁有一条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街道,周围也都是古老的建筑,据说这里原来是一条"监狱街"。18世纪从英格兰流放到此的成千上万囚犯,都被关押在这条街两侧的监狱里。但随着澳洲大陆两百多年的深度大开发,监狱街上的旧监狱全部寿终正寝,有关的历史建筑也成为了当地人的私人财产。我们漫步在这条曾经监狱林立的旧街道上,仿佛还能感受到200年前犯人漂洋过海被押送过来时的嘈杂情景。 喜欢旅行的朋友欢迎关注我,告诉你关于出门旅游那些事儿,@福大人爱旅行,其实哪儿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