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没能在乌克兰速战速决,战争久拖不决对俄罗斯的不良后果已经慢慢浮现。 进入2023年俄罗斯经济下滑,军事受挫,国家的整体影响力急剧下降,有人甚至调侃俄已经沦为"二流国家"。 俄罗斯也有点控制不住中亚了,中亚出现了倒向中国的趋势,我们该如何接招? 俄罗斯现状如何? 俄乌战争打满一年,俄罗斯经济下滑已成事实。 2022年俄财政收入约28万亿卢布,财政赤字3.3万亿卢布,GDP下降2.9%。 战争开始前俄罗斯的经济仅相当于我国的广东省,俄罗斯经济如今更差了,对中亚的控制力也随之下降。 自古以来一个大国要笼络周边的国家,经济一直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俄罗斯经济很差,在产业上与中亚五国还存在竞争关系。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亚五国对俄罗斯非常重要。一旦中亚五国被外部势力染指,俄罗斯就有被一分为二的风险。俄罗斯对东部领土的控制力没有西部强,大部分人口和工业中心集中在西部地区,若被一分为二,俄罗斯将彻底衰落。 俄罗斯非常看重中亚,但在中亚的影响力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就在最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突访中亚国家,准备挖俄罗斯的墙角。 俄罗斯国内不少政治精英将美国对中亚国家的突访视为对俄罗斯的挑衅,但中亚国家对美国的欢迎态度却又让俄罗斯无可奈何。 过去十多年,俄罗斯能给到中亚五国的政治和经济好处不多。2022年后俄罗斯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大量经济制裁,能提供的好处就更少了。 美国突访中亚五国的目的是复杂的,但美国最想做的是让中亚五国对俄乌战争做出有利于美国的表态。 美国注意到,自俄乌战争开始之后,中亚五国在官方表态上并没有选择支持俄罗斯,反而透露出了一定程度的谴责和担忧。 在美国人看来这是一个机会,认为只要稍一用力,就有把中亚国家拉到美国一边的可能。 美国正在打造对乌克兰的全球军事援助联盟,若能在此时把中亚国家加入援助乌克兰的队伍中,将会给俄罗斯一记致命打击。 同时,美国希望和中亚国家谈一谈军事合作。海湾战争中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曾将本国的军事基地借给美国打击恐怖组织。 但是乌兹别克斯坦在2004年关闭了基地,吉尔吉斯斯坦也在2014年关闭了基地。 美国曾借着打击恐怖主义将军事势力渗透到了中亚地区,尝到了一点甜头。此次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迫不及待的提出,希望中亚五国重新为美国开放军事基地,让美国的军事力量重返中亚国家。 美国清楚在中亚地区扩张势力仍然缺乏政治基础,但美国愿意做出更多的尝试,这对中俄都是危险的信号。 对中亚五国来说,他们愿意引入其他势力来和俄罗斯的影响力抗衡。 过去几年中亚国家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去俄罗斯化"。发生在乌克兰身上的战争对中亚五国更是一个警告,俄罗斯的影响力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中亚国家已经意识到,当乌克兰能够成功徘徊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时,只要能够掌握平衡就能够从两边都得到好处。 然而一旦选择了单方面倒向俄罗斯或者西方,对于本国来说都非常不利。中亚五国也想过加入北约,无奈现实因素不允许他们这样做,否则大概率会得到和乌克兰一样的下场。 中亚国家如果要选择其他的力量抗衡俄罗斯的影响力,可供选择的选项不多:中国,美国,或者土耳其。 美国可以为中亚五国提供安全和经济等多方面保障,但牵扯到历史和现实层面,引入美国的影响力对中亚五国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排除掉美国这个选项后,最好的选择显然就是中国。 中亚五国将会倒向中国? 中国能否拉拢中亚,中亚是否会到倒向中国,还得从多种角度来看。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若想实现,必须把中亚提升到很关键的位置。但是目前还面临非常多的障碍,但俄罗斯的阻碍是中国与中亚关系无法更近一步的关键阻碍。 苏联时期,中亚五国都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对苏联感情很深。 苏联解体时曾就"是否保留苏联"的问题发起全民投票,当时俄罗斯联邦仅有72%的人同意保留苏联,乌克兰也仅有70%。 但是中亚五国投票结果却显示,有高达90%以上的人同意保留苏联。其中哈萨克斯坦更是高达97%,可见这些国家并不打算和苏联"分家"。 苏联解体不是中亚国家背叛了苏联,而是苏联抛弃了中亚五国。中亚五个国家加起来领土面积很大,总面积超过了400万平方公里,而且各国的资源都非常丰富。 如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储量为全球第5,乌兹别克斯坦探明的黄金储量超过3300万吨。不管是领土资源还是其他因素,苏联似乎都没有抛弃中亚五国的理由。原因在于当时的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的总统们可都不这么想。 他们着急着瓜分苏联的财产然后各过各的日子,根本顾不上中亚的问题。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当时只觉得中亚国家太穷,没有俄罗斯需要的商品,如果和他们靠得太紧反而可能拖累俄罗斯的经济恢复。 斯大林是少数对中亚之于俄罗斯重要性有清晰和长远认识的苏联领导人,当年斯大林曾建议中亚五国加入俄罗斯联邦,然后以俄联邦的身份加入苏联,但被列宁否决了。 当年没解决的问题在苏联解体后终于还是引起了俄罗斯的担忧。 俄罗斯对于土地有着非常严重的"偏执",近些年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外贸收益巨大,日子好起来了,终于开始重视中亚的问题了。 苏联解体时,中亚五个国家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在发展经济方面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投资。虽然手里握着大把的资源,但没办法卖出去。 俄罗斯能控制住中亚的方式也不多。一方面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签订了集体安全条约,表示愿意为中亚五国提供军事保障。另一方面俄罗斯希望中亚国家加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但是这个欧亚经济共同体对中亚五国实在没什么吸引力。 在俄罗斯经济最好的那些年,俄罗斯国内重新泛起了"恢复苏联时代"的思潮。例如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就认为,中亚五国中有大量的俄罗斯裔,俄罗斯应该保护他们的安全,并加强和中亚国家的联系。 这样的说辞如果放在苏联刚解体的时候或许还说得通,但对于已经独立了几十年的中亚各国来说现在已经非常不切实际,而且引起了他们的警惕。 中亚五国现在更希望发展经济而不是和俄罗斯深度捆绑。俄乌战争后,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的关系出现了松动。中亚国家会倒向中国吗?目前来看这样的趋势有,但是还不够强。 除了俄罗斯的阻碍,中亚地区靠近中国的新疆,距离中国经济的核心区域比较远,中国对中亚的辐射力度不如俄罗斯强。 与中亚地区建立联系,一方面要照顾到俄罗斯的情绪,另外一方面还要照顾俄罗斯的利益。 另外在"中亚争夺战"中,土耳其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竞争对手。 近年来土耳其致力于推动"泛突厥主义",也在加强和中亚国家之间的联系,企图将中亚五国拉入到以土耳其为首的联盟中。 土耳其的拉拢中亚的行为不仅对中国不利,对于俄罗斯也很不利。 因此最终中亚五国走向何处,还需要我们去努力争取,不是我们什么也不做他们就会倒向中国。 中国如何接招 中亚五国对中国有多重要? 中亚国家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桥头堡"一样的存在,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三大陆地贸易窗口之一。 长期以来俄罗斯把中亚当作自己的后院,不愿意让中国的影响力渗透到中亚国家,阻碍了中国和中亚国家的正常交往,对中亚没好处,对中国没好处,对俄罗斯也没什么好处。 最典型的一件事儿就是去年通过的"中吉乌"铁路。 "中吉乌"铁路计划早在21世界初期就已经提出,但因为俄罗斯的阻挠20多年后才终于通过。 中国要想和世界联系,陆地上只有三个窗口。东北方向中国可以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沟通欧洲,南边可以通过泛亚铁路、中越铁路等运输货物,但是西部和南欧的沟通却非常困难。 这是因为中亚国家虽然是我们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但是目前为止我们也仅有一条中哈铁路。 通过中哈铁路沟通的伊朗、波斯湾地区的南欧的道路非常难走。 因为走中哈铁路南下波斯湾,需要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转乘轮船渡过里海,或者经过土库曼斯坦走山路,不管哪一种方式的效率都非常低。 如果能够打通"中吉乌"铁路,便不再需要以上的交通方式,中国通往南欧和波斯湾的距离将大大缩减路程。 中国可以生产大量的廉价商品,通过"中吉乌"铁路便可以运送到中亚地区,进而辐射波斯湾和南欧,将大大促进整条铁路线附近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 过去俄罗斯认为中国将会凭借"中吉乌"铁路影响中亚地区,且这条铁路绕过了俄罗斯,俄罗斯也拿不到过境费,中亚和中国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容易将俄罗斯边缘化,因此俄罗斯阻挠了几十年。 其实这条铁路的修建对俄罗斯也有直接的好处。 如果中国让中亚变得更加富裕,其实是帮助俄罗斯稳定了"后花园",帮助俄罗斯抵消了美国和土耳其势力的影响。 当然了,中亚的稳定对中国的好处也很大,稳定的中亚是中国保持西部地区稳定的重要外部条件。只是俄罗斯一直"鼠目寸光",不肯点头同意。 直到在去年俄罗斯一头扎进了乌克兰战场,导致自己元气大伤,才不得不开始重新考虑中国与中亚的合作问题。俄罗斯防范中国防范到这种程度,却看不到和中国合作的好处,实在是有些"鼠目寸光"了、 面对一个可能被外部势力染指的中亚,中国应该做好两方面工作。 首先,中国应该加强和中亚国家的经济联系。 中亚国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恰恰是中国非常需要的。而中国可以给中亚提供大量的商品和工作机会,这样的经济互惠是中国和中亚关系长期发展的基础。 其次,中国应该加强和中亚的战略互信。 中亚对俄罗斯的稳定很重要,对中国新疆的稳定也很重要。中国应该一直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这样才不会让俄罗斯感受到压力,不再给中国施加阻力,愿意让中亚和中国合作。 中亚未来倒向中国的可能性很大,中国必须做好准备,才能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