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来自西部地区的朋友。一次聊天中,不经意得知他爷爷是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这激起了我的好奇。于是,饶有兴趣地向他打听其爷爷的过往点滴。现在将其爷爷点滴历史整理如下(以下用爷爷代称我同事的爷爷): 爷爷1920年生人,出生于四川,从小过继给别人。继父是个身材魁梧的刽子手。据说,如果第二天要行刑,当天晚上,那把大刀就会发出声响。继父和继母有一个女儿,性格刚烈,一次和爷爷吵架,吵完就吞食鸦片自杀身完。继母在其女儿出事后不久也上吊自杀了。继父倒一直健在到解放后。刽子手的收入不高。爷爷小时候就开始入小煤矿背煤,但仍然不足吃饱饭。为了生计,爷爷大概16岁入伍参加川军。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川军出川赴上海抗日。爷爷作为炊事兵,来到上海前线。后因手腕被日军子弹击穿,而退到后方。疗伤时,因为没有麻醉药,护士用棉花浸泡酒精后,用钳子把棉花穿过弹孔。把弹孔中脆骨清掉。爷爷的小指从此无法伸直。此事,也应证了纪录片里关于中日两军步枪的特点的介绍:日军步枪准,穿透力强,但威力较小。很多人中弹后,经过治疗,还能继续上战场。而,国军步枪,准星较差,但破坏力大。很多日军负伤后,死在医院里。爷爷手腕如果被国军步枪击中,估计直接断了。 爷爷从前线退下来后,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在上海生活了几年,期间加入青帮。青帮并非电影拍的那样,整日打打杀杀。其实,大部分青帮成员都有自己的职业,只是,青帮有事的时候,帮会的人都要一起出去。其实,跟现在西方党派差不多。入邦跟入党派差不多。 抗战胜利后,爷爷辗转来到云南,加入滇军。负责看管一个军用机场到油库。期间,爷爷学会驾驶汽车。49年,云南王龙云起义。爷爷所属的部队作为起义部队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军并非一无是处,爷爷在国军的扫盲运动识了字。军官家属打麻将,参加舞会…日子小资。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爷爷作为志愿军第九兵团的一名汽车兵入朝作战。大名鼎鼎的长津湖战役便是九兵团打出来的。抗美援朝部队中,不少是起义部队,至于为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这也是后来有一万多俘虏选择了去台湾是原因之一。 从朝鲜凯旋回国后,爷爷可以留在北京,也可以去西部。西部的工资比较高。于是,爷爷选择了西部。文革期间,爷爷因为国军的经历备受迫害。不过,爷爷坚强地活到到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