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笼络看政治高手袁世凯如何笼络汪精卫
袁世凯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意识到天下形势将巨变的袁世凯,将自己的目光放到了民国大总统的位置上。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袁世凯还是老办法,金钱开路,笼络人心为自己多用。
在袁世凯的主导下,因刺杀摄政王载沣而被捕入狱的汪精卫获释出狱。随后,汪精卫与杨度联手,组织"国事共济会",呼吁停战议和。1911年12月,汪精卫为南方议和代表参赞,为南北议和穿梭各方。临行前,袁世凯设宴为汪精卫饯行。酒席过半,袁世凯提议,让汪精卫与自己的儿子袁克定结为金兰之好。汪精卫不假思索立即同意,于当场让袁世凯面南而坐,汪与袁克定向其行"四叩"大礼。这样一来,汪精卫就成了袁世凯的"义子",暗中秉承袁世凯的旨意,协助唐绍仪南北议和,提议孙中山让权,推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为了答谢汪精卫,将一座前清的王府装饰一番后送给汪精卫。汪认为这样可能太过招摇而不敢接受。
实际上,被袁世凯列入拉拢名单的革命党人有很多,比如胡瑛,他是武昌起义的组织者之一,黄兴的弟子;孙毓筠,同盟会员,武昌起义后任安徽都督。此二人后来都应了袁世凯的拉拢到了北京,成为议员。
胡汉民也受到拉拢,袁世凯派唐绍仪面见胡汉民,要他到北京出任民国政府高等顾问。胡汉民当即表示拒绝,并要写信奚落一下袁世凯,因唐绍仪劝阻而作罢。
汪精卫
袁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