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黑子之神"的恨意与复仇》 人生,是从哪里开始扭曲的呢? "已投毒,危险,食用必死。怪人801面相" 人气漫画《黑子的篮球》衍生周边的零食里被注入了毒药,和一封威胁信一起被送到制造厂商的手中。这个连续威胁事件和30年前的"格力高、森永事件"几乎如出一辙。【注:"格力高、森永事件"是日本传奇犯罪案例之一,网上有很详尽的描述,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来看。】 被投毒的《黑子的篮球》零食 稍微回顾一下案件:被投毒的零食(上图),是那种附有人物卡的威化饼干,被放到711便利店中。据说测出来的毒物是尼古丁,而且剂量只有致死率的1%,不过在日本尼古丁是被定为"剧毒物质"的,所以这是妥妥的投毒没错。在此之前,犯人还针对《黑子的篮球》做出了一系列的恐吓宣言,包括给原作者寄恐吓信什么的,要求暂停《黑子的篮球》相关的一切活动。 2014年8月21日,被控威胁妨碍营业罪的被告——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出身的原派遣职员渡边博史(36岁)听取了法庭对他的裁决。 自3月13日本案初审以来,渡边被告一次次地在庭上滔滔不绝。到底这件看似向世人挑战的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一点,我们也一次次地来到法庭旁听。 被告:"我才不要反省。如果我有钱的话,根本就不会被问罪。""我只要一出去就会自杀。这种垃圾一样的人生有什么过头。早死早超生。" 初审时,渡边被告的发言极具挑衅。 对渡边被告的起诉内容如下: 2012年10月,被告在《黑子的篮球》作者的母校上智大学(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校园里,放置了装有硫化氢的容器,并附上一封威胁信。信的内容是:"我对上智大学毕业的《黑子的篮球》作者充满恨意,我要向作者复仇,虽然遗憾,但要恨就恨黑子的作者吧!" 13年10月,被告将注入农药的零食投入几家大型超商,导致相关产品下架,产品的销售一度停滞。 被告:"没错,全都是我做的。" 他非常干脆地认了罪。 根据检方的案件陈述,被告高中毕业后进入了专科学校,之后不断地更换工作,其中也包括在便利店的工作。因为高考失利,他想制作动画的梦想破碎了,对人生充满了不安。 6月27日进行了向被告提问环节。瘦弱的渡边被告嘴边一直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面对提问,一副坦荡的样子,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 律师:"请你再说一次,作案的动机是什么?" 被告:"《黑子的篮球》作者的人生和我截然相反,他什么都有了。而我自幼被欺凌,成了连努力也做不到的失败者。所以我对拥有了一切的作者抱有恨意。" 律师:"这种自卑感是在何处萌生的?" 被告:"在去了没能考上的上智大学的时候。" 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将一开始的目标设为上智大学的原因。 被告:"高三的春天,我和同属篮球社的两个后辈约好都要去上上智大学。我是同性恋者,因为想着‘考上上智大学的话,就能和这些可爱的后辈们重逢了’,所以将上智大学定为了高考的目标。" 然而,他却没能考上,从此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为什么会将矛头指向《黑子的篮球》呢?他给出了下面的答案。 被告:"我对篮球的球衣有一种异常的恋物情结。初中三年级开始,我迷上了同人志,BL题材的同人志里,有很多《黑子的篮球》人物的同人文。在同人志这种二次创作的世界里,原作者是神一般的存在,所以我无论如何也想要打败原作者一次。" 律师:"你说你是失败者,就没想过要好好努力吗?" 被告:"努力什么的,对我而言就像是得不到回报的义务一样。" 律师:"什么意思?" 被告:"我父母只会在我做错事的时候责骂我,却从来不曾表扬过我。" 怨恨的矛头,接着指向了他的父母。 被告:"只要是我喜欢的东西,他们都反对。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禁止我下将棋,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又禁止我学习。当我问为什么不行的时候,他们勃然大怒,还用糖罐砸我。" 律师:"连学习也禁止吗?" 被告:"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去上补习班,明明成绩还不错,却依然被他们臭骂。连学习也不被允许,和这样的父母根本没有办法沟通。" 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导致对别人的怨恨越积越深,检方对这样的渡边被告开始提问。 检察官:"在你看来,到底有哪些人不好?" 被告:"有8个人。" 他说出了父母、"欺负自己"的三个人,还有老师的名字。 检察官:"你的受害者们都希望你得到严惩。" 被告:"这是当然的。" 检察官:"即便如此,你也不觉得抱歉吗?" 被告:"是的。" 检察官继续追问显得毫不在乎的渡边被告。 检察官:"你也不认为自己要对此负责吗?" 被告:"想要负责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傲慢,所以我不可能负责。" 检察官:"对父母也没有歉意吗?" 被告:"没有。他们活该,我只觉得自己干得漂亮。" 检察官叹了口气,试图劝导他。 检察官:"很多人都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很多人过得比你痛苦得多。可是那些人并没有走上犯罪的道路。" 被告:"说白了都是命。我所有的自卑之处对《黑子的篮球》的作者而言都不是问题。对我而言,他是拥有了一切的超人。就算一次也好,我想打败他。" 7月18日。检方对渡边被告的思维方式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检察官:"从被告自以为是、独善其身的犯罪动机来看,他的思维方式非常自私。就算他真的曾被欺凌和严苛对待,也完全不足以构成其行为正当化的理由。" 因此,检方希望判处被告有期徒刑4年6个月。 渡边被告自己也做了最后陈述。为此他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约40张A4纸。 法官:"请你尽可能简单扼要地进行陈述。" 被告:"那我能说多长时间呢?" 法官:"10分钟左右。" 被告:"就10分钟啊。" 于是,他照稿宣读了幼年时被欺负的经历、被父母严苛对待的过去,认为这些造成了自己的抑郁状态,最终导致了犯罪的发生。他一说起这些来,似乎就停不下来。 最后,他说起了小学时代一位因骨肿瘤去世的同学。 被告:"我一直忘不了他的事。要是我代替他得那个病就好了,这样我就能在温柔体贴的医生和护士的环绕下,安心地迎来人生的终结了。这样的话,像现在这种不好的事就不会发生了。" 最后,他问:"我能喊出自己的心声吗?"接着,他在法庭上呼唤着韩国某男星的名字,声嘶力竭地大叫:"萨浪爱哟——(韩文的"我爱你")" "最后,我希望日本前途无量的少年们都能昂首挺胸地向前走。"他以这句话结束了自己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