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职业咨询,靠谱么?
文| 正余弦
各地"招聘热"渐起,也带火了咨询行业。据媒体报道,借助社交平台的传播,付费职业咨询在毕业生群体间流行,价格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专业课程泛泛,就业导向不明确""缺乏实习经历,担心碰壁""考研遇挫,匆忙转向"……
这些焦虑在毕业生中普遍存在。随着就业渠道的拓宽,人才供需呈现出新特征,以及"慢就业""灵活就业"等新思路的实践,要求就业指导工作增强专业性和针对性。
职业规划技术进入中国已有十余年,但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咨询服务仍有待完善。
一方面,毕业生的消费能力有限,中低端服务市场不够透明。
另一方面,毕业生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甄别优劣多依托于社交平台用户反馈。咨询服务良莠不齐,大学生选择付费咨询仍需谨慎。
图源: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付费咨询的走红,要求校园职业规划服务"接地气"。多数高校已开设就业指导课和职业规划讲座,但现有的辅导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是"大而泛",由于服务对象众多,通过公选课、讲座的形式难以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导致许多学生听完课还是搞不清自己的道路。
二是"不均衡",此类课程缺乏强制性,在非毕业年级中时而出现"老师没动力教""学生不屑于学"的情况,待到毕业年级集中开设课程,却又面临资源不足的窘境。
职业规划常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功的职业咨询往往要反复多次,方可让求职者找到真正适合的就业方向。
近年来,部分高校引入专业咨询团队,并推出简历诊断、职业体验、面试模拟等应用课程,一系列举措受到广泛好评。
在职业选择这项"人生大事"上,让学生的内驱力对接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助力,相信职业咨询能够引导毕业生更好找准人生之路。
【作者】 张宇驰
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