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贾乃亮在接受采访时, 谈到了自己做直播的很多感受。 他认为直播不是艺人去玩票的一件事情。 而是一份截然不同的工作。 在直播间和粉丝沟通时背大字报。 还不如找个机器人讲。 贾乃亮表示做直播一定要做到价格是独家的。 价格就是他的护城河。 我在下场之前,几大头部主播,我至少看了30场。 他这段话能感受到他的认真和努力! 他应该是那种会把自己涉足的领域做到很好的人吧! 贾乃亮名下共有10家公司,现存续6家, 涉及批发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新闻和出版业等, 公司所属省份包括北京、海南、江苏、浙江等。 目前贾乃亮名下存续公司中。 由其全资控股的企业为南京亮闪天下影视文化工作室, 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20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含:文艺创作;文艺演出;影视策划; 影视演出;影视编剧等。 艺人做带货直播基本是在演艺和赚钱中是选择了后者。 可以看出这个艺人其实对自己的职业并没有那么高的认可度了, 就像郝蕾说的非常感谢直播这个行业, 把一些想来当演员的人拦在了外面, 因为直播来钱快,演艺圈也可以少一票恰烂钱没演技的人。 虽然现在很多明星,偶像,本质上就是文盲, 但有时候他们自我感动的时候坚持找出人类范畴。 为了直播捞金看30场直播,好像是一种「认真」, 注册个牌子,找个服装工厂贴牌,卖几十倍溢价, 嘲讽网友是键盘侠,或者是哭唧唧说自己设计了很久。 为什么现在很多明星,很多偶像令人讨厌, 不是他们挣钱令人讨厌, 就像有些老戏骨大家都会希望他们多挣点, 而是他们总是试图去挣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钱。 贾乃亮不是想明白了,而是把直播玩明白了。 这哥们能在直播捞金行业到今天的地位, 要感谢当年李小璐事件对自己在舆论中造成的「被害者效应」。 她除了老公和父亲,他实在很难有站得住的作品, 索性在直播界一条道跑到黑。 如果你看了他的采访,特别是提到"我看了30场直播", 也会更加明白为什么人们都想往娱乐圈扎。 看了30场直播已经是他眼里非常刻苦的行为了。 贫富差距联动的是人与人付出比的不平等差异。 这两年贾乃亮转型做直播带货,收入可观, 一点也不逊色于演戏。 如今娱乐圈不好混,直播带货成了明星的新出路, 那些无戏可拍的明星们纷纷转型做直播带货, 开始事业的"第二春"。 可以这样说,贾乃亮并不打算和直播说拜拜。 他已经积攒了若干经验,并且每天都在想办法, 确保自己不被这个行业淘汰。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他在劝同行时, 并不是以演员的身份,而是以主播的身份。 可能是他觉得做不成优秀演员,所以想换个身份? 也可能是看准了直播收益更大,这才一猛子扎进去? 总之选择权在他,旁人无权干涉。 只希望贾乃亮能擦亮眼睛,带干干净净的货。 做不做演员不重要,能不能做个有底线的好人最重要。 我感觉一个艺人去做了直播基本上就等于亲手断送自己的演艺生涯了, 如果一个演员在dy带过货我不会再看ta担主的作品,很出戏。 做艺人最难的不是冬拍夏戏摸爬滚打遭人白眼和不红, 而是耐不住寂寞和抵不住直播赚快钱的诱惑。 贾乃亮的直播我就看过一次, 还是为校园贷鼻祖、趣店罗敏站台那次, 记得他说和罗敏认识了十多年, 称罗敏曾在北京住过十几个地下室, 又是努力又是真诚的,还特别心疼罗老板。 结果没过几天就道歉了,说没有背调清楚合作品牌, 也真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