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冬至三不做,吉祥无灾祸",哪三不做?有没有道理? "冬至十天阳历年"。马上就到冬季节气了,纵观今年的冬至前后,或许因为"口罩"的原因吧,现在感冒的人特别的多。 而我也是,前几年出了一次门,没想到回来后就浑身难受,腰就像断了一样,体温也跑到了38.5℃以上。所以说,冬至到来之前,也是一年当中阴气最重的时候,作为我们老百姓也要及时的保暖御寒,出门也要带好口罩,以防冬至交节的这几天感染"风寒"。 说到这里,我们就聊一下关于"冬至"节气,在农村有老人言,"冬至三不做,吉祥无灾祸",之所以农村老人会这样说,肯定是有一些因素在里面的,下面我来说一下: 冬至的由来?老百姓为什么对冬至如此重视: 说起"冬至",我就想起了《二十四节气歌》,在节气歌中,冬至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太阳黄经达到270°,太阳直射点达到南回归线极点,过了冬至后,太阳也终于一点点回归北方了。所以冬至这一天,是白天最短的一天,又是黑夜最长的一天,所以也就有了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故,冬至也叫作一阳节,长至节等等。 关于冬至,史书也也有记载,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律书》中曾说: "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 然而在民间里,关于冬至的介绍更多,老祖宗就根据物候现象,也把冬至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民间更是有人在冬至做一些祭祀,饮食等活动,所以民间对冬至的更是格外的推崇,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而今年的冬至交节时间是农历的冬月二十九,也是在冬至的月尾,所以以农村农谚来说,冬至过后到春节的这段时间里,天气会异常的寒冷 "冬至三不做,吉祥无灾祸"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冬至这一天的时候,并不是百无忌禁的,还是有几点最好不要去做,一旦做了会对自己的健康有影响的。那么具体是哪三不做呢? 第一,不要同房。 老祖宗曾有这样一句谚语,"春种、夏忙、秋收、冬藏"。 其实"万物为一理"的,而人和动物植物也是这样的情况,比如庄稼的种植,是通过春天来种植,秋天才收获的。而一些鸟类、鱼类、甚至家猫也是一样的,比如农村有句俗语: "不打三春鸟,不吃四月鱼"。 而动物们都是在春天进行繁衍,到了冬天以后进入冬藏养膘的状态。所以这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在冬至这一天最好不要同房,这是因为: 冬至交节的这一天,是阴气最重的时候,也是阳气萌动的时候,所以会呈现阴阳混沌的状态,对于这种状态,老祖宗认为"三虚六忌",而冬至和夏至都是出于三虚中的"年虚",也就是一年中人的身体比较虚弱的一天。 所以在"阴阳混沌"的状态下,如果同房会影响身体的的元气,所以老人认为,冬至一阳生的时候要冬藏,更是养精固肾的时候,所以冬至这一天,甚至前后10天左右是不能同的。 第二,忌讳结婚 在古时候,结婚是要看时辰的,特别是在古时候,老祖宗对于"四离"、"四绝"这几天更是不要结婚。 那么何为"四离四绝"呢? 老祖宗认为: "离者,阴阳分至前一辰也,四绝者,四立前一辰也"。 所以这四绝四离,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 至于四离,春属木,所以春分前一天叫木离;夏属火,夏至前一天叫火离;秋属金,秋分前一日叫金离;冬属水,冬至前一日叫水离。 而四绝,同样春属木,立春前一天:木旺水绝;夏属火,立夏前一天:火旺木绝;秋属金,立秋前一天:金旺土绝;冬属水,立冬前一天:水旺金绝。 而"离"和"绝"都代表着不好的现象,所以老祖宗认为在"四离、四绝"的这一天,宇宙气场还处于混沌未开的状态,所以冬至这一天老人认为,结婚是不吉利的事情。 第三,不要远行晚归 在民间有一句俗语,"冬至忌远行,黄昏忌不归。"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冬至这天不要远行,如果一定要出门的话,必须在日落之前要回家。 至于为什么,老祖宗认为冬至是"阴阳混沌未开"时候,在阴气最重的时候,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外面的话,那么身体会受不了的,特别是冬至的夜,更为的漫长。 然而我认为,冬至是非常寒冷的一天,长时间在外面会有感冒的风险,所以说这一天我们能在家中,就在家里。而冬至又是冬藏的时候,这一天我们最好不要出门的,如果出门也要开车或者坐车而行。 其实关于冬至这一天的忌讳还是挺多的,比如说,在冬至这一天忌讳回娘家,还有不要把筷子插在饭碗上,还有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等。总之,这都是民间的一些说法,至于对不对,我们还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考虑,毕竟俗语虽然诞生于民间,可是还有一些说法并不适用于现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