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前端框架Svelte?能否超越ReactVueAngular?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大家好,很高兴又见面了,我是" 前端进阶 ",由我带着大家一起关注前端前沿、深入前端底层技术,大家一起进步,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收藏、转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 Svelte 框架的特性、优缺点和底层原理。
本文尽量不会涉及 Svelte 的语法,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因为 Svelte 的语法极其简单,而且官方教程学习曲线平缓https://www.sveltejs.cn/,相信大家很快就会上手语法的,这里就不做官网搬运工了。
前端领域是发展迅速,各种轮子层出不穷的行业。最近这些年,随着三大框架 React 、 Vue 、 Angular 版本逐渐稳定,前端技术栈的迭代似乎缓慢下来,React 16版本推出了 Fiber, Vue 3.0 也已经在襁褓之中。如果我们把目光拉伸到未来十年的视角,前端行业会出现哪些框架有可能会挑战 React 或者 Vue 呢? 我们认为,崭露头角的 Svelte 应该是其中的选项之一。 Svelte 简介
Svelte 叫法是 [Svelte] , 本意是苗条纤瘦的,是一个新兴热门的前端框架。
在最新的《 State of JS survey of 2020 》中,它被预测为未来十年可能取代React和Vue等其他框架的新兴技术。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该了解 Svelte,可以先看一下 Svelte 的一些发展趋势。 开发者满意度
从2019年开始, Svelte出现在榜单中。刚刚过去的2020年,Svelte在满意度排行榜中超越了react,跃升到了第一位。
开发者兴趣度
在开发者兴趣度方面,Svelte 蝉联了第一
市场占有率
如果你在19年还没有听说过Svelte,不用紧张,因为 svelte 当时仍是小众的开发框架,在社区里仍然没有流行开来。
2020年,Svelte 的市场占有率从第6名跃升到第4名,仅次于 React、Angular、Vue 老牌前端框架。 svelte作者——Rich Harris
Svelte 作者是前端轮子哥 Rich Harris,同时也是 Rollup 的作者。Rich Harris 作者本人在介绍 Svelte 时,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演讲《Rethinking reactivity》,油管连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dNJ3fydeao&t=1900s ,感兴趣的同学不要错过。
他设计 Svelte 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静态编译减少框架运行时的代码量』,也就是说,vue 和 react 这类传统的框架,都必须引入运行时 (runtime) 代码,用于虚拟dom、diff 算法。Svelted完全溶入JavaScript,应用所有需要的运行时代码都包含在 bundle.js 里面了,除了引入这个组件本身,你不需要再额外引入一个运行代码。 Svelte 优势有哪些
我们先来看一下 Svelte 和React,Vue 相比,有哪些优势。 No Runtime —— 无运行时代码
React 和 Vue 都是基于运行时的框架,当用户在你的页面进行各种操作改变组件的状态时,框架的运行时会根据新的组件状态(state)计算(diff)出哪些DOM节点需要被更新,从而更新视图。
这就意味着,框架本身所依赖的代码也会被打包到最终的构建产物中。这就不可避免增加了打包后的体积,有一部分的体积增加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这部分体积大约是多少呢?请看下面的数据:
常用的框架中,最小的 Vue 都有 58k , React 更有 97.5k 。 我们使用React开发一个小型组件,即使里面的逻辑代码很少,但是打包出来的bundle size轻轻松松都要100k起步。对于大型后台管理系统来说,100k 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特别注重用户端加载性能的场景来说,一个组件100k 多,还是太大了。
如果你特别在意打包出来的体积,Svelte 就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下面是 Jacek Schae 大神的统计,使用市面上主流的框架,来编写同样的Realword 应用的体积:
从上图的统计,Svelte简直是神奇!竟然只有 9.7 KB ! 果然魔法消失 UI 框架,无愧其名。
可以看出, Svelte 的 bundle size 大小是 Vue 的1/4,是 React 的1/20,体积上的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 Less-Code ——写更少的代码
在写 svelte 组件时,你就会发现,和 Vue 或 React 相比只需要更少的代码。开发者的梦想之一,就是敲更少的代码。因为更少的代码量,往往意味着有更好的语义性,也有更少的几率写出bug。
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Svelte 和 React 的不同: React 的代码 const [count, setCount] = useState(0); function increment() { setCount(count + 1); } Svelte 的代码 let count = 0; function increment() { count += 1; }
虽然用上了16版本最新的 hooks,但是和 svelte 相比,代码还是很冗余。
在 React 中,我们要么使用 useState 钩子,要么使用 setState 设置状态。而在 Svelte 中,可以直接使用赋值操作符更新状态。
如果说上面的例子太简单了,可以看下面的统计,分别使用 React 和 Svelte 实现下面的组件所需要的代码行数
下面还是 Jacek Schae 老哥的统计,编写同样的Realword 应用,各个框架所需要的行数
Vue 和 React 打了平手,Svelte 遥遥领先,可以少些 1000 行代码耶!早日下班,指日可待。 Hight-Performance ——高性能
在 Virtual Dom 已经是前端框架标配的今天, Svelte 声称自己是没有 Virtual Dom 加持的, 怎么还能保证高性能呢?
不急,慢慢看。 性能测评
Jacek Schae 在 《A RealWorld Comparison of Front-End Frameworks with Benchmarks》 中用主流的前端框架来编写 RealWorld 应用,使用 Chrome 的 Lighthouse Audit 测试性能,得出数据是 Svelte 略逊于Vue, 但好于 React。
是不是很惊奇? 另外一个前端框架性能对比的项目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https://github.com/krausest/js-framework-benchmark
为什么 Svelte 性能还不错,至少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糟糕?我们接下来会在原理那一小结来介绍。 Svelte 劣势
说完了 Svelte 的优势,我们也要考虑到 Svelte 的劣势。 和Vue, React框架的对比
在构建大型前端项目时,我们在选择框架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更多的事情。Svelte 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对于大型项目必要的 单元测试 并没有完整的方案。目前在大型应用中使用 Svelte , 需要谨慎评。
我们在用 Svelte 开发公司级别中大型项目时,也发现了其他的一些主要注意的点 没有像AntD那样成熟的UI库。比如说需求方想加一个toast提示,或者弹窗,pm:"很简单的,不用出UI稿,就直接用之前的样式好啦~"
但是 Svelte 需要从0开始 "抄" 出来一个toast或者弹窗组件出来,可能会带来额外的开发量和做好加班的准备。 Svelte 原生不支持预处理器,比如说 less / scss ,需要自己单独的配置 webpack loader。 Svelte 原生脚手架没有目录划分 暂时不支持typescript,虽然官方说了会支持, 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React / Vue等框架自带的 runtime 虽然会增加首屏加载的 bundle.js ,可是当项目变得越来越大的时候,框架的 runtime 在 bundle.js 里面占据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小,这个时候我们就得考虑一下是不是存在一个Svelte生成的代码大于React和Vue生成的代码的阈值了。 原理篇
Svelte 原理相对于 React 和 Vue 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大家可以放心的往下看。
首先,我们从一个问题出发: Virtual Dom 真的高效吗
Rich Harris 在设计 Svelte 的时候没有采用 Virtual DOM 是因为觉得Virtual DOM Diff 的过程是非常低效的。
在他的一文《Virtual DOM is pure overhead》原文连接在这里, https://www.sveltejs.cn/blog/virtual-dom-is-pure-overhead 有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翻一下。
人们觉得 Virtual DOM高效的一个理由,就是它不会直接操作原生的DOM节点。 在浏览器当中,JavaScript的运算在现代的引擎中非常快,但DOM本身是非常缓慢的东西 。当你调用原生DOM API的时候,浏览器需要在JavaScript引擎的语境下去接触原生的DOM的实现,这个过程有相当的性能损耗。
但其实 Virtual DOM 有时候会做很多无用功,这体现在很多组件会被"无缘无故"进行重渲染(re-render)。
比如说,下面的例子中,React 为了更新掉message 对应的DOM 节点,需要做n多次遍历,才能找到具体要更新哪些节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eact 提供 pureComponent , shouldComponentUpdate , useMemo , useCallback 让开发者来操心哪些 subtree 是需要重新渲染的,哪些是不需要重新渲染的。究其本质,是因为 React 采用 jsx 语法过于灵活,不理解开发者写出代码所代表的意义,没有办法做出优化。
所以,React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 v16.0 带来了全新的 Fiber 架构,Fiber 思路是不减少渲染工作量,把渲染工作拆分成小任务思路是不减少渲染工作量。渲染过程中,留出时间来处理用户响应,让用户感觉起来变快了。这样会带来额外的问题,不得不加载额外的代码,用于处理复杂的运行时调度工作 那么 Svelte 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React 采用 jsx 语法本质不理解数据代表的意义,没有办法做出优化。Svelte 采用了 Templates 语法(类似于 Vue 的写法),更加严格和具有语义性,可以在编译的过程中就进行优化操作。
那么,为什么 Templates 语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Template 带来的优势
关于 JSX 与 Templates ,可以看成是两种不同的前端框架渲染机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一下尤雨溪的演讲《在框架设计中寻求平衡》。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0042358/
一方面, JSX 的代表框架有 React 以及所有 react-like 库,比如 preact、 stencil, infernal 等;另一方面, Templates 代表性的解决方案有 Vue、Svelte、 ember,各有优缺点。
JSX 优缺点
jsx 具有 JavaScript 的完整表现力,非常具有表现力,可以构建非常复杂的组件。
但是灵活的语法,也意味着引擎难以理解,无法预判开发者的用户意图,从而难以优化性能。你很可能会写出下面的代码:
在使用 JavaScript 的时候,编译器不可能hold住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 JavaScript 太过于动态化。也有人对这块做了很多尝试,但从本质上来说很难提供安全的优化。 Template优缺点
Template模板是一种非常有约束的语言,你只能以某种方式去编写模板。
例如,当你写出这样的代码的时候,编译器可以立刻明白: "哦!这些 p 标签的顺序是不会变的,这个 id 是不会变的,这些 class 也不会变的,唯一会变的就是这个" 。
在编译时,编译器对你的意图可以做更多的预判,从而给它更多的空间去做执行优化。
左侧 template 中,其他所有内容都是静态的,只有 name 可能会发生改变。
右侧 p 函数是编译生成的最终的产物,是原生的js可以直接运行在浏览器里,会在有脏数据时被调用。p 函数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当 name 发生变更的时候,调用原生方法把 t1 这个原生DOM节点更新。 这里的 set_data 可不是 React 的 setState 或者小程序的 setData ,这里的set_data 就是封装的原生的 javascript 操作DOM 节点的方法。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上面的代码,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 if 语句的判断条件—— changed.name , 表示有哪些变量被更新了,这些被更新的变量被称为脏数据。
任何一个现代前端框架,都需要记住哪些 数据更新 了,根据更新后的数据渲染出最新的DOM Svelte 记录脏数据的方式: 位掩码(bitMask)
Svelte使用 位掩码(bitMask) 的技术来跟踪哪些值是脏的,即自组件最后一次更新以来,哪些数据发生了哪些更改。
位掩码是一种将多个布尔值存储在单个整数中的技术,一个比特位存放一个数据是否变化,一般 1 表示脏数据, 0 表示是干净数据。
用大白话来讲,你有A、B、C、D 四个值,那么二进制 0000 0001 表示第一个值 A 发生了改变, 0000 0010 表示第二个值 B 发生了改变, 0000 0100 表示第三个值 C 发生了改变, 0000 1000 表示第四个 D 发生了改变。
这种表示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为啥这么说呢?
比如说,十进制数字 3 就可以表示 A、B是脏数据。先把十进制数字 3 , 转变为二进制 0000 0011 。从左边数第一位、第二位是1,意味着第一个值A 和第二个值B是脏数据;其余位都是0,意味着其余数据都是干净的。
JS 的限制
那么,是不是用二进制比特位就可以记录各种无穷无尽的变化了呢?
JS 的二进制有31位限制,number 类型最长是32位,减去1位用来存放符号。也就是说,如果 Svelte 采用二进制位存储的方法,那么只能存 31个数据。
但肯定不能这样,对吧?
Svelte 采用数组来存放 ,数组中一项是二进制 31 位的比特位。假如超出 31 个数据了,超出的部分放到数组中的下一项。
这个数组就是 component.$.dirty 数组,二进制的 1 位表示该对应的数据发生了变化,是脏数据,需要更新;二进制的 0 位表示该对应的数据没有发生变化,是干净的 。 一探究竟component.$.dirty
上文中,我们说到 component.$.dirty 是数组,具体这个数组长什么样呢?
我们模拟一个 Svelte 组件,这个 Svelte 组件会修改33个数据。
我们打印出每一次 make_dirty 之后的 component.$.dirty , 为了方便演示,转化为二进制打印出来,如下面所示:
上面数组中的每一项中的每一个比特位,如果是1,则代表着该数据是否是脏数据。如果是脏数据,则意味着更新。 第一行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表示第一个数据脏了,需要更新第一个数据对应的dom节点 第二行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表示第一个、第二个数据都脏了,需要更新第一个,第二个数据对应的dom节点。 ……
当一个组件内,数据的个数,超出了 31 的数量限制,就数组新增一项来表示。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 component.$.dirty 这个数组,清楚的知道有哪些数据发生了变化。那么具体应该更新哪些DOM 节点呢? 数据和DOM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我们都知道, React 和 Vue 是通过 Virtual Dom 进行 diff 来算出来更新哪些 DOM 节点效率最高。Svelte 是在编译时候,就记录了数据 和 DOM 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保存在 p 函数中。
这里说的 p 函数 ,就是 Svelte 的更新方法,本质上就是一大堆 if 判断,逻辑非常简单 if ( A 数据变了 ) { 更新A对应的DOM节点 } if ( B 数据变了 ) { 更新B对应的DOM节点 }
为了更加直观的理解,我们模拟更新一下33个数据的组件,编译得到的 p 函数 打印出来,如:
我们会发现,里面就是一大堆 if 判断,但是 if 判断条件比较有意思,我们从上面摘取一行仔细观察一下:
首先要注意, & 不是逻辑与,而是按位与,会把两边数值转为二进制后进行比较,只有相同的二进制位都为1 才会为真。
这里的 if 判断条件是:拿 compoenent.$.dirty[0] (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 )和 4 (4 转变为二进制是 0000 0100 )做 按位并 操作。那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了,这个 按位并 操作什么时候会返回 1 呢?
4是一个常量,转变为二进制是 0000 0100 , 第三位是 1 。那么也就是,只有 dirty[0] 的二进制的第三位也是 1 时, 表达式才会返回真。 换句话来说,只有第三个数据是脏数据,才会走入到这个 if 判断中,执行 set_data(t5, ctx[2]) , 更新 t5 这个 DOM 节点。
当我们分析到这里,已经看出了一些眉目,让我们站在更高的一个层次去看待这 30多行代码: 它们其实是保存了这33个变量 和 真实DOM 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哪些变量脏了,Svelte 会走入不同的 if 体内直接更新对应的DOM节点,而不需要复杂 Virtual DOM DIFF 算出更新哪些DOM节点 ;
这 30多行代码,是Svelte 编译了我们写的Svelte 组件之后的产物,在Svelte 编译时,就已经分析好了,数据 和 DOM 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数据发生变化时,可以非常高效的来更新DOM节点。
Vue 曾经也是想采取这样的思路,但是 Vue 觉得保存每一个脏数据太消耗内存了,于是没有采用那么细颗粒度,而是以组件级别的中等颗粒度,只监听到组件的数据更新,组件内部再通过 DIFF 算法计算出更新哪些 DOM 节点。Svelte 采用了比特位的存储方式,解决了保存脏数据会消耗内存的问题。 整体流程
上面就是Svelte 最核心更新DOM机制,下面我们串起来整个的流程。
下面是非常简单的一个 Svelte 组件,点击 会触发 onClick 事件,从而改变name 变量。
上面代码背后的整体流程如下图所示,我们一步一步来看:
第一步,Svelte 会编译我们的代码,下图中左边是我们的源码,右边是 Svelte 编译生成的。Svelte 在编译过程中发现,『咦,这里有一行代码 name 被重新赋值了,我要插入一条 make_dirty 的调用』,于是当我们改写 name 变量的时候,就会调用 make_dirty 方法把 name 记为脏数据。
第二步,我们来看 make_diry 方法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把对应数据的二进制改为1 把对应组件记为脏组件,推入到 dirty_components 数组中 调用 schedule_update() 方法把 flush 方法推入到一帧中的微任务阶段执行。因为这样既可以做频繁更新 的截流,又避免了阻塞一帧中的 layout, repaint 阶段的渲染。
schedule_update 方法其实就是一个 promise.then() ,
一帧大概有 16ms, 大概会经历 layout, repaint的阶段后,就可以开始执行微任务的回调了。
flush 方法做的事情也比较简单,就是遍历脏组件,依次调用 update 方法去更新对应的组件。
update 方法除了执行一些生命周期的方法外,最核心的一行代码是调用 p 方法, p 方法我们已经在上文中介绍过很熟悉了。
p 方法的本质就是走入到不同的if 判断里面,调用 set_data 原生的 javascript 方法更新对应的 DOM节点。
至此,我们的页面的DOM节点就已经更新好了。
上面的代码均是剔除了分支逻辑的伪代码。
Svelte 在处理子节点列表的时候,还是有优化的算法在的。比如说[a,b,c,d] 变成 [d, a, b, c] ,但是只是非常简单的优化,简单来说,是比较节点移动距离的绝对值,绝对值最小的节点被移动。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Svelte 并不是100%无运行时,还是会引入额外的算法逻辑,只是量很少罢了。 总结
一个前端框架,不管是 vue 还是 react 更新了数据之后,需要考虑更新哪个dom节点,也就是,需要知道,脏数据和待更新的真实dom之间的映射。vue, react 是通过 virtualDom 来 diff 计算出更新哪些dom节点更划算,而 svelte dom 是把数据和真实dom之间的映射关系,在编译的时候就通过AST等算出来,保存在 p 函数中。
Svelte 作为新兴的前端框架,采用了和 React, Vue 不同的设计思路,其独特的特性在某些场景下还是很值得尝试的。 参考资料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50507037
字节前端的技术实践分享 | 微信公众号:字节前端ByteFE
#头条创作挑战赛#
亚马逊在美国完成首次无人机交付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完成了首批无人机送货,将重达2。2公斤的小包裹送达美国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用户家中。亚马逊通过其PrimeAir子公司,一直在为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城和加利福
身着奥黛的越南美少女奥黛是越南的传统服装,其蕴藏着越南的特色文化。奥黛(Aodai),或称作越南长袄,雏形为中国旗袍,结合法国时装设计元素而成,奥黛强调女性美和越南民族主义的结合。奥黛通常使用色泽明亮
广州自助游小记(十八)南越王博物馆(王墓展区)从越秀公园看完五羊雕塑和广州市博物馆,就近出西1门,马路对面便是今天的下一个行程,南越王博物馆(王墓展区)。前面说过,南越王博物馆分为两个展区,王宫展区在繁
中通同城快件7天未送达,迟迟收不到的包裹去了哪?近日,济南市民陈女士遇到件烦心事。1月30日寄出的中通快递同城快件,到2月6日一直没能送达。期间中通快递曾多次发送短信给出快件处理完成时间,但均未能处理。2月6日新黄河记者致电中通
Go编程艺术异步读写网络连接在Go中,读写channel与读写Conn是的不一样的。一个协程可以通过select监听并读写多个channel,但却不能类似这样监听并读写多个Conn(除非自行封装epoll)。
动视CEO考迪克腾讯和字节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近日动视暴雪CEOBobbyKotick接受CNBC采访,他声称英国阻止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将产生严重后果,英国将成为死亡谷而不是硅谷。他还说腾讯和字节跳动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而动
苹果再次发力iPhone14Plus到手价降了,劝告三类人赶紧入手iPhone14Plus这款手机备受讨论。一是iPhone14Plus的官方价格比较高,硬件配置又跟iPhone13Pro差别不是很大。所以,对价格相对敏感的用户觉得入手不划算。二
这些APP被工信部通报!工信部通报46款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及SDK工信部2月8日对墨迹天气极速版掌上公交等46款侵害用户权益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及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SDK)进行通报,
国家对于企业的补贴是蜜糖还是砒霜?5000字长文,前方高能,请耐心阅读持续了13年,自始至终都充满争议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在2022年12月31这一天正式告别了历史舞台。有趣的是在这个补贴的巅峰时期,恰好
全面分析TCL科技(五)综合判断分析到这里,有人就会问了为什么不买京东方?从之前的对比分析来看,似乎京东方更有优势。借用某位科技大V的话说,是京东方只做面板,而TCL的布局跟未来的现实互动风口匹配风口到了,TCL
2023年选购荣耀手机,这4款综合口碑最佳,优势明显可优先选荣耀这个品牌大家都很熟悉,曾经是华为的子品牌,目前虽然已经独立,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做工质量以及售后服务都有保障,荣耀手机在颜值质感和拍照方面做得非常好,上手体验感很不错。很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