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帝国争霸之脱亚入欧
在1885年也就是清朝光绪十一年,中法战争那年,福泽谕吉发表了著名的《脱亚论》,他的脱亚入欧思想被正式提出,这对后来的日本影响深远。不用质疑,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国力逐渐增强,迈入西方列强行列。脱亚入欧,不仅仅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不过日本倒是天生就与西方人相似,都是岛国,都曾做过海盗,明朝万历年间的戚继光沿海平倭寇的故事还是很清晰的。
自唐朝强盛以来,万国来朝,其中包括东方岛国。下面来说下日本国名的由来。日本,古称"倭国",又叫"东夷""扶桑"亦或"东瀛",这些称谓古来有之,后因一些历史原因,我们叫日本人"倭寇"叫了几百年。最早的时候,秦朝时期,始皇帝用"东夷"称呼日本,意为"东面的野蛮人"。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汉光武帝刘秀正式赐日本"倭国"之名,并赐倭国国王"汉委奴国王金印",正式称日本为倭奴国,称为汉朝50多个附属国中一员。唐朝时,日本人迫不及待要改国名。一次在武皇喝酒喝得兴起时,日本使臣赶紧提出此事,武皇一高兴就把"日本"这个名字赐给了倭国使臣。
日本从唐朝学习了先进的东西:1、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三省六部制日本沿用至今,包括名称至今没怎么变。同时律法以"以和为贵、无忤为宗。"2、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方法。3、中国古代军事作战技术。4、儒学、天文学、音乐和兵法之书。5、中国食品和农作物。6、汉字。 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看到日语里面有很多中国文字,虽然读音不同,但意思还是差不多。日本的服饰虽然已经西化,但是节日服装以及艺伎文化还是保留了唐朝特色。
尽管日本自汉、唐朝以来从我国学到很多东西,但毕竟只是外来的东西,与其本心始终无法合一。因此当西方列强撬开日本国门的时候,他们发现西方的海盗文化才是他们的本心所在。因此,日本学起西方的东西是如此之快,完全就是"天才学生"。在中国学来的中原文化,与他们的本心不一致,无论其怎么学都是"庸才"。现在想来,日本为什么那么容易融入西方文化圈,与西方人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同时西方人也认日本这个小弟,但是俄罗斯就是不行。虽然沙皇也曾经做过"强盗",但毕竟强盗与海盗还是有区别的,可能这也是西方列强要把俄罗斯踢出G8的原因之一吧。
从上面观点来说,日本脱亚入欧,得到了西方列强的认可;同时日本脱亚入欧并不是什么"谁强跟谁",更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其本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