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美国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股市大崩盘。这次危机,让著名的投资大师利弗莫尔。逆袭成为全世界最有钱的其中一位富豪。 但同时另一位曾经的商界大佬格曼斯基也走向了深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然而四年之后,曾经创造巨额财富的利弗莫尔也走上了极其相同的道路。 创造财富的手段千万种。但是创富容易,守住财富就很难。 为什么在人类财富历史上。有的巨富能够把财富传承超过六代,有些巨富经不起时代的浪潮。在风暴中倒下。我们可以从这些曾经的巨富身上学习到什么精髓。 而哪一些教训是应该被记载、传承。而且可以让我们贯彻到生活当中的。 今天我们就透过利弗莫尔和格曼斯基。这两位投资大师的故事。去探索创造财富与毁掉财富的一些教训。 利弗莫尔是1900年代最伟大的股票交易人。他出生于1877年。在那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股票交易员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业界的一把好手。 年仅30岁,他就身价不菲。拥有相当于今天1亿美元的财富。 到1929年时,利弗莫尔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最知名的投资人之一。 那一年股市出现大崩盘。随后引发了著名的大萧条时代。但却也巩固了他的历史地位。 1929年十月份的其中一周,有超过1/3的股票市值都蒸发了。这周里面有好几天都非常黑暗。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二、黑色星期四。 然而利弗莫尔却在这个时刻成功压住股票会大幅下跌。提前完成了做空部署。 光是在这一天,利弗摩尔就赚了超过30亿美元。 在全球股票市场最糟糕的月份。他反而成为了全世界最有钱的人之一。 正当利弗莫尔和家人在庆祝他不可思议的成功时。另一位男士却在纽约的街头绝望的徘徊着。 格曼斯基原本是一位身价千万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当时的1920黄金年代。靠着房地产事业发家致富。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他做了1920年代几乎每一位成功的纽约客都在做的事情。 重金压住股市。当市场崩盘的那一刻。格曼斯基把毕生所赚到的钱都赔到了市场上。甚至还欠下了一大笔贷款。而那一天也是格曼斯基的忌日 同样的一个年代。两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29年10月的股市大崩盘,让利弗莫尔成为了全世界最有钱的人之一。但却毁掉了格曼斯基,甚至夺走了他的性命。 但时间在四年之后,这两个人的故事再次有了交集。 在一夜暴富之后。利弗莫尔踌躇满志。赌注下得越来越大。他慢慢负债累累。债台高筑。最终在股票市场上血本无归。 因为破产而愧疚,他在1933年整整消失了几天。最终利弗莫尔还是亲手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虽然事情发生的时间不同。但是格曼斯基与利弗莫尔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点。 他们都非常擅长于创造财富。却同样不懂得怎么守住财富。 现实告诉我们,致富是一回事,守住财富却又是另外一件事。 在人类历史上。所有成功公开上市的企业当中。有40%的企业股票市值会随着时间而逐渐蒸发掉。 说的简单点。福布斯富豪榜的前400大富豪。每十年就会有大约20%的人被赶下榜单。 但原因却与死亡无关。 其实我们都不难发现,其中道理非常简单。 想要从零创造财富就需要冒险。但是守住财富所需要的技能刚好与冒险相反。我们必须保持谦卑的心。守财不能挥霍过度。甚至还需要接受自己的成功有部分得归功于运气。所以不能仰仗着过往的成功经验重复采用相同的做法。 红杉资本的创始人莫里茨 曾经在一项采访中透露。为什么红杉资本可以40多年屹立不倒。原因是因为公司一直警惕。害怕有一天会被市场淘汰。 用他的原话来说。我们假设明天不会像昨天一样。我们不能带着胜利的光环留在原地。我们不能够沾沾自喜。我们不能假设昨天的成功也能够转化成为明天的好运。 造成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成长,智力或者洞察力。而是长期坚持,不轻易离开或者被迫放弃。 这心态对理财如此重要有两个原因。 其中之一显而易见,很少有收益会大到值得为之倾家荡产。 另一个是复利,复利只有在可以让资产年复一年的增长时才有效。 就像种树一样,只种一年看不出树长了多少。但十年之后就可以看到重大变化。50年则可以创造出绝对非同寻常的东西来。 但要获得并保有这种成长果实。就得熬得过各种难以预测的波动起伏。这是人终其一生不可避免都要经历的过程。 我们可以用很长的时间去理解巴菲特的成功之道。如何选出优质的企业。怎么样找到被低估的股票。 但还有一件事,看似含金量不太高。但却非常重要。那就是他没有被债务冲昏头脑。 巴菲特经历了14次的经济衰退。在每一次的衰退期间。他都没有恐慌和抛售。他没有败坏自己的商业声誉。他不会抓住某一种策略、世界观和过时的趋势不放。 他活了下来,活着让他长寿。而长寿也意味着他可以从十岁开始投资。直到90岁。一直都没有间断。从而让复利施展奇迹。 当我们描述他的成功时。这才是重中之重。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来聊一聊里克盖林的故事。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这对投资的黄金搭档大家肯定不陌生。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40年前,其实这个投资组合有三位成员。其中一个人就是盖林。 巴菲特、芒格和盖林。三人总是一起投资。一起去拜访企业的经理人。但是后来为什么盖林会消失了呢? 巴菲特在一次访问上说道。查理和我都知道。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变成超级富豪。我们都不急着去发财。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天终究会到来…盖林其实和我们一样聪明只是他太心急了。 事情发生在1973年到1974年期间。那时候正值经济低迷。盖林用保证金贷款借钱融资。当时股市在两年里重挫了70%左右。盖林迫于无奈。将名下的伯克希尔股票卖给了巴菲特。 不过巴菲特其实是说。我买下了盖林手上的伯克希尔股票。用每股不到40美元的价格买进。盖林被迫因为自己加杠杆而卖出了股票。 巴菲特、芒格、盖林同样都擅长于致富。但是巴菲特和芒格还拥有守财的技能。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守住财富才是最重要的技能。 守住财富的第一条道理。就是我们想要的不仅是丰厚的回报。更重要的是财务基础牢不可破如果财务根基稳固。我们确实可以认为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回报。因为我有足够的时间让复利创造奇迹。 牛市的时候。没有人会想要持有现金。大家都希望资产可以跟着股市水涨船高。在牛市时期,持有现金会让我们自己显得非常保守。但你会敏锐的意识到。要是不守住这些优质资产。最后有可能就会放弃一些回报。 假设现金的年回报率是1%,股市的回报率是10%。中间相差的这九个点每天都会让我们心急如焚。 但换一个想法,如果这笔现金能够让我们在熊市期间不卖掉股票。实际上我们能够从这些现金赚回的年回报率就不只是百分之一。有可能高出好几倍。因为你避免了在最绝望、时机不好的时候卖掉股票。 这个行为能够为我们带来的回报。很可能就远远胜过选了几十只牛市赢家得到的回报。 第二点,财务计划也很重要。 但每个计划最重要的地方在于要预留犯错空间。在计划当中投资规划很关键。因为这能够让我们知道我现在在哪里。要往哪里去,怎么去。 但是在现实世界当中。很少有计划在执行时能够经得起考验。 如果想要预测自己未来20年的收入、储蓄率和市场回报率。不妨想想在过去20年期间 有多少件大事没有人能够预见。 911事件、房地产次贷危机。让近一千万美国人失去了家园。股市先是破纪录的飙升,然后一场金融危机导致了900万人失业。 计划只有在能够经得起现实考验的时候,才真正有效。 而充满未知的未来才是每个人要面对的现实。 一个好的计划不会假装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反而会考虑一切。会给犯错预留空间。 你的财务生活越脆弱的时候。就越需要在计划当中加入某些特定要素。好让他们更贴近真实的情况。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美国过去170年的经济表现。 其实数字总是向上的。但是你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吗? 在九场重大战争中,有130万美国人丧生。 在此期间创立的公司有99.9%都倒闭了。 这期间有四位美国总统被暗杀。 一年之内有67万美国人死于流行性感冒。 出现了33次经济衰退,累积时间达到48年。 股市从近期高点下跌超过10%。至少发生过102次。 股市下跌了1/3的也有12次。 年通货膨胀率超过7%的年份也超过20次。 根据谷歌的数据,经济悲观在报纸上出现了29000次。 在这170年的时间里,生活水平虽然大大提高。可悲观并没有消失。 但这种同时兼具偏执与乐观的心态难以长久。因为用非黑即白的标准看待事物会比接受细微差异更加轻松。 利弗莫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想通了这个道理,希望你也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