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欧洲经济能否脱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null
日前,一名消费者在法国尼斯附近的超市购物。 新华社路透
进入2023年,欧洲仍然深陷经济严冬之中。能源危机、通胀高企、制造业萎缩等多重压力,给欧洲经济复苏前景投下阴影。欧盟委员会预测,2023年欧盟和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均仅增长0.3%,远低于春季经济展望报告中均增长2.3%的预测。不少分析机构则给出了更为悲观的判断,甚至认为2023年欧元区经济将陷入负增长。
新的一年,持续承压的欧洲经济能否冲破寒冰、迎来暖春?
多重难题亟待解决
岁末年初,各大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欧洲经济面临着多方面复杂挑战。
能源方面,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欧盟在2023年如何避免天然气短缺》报告,对欧洲能源供应形势敲响警钟。报告指出,欧盟在2023年仍面临近27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潜在短缺,约占欧盟天然气基准总需求的6.8%。
通胀方面,欧盟委员会预测,2023年通胀率将有所下降,但仍将处于高位,欧盟通胀率或为7.0%,欧元区或为6.1%。欧洲央行最新公布的通胀预测,将2023年欧元区通胀率由5.5%上调至6.3%。同时,欧元对美元贬值也为通胀攀升火上浇油。2022年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行,创下20年来欧元对美元首次跌破平价的纪录。德国《南德意志报》评论认为,欧元对美元贬值使欧洲处境更加艰难,欧洲以更高价格从美国进口,为能源等以美元计价的原料和半成品支付更高金额,推升欧洲原料成本。
制造业方面,2022年12月,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47.8,法国、德国的数据分别为49.2、47.1,均处于50荣枯线之下,处于萎缩状态。欧洲舆论认为,2023年1月1日生效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推出歧视性巨额补贴政策,将进一步吸引欧洲制造业、特别是电动汽车企业将供应链转移到北美,加剧欧洲的"去工业化",造成制造业就业岗位的流失,危及欧洲的社会稳定和经济长期发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22年,欧洲原本期待在疫情形势趋缓后实现经济"报复性"增长,却遭受意外打击。一是俄乌冲突爆发,欧盟的政策目标从促进经济复苏转变为应对地缘政治危机,各国在财政投入和资源分配上更倾斜于安全领域,打乱了欧洲经济复苏的进程和规划。二是欧俄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斗争,触及能源供给这一欧洲经济的核心命题。能源供应紧缺及价格上涨对经济复苏产生负面冲击,如通胀高企、民众生活水平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抬高、企业竞争力下降。此外,欧元汇率下跌,作为经济"三驾马车"的贸易、投资、消费都显现疲软态势。"于欧洲经济而言,2022年是失意的一年。在此基础上起步,2023年的欧洲仍面临一定衰退风险。"
"地缘政治危机是2022年欧洲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赵柯向本报记者指出,俄乌冲突及欧洲安全格局的变化削弱了市场投资信心,欧盟推动能源供应加快"去俄罗斯化",导致供应紧张和价格飙升,抬高了经济运行成本,随之而来的通胀高企、居民消费能力降低等问题严重冲击欧洲经济复苏。欧洲经济2022年举步维艰,2023年或将出现微弱的触底反弹,但其复苏进程与地缘政治冲突走势紧密联系,目前仍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政策篮子面临考验
据外媒1月3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已收到意大利提交的第三批190亿欧元"下一代欧盟"复苏资金申请。意大利关于如何使用欧盟复苏资金的《国家复苏和韧性计划》涉及金额达1916亿欧元,其中690亿为拨款,1226亿为贷款。截至目前,欧盟已拨付249亿欧元预付款和第一批、第二批各210亿欧元复苏资金。
当下,欧盟应对复苏挑战的政策篮子正面临一系列考验。崔洪建认为,2020年推出的"下一代欧盟"经济复苏计划,主要目标是应对疫情。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面临新的经济挑战,复苏资金是否足够,需要打一个问号。"如果财政投入过大,但经济增长无法提供有力支撑,就会冲击财政的可持续性。欧盟当前还需在安全、防务、难民管理等领域投入资金,加之进入能源高成本时代增加的财政压力,短期内欧盟很难再次大手笔推出新的复苏资金。"
在能源领域,欧盟也在持续发力。欧盟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2022年12月的欧洲能源展望会议上表示,欧盟2023年的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足以取代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国际能源署预计,欧盟可以通过提升能源效率、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改变消费者习惯等措施,"在最糟糕的场景下填补俄罗斯天然气完全中断之后的缺口"。
"尽管欧洲在付出巨大代价之下基本确保了2022年的能源供应安全,但要实现可持续的供应安全并同时推进能源结构的合理转型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实现能源自主的目标依然遥远。"崔洪建指出,2023年,欧洲将不得不在3个相互冲突的领域"三管齐下"去实现能源目标:一边提升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性,一边应对能源高成本对经济和财政的冲击,同时要在绿色转型和气候变化领域确保其领导地位。
为应对高通胀,欧洲央行自2022年7月以来一直持续大幅度加息。2022年12月中旬的货币政策会议之后,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重申进一步加息的决心,表示后续几次议息会议可能都将维持50个基点的加息幅度。欧洲央行还决定,将于2023年3月初开始,以每月最高150亿欧元的速度启动缩表计划。
赵柯指出,一般情况下应对经济衰退的政策选择应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欧洲央行在遏制通胀的压力之下,比较坚决地选择收紧货币政策。2023年,欧洲经济表现令人担忧。
复苏前景并不乐观
在能源危机难解、通胀高烧难退、欧洲央行加息难停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欧洲经济将进一步承压。加之人口老龄化、难民及非法移民危机、国际竞争力下降等一系列长期挑战,进一步扰动欧洲经济复苏进程。不少分析指出,欧元区可能会在2023年一季度迎来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的局面。
当地时间1月4日,欧元集团主席帕斯卡尔·多诺霍在《经济学人》发表专栏文章,称欧洲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能源危机将欧洲通货膨胀推向历史新高,这对经济的考验巨大。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指出,2023年欧洲天然气市场仍将紧张,能源价格可能保持高位。同时,通胀抑制投资和消费,紧缩货币政策收紧了金融条件,令资本支出更加低迷。
崔洪建指出,2023年欧洲经济复苏需应对内外两大矛盾。除了内部的一连串问题外,外部挑战也不容忽视。其一,若俄乌冲突的紧张局势不能得到缓解,影响欧洲经济复苏的外部负面因素将继续存在,持续的能源高成本状态将进一步影响其经济增长预期,并强化高通胀等固有问题。其二,围绕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等,美欧在贸易及产业上摩擦不断。若双方不能解决相关争端,欧洲投资环境将会继续受到负面影响。其三,欧洲在摆脱对俄依赖、寻求能源来源多元化的进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因素,这种不确定性对欧洲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经济状况受到广泛关注。据德新社报道,德国联邦统计局1月3日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德国通胀率达到7.9%,而2021年的通胀率仅为3.1%。德国央行预测,2023年德国通胀率仍将维持在7%以上的高位。
"欧盟推动能源供应‘去俄罗斯化’,使得对俄能源依赖较高的德国受到较大影响。作为欧盟经济的引擎,德国经济一旦失速,将影响整个欧盟经济的复苏进程。"赵柯指出,在俄乌冲突未缓解、欧洲央行持续加息的背景下,2023年欧洲经济复苏前景黯淡。欧盟能采取的现实政策也相对有限,主要包括提供复苏基金、促进数字化和绿色转型、加强社保体系建设增加居民消费信心等,具体成效仍有待检验。
"只有在内外矛盾都得到一定解决的情况下,2023年欧洲经济才有望实现合理的增长目标。不过鉴于欧洲央行的持续加息步伐,2023年前三季度欧洲经济能实现维稳就已经不错了。是否有起色,要看2023年四季度的经济表现。"崔洪建说。
莫斯科地铁中的神奇雕塑莫斯科地铁以富丽堂皇闻名。晶莹剔透的灯具美轮美奂的壁画造型各异的雕塑行走在地铁站内仿佛置身于艺术长廊。因此,莫斯科地铁也享有地下艺术殿堂的美称。地铁站内的雕塑蕴藏着许多秘密和传说。
董卿现身农村席上,有说有笑,就是不动筷子消失了在大家视线很久的董卿再次出现,又引发了较大的关注。从图中可以看到董卿面容精致,没有佩戴任何饰品,还穿上了一件灰色的保暖大衣,十分符合当时的氛围。由她的服饰不难看出当时的天气应
6元每斤的农村散酒,利润有多少?都是怎么来的?看完全都明白了喝过产自农村的自酿酒吗?直白来说,这就是散酒,是民间手艺人自己酿造的白酒。如今,市面上的农村散酒越来越多,很多人在质疑诸如此类的酒,还有很多人自始至终在青睐此酒。说到质疑,关键在于
农村通过上学定居城市的90后三十而立了吗?最近几天因为疾病住院,出院后在家休养,可能因为生病让人心理变得脆弱,感慨特别多。回想反思自己这30年的人生,倍感失望,倍感惆怅,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如果说要总结下这三十年的人生,
农村土地是否会打乱重分?两禁三拆,土地问题要注意站在农民角度,关注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2年转瞬之间,已经来到11月份,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地之下,农业农村已经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随着11月份的正式开始,
想回农村建房子,江苏推荐这6套高颜值别墅,面子给你赚足了建一栋漂亮的别墅,是很多农村人一辈子的目标,这即是对家的一种寄托,也是对叶落归根的渴望,别墅不一定要很豪华,让家人住得舒适才是最重要的。若是自家建新房,可得好好仔细地选择了。自己建
演员白静前程大好,却伙同情夫算计丈夫财产,惨遭丈夫三刀毙命2012年2月28日晚上,北京某小区中,演员白静正呆在家里生着闷气。就在刚才,她与前夫周成海隔着门大吵了一架,两人撕心裂肺的咆哮声惊动了整栋楼的住户。几个小时后的凌晨。白静以为前夫
中国发现约2000万年前猬亚科新属种化石牙齿特别食性特殊温都苏苏尼特猬模式标本。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李录博士及合作者对采自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约2000万年前地层的化石进行深入研究,最新发现一
三百年一遇的红月亮掩天王星11月8日晚,月全食红月亮现身夜空,当月全食遇上故宫真的是太美了。根据国家天文台相关消息来看,在2022年11月8日1709,月球圆盘开始变红,月球整体就进入地球倒影。当时间来到1
美国为何错失上帝粒子文陈缮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特聘青年研究员)一hr1993年10月19日,对于全球的粒子物理学界来说,都算得上是一个遗憾的日子。这一天,一个已经开工建造本可以造就一系列改写教
美国限芯会锁死中国智能汽车吗?美国对华芯片限制政策虽然对汽车一字未提,但对产业的长远影响着实不小。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下称芯片法案)10月7日,美国BIS公布了最新的制裁法案对向中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