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一幅照片,引出一段抗联史
昨天下午(2月14日),笔者在刚刚加入的"四家店中共党史及东北抗联历史"微信群发了一张东北抗日联军密营遗址群--海林市柴河镇东山宣传栏照片,群内有人对宣传栏照片表述的时间提出质疑:1938年夏天,周保中在宝清兰棒山二路军总部,这个时间不对,应该重新考证。
柴河镇东山,位于林区小镇东面蜿蜒几公里,笔者多次回到林区小镇也多次去爬东山。
2010年春,柴河林业局将东山部分区域开发建设成东山公园,总面积达到5.210公顷,东北抗日联军密营遗址群--海林市柴河镇东山宣传栏即坐落在公园巨型灯塔东山明珠广场,该广场集休闲健身、游览观光、爱国教育于一体,是柴河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
在东山明珠广场一侧竖立着东北抗日联军密营遗址群宣传栏,宣传栏内文字写着:柴河东山抗联密营掩体建于1937年,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和第二路军的发祥地和战斗地。抗联将领周保中、李延禄、李延平、陈翰章、吴平(杨松)等都曾在这里战斗过。周保中曾于1938年夏季在此开过两次会议,并在此指挥过3次战斗。当年,有3个抗联中队在柴河东山密营驻扎,共有抗联战士70余名,战斗中有40多名抗联战士先后在这里战斗牺牲。
抗联密营掩体为长方形,总共约有20余处,最大一处约40 平方米,直径近7米,周边垒着石块,地面痕迹呈椭圆形,外沿十分明显,能容纳二三十名战士。小的掩体可容纳四五个人。掩体既可以当战壕,又可以用来观察周围地势。掩体建在制高点上,非常隐蔽,因此又是重要的哨位。当敌人从山下进攻时,便于防守和撤退。战士白天在坑里蹲守,夜晚轮流站岗放哨。
1946年,周保中路过柴河东山密营遗址,周保中触景生情,不禁流下热泪,并对在此战斗牺牲的抗联战士表示哀悼。
对于宣传栏这段文字,微信群里几位研究东北抗联史老师表达了一致意见,他们均对密营建立时间和周保中两次开会时间提出质疑。
德龙老师:1938年夏天,周保中在宝清兰棒山二路军总部,这个时间不对,应该重新考证。
王宗仁老师:有些密营值得进一步考证,考证一段历史,需要三方面考证:历史档案、回忆录、文件综合汇编,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对于柴河东山抗联密营遗址,2008年5月4日,黑龙江省当地媒体以"柴河东山发现抗联密营遗址群"为题做了报道。
报道中说电话采访了柴河东山抗联密营遗迹群的发现者——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史义军。
史义军介绍,据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的《东北抗战游击日记》(人民出版社出版)记载,柴河到林口这条通道是当年抗联西征时重要的活动区域,抗联二路军就是在这里成立的。因此,这一区域的抗联遗迹非常多。
2008年4月18日,他先是在柴河东山山腰处发现一些地窨子遗迹,上山后又看到不少非常清晰的散兵坑和大战壕的遗迹,总共约有20余处。据他判断,当年此处抗联密营的规模比现在发现的还要大,有些密营已经被破坏。现在此处仅存的密营遗迹的规模,在牡丹江地区来说也是比较大的。
今天(2023年2月15日),笔者与在北京的史义军老师取得联系,史老师对当年发现考察柴河东山抗联遗址情景记忆犹新。
史老师在通话中表示:柴河东山抗联密营应该是建在1936年前,当时应该是绥宁反日同盟军和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重要活动区域。
至于宣传栏中写的"周保中曾于1938年夏季在此开过两次会议"他也提出质疑。
史老师表示:据史料记载,1938年夏季,周保中在下江即松花江下游宝清、饶河一带活动,这期间没有发现他在牡丹江一带活动的记载。
对于柴河东山公园抗联密营遗址宣传栏文字出现时间争议,几位东北抗联研究人士认为可能与当时媒体一篇报道有关,这篇报道记者采访当地一位老人,采用了这位老人时间说法。
史义军老师长年研究考证东北抗联历史,他表示:历史就是历史,必须还原真实历史,历史必须经得住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