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分时间,中医教你十二时辰养生法,照着做健康长寿
中医养生 十二时辰
《黄帝内经》指出了一天阳气的变化规律,并要求人们按照这个规律作息。《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幕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仅此三时,形乃困薄。"意思是早晨阳气升起的时候,人们应立即起床活动,以助阳气升发;日暮阳气收藏的时候,就应及时休息安睡,以助阳气蓄积。如果违反阳气运行的规律而任意作息,身体就会困顿而衰。
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代养生家根据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卯时(凌晨5:00—7:00)
早晨5点到7点之间起床,此时大肠经当班。叩齿300次,转动双肩,活动筋骨。先将双手搓热,擦鼻翼两旁,熨目六七遍;再将双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之后,去室外打太极或者八段锦,练导引。
辰时(上午7:00—9:00)
辰时7点到9点,胃经当班。起床练功后,喝一杯白开水,梳头百余遍,早餐宜进食清淡的粥类,此时胃经值班,您的胃已经等了一个晚上,所以,每天一定要早起吃早餐,而且要多吃一些,吃好一些,并且也不会发胖。
巳时(上午9:00—11:00)
此时脾经当班,是脾脏最活跃的时间,此时为工作或上班时间。不宜高声长谈,须"寡言语以养气"。
午时(上午11:00—1:00)
上午11点到13点,此时心经当班。此时是午餐时间,午餐应美食,但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最好吃八分饱。饭后以茶漱口,然后午休,午休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为宜,否则夜间容易失眠。
未时(午后1:00—3:00)
午后1点到3点,此时小肠经当班。未时阴长阳消,午睡能让过旺的心火顺利地消减下去,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或午眠或气功,或做家务,或弈棋。
申时(午后3:00— 5:00)
申时是下午3点到5点,此时膀胱经当班。申时阳气沉降,是治疗中下焦脏器疾病最为有利的时间。多喝水促进尿液排泄,让膀胱"津液之府"实至名归。
酉时(午后5:00— 7:00)
下午5点到7点肾经当班。肾为先天之本,此时进入储藏精华的时令,晚餐宜少、宜早,可饮酒一小杯。以热水洗脚。晚漱口,"早漱口不如将卧而漱,屈居间所积,牙亦坚固。"
戌时(晚7:00—9:00)
此时心已经当班,需心平气静,练静气功,然后安眠。睡时宜右侧卧,"睡如弓"。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亥时(晚9:00— 次日晨0:00)
晚上9点到0点,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
丑寅(夜1:00— 5:00)
此时肝胆经当班,为身体休养的时间,心情愉悦中安然入眠,以免过度压抑而导致气机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