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把2022年熬过去,迎接2023年了,回顾过去一年,无数人最大的感触就是:太难了! 比如楼市,对于开发商而言,整一年有400多家房企相继破产倒闭,剩余"活下来"的房企,却也因为业绩大幅下滑仍然在"生死边缘"熬着。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内千亿房企已经减到只有20家,同比减少了51.2%。而从排名最靠前的30位房企业绩中可见,除了4家房企业绩正增长以外,其余房企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下滑最大的甚至超70%。 再重复说一遍,排名前30只有4家业绩正增长,其他都下跌。而国内总共有多少房企?近十万家!早在2019年,黄奇帆先生就讲了一个数据,中国房地产商有9万7千家。由此可见,2022年的地产市场有多"冷"!房企业绩有多"惨淡"! 而二手房呢?2022年的抛售潮更是惊人!据悉,国内二手房挂牌量超10万套的城市超过了15个。特别讲讲挂牌量超20万套的城市武汉:2022年3月下旬,武汉二手房挂牌量还只有12.62万套,可是到9月,挂牌量就激增到20.18万套,半年时间增加了7.56万套。可以想象,大家对当前的楼市有多冷淡。 可更令人担忧的,不是回顾过去,而且2023年还极大可能继续面对经济下滑,比如上个月24日,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说:"全球经济在2023年陷入一场全面衰退,看来很难避免。" 而国内有此悲观情绪的不仅仅只有这位大佬,在2023年即将开始之际,经济学家马光远也在自媒体平台发表言论称:"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是如此巨大,没有超常规的举措,是很难稳住信心的…" 此话一出,不少行内人士以为,2023年最令人担忧的就是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若不能恢复活力,楼市可能还将面临新一轮"抛房潮",而且,比降价更令人担忧的是,3类人或将离开楼市。 第一类:资金链即将断裂的炒房客 过去,炒房客疯狂囤积房子,就是因为房价一路上涨,他们可以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可如今,地产市场遇冷,房子的投资属性越来越低,赚钱效应越来越弱,外加房产税及房东税离全面落地越来越近,考虑到持房成本压力更大了,不少手持多套房的炒家为了回笼资金寻求新的投资项目,大概率会提前抛货出场。 第二类,部分灵活就业人员 众所周知,灵活就业人员多半没有固定的工作,更没有稳定的收入,多数此类人群为兼职工作者、自由职业者、甚至一些个体户。 以前经济大环境好时,他们还能跟着赚钱,可2022年经济下滑,不少曾经的灵活就业人员也不得不为温饱出来找工作。而明年一旦如几位经济大咖所言环境更差,过去跟风在大城市买房的灵活就业人员就不得不面临收入大幅下降,还款压力大幅增加,届时,为了应对危机,不少人就只能提前抛售房子。 第三类,中产阶级 按理来说,中产阶级手上除了房、车以外,还有大几十万流动资金,哪怕房价再跌,于他们而言,没啥压力。 但是这群人当初购房有一大特点,主要就是为了抗通胀,认为房子能保值,所以有些中产手上囤积了几套房。 而一旦房子保值的逻辑被打破,市场信心恢复力越来越弱,房价下跌的概率加大,同样为了"保值"—即保证货币价值,他们也极大可能选择逐渐退出市场。 end 既然看到这,就顺便点个赞吧!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