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不再见。你好,2023年。 ——2022年个人年度总结 昨天是12月31日,是2022年的最后一天。回顾这一年,发现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昏昏噩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在自己的脑海里,还有今年的历程中,翻过来倒过去地拨弄了几个来回,只有这个词,再无其他。 托腮沉思:究竟何故,导致这种局面? 细思极恐呀! 现总结如下: 一、脱离了组织,便失去了奋斗方向。 今天看书时,读到了这样一句话,"人既是群居动物,又是社会性动物。其中,社会性主要包括这样一些特性,如利他性,协作性,依赖性以及更为高级的自觉性等。"常挂嘴边的这句话就自己溜达出来了:"活到老,学到老。"我觉得吧,人活一世,不易。对于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不必执着。如果有来世,而且没有去喝让人忘却前世的孟婆汤,唯一可以带走的就是留存在头脑中的思想。所以,多多读书,多多学习是最有益的。然而,人的惰性也是与生俱来的。要想让自己在学习中有更大的突破,断不可脱离群体。我想,"学习共同体"便是这样诞生的。 说起来,这几年自我感觉过得既充实又满足,原因就是找到了志趣相投的群体组织——一墨读写坊、百千万卷读书会、班班有读等等。可是,2023这一年,严格地说,应该是从六一儿童节以后,我给自己"放了假",脱离了这些组织——人虽未退群,但不再定期读写了。就是从那时候起,我觉得自己的生活便一落千丈了,仿佛活在云山雾绕的峡谷谷底了,满眼都是迷茫。直到12月29日,收到"微信读书"和"番茄读书"发给我的"年度阅读报告",我方初醒。 燕子飞行3330,赞2 燕子飞行3330,赞2 原来,我差点弄丢了自己! 我把自己吓得不轻。赶紧揉揉睡眼惺忪的双目,打开电脑,点击∪盘,翻开自己这一年的阅读记录—— 阅读书目共106本。其中,56本是绘本,有四本长篇小说还在连续听播中,一本儿童文学和一本专业书籍还在阅读中。 106-56-4-2=44(本) 简单的减法算术题,却不简单!今年一年,我才读了44本书!!而且,搜索脑海,记忆几乎为零!!! 天呐,吓得我一哆嗦。 稍稍稳定心神,我又着急忙慌地查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1至5月份还算正常,能坚持每周一更,虽没有了前两年日更的勤快,好歹还是有节奏的。但,自六月份开始,只能偶尔看到学生的习作作品。我掰着手指数了数,仅有14篇,自己写的只有2篇。 天呐,我身子一软,瘫坐在地......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这几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不停地在眼前晃来晃去。 "这,还是我吗?"我不禁灵魂拷问,"那个勤奋好学的小燕子飞去哪里了?" 内心无比的苦涩。 这,就是脱离组织,放纵自我的苦果呀!难以下咽,太他妈难受了…… 二、疫情反复,惑乱了自己的心境。 新冠疫情,反反复复,搞得人心惶惶,无法全心做事。之所以这样说,无非是找个借口安慰苦涩的自己罢了。 真的能安慰到那颗彷徨的心吗?何必自欺欺人呢! 说实在的,自己有没有用心地学习,与客观的环境影响真的不大。与其怨天怨地,不如沉心静气,反思自身的问题。一句话,这一年没有达成学习目标,即与脱离组织没关系,与疫情反复也没有半毛关系,只因自己的主观意志不够坚定罢了。 忽记起祖庆老师那句话:"认准目标,专心致志地去做,终会成功的。"此刻,我已然清醒。 过去的终归会过去,它已成为历史中的一粒尘埃,该翻篇了。挥挥手,不留下一点遗憾,2022年,不再相见。 该来的总归会来的。午后阳台,身披暖阳,内心充满阳光,我坚信明天的太阳依然光芒万丈。你好,2023年!明天开始,我会重整衣装,重拾心境,重赴读写的光明大道上。 最后,借用一墨老师在群里的祝福结束今天的碎碎念—— 今天是三末:周末月末年末,统统抹去;明天是三新:日新月新年新,新新启程。愿不留遗憾告别2022,满怀憧憬喜迎2023! 元旦之际, 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