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镇街是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去年1—11月,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工业总产值达约4500亿元,在全区、全市遥遥领先。同期,北滘镇工业投资额达到63亿元,摘地的8个项目几乎全部动工,个别还已封顶。在疫情防控最严格的时候,北滘也全力保障企业几乎无一停产。 1月11日,在佛山市顺德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顺德区人大代表,北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崇曦接受了采访。王崇曦表示,将抢抓"双地铁"发展机遇,优化提升城市能级,坚守制造业主阵地,聚焦建设"双十园区"打造产业创新双集群。 南方日报:随着佛山地铁3号线的开通,北滘正式迈入了"双地铁"时代,请问北滘将如何利用地铁资源赋能城市建设,更高品质地打造"现代化科技都会中心"? 王崇曦:迈入"双地铁"时代,北滘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人才、产业、科创等资源加速集聚。我们将抢抓地铁发展机遇,优化提升城市能级: 一是推动城市建设大提速。构建立体交通网络,高标准推动站城融合、组团开发、节点提升,提速建设伦桂路、美碧路、潭洲隧道以及重点产业园区配套等一批交通枢纽工程,并持续优化城乡路网结构。全力支持北滘港与顺德港、蛇口港强强联手,打造珠三角最有效率的内河港口。 二是加快城市管理大提升。创新"物业城市"管理模式,加快推动地铁站口综合治理、新城区导视系统、机非分离等系列品质工程建设。数字赋能乡村发展,试点并推广应用黄龙村"一网统管"治理模式,打造"数字乡村"示范样板。 去年,数字黄龙智慧化管理平台已经正式运行,巡防时间缩短了三倍,乡村治理效率大幅提升,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接下来我们将"数字乡村"建设拓展到10个村居,并逐步实现全域覆盖。 三是构建城乡融合大格局。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用好广东工业设计城"乡村设计师"队伍,因地制宜推动一批微更新、微改造,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引导更多社会成本、金融资本和人才资源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南方日报:顺德提出了全力建设最友好的制造强区。北滘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当家,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作贡献? 王崇曦:一是打造产业集聚高地。坚守制造业主阵地,聚焦建设"双十园区"打造产业创新双集群,以高水平打造机器人谷智造产业园、高质量建设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发挥美的数字科技产业园、博智林机器人谷、广东工业设计城等重大项目带动引领作用,做强产业链条,做优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突出"一园一策",用活用好九大产业园区平台,完善企业服务、城市配套、项目招引等工作,增强园区吸引力集聚力。 二是打造项目建设高地。坚持扩增量与优存量并举,积极挖掘本土优质增资扩产项目,谋划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头部企业、链主企业,重点抓好项目布局、优化招商机制、加强要素保障,全力推动产业项目快落地、快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深入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效率提升行动,稳步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为优质产业项目、科创资源落地创造更多高品质空间。 三是打造数字转型高地。去年,美的厨热顺德工厂继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成为了顺德第二家"世界灯塔工厂"。我们将积极发挥龙头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效应,着力创建"无人车间""智能工厂",全面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大力度培优育强,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企转新,扩大惠企政策覆盖面,增强政策兑付精准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四是打造人才创新高地。筹建北滘镇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中心,围绕高校引智、人才培育、平台载体、创新活动等重点环节加强谋划,持续深化产才融合发展,抓好各项人才政策的落地落实,优化人才生态,筑牢人才支撑。 南方日报:北滘是联围治水的示范点,镇内水资源丰富、水文化深厚。新的一年,北滘将如何以治水为抓手,蹚出一条具有北滘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王崇曦:过去的一年,北滘全面攻坚治水大会战,在各级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清岸行动""清源行动",整治提升河岸面积近32万平方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清岸五部曲"和"黄龙模式",治出了水清岸绿、群众满意的新局面。新的一年,我们将在"清岸""清源"的基础上,着重把腾出来的滨河空间规划好、改造好、使用好。 一是巩固水清岸绿。坚定绿色发展之路,以最大决心、最强合力深入推进"以水美城、以水兴城"战略,严格依法依规推进清岸、清源执法行动,着力提高岸线整治和生态修复成效,严禁二度侵占滨水空间。 二是加快美岸提升。高位推进群力围、石龙围治水工程,通过绿道、碧道、跑道,将北滘优质生态资源联通起来,打造绿色、亲水、共享的生态空间。北滘镇也出台了美岸扶持政策,资金扶持比例高达70%,通过项目带动、政策引领进一步调动村居参与美岸工程的积极性。 三是攻坚污染防治。深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严格落实污水处理厂及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站日常监管,加快推动污水零直排、雨污分流、黑臭河体整治工程,实施"散乱污"重点行业综合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南方日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是北滘塑造高品质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事业,北滘会如何提升群众福祉,奋力建设"魅力北滘"? 王崇曦:一是办好高质量教育。深入实施"四好工程",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博实乐三大教育品牌强强联动机制,深化集团化办学,推动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站式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升。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顺德美的学校初中部、莘村地块学校项目等新改建工程建设进度,今年预计新增2340个学位、1800个宿位。 二是强化医疗卫生供给。推动健康共同体建设,加速推进顺德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全力支持与和祐国际医院、和泰安养中心探索资源共享、医养结合新模式,加强医养康养深度融合。 三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整合岭南和园、跹陌花田、和美术馆、朝亮艺术馆等文旅资源,依托和艺术创新中心、艺术大师平台基地、全球功夫文化产业中心等平台,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文化标识,加大优质文艺产品供给。加速发展第三产业释放城市活力,建设天悦餐饮酒店综合体和碧江美食聚集区,打造"世界美食之都第一站"超级IP,沿"一河两岸"建设细海河致美活力城,打造"夜经济"消费场景,在"烟火气"中提升"文明颜值"。 【南方日报记者】熊程 【摄影】张艳青 更多阅读: 聚焦2023年顺德两会 【作者】 熊程;张艳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