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对特斯拉这个品牌并不陌生,尽管时不时曝出安全事故,但并未影响它的销售和股价高涨,一众投资者更是靠着特斯拉赚得盆满钵满。 这其中就包括特斯拉的第三大个人股东—— 廖凯原 。 廖凯原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他,从年轻时就是闷声发大财的"狠角色"。 65岁才刚涉足股票的廖凯原,就一股脑地将资产全部押注在不被人看好的特斯拉身上。追溯这一切,其实都是来自于他对马斯克的"盲目"崇拜。 哪怕经历2次大跌,廖凯原也不轻言放弃,继续一路增持,直到柳暗花明…… 然而,"特斯拉最牛散户"并不是廖凯原身上的唯一标签,他的传奇和争议也远不止于此。 1、 1955年,廖凯原出生在印尼华裔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年幼时,廖凯原跟随着家人一起移居到美国,此后便一直在美国生活。 廖凯原自小就是别人眼中的学霸,高中毕业后更是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进入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成为了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一名学生。 大学毕业后的他,又继续攻读纽约法学院的法律博士,前途不可限量。 廖凯原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律师,直到1988年,他遇到妻子李泰后,两人一拍即合,共同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李泰 哈佛毕业生的李泰和廖凯原称得上是旗鼓相当的一对璧人,两人不仅是夫妻,也是朋友和商业伙伴,彼此对创业充满了激情。 这一年,廖凯原夫妇看上了一家濒临破产的软件公司,当时这家公司只剩下5个员工在苦苦支撑,手里并没有多少客户。 夫妇俩之所以会看上它,是因为这家公司拥有出售商业软件的许可证。 廖凯原夫妇孤注一掷,将纽约的房产卖掉,加上自己的积蓄凑齐了100万美元,最终入手了这家公司,并改名为SHI。 2、 廖凯原夫妇的决定震惊了周边的朋友,他们觉得这样盲目投资,大概率是会血本无归的。 不过,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廖凯原和李泰竟带领着这家破产公司逆风翻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IT供应商之一,客户中也不乏有波音、IBM这样的大型企业。 夫妇二人将SHI经营得风水水起,俨然成了外人眼中的模范夫妻,可不曾想,正当众人为二人的成功喝彩时,夫妇俩却传出了离婚的消息。 2001年,廖凯原与李泰因家庭矛盾分歧无法调解,正式签署离婚协议。 按照约定,李泰继续管理SHI并持有公司60%的股份,而廖凯原完全退出公司,享有40%的收益。 廖凯原的离开,并没有对SHI公司造成实质性的损失,反而在李泰的管理下做大做强。 到2019年时,SHI公司的营收就超过了100亿美元,廖凯原和李泰的身家也实现了从1到10000倍的增长。 3、 恢复单身后,闲不住的廖凯原又开始寻求新的项目。 这次,他把眼光放到国内市场,尽管原先投资了两家酒店,都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亏损卖掉,但这些损失对于廖凯原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卖掉这两个酒店后,廖凯原依旧有SHI为他兜底,他怀揣着大把的资金继续重振旗鼓,寻找新的投资目标。 2005年至2009年,廖凯原开始在北大、清华等四大院校狂撒6亿投资建设,宣传他的独家理论知识。 而这四大名校也给了廖凯原一系列的回馈,包括名誉校董、中心主任等头衔,以及以他名字命名的大楼和理论课程。 说起廖凯原的这套理论课程,从名字上就有些晦涩难懂。 它叫"轩辕反熵体系2.0",当中有一个最重要的理论名字叫"凯原量子信息动力学"。 这个理论看起来非常的"高大上",包含了多元宇宙、孙悟空以及轩辕黄帝、量子物理与中国梦等。 这些看似很高尚的理论里面参杂了牛顿、爱因斯坦以及周易、道德经等众多观点。 作为法律专业出身的廖凯原,此前根本没有系统地学过哲学方面的内容。 只是凭借自己对于一些观点的理解,就迷之自信地站在各大高校课堂上侃侃而谈,着实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而他的课程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吐槽,因为根本没人能听得懂。 自2007年起,廖凯原还在高校内设立每年168个名额,每人2万奖学金的政策,来吸引学生们听课。所以,冲着奖学金的诱惑,不少学生还是会跑去上廖凯原的课。 随着社会人士对廖凯原的讨论度的上升,他本身的学历也被网友扒了出来。 原来,廖凯原并非毕业于纽约大学法学院,而是毕业于世界排名4200名的私立学校。 不过,旁人的议论对于廖凯原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他依旧乐在其中。 4、 2019年,在高校授课过足了瘾的廖凯原,开始往新的方向发展。 这一年廖凯原65岁,按照普通人的活法,他已经可以退休颐养天年了,但廖凯原却偏偏要进入让人心跳加速的股市。 一开始,作为新手的廖凯原和其他人差不多,并没有很固定的投资策略。 但他秉承一个原则,那就是要买就买大品牌的股票,比如百度、中国移动、蔚来等这些大牌企业。 但这些股票增速比较缓慢,并不符合廖凯原投资的预期。野心勃勃的廖凯原,一直在寻找更加有前途的股票。 没多久,廖凯原开始将目光锁定在特斯拉的身上。 当时,新能源汽车刚开始起步并不被大众看好,很多公司正举步维艰。 根据特斯拉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间,特斯拉公司一直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但廖凯原却十分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多次在推特上公开表达自己对特斯拉汽车行业的看好。 一次和马斯克见面聊天之后,廖凯原更是成为马斯克的"迷弟",坚定拥护特斯拉的发展前景。 廖凯原与马斯克 一次采访中,廖凯原告诉记者,两人会面聊的不是商业,而是物理学。 而且马斯克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真正尊重的人,可见廖凯原究竟有多崇拜马斯克了。 在别人眼里,廖凯原本可以拿着前妻给的分红,踏踏实实养老,可他骨子里的"爱冒险敢拼"又再一次跌破众人的眼镜。 他不仅把手里的大品牌股票卖掉,还全部投入到没人看好的特斯拉公司。 5、 2019年,特斯拉的股价还在100多美元的低位,随着大众对环保型汽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特斯拉市值也开始水涨船高。 但特斯拉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2020年疫情期间,特斯拉的大批工厂因疫情被迫关门,许多工人也因此失业,导致特斯拉汽车无法生产交付。 公司资金运转不开,再加上华尔街当中,想趁机做空特斯拉的资本家们不在少数。 在这样前后夹击的艰难处境中,特斯拉一连遭遇了两次大幅下跌,最多时曾下跌21%。 就在这样的危难关头,经历财富缩水的廖凯原并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选择和特斯拉共进退。 特斯拉的第二次暴跌,导致了廖凯原必须追加大量保证金,才能继续持有特斯拉的股票。 廖凯原再一次豁出一切,出售零散股票、抵押房子再次加码投资才保住特斯拉的股票,这一次他的持股达到了230万。 幸运如廖凯原,再一次"赌赢"了。 没多久,国际对环保事业的不断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得到了很多部门的支持,属于特斯拉的寒冬终于过去了。 到了2021年的9月份,特斯拉股份进行拆分,廖凯原的股份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00万。 3年疫情不仅没有让特斯拉的股价下跌,反而让它越挫越勇,从2019年的100多美元一路飙升至最高处1243美元每股。 马斯克和特斯拉的靠谱,让廖凯原信心十足。 随着特斯拉的持续拆分加上廖凯原的继续追加,这个特斯拉的最牛散户的股份最多是达到了2260万股,顺利成为了特斯拉第三大个人股东。 纵横商海30多年,廖凯原可以称得上是"天选之子"。 从入手破产的软件公司到入股特斯拉股票,尽管一开始都不被人看好,但廖凯原依旧能坚定自己的想法,不随波逐流,最终成就了自己。 尽管廖凯原遭受了大众的诸多争议,毁誉参半,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商业奇才。 文/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