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关注宝宝的饮食,却容易忽视排便。良好的排便习惯很重要,也需要家长的重视。如何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规律排便习惯? 建立排便的生物钟 建议家长在孩子半岁坐的时候就开始排便训练,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让孩子形成排便反射,能走路的时候就自己排便。 1.先弄清楚你的孩子每天什么时候排便,排便间隔时间是多少。 这时可以把孩子抱到便盆前,用"嘘或者嗯嗯"的发音,让孩子形成条件反射。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感到轻松。 早训练是必要的。孩子年龄越大,越难培养。有的孩子2、3岁了,还需要父母帮助排便,上幼儿园不方便。 2.排便最好选择早晨或早餐后。 这两个时间是肠道蠕动开始活跃的时候,这个时间可以让孩子顺利排便。 3.排便前观察表现。 仔细观察宝宝,排便前可能有特殊表现: (1)弯腰下蹲,脸发红,全身发硬; (2)躲在角落里,目光凝滞,表情变化缓慢; (3)突然压大腿或捂下体; (4)有些表现如抢自己的尿不湿,需要家长认真注意观察。 当发现宝宝排便前的表现时,可以温柔地把宝宝领到便盆前,对他(她)说:"你要小便(排便)吗?坐在便盆上。" 并且排便后一定要及时表扬,这样孩子就会和坐在便盆里得到父母的爱抚和奖励联系起来;时间长了,排便前会主动示意你。 4.选择合适的排便器。 当你开始训练孩子排便时,你需要准备一个专用的排便器。 一个理想的便盆应该是安全、舒适、易清洗、底部宽大、高度适中的。鼓励孩子每天在便盆上坐一会儿;马桶要有合适的高度,让膝盖高于臀部,脚落地用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排便,不要长时间坐在便盆上。少数孩子排便时有看故事书或玩玩具的习惯,对肛门非常不好,容易发生痔疮或脱肛。父母应该帮助他们改掉这个习惯。 服用适量的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大便形状。益生菌对腹泻、便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1.促进肠胃蠕动:一个便秘的宝宝,肠道里有宿便,只是肠胃蠕动慢,所以大便不容易排出。益生菌含有多种对肠道有益的细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分布,促进胃肠蠕动,因此可以帮助宝宝缓解腹胀、便秘的症状; 2.增强消化功能:肠道内补充益生菌后,益生菌可与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相互作用,促进消化酶的分泌,从而增强宝宝胃肠道的消化功能,缓解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便秘等症状。 ▶ 注:本文仅为科普知识,不作医疗指导作用。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采集网络,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