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人们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就是身边的野生动物似乎都变得多了起来,比如以前即便是在农村地区的山林里面,也很难见到的野猪,这几年已经频繁走上了各大城市的街头,甚至出现在一些商场里面,不少的省市因为野猪的泛滥对当地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甚至发出了"野猪追杀令"。 除了野猪这一繁殖能力强的动物数量迅速增多之外,不少的濒危野生动物也变得越来越常见。山西长治市平顺县通天峡风景区林秀潭幽,灵秀壮美,除了环境优越之外,当地的野生动物资源也比较丰富。 风景区的工作人员近日在整理安放在景区内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惊喜地发现了一只华北豹的活动身影。 只见一只膀大腰圆、四肢粗壮的豹子从山上走进镜头里,从它的体态分析,应该是一只成年的华北豹。或许是林子里有蹄类动物资源丰富,这只豹子才能吃出如此身材吧! 画面中这只华北豹慢悠悠地在林子里闲逛,这是它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那就是在领地里巡视。有两个比较明确的目的:进行领地标记和寻找猎物。 仅生活在中国的华北豹 每每提到华北豹的时候,人们总是用"珍贵"来形容它们,那么这种动物究竟有多珍贵呢?全世界的花豹一共可以分为9个亚种,生活在我国境内的就有4种,它们分别是:远东豹(东北豹)、华北豹、印度豹、印支豹。 这4种豹子里面,只有华北豹是仅生活在我国境内的,所以华北豹很多时候也就被称为"中国豹"。 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的野生华北豹数量大概在1500只,比野生大熊猫还要稀少,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可想而知华北豹有多珍贵。 从名字上看,华北豹像是整个华北地区的特产,但实际上它们的分布很有限,栖息地破碎化严重,呈孤岛状分布,栖息地与栖息地之间的生态廊道并不完善。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9年的评估报告显示,我国确认有华北豹生存的片区只有8个,主要在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一些省份里。 其中山西省境内的华北豹数量要多一些,比如在庞泉沟、五鹿山、太行山中部、太行山南端都有发现它们的踪迹。 "上山下水"全能的捕食者 华北豹很漂亮,身上毛发的基色为黄色,上面布满黑色的斑点,形似铜钱,所以花豹在我国又被称为"金钱豹"。 在所有豹子亚种里面,华北豹的体型算中等,成年之后多数能达到40-75公斤。它们的脑袋比较圆,比例相对于老虎来说要小一些,但一些较大个体的华北豹,看上去依旧会有虎头虎脑的感觉。 华北豹是典型的独居型猫科动物,其活动规律具有夜行性,白天一般是休息,晚上出来觅食,清晨和黄昏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主要以森林里中大型的有蹄类动物为食。 豹子是全能型的捕食者,上山下水无所不能。它们十分擅长爬树,其爬树的本领甚至不会比灵长类动物差。 在非洲稀树草原里面,由于生存压力大,种间竞争激烈,所以每当豹子捕获了猎物之后,都会将其拖到树上再进食,目的就是防止被地上的一些野兽抢夺。它们的力气很大,甚至能将比自身重一半的猎物拖上树。 豹子的游泳本领也很强,能下水捕捉一些较大型的鱼类。不过在其饮食构成里面,主要还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有蹄类动物居多,比如野猪、斑羚、山羊、鹿、麝、麂等。 新晋的"森林之王" 很多人都知道,我国曾是"虎豹"大国,生活着数量较多的虎豹。比如华南虎,虽然名字看上去像是华南地区的特产,但实际上它们分布范围很广,华中、华北、华东、西南、晋南等均有大量的华南虎,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种老虎。 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过后,由于"人虎"冲突,导致华南虎被大量猎杀,直接从野外消失了,其他的东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在之后包括当下,我国的大多数森林里面,是没有老虎的。 豹子作为一种大型的捕食者,其在上个世纪的命运大抵是跟老虎相似的,不过它们的情况相对于华南虎来说又要好一些。因为豹子从未在我国森林里真正的消失过,即便在种群数量最低谷的时候,在西南腹地、秦岭、太行山等一带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里面,依旧有健康的种群存在。 后来随着国家的大力保护,生态环境逐渐好转,全国的豹子种群也呈现了上升的趋势,不少豹子通过生态廊道渐渐向外扩散。 "森林之王"此前是形容老虎的,然而在我国多数森林根本没有老虎存在的前提下,豹子俨然成了新晋的兽王,一定程度上替代的老虎的生态位。 华北豹作为我国最珍稀的那一类野生动物之一,这些年来随着种群数量渐渐恢复,相关的目击事件或活动踪影也越来越多。 比如除了本次在通天峡风景区被拍到之外,此前在河北驼梁自然保护区、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河南济源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等多数地区,均有被拍到。相信未来随着栖息地进一步改善,华北豹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