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又是一年了。 当飞机急匆匆地飞离萧山冲向夜空,窗外翻滚的薄云如丝绸般柔顺丝滑,月光下灯火璀璨的杭城是那么美丽动人。柳永笔下那"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的盛景现在就在眼前,人们对炽热生活的渴望,迫不及待地扑面而来。 一
这份岁月的美好就在1月9日,相遇在新年第一次出差去桂林途中。杭州的勃勃生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那份自信与热闹又回来了,惊涛骇浪之后迎来一帆风顺。 "各位旅客,我们的飞机即将到达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我迷迷糊糊地望向窗外,恰巧远远地看见数发腾空而起的烟花,宛如一斛星斗洒满天空,那种美让人惊叹,令人醉。桂林山水甲天下,那种永争第一的勇气,让我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憧憬。 螺蛳粉闻起来蛮臭的,吃起来可香了,这就是生活。螺蛳粉让人想起昔日生活的甜蜜,那是对生活充满欲望的张望。 无论杭州还是桂林,日子已经复苏,街上一间间的店面里吆喝声此起彼伏,浓烈的生活气息回荡在人海中。想吃又许久见不到的东西,现在都可以吃个够;想买又十分紧俏甚至脱销的东西,也排满了货架。 过去三年,我们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深有体会,可能还有切肤之痛,大多数人除了被隔离的记忆外,对疫情了解都不是太多。 "能不能挺进决赛?" "正在‘坐月子’中。" 学习株、干饭株、刀片株……人们第一次感受到,病毒是如此形象且真实。经历很是糟糕,甚至茫然无措,这使得大家一度变得莫名其妙地焦虑失常。正如孔子所说"知其不可而为之",危机中乐观的人们没有逃避,一招"邻里药箱"便成功地渡过一"劫"。 人生无常,亦是人生之常。疫情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人间真情。以前我们以为,病痛是一种能够用钱解决的事。但现在,好多人,为了照料家人,宁可工作上一切归零,也要全身心地陪伴慢慢老去的长辈。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只要行动起来,孝顺啥时候开始都不迟。常回家看看,多陪家人吃吃饭、聊聊天。 二
我妻子是一名ICU医生,加班是家常便饭。她经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有时都不想吃饭,倒头就睡。那种十分焦急又帮不上忙的当口,令人好不无奈。"要是能救人一命,我熬个通宵,又算得了什么?"很欣赏妻子富有共情力的善意,我们一定能顺利实现病有良医、老有康养、幼有优育的美好愿景。 我们常常把医生比作白衣天使,我们不仅不能忘记他们是谋人民健康之福、解群众疾病之苦的英雄,更要多多以他们为榜样,做好自己手头的每一件小事,做大家都认为有利社会进步的具体事。 我下定决心,从今往后凡是妻子加班,不管多晚,我都愿意烧一桌热菜,等她回家。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幸福来自哪里,源自承续传统,我们要把因疫情失去的大把时光一点一点追回来。杭州正可以给予我需要的一切:我们可以一边围炉夜话,寻找才气纵横的苏东坡,洗涤自己的灵魂;一边观雪赏梅,流连断桥残雪的唯美,为平淡的生活增添几多色彩;抑或泡一杯龙井茶彻夜长谈,也可温一壶黄酒痛饮狂歌,只要是生活原本的样子,我们都要全力以赴。 心生向往,却又一时无法到达的远方,我们也要抱有希望。让我们想想,什么事情真的让我们内心感觉到异常轻松呢?是那种吃苦也像享乐的耕耘岁月,是燃烧的青春。 三
人间烟火气,我们期待已久。 当下,生活已经重启,我们没有理由再敷衍了事。我们已经回到了日复一日的、平凡而热烈的生活中,我们要主宰当下精彩的生活。 斑驳沧桑的靖江王城正阳门三元及第坊,有着厚重古朴的历史。数名"举人"正在为过往的路人指点生计。夕阳下,一位失明的老先生端坐在小凳子上。要是贸然捐款,想必定是不会接受的,和他探讨了一下当下过往,他自然也就笑纳了我的心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瘦的老先生已经是满头白发,他让我想起了我的父母。回家过年便是我们对家乡对故人的情感寄托,也是对来年焕发新斗志的力量源泉。 "今年,我一定得回去陪爷爷奶奶过年。爷爷蒸年糕我烧火,奶奶做豆腐我推磨,我还要写春联……"多年未曾回老家过年,一放寒假,女儿便早早地计划起了自己的回乡之旅。 一些平平淡淡实实在在的生活小事,将孩子和爷爷奶奶的亲情有趣地系在了一起。我感到特别的自豪,孩子懂得爱,而将自己在老家和长辈们相处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 哪怕是陪父亲喝上几口红曲米酒,哪怕是陪母亲到地里拔一次萝卜,都会为年味增色不少。还在部队的时候,几年回一次家。短短的探亲假,父母总是掰着指头算我回家的日子。可以想象,要过年了,他们现在也是踮着双脚站在村口等我们回去,我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父母因为我们回去的那份激动,像小孩子拿到心爱的玩具一样手舞足蹈地开心。 狄更斯说,我今日所做的事,远比我往日所作所为更好,更好。我只有一次做儿子的机会,不想等到一切都过去了才去怀念。 不必徘徊、无需挣扎,按时回家过年,我要遵守和女儿的约定,也是给父母吃一颗陪他们回家过年的"定心丸"。 四
希望我们的生活多些美好的记忆。 很是欣慰,带回去阅读的课外书,占去了女儿行李箱的一大半空间,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在阅读范围和习惯上,我自叹不如。 "要是一天不阅读,我会很痛苦。"女儿往箱子里塞了一本又一本。 "难得回乡下,‘农令营’除草、浇水、种地也许会脱你一层皮,也没那么多时间看书。"我遐想,让女儿多体验一些田间地头劳作的艰辛和快乐。 "‘断粮’的痛苦,再也不要了。"我把书拿出来,她又放进去。女儿沉浸于阅读之中,那份简单又浓烈的快乐。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没什么特殊的东西,唯一特殊的是我对阅读的那份热爱。"女儿已经习惯思考,丰满的内心恰好沉浸在美丽时尚的杭州,读书不再是月露风云。 我们一路奋战,虔诚感恩,是为了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保持微笑,踏过四季与朝暮,从容地享受平安与自由。 《飘》告诉我们,不管怎么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努力吧,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