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2023年该如何翻身?2022年的教训还没吃够?

  Hello,大家好,我是Austin。
  2022年,我们经历了二战至今全球最大规模的加息狂潮,世界各国被迫卷入货币战争,美元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割全球财富,全球外汇储备创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辛辛苦苦造东西卖资源好几年,几轮加息回到解放前。
  亚洲惨状:
  渣打银行的数据显示,除中国以外的亚洲新兴市场"外汇储备指标"(一个国家可以用其外汇储备为进口提供资金的月数) 已降至7个月,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该指标2020年8月时曾高达16个月,2022年年初降至10个月,这表明,亚洲新兴国家捍卫本国货币的"弹药"储备正在枯竭。其他国家地区我就不一一说了,反正除了俄罗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很多人有疑问:衰退是已经来了,还是仍在路上?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我更新一组数据,你们就懂了:2022年上半年股市蒸发了25万亿美元,刚好与2020年新冠爆发时全球蒸发的数量相当,也跟20年全球救市超发的货币相当。现在已经是29万亿美元,相当于2个中国的GDP(2021年数据)叠加外储流失。
  那你们现在有答案了吗?
  活,是实打实干的,钱,是不知怎么没的 。在这个"好消息就是坏消息"的年代,我知道你们最关心的是:我们该怎么办?
  这篇文章我会带你们梳理这场危机的传导链,并从中寻找机会。只不过跟上期顺着历史发展的讲述不同,这期我将用"逆向工程"的方式,由现在的结果倒推2021年-2022年,三个最重要的经济轴点 。
  #轴点三
  货币战争Max
  2022年中期
  货币战争
  如果说1997年的货币战争是亚洲的,那么今年的货币战争Max就是全球的。问个题外话:回到半年前,你们会选新能源还是美元?我知道有不少人是2022年才开始入坑新能源,现在大概率成了大闸蟹(套牢)。
  其实美元也是半年前开始暴涨的,只不过最近是因为货币战争才进入大众视野。也可以理解为:[只因] 美元太强势,把新能源的泡沫给挤出来了 。特斯拉也是从这时开始进入漫长的熊市,大家是不是有点后知后觉?
  聊回货币战争,历史上,似乎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在这场战争中全身而退。而且,在没有美国的支持下,大部分国家的干预都收效甚微。
  举个例子:
  - 1998年4月,亚洲金融风暴尾声时,日本政府在未获得美国支持的情况下,斥资210亿美元(10%当时的外储)干预市场,勉强提振了当月的日元。
  - 相反,到了6月,当美国决定与日本共同提振日元时,日本就仅花了25亿美元,几乎是前者的零头。
  - 这样一对比,今年日本准备花19%的外汇储备,好像也没什么毛病,毕竟大哥这次自身难保 。
  不过我们得承认,这是美国的先发优势,不要问为什么,问就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 。美元也只有一直维持强势,才能对抗全球的恶性通胀。
  美元未来它还能强势多久?要看以下3点:
  NO.1: 通胀
  通胀问题不解决,强势美元就不会停歇。
  一般来说,治理通胀不外乎加息(提高利率)、缩债(减少印钞)。但是,全球这么大规模的恶性通胀,显然不是短期造成的,又怎么可能靠短期加息解决呢?再说,美元不强势,又怎么能拉爆其他国家的通胀,加快资本外流呢?
  NO.2: 资本流动
  如果说恶性通胀是强势美元的燃料,那么资本流动就是强势美元的助推器。
  同样的条件,存美国可以有4%的利息,存欧洲只有1.25%,国内的1年期美元存款也有4.6%了(美元存款图),应该没有人不知道把钱存(转移)哪里吧?
  运气好的话,光汇率1年就挣它10个8个点,更别说有利息。香港由于联系汇率也有这么高的利息,当高利息遇上强美元就诞生了各种资本开润的名场面 。
  而当资本开润,回流美国,股市就会下跌。
  索罗斯1992年狙击英镑、1997年狙击亚洲,也是乘了强势美元,资本开润的东风。这就是货币战争的攻方思路。
  而守方思路正好相反。以香港为例,当美元兑港币升破7.85(比如7.8530),香港金管局会就会抛美元买港币(做空),把汇率压回7.85以下(比如7.8450)。
  如果你跟着金管局操作,一旦看到汇率压回7.85以内,赚钱就可以拔腿跑。只不过难就难在,干预的效果未必会持续很久,还说不定干预几次之后,就放弃治疗。
  双方博弈的思路就促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货币战争。至于各路资本站队哪边,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毕竟屁股决定脑袋。
  这也给当地政府出了一道难题:保汇率还是保股市?很显然,大家都会优先保汇率,包括美国。
  为什么一定要保汇率呢?这问题应该反过来想:如果汇率保不住,会有什么后果?全民抛售本国货币?恶性通胀控不住?经济倒退几十年?参考一下亚洲金融风暴里,四小龙四小虎的下场。
  然后你们再看看今天,斯里兰卡和阿根廷的鸟样,换领导人比内娱换渣男还频繁。
  逻辑也很简单,汇率代表着货币信用 。汇率完了,货币信用也就完了,没有人愿意用长期贬值的货币,因为买啥都觉得贵。
  欧债危机高峰期,老百姓担心希腊脱欧后,换回本国货币(克拉玛依)将大幅贬值,于是纷纷去银行提款,造成银行挤兑,当银行拿不出钱以后,老百姓就宁愿相信比特币的ATM机,也不愿相信欧洲政府。
  另外,汇率影响着国际贸易,强势货币意味着更多的话语权 。俄罗斯卢布今年从暴跌到暴涨,最终超越美元成为最强势的货币,为什么?因为这年头,卢布就是资源的代名词。想想看,随着卢布的升值,多少垃圾货币才能换回一桶石油、一公斤小麦、一吨钾肥。
  1998年9月2日,卢布贬值超过70%,主要是因为当时亚洲经济低迷,商品需求降低。反观现在,你敢不买俄罗斯的石油、小麦、钾肥吗?
  一组数据,今年前8个月,单单美国对俄罗斯的贸易逆差就达到108亿美元,前三季度俄罗斯贸易顺差同比大幅上涨160%,俄罗斯躺赚全世界的钱,这卢布能不升值吗?甚至最近,为了打压卢布升值,俄罗斯央行含泪(血赚)降息。
  还有个场外消息,是个交易员都知道的。2022年3-4月份不少券商平台禁止了卢布及俄罗斯股票相关的交易,当时就有一大批投资人,正拿着钱抄底俄罗斯(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现在买谁就不用我多说了吧。一句话总结:俄罗斯赢麻了。
  不过,保汇率的代价也是异常巨大 。要么烧掉自己辛辛苦苦赚回来的外储,要么跟随加息,把自己推向债务深渊,因为加息导致还债压力增加。
  亚洲有的地方宁愿烧掉外储,也不愿跟着加息,不是因为它外储多,而是怕加息把自己的债务给拉爆,连利息都还不起,到时候喊爹都没用。没错,说的就是你,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
  NO.3: 美债
  卖美债换美元,相当于给美元火上浇油。
  在(美元)外储大量被消耗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就被迫卖美债套现(换)美元。可能有人会问,按道理外储不是应该很充足吗?为什么要卖美债换美元呢?
  以我们为例,2021年中国进口总额约2.4万亿美元,(买东西就要花掉2.4万亿),我们的外汇储备3.25万亿美元(净利润)仅能支撑1年左右的进口,要不是贸易顺差在扩大,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后果你们懂的,08年出口断崖式下滑就是前车之鉴。
  ​
  再说,总不能把全部外储烧进去吧。我们之前拿外储买下的美债,就是在这种时候派上了用场(08年买了4万亿)。而且我前面说了,货币战争动则百亿千亿规模,就只能靠卖美债来补充弹药。于是:卖债一时爽,一直卖债(美元)一直爽。
  当然,我们的外储确实要比绝大多数国家充足,很多国家外储顶不住,就只能开摆。仔细想想,被熊追,你需要跑第一吗?不,你只需要跑的比前面的人快就行了。
  所以人民币贬值幅度并没有其他货币大,相对其他非美货币反而是升值的(除了卢布),银保监会也放出狠话:抛本币买外汇,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
  当然,货币战争的背后是一定是资源,因为货币只有用来交易资源 (也有人理解为资本),才有价值,通胀也是在资源交易中产生的。买不了钾肥,粮食就会出问题,买不了石油,工业就会出问题,你们看看1985年的"广场协议",美国获得了什么,日本又失去了什么。
  留个作业给你们:人民币贬值,美元&卢布升值,你们猜猜未来将会发生什么魔幻剧情?
  #轴点二
  大宗商品的雷曼时刻
  2022中期
  货币战争
  2022年初
  大宗商品的雷曼时刻
  既然货币战争的背后是资源,那么以美元计价的全球大宗商品必然首当其冲。去年至今,晨星网收益率Top20的基金中,有一半是跟大宗商品相关的。
  顺着这条脉络,我们把时间线拨回到今年年初。看看俄乌冲突是如何把商品的供需与定价,进一步推向深渊。
  天量的货币,除了进入股市、楼市,还流入了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市场——大宗商品。
  给大家介绍2个与大宗商品走势高度相关的指数:彭博大宗商品指数BCOM、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也是航运指数) 。前者跟大宗商品价格直接挂钩,比如商品之王原油涨,这个指数就会跟着涨,后者属于大宗商品的供需端(运输成本),间接影响前者;比如BDI涨,一段时间后,商品价格通常会跟着涨,属于前者的领先指标。
  严格来说,这几年的经济复苏,大宗商品功不可没,看看美股的走势就知道了。
  再结合过去20年里,大宗商品的2次航运(BDI)大牛市(第一次是在07-08年,第二次是在20-21年),也就不难理解我们现在所遇到的一切。
  有接触航运业的同学应该知道,这几年搞海运是超赚钱的,只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供需端的平衡被打破,价格螺旋式上升,大宗商品的雷曼时刻一触即发 。
  那这个雷曼时刻是如何形成的呢?金融市场不怕涨,也不怕跌,价格太高自然有人抛,价格太低自然有人买,但最怕这种暴涨暴跌的死亡螺旋 。
  在解释死亡螺旋之前先科普一下
  大宗商品市场中,主要由两类角色参与:
  一、做市商(下文统称MM,Market Maker),主要由大型银行、交易所组成,它们是游戏制定者,偶尔也会亲自"下场"。
  二、交易商(Dealer,生产商+贸易商),是这个游戏的核心玩家。这游戏自带杠杆属性,可以用少量资金撬动巨大交易。
  比如参加这个游戏,你只需拿1块钱,MM借你9块钱,你在这里就可以1块钱当10块钱用。这个杠杆是MM给的,抵押品则是大宗商品,规则类似于房地产(杠杆是银行给的,抵押品就是房子)。
  解释完了游戏规则后,接着说死亡螺旋:
  21年12月-22年3月,大宗商品指数出现了牛市中的第一次加速,油价暴涨。3月以后出现第二次加速,直接90度上涨,妖镍2日翻倍,粮价飞天。
  本来戴口罩以后,航运成本上涨(供需失衡,很多地方不给航运)叠加大放水,水坝(市场)已经承受着巨大的水压,只不过市场短期仍旧能靠着各种套利行为,勉强维持着平衡(套利有助于减少价差)。
  结果一个金融核弹头(制裁俄罗斯)直接把整个水坝炸出了个大窟窿。里面的水(供需压力)喷涌而出,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商品),导致各种商品价格原地起飞,全球通胀再度加速 。
  溢出的水,形成了一条渠,逐渐把统一的市场分割成:俄罗斯商品市场(比如饿原油、小麦、钾肥俄罗斯主导的市场)和非俄商品市场。想要俄罗斯商品,就得单独跟俄罗斯谈,俄罗斯又借此夺回定价权 ,又赢麻了。
  那面对决堤,你会怎么办?
  两个措施:关水闸 (加息) 和 修复窟窿并加高水坝 (提高保证金)。
  前者比较好理解。后者指的是做市商担心风险扩散而做的防御措施。由于暴涨暴跌的极端情况出现,做市商担心你不但会输掉自己的1块钱,连借你的9块钱都可能没了,于是就跟大家说:现在有10块钱在里面玩的人,无论输赢,都要把本金从1块补到5块(降杠杆,提高保证金),否则马上终止游戏。
  意思就是:哪怕你赢钱也得补足本金,才能把利润提出来,亏钱就更不用说了,本来那9块钱就是做市商借你的。
  为了筹钱,玩家们只好到处借钱,变卖资产,于是你们就看到了青山控股逼空事件,全球各大矿业巨头能源巨头发出求助信号。
  而大规模的资产套现使得股市、债市全部跳水,资金迅速被大宗商品市场吸走,这个市场逐渐成了漩涡的中心。
  在高杠杆的游戏里,一边是抵押品出问题(俄罗斯商品),一边是流动性枯竭(缺钱) ,最终造就了这场完美风暴。
  一般来说,像这种级别的窟窿,就需要中央银行的介入,只可惜按照它们现有的标准,同样"大而不倒"的公司,它们宁可救助持有房子、国债等抵押品的金融公司,也不愿救助持有原油、农产品的贸易公司。
  幼儿园话就是:你可以拿着100w的房子,去银行借到钱,但你无法拿着1000w的原油去银行借到钱。
  于是能源危机从航运业扩散到工业、农业,从上游到下游,情况愈演愈烈。比如最近欧洲天然气,要么涨上天,要么负价格。
  2008年的雷曼时刻,就是抵押品(房子)出问题,而美联储放弃救助导致的。而且,雷曼不仅破产,还消失了。相反,瑞·民族之光·幸虽然也曾破产,但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另一方面,大宗商品的暴走,也给有能力顶住压力的寡头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利润:
  - "海运茅"中远海控三个季度赚千亿(RMB),不断刷新收入记录;
  - 沙特阿美单季利润484亿美元,稳居全球最赚钱企业;
  - (五大国际)石油巨头上半年挣超6000亿元(净利),拜登直呼赚钱"比上帝还多"
  这下你们懂为什么(晨星基金)Top 20里,有一半是商品基金了吧?最近连特斯拉都对矿业巨头打起了收购的主意,准备从采矿开始,一条龙服务。
  大宗商品的供需与定价平衡一旦被破坏,资源大国尝到了拿回定价权的甜头,其他国家就会效仿,最终世界贸易的格局就会重塑。
  而如果我们再深挖其背后的原因,会发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一年前引发恶性通胀的"大撒币"美国。
  #轴点一
  通胀死亡螺旋
  2022年中期
  货币战争
  2022年初
  大宗商品的雷曼时刻
  2021年末
  通胀的死亡螺旋
  如果说俄乌冲突是货币战争的导火线,大宗商品是战争背后的核反应堆,那1年前通胀开启的死亡螺旋,就是核反应堆里的铀浓度。
  1/为什么是2021年?
  理由很简单,还记得索罗斯的这段话吗?
  虽然此时美联储已经意识到,大宗商品的压力需要通过加息来解决,但加多少,心里没底,因为他们压根还没意识到,死亡螺旋的严重性(也可能假装不知道)。
  这里插个额外的知识点,通胀并不是专家嘴里的数据,而是我们生活的真实感受 ,因为高和低仅仅是统计口径的差别。
  100元的购买力:
  所以在宏观投资中有这样一套逻辑:通胀预期影响消费信心(反比),消费信心影响股市前景(正比),相互之间会有6-12个月的传导延迟 。具体可以参考这张图:
  当美联储意识到要加息,美国的几大科技巨头见顶,美股的转折点刚好也与大宗商品的转折点完美契合,所有偶然的事件同时发生,那就是必然,通胀的死亡螺旋正式开启 。
  2/通胀里的工资与价格是如何形成死亡螺旋?
  举个例子:
  为什么我要高工资?因为通胀在上升,我需要高工资来覆盖生活成本;那为什么生活成本在上升?是因为工资上升后,我的消费也上升了(高收入高消费)。
  这是不是有点像你们去面试时常遇到的情景,没工作经验怎么获得工作,但没工作又怎么获得工作经验?
  工资暴涨就导致美国劳动力成本急剧攀升。从图上看,美国劳动力成本是从大放水时开始起飞,一步一步蚕食企业的盈利能力。尤其是给不起高工资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更为严峻。
  罗素2000(以中小企业为主)就成了美股4大指数中最早见顶的。之前的视频我就说过,抛开那几大科技巨头,美国企业的利润实际上是负增长的。也就是说,大通胀下,钱进一步向寡头靠拢,当然这些只是很表面的东西 。
  通胀的死亡螺旋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即不管你打压哪个板块,总有其他板块在接力 。而这个锅不该由印钞的美联储来背,而应该由"大撒币"的美国财政部来背。
  可以理解为:通胀是货币现象,恶性通胀是财政现象 。
  这里借知乎大佬(小mu)的图来给大家拆解问题的根源:
  从图上看,2020年美联储刚启动印钞时,物价并没有攀升,甚至能源(绿色)还是负贡献的。但到了2021年,美国通胀全面攀升,直到今天还有增无减。能源和商品下来了,服务和食品就顶上去,尤其是服务。
  我们再把服务拆出来看就会发现,原来接力的是房租和出行。出行还可以甩锅给俄罗斯涨油价,那房租就没得洗了吧。
  早就有报导说美国房地产重回08年。换句话说,财政部大撒币后,居民收入上升,推高了需求和涨价接受度,从以前需求不足的"通缩",迅速转向了"薪资-物价"螺旋式上升的压力中,这才是激活持续性通胀的罪魁祸首 。
  一句话:"大撒币"打通了全球通胀的任督二脉。在激活通胀压力后,央行们的印钞和供应链问题才会成为通胀的催化剂 。
  也可以说,加息其实是美联储在给美国财政部"擦屁股"。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我去年视频里的观点:美联储会一直加息,并引发全球加息狂潮 。
  3/ 为什么我当时就肯定美联储会一直加息?
  美联储的使命就是就业与通胀,但美联储从来都不是生产部门,是无法创造就业的,所以实际上它能做的就只有控制通胀 。
  前任美联储主席,现任美国财长耶伦是这样理解美联储的使命:
  在美国的大通胀年代(1965-1982年),美元历史上第一次失去信用,当时的美元在人们心目中仅仅是一张纸。
  10年时间,生活成本翻了一倍多,大家对美联储和美国政府失去了信心,甚至有人为了抗议通胀,跑去白宫玩自爆卡车,像极了今天的斯里兰卡。这种悲观且固化的通胀预期,让当时几乎所有经济政策都失去效力。
  直到保罗沃尔克上任美联储主席后把通胀控了下来,大家的信心才得以恢复,经济重新运作。纳税人养个美联储,如果只会印钞,那岂不是有手就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印钞容易,紧缩难,越早加息,代价越小 。
  接着我们看回今天,美联储从去年第一次加息开始,就已经是龟兔赛跑了,通胀率6%,加息0.25%;通胀率8%,加息0.75%,这是在给市场一巴掌,还它一颗糖吗?
  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所以债券市场先崩为敬。债券收益率跑不赢通胀,投资者就会亏钱,于是他们纷纷抛售。美债收益率一直倒挂,倒挂比例还越来越大。
  随后就是衰退担忧引发的股票市场、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的Margin Call(雷曼)时刻。
  通胀与加息,就看谁跑得快 。美联储担心加息过快而引发衰退,就选择一直跟在通胀后面陪跑,还边陪跑,边安抚。
  但墨菲定律告诉我们:担心的事情大概率会发生,倒挂不解决,加息不停歇,别忘了美联储的诞生都是有原罪的,只不过,最终肯定是老百姓们扛下了所有。
  话说回来,如果这个时候你是做空方,可选择的对象就多了。
  到此,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
  2021年就开启的恶性通胀,引发了后续一连串的魔幻剧情。当你看懂了通胀未来的走势,也就看懂了未来10年的赚钱机会,毕竟跑不赢通胀的行业,大概率要被市场淘汰;跑赢了,你就主导了未来的风向。
  #写在最后
  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机会
  聊了这么多,可能有些细心的读者已经看出来了,我没有刻意追求在顶峰或者底部进场,而是在作出选择以后,耐心等待机会的到来。
  很多人总是怕自己错过机会,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没弄明白,经济是个共同体,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商品市场出问题,会影响股票市场,股票市场出问题,会影响货币市场,金融市场出问题,会影响实体经济,环环相扣,只不过危机的传导与发酵需要时间。
  正因如此,我们要坚信: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机会 。在思考问题根源和发展逻辑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时代的脉络,而沿着这条脉络走,就会找到赚钱的机会。
  哪怕像约翰保尔森(08年最大赢家)、乔治索罗斯、沃伦巴菲特,都只是在差不多的时间点上,做出看似"正确"的选择,等待时间的答案。
  危机对普通人而言,最大的影响其实是选择少了。投资也好,打工也罢,环境好的时候,很容易找到机会翻身;但环境不好的时候,输了,就很难再翻身了。所以,别总想着在压路车前捡硬币。要记住,错过总比过错好,好机会一定是等出来的。
  至于未来是赢麻了,还是赶紧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反正往后的每一幕,我们都是在见证历史。
  最后预告一下,下期视频我将聊聊对未来经济涅槃重生的看法《Reborn》,并整理一些历史上经得起考验的商业与投资,谢谢你们能看到这里,我是Austin,我们下期见。
  END
  编辑 | Chelsey
  原创 | Austin

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凤凰之声大剧院打造以文塑旅的城市文化品牌剧院是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传播时代精神展示艺术作品的核心平台,提供着文化内容与文旅空间的双重资源。坐落于青岛西海岸的凤凰之声大剧院,自2018年成立伊始,便以大剧院又一高尔夫球手,斩获总奖金突破6000万美元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梁劲松曾经登上高尔夫世界排名第一王座的澳大利亚球手亚当斯科特,在新赛季PGA(男子美巡一级赛)揭幕战哨兵冠军赛上表现平平,在38位完赛的选手中仅仅排名29位,在NBA综合老鹰险胜快船76人轻取活塞新华社华盛顿1月8日电20222023赛季美职篮常规赛8日继续进行,特雷杨得到30分率领亚特兰大老鹰以112108险胜洛杉矶快船。特雷杨(中)在比赛中投篮。老鹰与快船的比赛打得大开足协杯浙江队晋级半决赛1月8日,浙江队球员高迪(左三)在比赛中进球后与队友庆祝。当日,在江苏苏州举行的2022中国足协杯四分之一决赛次回合比赛中,浙江队以2比1战胜济南兴洲队,从而以总比分5比1晋级半决外媒姆巴佩为齐达内怼法足协主席,我们不能不尊重传奇环球网报道见习记者李诗睿法国足协近日宣布与主教练德尚续约,意味着法国足球巨星齐达内不会成为法国队主帅。据法国24小时新闻网8日消息,法足协主席勒格拉埃在德尚续约后发表了对齐达内有失赴任美国男足主教练?外媒曝齐达内已拒绝只对法国队感兴趣据英国每日邮报7日报道,前法国职业足球运动员著名足球教练齐内丁齐达内(ZinedineZidane)据报道已经拒绝了执教美国国家男子足球队(USMNT)的邀请。这一消息来自法国体育开门红!圆满成功开门红!我国成功发射实践二十三号卫星等三颗卫星!1月9日6时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和搭载的试验二十二号AB星发射升空,三颗卫星顺利汤加火山喷发5分钟内引发闪电逾2。5万次研究人员日前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1月中旬汤加火山喷发不仅引发巨大海啸,还一度导致闪电频发,5分钟内引发闪电逾2。5万次。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月8日报道,芬兰气象监测技术企业维当宇航员的代价是什么,这件事的痛苦,超乎你的意料1966年,我们第一次登上外层空间,目睹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在茫茫的宇宙中,我们的太空之梦,在我们这一代,已经成为了真实。但是,第一次进入宇宙,对于航天员来说,却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威力太猛!这座火山喷发6小时引发闪电40万次,直接将400万吨水蒸气送入太空每经编辑李泽东据央视新闻报道,研究人员日前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1月中旬汤加火山喷发不仅引发巨大海啸,还一度导致闪电频发,5分钟内引发闪电逾2。5万次。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月8请定好闹钟,下周,金星接近土星,不要错过!2023年1月13日。早晨的凸月在室女座前面。日落之后,金星接近土星,并将于1月22日达到合相。同时,木星和火星也是可见的。图片说明2022年3月28日金星土星火星和新月的紧密簇拥
香港回归25周年成龙周星驰很骄傲,惠英红落泪,谢霆锋感恩7月1日,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众多香港艺人纷纷感慨发言,有些演员回忆1997年香港回归时刻的感人瞬间,有些则分享了回归时刻的激动心情,还有的则是分享如今生活的进步,祝福香港明天社科院张安华四大问题制约清洁基地项目开工原标题增强利好的确定性解决风光大基地建设滞缓问题文本报记者苏南借中央最近提出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东风,积极推进有利于优化电力跨省交易的电力市场建设,建立起有利于清洁能源消纳并获得重庆首富玩砸了!昔日参控股5家上市公司,如今变卖资产破产重整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上世纪90年代,重庆摩托车产业的造富能力丝毫不弱于如今的互联网。十个富豪,九个半都是造摩托的。力帆的尹明善宗申的左宗申隆鑫的涂建华然而,时QiushiJournal(ExcerptsfromSpeechattheCentralPeoplesCongressWorkConferencebyXiJinping,QiushiJournal,No。0姚笛8年前插足马伊琍婚姻,现在又戴着绿帽子出来作妖了?我的前半生播出5周年了。当初马伊琍接这个片子差不多是被群嘲的。原因无他,因为她在剧组的角色与她的生活在某部分的重合度太高了。因为这部片子,她的私生活被人议论了很久。但结果是好的,她10年前,被鹰爸逼迫,在零下13度裸跑的孩子,现在有何成就文知心录编辑知心录2020年最强大脑的节目上,一位年仅十二岁的天才少年,在斐波那耶螺旋树的比赛项目中打败了很多名校学霸,荣获第三名。这一结果,让无数人为之惊叹。节目播出后何宜德这个洗完手不擦干的人,你成功留住了手上的细菌你每次洗手后都会擦干吗?天气变热后,有人认为洗完手甩两下就干了,不用擦,有时甚至双手湿漉漉地去做其他事情。其实,这种做法会让手白洗了,甚至还给病菌繁衍营造了有利环境。生命时报邀请权精工制造109年特钢长子托举强国梦原标题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蒋乔(引题)精工制造109年特钢长子托举强国梦(主题)助力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宫北斗升空,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近60年的历史进程中,大冶特钢均中国为何要发展航母等武器装备?看看周边安全环境就知道了国防部发言人谭克非6月30日在回答中国是否建更多大型航母时表示,中国航母发展计划考虑国家安全等综合因素。国防部发言人表态中国安全环境不容乐观。所谓国家安全环境,是指影响一个国家安全没钱上大学?超全资助政策汇总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加为提升金砖合作影响力发挥了关键作用刚刚结束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主题为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释放出中国携手各方走合作共赢道路的信息。近日,阿联酋驻华大使扎希里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