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数十部,欢腾十余里佛山祖庙庙会
庙会(佛山祖庙庙会),广东省佛山市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1
简介
佛山祖庙庙会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融世俗性、群众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民间信仰活动。佛山祖庙庙会的主要活动包括设醮肃拜、北帝巡游、演戏酬神和烧大爆等,其中北帝巡游是最肃穆、隆重的祀典,时间为一天一夜。
2
历史渊源
佛山祖庙庙会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融世俗性、群众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民间信仰活动。佛山祖庙庙会的起源与北帝崇拜和佛山祖庙的修建密切相关。清代以前在遍布广东各地的真武庙中,以佛山祖庙"历岁久远",规模大,影响广,成为"诸庙之首",很早就形成了乡耆、士绅来祖庙议事的"庙议",使祖庙成为一个集所有权力为一体的庙宇。
3
主要活动
据史料记载,一年中佛山祖庙祭祀的主要活动有:正月初六开始的北帝坐祠堂、二月十五的官祀春祭、三月初三的北帝诞、八月十五的官祀秋祭、九月初九的北帝崇升等,其中三月初三北帝诞是一年祭祀活动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仪式。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加强,北帝诞活动在民间自发恢复起来,呈现出一年比一年兴旺的势头。近年来,佛山祖庙北帝诞庙会又开始呈现出"鼓吹数十部,喧腾十余里"的盛况。
4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佛山祖庙庙会作为佛山最大的综合性祭祀和娱乐活动,"举镇数十万人,竞为醮会",有着广泛的参与性,对研究岭南民间信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佛山祖庙庙会融民间信仰与群众文化活动为一体,具有世俗性、群众性、娱乐性的特点,为广东地方文化及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生动的参考材料。
传承现状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佛山祖庙庙会曾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遭到禁锢,许多历史文献资料及文物被毁或流失。从事祖庙北帝诞的主持及值事大多年事已高,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况,急需加大挖掘和保护的力度。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获得"庙会(佛山祖庙庙会)"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