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梨花开 微雨待晚晴,一半春将休,杨柳弄情柔,烟缕织作愁。 春色半开,海棠半落,梨花如雪,几度韶华。 春意渐浓处,有一树留白,静谧婉约,一簇簇一层层,漫卷天涯,开遍人间——它就是二十四番花信风里,春分二候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它是仲春的一树晴雪,一袭轻云,在天地间,素白而耀眼,等春色半成,待世间安静。 它白衣胜雪、玉树琼苞、天姿灵秀、意气高洁,如清丽美人,似姑射仙子。 它藏着"雨打梨花深闭门,晓看天色暮看云"的神伤黯然和思念千般; 叹着"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的空寂哀怨和深曲委婉; 梨花如雪 它有着"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淡淡忧伤和楚楚动人; 更兼"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旷达通透和深情不尽。 它干净得如同落雪的月色,又如山间的清风,开于春色繁盛之中。 独一片素色纯白、浩然清英,盛满仲春的晚风,落在了谁家院落,谁的肩头,谁的发间,谁的枕边,谁的梦里,拂了一身还满。 闻道郭西千树雪——故宫梨花,宫墙红,梨花白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梨花,如斯寻常,百果之宗 梨原产于中国,为薇科梨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非地区。梨属植物有接近25种,其中我国有14种。 在我,梨花有着3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其种类之多、品种之繁、产量之大让人惊叹,是仅次于苹果的"百果之宗",是自古以来国人最喜爱的水果之一。 梨树是落叶乔木,春季开放,花期在4月左右,果期8-9月。 梨花花色如雪,幽香淡然,伞形总状花序是它易于区分的特点,即盛开时一把"小伞"成一簇,一般有7-10朵,花瓣5枚,雄蕊为15-30且花药为深红或紫红色。 梨花素淡雅致,清新怡人,在我国有诸多关于梨花的美景,在春意渐浓时,在桃李初放后,梨花次第,让人们满目如洗,清明干净。 可爱梨花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梨花,落雪香甚,九州素云 说到梨花之美,首先要说说梨子,因为梨是果中佳品,且易于种植,是寻常百姓的心头好,所以梨树种植才成为规模。 如其成为我们都熟悉的东汉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中的"主角",而在唐代更有梨园,其中有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更是衍生出梨园子弟(戏曲从业者)的称谓。 梨皮薄多汁,香味浓郁,让人喜爱: 宋代的《东京梦华录》的水果就有鹅梨,还有尖梨、甘棠梨、凤栖梨、镇府浊梨等还有诸多梨制品,如梨条、梨干、梨肉。 当时头上绾个"鹅梨角儿",就是一种像梨的发型(顶端梨柄,下部梨身的发髻),非常有趣。因为甄嬛传大火的"鹅梨帐中香"其实就是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创造。 果中佳品——梨 值得一提的《水浒传》中的水果,除了桃、梅、李、枇杷、葡萄等,梨是一个重点,其中卖大鸭梨的郓哥所在的阳谷县便位于山东。 相比之下,北方的梨花更为有名,如河北赵县就是"中国雪花梨之乡",每年春天,梨花繁盛如雪,万顷梨园壮观非常,吸引了诸多观花之人。 而作为"中国梨都"的安徽砀山,更是以70万亩梨花而蜚声海内外,砀山酥梨有2500年的栽培史,是我国梨树栽植历史的重要见证。 安徽砀山梨花海 在明万历年间的《徐州府志》中就有其记载,目前砀山酥梨年产40万吨,让人惊叹。 这里每年还有梨花节,"百里古黄河,穿越梨花海",黄河秀美,梨花雪海,万亩梨花竞相盛开,在这样的美景之中感受春意盎然,还可以观看诸多民俗表演,品尝农家食物,让人沉醉其间,惬意陶然。 河南省商丘市宁陵万亩梨园、重庆市綦江区永新等等多地的梨花也一切盛开,雪姿娇容,成为春天里最为独特的风景。 而梨花 因其独特的美备受爱慕,也成就了古往今来诸多的名篇。 一枝梨花春带雨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梨花带雨,只缘思君 春暖雨频,催开梨花,微雨后的梨花更加娇美,我见犹怜。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明代〕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的"雨打梨花深闭门",梨花开落,暮雨打落,千瓣如雪,那是时间匆匆的喟叹,是梨花一季的阑珊,更是一个女子青春的逝去的哀婉。 映衬着春日黄昏和寂寞空庭,满地伤感无人识,在时间里默默晕染,愁思聚在山色眉黛之间,啼痕千万点。 花开花落,行坐思君,梨花背后是一个女子最深情却不可言说的思念,穿越时空,在诗人笔下绽开、凋零,让人感叹。 雨打梨花深闭门 深闺之外还有层层宫墙内的世界,在《梨花颂》里——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 曾经的梨园中,唐玄宗和杨贵妃教演宫人歌舞、乐曲——缓歌缦舞凝丝竹,骊宫高处入青云。 时过境迁,只留下梨园子弟白发新,如同拂不去的雪白花瓣一样——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开成了失势的帝王心里永远的遗憾和喟叹。 梨花和雨的故事有温情有绝情,有思念有怀念,是说不尽的春意浅淡,是写不完的离合悲欢。 梨花春袍,曾叹庾郎年少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梨花春袍,曾叹庾郎年少苏幕遮·草 梅尧臣 〔宋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萋萋芳草侵远道,露堤平野烟墅杳,雨后江天晓,宦游庾郎正年少。 窣地春袍、草色相照、才志颇高,青色服章拖地,是芳草萋萋的春色浓密,也是无处安放的青春纵意。 那是曾经的梅尧臣,年少成名,春风得意敌不过宦海沉浮,人生无常。 当梨花落尽,春色已了,满地残阳,只留翠色和烟老。 一声轻叹,一世牵绊,这是关于梨花的清愁,也是青春不再,残春迟暮的悲感,哀愁淡淡又浅浅,层层无尽染。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雨打梨花深闭门,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是关于青春和啼痕,愁眉和日颦,天色暮云里有思念千万重。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是关于年少和才志,芳草和残阳,雨后江水里回忆无数层。 相比之下,晏殊笔下的梨花,亦是关于思念怅惘,却于寂寥萧索的清愁外呈现出淡然朦胧的美感。 梨花院落淡淡风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梨花月色和风寓意 晏殊 〔宋代〕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油壁香车,峡云无迹,寂寥萧索,一腔幽情却赋予"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院落。 诗人用最含蓄手法写出最凄美的缱绻无尽和柔肠百转。 梨花如雪,是月光做的花瓣,梨花如雪,在夜空汇成了春天的微光。 那样绸缪的梨花,和寂寥的月色难解难分,予人间无限深情。 当然除了愁思外,梨花还有诸多轻灵,有"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和"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新可爱,还有"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的景色宜人。 故宫梨花——来自故宫公众号 关于梨花,固然有诸多清愁,但依然不乏通透和豁达。 东栏梨花 苏轼 〔宋代〕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关于梨花的酣畅和通透 梨花淡白,柳树深青,飞絮成雪,满城皆景。 四十不惑的苏东坡,经过多少个清明,又看过多少次春华。 于艰难中醍醐灌顶,于绝境处每每逢生,不是因为柳暗花明,恰恰是一点乐观清醒也不放弃的内心,苦中作乐,未尝言弃和妥协。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梨花落正清明,而人生的清明却极为不易——有太多羁绊,有太多无奈,如何才能看开,怎样才能淡泊? 由花而感悟,于无奈处淡然,很多人认为这首悲伤,无尘却认为那是哀而不伤。 因为最终诗人是相信的,他知道内心清明,即使遭遇坎坷痛楚,感慨过后,他依然是那个热爱世间的东坡。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其实除了欣赏梨花之美,它还有美容养颜、润肺、化痰、止咳和解酒等功效。 《 本草纲目》记载,"梨花可去面黑粉滓",当然因为它含有有高浓度的 熊果苷,所以颇具美白功效,可以去面黑粉刺。 同时梨除可供生食外,还可酿酒、制梨膏、梨脯,以及药用。 如梨果治热咳,切片贴之治火伤,捣汁润肺凉心,解疮毒、酒毒;梨叶煎服,治风和小儿寒疝,树皮能除结气咳逆等症。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去看一场关于春天的梨花,在那样漫山遍野的飞雪月色中感受春天予以我们无尽的诗意。 #梨花##春分##苏轼# 来自故宫公众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支持+关注+点赞+评论,非常感谢! 无尘和你一起找寻文化背后的小确幸,在古典文化世界里体味美好,在琐碎生活中捡拾点滴的温暖!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字为原创,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