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在CCTV1黄金档播出的《闯关东》,剧情是以主人公朱开山传奇的一生展开的,虽然没有炮火连天的打斗场面,但是却得到了众多的口碑与赞扬。 放到现在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演员取景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整部剧主要讲述了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山东人朱开山一家受生活所迫,背井离乡"闯关东"的故事。 老戏骨李幼斌把朱开山不怕事,有能力,能平事的民族英雄形象演绎的入木三分。 而剧里朱家三个儿子不仅性格不同,人生轨迹也可说天南海北。 老大传文善良胆小,忍气吞声在他乡过日子,却因为心智不足,魄力有限,结果最后却成了汉奸,铸成大错。 老二传武放荡不羁,挑战规矩,最后走了从军之路,最终为国捐躯,成为抗日英雄。 老三传杰则谨慎细心,聪明多智,从商有成。 按照那个时代的思想,老朱家的家业就应该是由老大朱传文继承的。 朱传文也知道这件事,他也在努力的学习父亲的为人处世以便替老迈的父亲管好这个家。 那么这样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是怎么会一步步的被老父亲不喜,后期甚至一步步走了歪路做了汉奸的呢?朱传文都做了什么蠢事才会让朱开山对他彻底失望 朱传文是老朱家最大的一个孩子,小时候也是吃过苦的,从山东老家随母找爹加入了闯关东的行列,一路吃尽了苦头,也因此,他更加更害怕失去来之不易优渥生活。 因为直奉战争,朱开山带着全家人去了哈尔滨,要在一个新的地方立足就得有底气,朱开山决定在这儿开个饭馆。 因为那边山东人多,饭馆名字直接就叫山东菜馆了。 饭馆开起来后,通过朱开山的授意,朱传文成了饭馆的实际掌舵人,他也确实出息,做生意有模有样的,自创了许多菜式,每次吃到好吃的菜的时候,他也都能够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 他曾把一天的时间耗在鱼老板身上只为了偷师鱼的做法,这种淳朴的思想也确实让山东菜馆越来越红火,也让这家菜馆美名远扬吸引了不少忠实顾客。 但是好景不长,朱传文本就喜欢个贪小便宜,还偏偏还是个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的性子。 因为酱牛肉是菜馆的招牌菜,这时候听到有人贱卖牛肉,朱传文问了价就心动了。 哪怕他当时就看出来那根本就不是牛肉,而是马肉,他还是买了,而且还买了许多,他是单纯觉得这些肉可以以假乱真。 却忘了做饭馆,除了味道,信誉也是很重要的,来这边的食客就是喜欢他们的实在,他却在这儿耍小心思。果然菜一上桌就有人尝出来了。 最后导致菜馆都被人直接砸了,这种以次冲好挂羊头卖狗肉的事也导致菜馆积攒那么久的声誉一扫而空。 他之前为菜馆做的一切都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他本质不坏,但因为考虑的太多,担心失去优渥的生活,使的某些小手段也确实让人看不上。 当初苛待雇工也就是为了省那三瓜两枣,后期甚至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下,为了自己的那点虚荣出卖了朱家所有人,还卖了山河矿,换取常务董事的头衔。 他根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职位,只是单纯听别人说比经理还高,经理也要听他的,而他三弟就是经理。 朱传文投靠森田,也是被森田骗了,因为森田许诺保住山东菜馆,不伤害朱家的任何一个人,朱传文相信了森田的鬼话,再加上森田以山河矿的管理权诱惑,才让朱传文彻底昏了头。 一时冲动就答应了,愚昧自大又偏听偏信。 结果最后被妻子追杀,被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唾弃,还稀里糊涂地当了汉奸。 直到看到自己的弟弟朱传武死在日本人手里的时候他才清醒了,和父亲朱开山一起杀死了日本特务森田。 用没有坏心,但是处处坏事几个字来形容朱传文恰如其分。 他和其他人都不一样,他是剧情里面一个比较真实的人,有点小聪明,也懦弱,也善良,也自私,虽然很多人都挺瞧不起他的,但是他就是很真实的人。朱传武是否比朱传文更有资格继承朱家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起初,朱传武是配不上这句话的。 朱开山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有勇有谋,顶天立地。而朱传武身上最先显露出来的却是小聪明和不靠谱,是母亲口中的活兽、父亲眼中的不肖子。 和弟弟一起给东家办事,弟弟传杰眼里有活,也知道给东家备茶,而那时候的传武对此确实一点意识都没有。 东家有心测试这两人的品行,刻意丢下铜钱,传杰把铜钱交给了掌柜,而传武却选择私吞,还对弟弟撒谎说是自己捡的,在被弟弟告发后更是设计让传杰丢了个大脸。 因此东家就已经看不上传武了,后期传武居然还偷吃了东家价格昂贵无比的野山参。 这时候的传武完全可以用混账玩意四个字来形容。 按正常套路来说,这时候就该有个转折点了,比如浪子回头什么的,偏偏朱传武更加叛逆任性。在母亲的责骂下,他直接离家出走了,也因此偶遇了鲜儿。后来更是为了鲜儿在新婚之夜抛下秀儿和鲜儿私奔了。 可鲜儿是传武的前未婚嫂子,这种叔嫂恋在当时可是绝对不会被认可的。 他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一次伤害了两个女人。 叛逆任性的传武在第二次离家出走的时候被流匪打伤了,也因此被军队救了,这也为他后期决定参军埋下了伏笔。 作为小兵,传武舍命救下班长,他的一个排掩护全团人安全撤退。 之后,被郭松龄赏识,成为其警卫队副队长,最后更是成为少帅张学良的警卫团团长。 这时候的朱传武可以说是朱开山的骄傲了。 作为团长,他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护佑着哈尔滨的乡亲。 为了打赢这场必须赢的仗,朱传武还是拿着手榴弹和日本的司令车同归于尽了。 朱传武的死让朱家上下都无法接受,朱开山更是在灵堂上落了泪,这个最像自己的孩子年纪轻轻就为了大义而亡,他是真的心痛,真的舍不得呀。 虽然朱开山之前看似最喜欢这个和他性格相似的孩子,但他眼里适合继承朱家的人依旧不会是朱传武,他了解传武。 传武可以出去闯荡闯出个样子,但是他没法安安稳稳的护着这个家,这是性格所致,也是大局趋势。 其实,传武的人设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距离完美很远,比如在辜负秀儿这件事上。 那些缺点没有影响观众对他的喜爱。反而,因为这些缺点,传武的形象更具真实性。 他代表着一种勇敢和与众不同,一种金光闪闪的叛逆,他敢于冒险,从年少时便离开父母的羽翼去独自闯荡。 尽管朱氏三兄弟都在成长,但是传武成长经历依旧是最轰轰烈烈,最能代表那些叛逆却渴望成就自己的人。朱开山是否有偏心,是否对几个儿子做到一碗水端平 朱开山作为一家之主,他的所有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是有时候感情动的比理智更快一步。 父母偏心,自古都有,手生五指,各有短长。 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心里多少会有取舍。 朱开山本人的想法其实就是一家人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平平安安的奔个好光景。 他不惹事,也不怕事,而三个儿子里,最像他的就是朱传武了,他对这个儿子也是十分看重的。 整部剧里朱开山就哭了一次,就是朱传武牺牲的时候。 朱开山他就是个普通人,做任何事都不丧失为人的准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和为贵。想得到就要付出,没有欺骗,没有胁迫。 他只想跟家人过个简单的日子,靠自己的双手闯出一片天地,仅此而已! 但事不遂人愿,刚开始婚后的朱传文变得成熟了不少,朱开山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喝茶可以当个甩手掌柜,只有朱传文实在解决不了,朱开山才会出面,这也是在刻意培训这个儿子。 喜欢朱传武,但是朱传文才是最适合掌管朱家的。 但是后期的朱传文实在是不争气,他觉得父亲偏心,本来作为老大的他才应该是父亲的依靠,但是父亲看不上他,他也就想活出个样子给父亲看,因着这种想法,他却是走了歪路,居然被日本人哄骗,做了汉奸。 也就此朱开山对朱传文彻底失望。 纵观全剧,朱开山确实有些偏心,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但这也不是朱传文敢去做汉奸的理由。朱开山是否有在大儿子身上花过心思,培养过他? 都知道朱开山是朱家的主心骨,但是随着年龄逐渐变大,朱开山对有些事也有些力不从心了,他还是想培养出一个接班人的。 二儿子心太野了,肯定不会安心照顾这一大家子,三儿子性格太软弱,也不适合管家。那就只有大儿子可以培养试试了。 老朱家的底蕴都放在大儿子身上了,犯了什么错他爹都能帮他挡下来。 一大家子到哈尔滨定居,朱开山敢把开饭馆的事全权交给朱传文其实也是在教他,想历练一下儿子。 朱传文也没让他失望,一心扑在菜馆的客流量上,用尽心思去研究菜式,去学习做菜。 这时候的朱开山是极其欣赏这个儿子的,有了大儿子的能干,他也能当个甩手掌柜,关键时刻出现一下就行。 他就是掌舵人的身份,家里孩子走错方向了他会指出明路。 他对朱传文也是寄予厚望的,已经做好了把朱家交给他的准备,但是朱传文性格太别扭了,又会贪图蝇头小利,马肉充牛肉,以次充好不说,居然还会被森田蛊惑来对付朱家。 但是他也没彻底放弃这个不孝子。 传武死后,他还是接纳了真心悔过的朱传文。 他对大儿子也是真心喜爱的吧,只是他对传文的期待是掌管这一大家子的大小事,所以平时接触就会把要求不由自主的提高。 却被传文误会父亲不喜欢他,因而性格更加执拗。 有时候沟通真的很重要,有时候一些小误会反而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朱家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谁是主要功臣? 朱开山是朱家的定海神针,而文他娘的出现,让我们见识到了另一种美好的女人。 朱家的发展,朱家每个人都至关重要,而文他娘的存在更是朱家男人们敢出去闯荡的底气。 朱开山这辈子能放下心来挣出家业,少不了文他娘的功劳,文他娘很能干,朱开山出门闯荡的时候,朱家大小事务都是文他娘在处理。 她也却是做到了不偏不倚,把每个孩子都教养的很好,对儿媳也是宽仁照顾。 文他娘是个厉害女人,智谋和为人处世的精明丝毫不亚于朱开山,她能带着三个儿子去山东找朱开山,成功到达元宝镇,和朱开山团聚就已经很厉害了。 这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毕竟有那么多人死在了去山东的路上,而她一个女人却带着孩子们成功到了目的地。 说直接点,没有文他娘,朱家男人可能就只有朱开山能活下来。 朱家夫妇把孩子们都教的很好很好,善良守礼,有民族气节,哪怕性格上有些小瑕疵,在大是大非上还是很能快速做出决断的。 朱家后期能顺顺利利的在哈尔滨开起山东菜馆,也可以说是朱家上下所有人的功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付出。 朱家的发展也是一个时代的发展,他们的行事风格和淳朴务实也生动形象的向观众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美好。 《闯关东》里的每个人物都代表着那个时代不同的人群,也具备了不同的中国人特有的品质。 朱开山有勇有谋,有城府有韬略,却也受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文他娘典型的贤妻良母,用严厉和慈爱教管整个家;传文厚道老实却也不乏自私自利和小心眼儿;传武忠义勇武,敢爱敢恨;传杰具有先进的知识和思想,新一代年轻人的代表;那文大气豁达,有民族大义却也有女人的鸡毛蒜皮;秀儿善良传统,玉书伶俐知性。 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些人用面对命运的生存挣扎和面对家仇国很的民族大义,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历史长歌。 朱开山对每个孩子都是喜欢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朱开山的对待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他对长子是真的寄予厚望,哪怕后来朱传文做了那么多蠢事,他也选择了原谅。 对传武,可能是心中有亏欠的吧,都说朱开山偏心传武,可是传武过得也确实值得人心疼。 最后更是为了民族大义而牺牲。 传杰的性格善良又平和,他娶了夏掌柜的掌上明珠,一生平凡又和和美美,可能是朱家三子中最幸福的了。 老朱家的韧性和气节,再难的境遇,再难的关隘,没有迈不过去的。 最差无非就是从头再来,关键是有没有从头来过的勇气和韧性。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感恩当下的生活,不要对亲人,友人过于苛责,除死无大事。 只要心气还在,只要不作死,什么家当都能拼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