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心梗患者,遇到一个明白的家属,真的能救命,但是如果遇到一个糊涂的家属,有时候会害命。 以下是我这几年的几个典型病例,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部分:错误的做法,害了患者 1、蒲大爷心梗,闺女给含服硝酸甘油,导致低血压休克加重;浦大爷62岁,在家突发胸痛不缓解,闺女是个药店职员,懂一点医药知识,知道硝酸甘油是扩张血管,心脏病的急救药,于是给她爸爸含服多次硝酸甘油。可是患者胸痛并缓解,120赶到后,测量血压60/30,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血压低休克,心率慢。所以当发生心肌梗死的时候,不能随便含药,如果要含服硝酸甘油一定先测一个血压;因为硝酸甘油会导致低血压。而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常常合并低血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也会合并低血压休克。 2、马大爷心梗,老伴经开始按摩心经穴位,都快掐青了,可是还是心前区疼痛。于是他又使用了第二招放血,十指放血,并没有缓解,老马越来越难受,已经都没力气坐着了,不得不躺着,老伴看到老马全身湿冷,这才给孩子打电话。孩子说赶紧打120呀!120赶到的时候,老马意识模糊,血压测不到,心率46次,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于是赶紧心肺复苏,药物抢救,就算带着一口气到医院了,抬到医院的病床上,呼吸心跳都停止了。 3、孙大妈胸痛,孩子给服用阿司匹林300mg,孙大妈胸痛,孩子以为是心肌梗死,马上口服阿司匹林,结果到医院一检查是主动脉夹层,吃了阿司匹林会增加大血管出血,加重病情,加速死亡。 4、李阿姨,突发心梗,家人说反复深呼吸,用力使劲咳嗽!结果加重了心衰,心梗患者会非常难受,心脏需要完全休息,反复深呼吸和咳嗽都会明显增加体力消耗,身体耗氧增加,反而会增加心跳骤停的风险。 第二、正确的做法,能救家人 其实作为家属,当遇到家人生病,尤其是心梗这种危重病的时候,难免会慌张、担心、不知所措,甚至犯错。但是大家想想任何关键时刻,尤其关乎生命的时刻,哪一个不是先要冷静,思路清晰,准确判断,方法正确才更有可能获救呢?其实怀疑心肌梗死的时候,我们不是医生,做的太多都是徒劳,甚至适得其反,雪上加霜的。我们只需要: 1、立即拨打120,告诉120具体详细的地址,以及患者当时简单的情况; 2、让患者尽可能安静的待着,卧位、半卧位均可,原则就是越舒服越好; 3、如果这期间你有条件,可以测量一个血压,如果血压不低于120/70,可以含一粒硝酸甘油;如果没有硝酸甘油,或血压偏低,可以含服速效救心丸。当然这两种急救药物此时并不能缓解患者的心肌梗死,但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和家人的情绪,起到心理安慰; 4、如果120来之前,患者出血心脏呼吸骤停,马上心肺复苏,这是唯一能救命的方法; 5、抵达医院后,如果确诊心肌梗死,马上签字配合医生治疗,不要再给任何人打电话咨询,这都是在浪费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分秒必争,切记,不能耽误! 更不能乱作,我常常举一个例子,当您的亲人落水了,可是您不会游泳这时候,您跳到水里只能带来更大的灾难;这时候我们先要喊人帮忙,看看周围有没有能帮你的东西,而不是不假思索的跳到水里。 正确的做法,能救人一命! 错误的做法,会害人一命,真的不如不做!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据统计,我国每年超过50 万人死于急性心梗,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因心梗离世。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激增,加之不良的生活习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也逐渐趋于年轻化。 当心梗发生时……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由心肌梗死导致死亡的患者中接近 50% 的患者是因为发病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 心肌梗死的黄金抢救时间在发病后的两小时内! 许多心梗患者在发病后几小时死亡,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除了病情凶险,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因于发病初期的救治不当。 比如,如急于送患者去医院,人背、车拖一路颠簸,使病情更为恶化,还有就是患者或家属不知道如何才是最优化的治疗路径而耽误病情…… 突发心梗,家属应该做些什么? (1)让患者就地休息 突发心梗患者切忌大幅度活动,否则会导致病情恶化。 因此,患者家属在发现家人发病后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让患者就地休息,选择半卧位,并且将患者的衣领解开。 观察一下患者的气道是否通畅,口腔内是否有呕吐物存在,如果有呕吐要立即清除,以此防止气道阻塞。并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拨打120,尽快与医院联系 目前,我国胸痛中心已经认证超过1000家,并且发布了各区域的胸痛中心地图,哪个医院是胸痛中心,抢救号码是多少,都有标识、标注。 拨打急救电话时应说清患者发病的时间、现场地点、主要症状、现场采取的初步急救措施以及联系方式等。 (3)不要给患者喝过多的水 一直以来,关于突发心梗都流传着一些谣言,比如:让患者多喝水。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在患者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下给患者水喝,很容易出现误吸等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吸入性肺炎,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4)镇静病人 尽量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并安慰患者,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突发心梗,家属不能做什么? (1)不能让患者独自去医院 大家都知道在突发心梗后要及时就医,但如果患者独自去医院,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十分脆弱,任何活动都可能会导致心脏受损,加重病情,严重时还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不能随意服用硝酸甘油 众所周知,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物。 硝酸甘油在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血流,但是硝酸甘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会在短时间内降低血压,从而增加休克的发生率。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盲目给家人吃硝酸甘油。 (3)不要擅自做心肺复苏 不是说不能进行心肺复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开展。 如果患者突发心梗后心脏骤停或是呼吸骤停就应该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没有出现以上情况就不能采用这一急救措施。 作为冠心病患者的家属,应该平时要监督提醒其认真吃药,出现症状及时和医生联系;监督患者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和的心态,当不幸出现急性心梗时,及时处理。 我从一个急诊医生的角度也说两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毕竟现在得这个病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它超级危险,用我自己的说法急性心梗的患者就是给胸腔里放了一颗已经点燃了引信的炸弹,如果处理及时得当,医生能尽快地将引信拆掉救患者一条命,如果不能,那后果不堪设想! 当您的家人发生了胸痛的时候,要警惕心梗的可能!这里面的"胸痛"是广义的胸痛,可不单单指的是胸骨后或者心前区的疼痛,有些人在胸部疼痛的同时还会出现背痛、肩痛、牙痛、咽痛等等,甚至有的人根本没有疼痛感,只有其它症状如咽部紧缩感,这也可能是心梗的表现。 所以如果有冠心病的病人出现上述症状,特别是休息或服药后持续不缓解,伴随坐立不安、出汗、胸闷等症状的时候要高度警惕发生心梗的可能,尽早的拨打120完成心电图检查和心肌标志物检测,症状不缓解的坚决别离开医院,最好在急诊或者心内科这两个地方待着,这是最保险的地方。 如果发病的时候比较急,或者一时无法拨打急救电话,这时候要取得一个舒服的姿势绝对避免活动,再说一遍绝对避免活动!比如你正在椅子上坐着突然胸痛难忍、大汗淋漓,那么切记不要强迫自己起身走动或者就地躺下,这不单是因为活动之后会增加心肌耗氧,而是有些心梗在体位改变之后回心血量增加会增加室颤发生的几率,而如果患者一旦在家中发生了室颤,基本也就宣告人生结束了。 最后说说关于吃药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在发生胸痛症状后,如果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心梗最好还是不要随便吃药,如果吃硝酸甘油一定要提前测量血压,阿司匹林、波立维之类的等医生看过之后再遵医嘱服用,这样做是因为有时候我们认为是心梗其实是另外的疾病,"双抗"或者抗凝药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最正确的做法还是早期识别,早期拨打120。 现在全国的医院都在建设"胸痛中心",只要你在打急救电话的时候说一句"我是胸痛患者",那么医生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你身边,这是有要求的,如果救护车上再配备了除颤仪的话,那么恭喜你,即便是心梗你的安全也算有了保证,接下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就够了。 前段时间,62岁的周先生傍晚时分突然腹痛,当时只有他的妻子李女士在家,李女士发现爱人疼痛剧烈难忍,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等待医院的救援。 到了医院急诊后,老大哥自述平时没有高血压,也没有心脏病史,医生根据他的疼痛部位、发病时间和主诉,初步考虑为急腹症,但不排除急性心梗的可能。后来经心电图等多种检查,诊断为急性心梗,患者被马上送抢救室,经过1小时的奋斗,周大哥最后平安无事。 从周大哥的经历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发现"时间"的重要性!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腹痛非常普遍,多由胃肠道疾病诱发,一般人都不会认为肚子疼是个大问题,更加很少有人会把肚子疼和急性心肌梗死联系在一起,一旦患者及家属将"腹痛"误以为是胃病而错过黄金治疗时间,那么很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对于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这样形容再合适不过。如果李女士当时没有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那么周大哥的结局很可能会出现变化,我们完全可以说:李女士当时的选择,决定了周大哥的未来。 发生心梗后,家属做什么能够保证患者获救呢? 假设事件的发生,我们从先后顺序进行说明。 1,分辨症状的重要性 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患有多种疾病,出现多种异常症状,而心梗只是其中之一,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而言,普及心梗的症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白突发症状的隐藏意义,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2,立即拨打 120 在急性心梗的死亡病例中,约有 50%~70% 的人的都是因为在到达医院前没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心梗发生后,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当怀疑心梗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切不可自行前往医院,否则中途一旦出现异常,很可能发生危险。 3,让患者就近躺下,保证呼吸顺畅 让患者就地躺下,安慰患者不要太紧张,解开患者的衣领,检查口腔是否有呕吐物,如有要及时清除,避免误吸造成气道阻塞,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注意!千万不能使用枕头!心梗患者如果用枕头,很可能导致气道闭塞,丧失生存的机会。 4,减少胡乱无效的治疗 在没有明确血压的情况下,不要服用硝酸甘油,以免发生低血压,增加休克的风险;在没确定患者有昏迷、动脉搏动消失的情况下,不要盲目进行心肺复苏;网上流传的心梗「救命」之法咳嗽、拍胳膊、放血等偏方,千万不可采用。 5,送医时就近原则 如果在急救车送往医院的途中,患者已经开始出现危险,比如血压下降、呼吸急促、脉博不稳等症状,建议到就近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因为即使大医院条件再好,医生水平再高也没有,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时间对于心梗患者来说更为重要。 当周围的家人朋友出现不能解释的异常症状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例如查心电图和血液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等,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和早期治疗,避免死亡的发生,千万不要做画蛇添足的事情,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救命——我们更专业。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心肌梗死是我们临床上的急危重症,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乃至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严重后果发生。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早期识别、及时治疗,以改善预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心肌梗死起病急骤,常常是在家中等医院外发生,家属是早期发现的主要人群,但对于家属而言,由于绝大部分家属并非专业的救护人员,同时也缺乏救护设备,如何早期识别是家属面临的主要问题。 建议大家应了解心肌梗死相关知识,特别是对于家中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病人,在暴饮暴食、情绪激动、用力大便、大量吸烟、过度饮酒、突然受凉等诱因下,突发心前区持续性压榨性疼痛,伴出大汗、濒死感、胸闷、气紧、肩背部放射痛等,应高度警惕心肌梗死可能。 对于家属而言,由于缺乏专业急救知识,大家能做到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大家可将患者取平卧位休息,避免盲目使用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如果病人已经发生心脏骤停,大家应尽可能开始心肺复苏。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 发生心梗!患者心脏危在旦夕,心肌细胞严重缺血缺氧!患者随时有可能发生心跳骤停!随时有可能发生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这些都会危及患者生命! 家属需要做什么呢? 第一,家属需要第一时间拨打具有抢救急性心梗能力的,具备导管室的医疗机构的急救电话!(建议家中有冠心病患者的家属都要平时了解最近的这样的医院) 第二,尽量安抚住患者,让患者尽量克制自己不要乱动!尽量不动!(因为患者此时此刻胸痛严重,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第三,将家中房门打开!将单元楼门打开!人多可以派人出去迎接120。 第四,学会心肺复苏!如果出现心跳骤停可以挽救生命! 发生心梗,抢救时间是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生命! 不建议家属给患者用药! 院外急性心梗的救治方法并不多,几条建议希望能在关键时刻起到救命的作用1.早期识别心梗症状 心梗最典型的症状是剧烈的胸闷、胸痛,伴有心慌、大汗,部位以前胸最为多见,也可以放射到后背、肩膀、左上肢甚至是颈部和牙齿,程度比较剧烈,有人甚至会有濒临死亡的感觉,持续时间比较长,含服硝酸甘油都不容易缓解。2.快速拨打急救电话 当判断家人可能发作急性心梗时,第一时间拨打120是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没有之一,关键时刻千万要镇定。3.合理使用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作为心梗的急救药,能够起到扩张血管、缓解心绞痛、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作用,心梗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1片,如果无效,每5分钟可以再含一片,一般不超过三片。 但是,如果血压低或者心率慢,比如高压不到100,低压不到60,或者心率低于60次,要慎用硝酸甘油,有条件的时候最好能测个血压脉搏再用药。4.谨慎使用阿司匹林 网上有个很流行的说法,"心梗时嚼服三片阿司匹林可以救命"。确实,急性心梗时服用阿司匹林可以起到防止血栓进一步堵塞血管的作用,但还有一个引起剧烈胸痛的疾病叫做主动脉夹层,如果把夹层误当做心梗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除非以往有过心绞痛或心梗的经历,本次胸痛性质相似的时候,才可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其他情况下,还是要相当慎重。5.保持患者安静状态 心梗发作时患者因为剧烈的胸痛很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躁动,作为亲属要尽量安抚患者,保持其情绪稳定,同时一定避免患者剧烈的活动,如遇患者呕吐,一定要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引起窒息。6.及时实施心肺复苏 如遇极端情况,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尽快实施心肺复苏会为抢救争取一线生机,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讲,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如何正确实施心肺复苏都需要相对专业的培训,如果有机会还是尽量参加,我也会在今后的头条中为大家提供心肺复苏方面的一些指导。 其实,再有效的急救措施也不如避免心梗发作更有效,因此对于高危的潜在心梗患者,早发现、早干预才是王道。 早期识别,尽快呼救,合理施救,让我们的亲人尽量远离心梗风险。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了解更多,关注我! 最近几年有很多关于心梗的报道,某某主播某某名人年纪轻轻突发心梗,好在抢救及时挽回了生命。如果家里人有心梗的毛病,在心梗发作时,作为家属该怎么做,才能保证患者获救,降低死亡率呢?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医师对心梗的救治理念是:时间就是生命,尽早开通患者的心脏血管。对于心梗的救治,必须争分夺秒,尽可能减少心梗对患者的危害。急性心梗表现 1、 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4、神志障碍,可见于高龄患者 5、全身症状,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6、 胃肠道症状,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7、心律失常,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8、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以在起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9、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 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抢救措施 1、及时辨别心梗,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压榨性疼痛,伴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若胸痛持续20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者,就要高度怀疑心梗。另外,心梗还可能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胃疼、牙疼、咽喉痛等,易被忽视。因此,当冠心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样要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 2、马上拨打120,统计资料发现,约1/4的患者在突发心梗时没有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120电话,而是给让家人帮忙送到医院,这样会增加患者的生命危险。因此,要在第一时间拨打120,而不要擅自前往医院。首先,随意搬动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动,会提高院外死亡率,相反,如果打急救电话,医生往往会在来的路上指导患者如何先行自救,运送途中还可进行早期诊治;其次,盲目前往医院有时会因为医院没有救治心梗的能力,或院方没有做好人员、设备和床位的安排而延误救治。 3、平静地等待救援,如果冠心病患者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有相关病史或不清楚患者的情况,最好不要随意服药。先让患者平躺,保持安静,避免受刺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吸氧,若没有氧气,可把窗户打开,让患者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家中若有病人,家属平时应对掌握急救的基本知识,尤其是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避免在疾病突发时手足无措。 操作要领:1、病人仰卧,面部向上,颈后部(不是头后部)垫一个软枕, 使其头尽量后仰。2、施救者位于病人头旁, 手捏紧病人的鼻子,以防止空气从鼻孔漏掉。同时用口对着病人的胸口吹气,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约12次。3、吹气要快而有力。此时要密切注意病人的胸部,如胸部有活动后,立即 停止吹气。并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 让其呼出空气。 注意事项:1、每次吹气后抢救者都要迅速掉头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吸入新鲜空气。2、进行4~5次人工呼吸后,应摸摸动脉。如果没有脉搏,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3、吹气要快而有力,此时要密切注意病人的胸部,如胸部有活动后,立即停止吹气。并将病人的头偏向他一侧,让其呼出空气。 结语:心肌梗死是有可能造成患者休克,甚至死亡的疾病。如果家里有老人突然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坐以待毙是不行的,那样只会使老人进入更加危险的境地。这时,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是很重要的。 "头晕目眩、浑身无力,啪的一声就倒下了。" 说起老父亲昨晚的心梗发作过程,小李依然心有余悸。 原来,小李的媳妇最近临盆在即。老父亲想着儿媳辛苦,于是自己主动从老家过来帮忙,日忙夜忙,终究给心梗爆发留下了机会。 心梗发作时,这些事情不要忘记 当身边有人心梗发作时,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才能为患者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第一时间要打120急救电话,并且不要搬动患者。 在等待医生的同时,要询问患者是否携带药物,辅助患者服用药物,使其症状得到缓解,如果在吃药之后,症状仍然得不到缓解,则应该考虑给患者进行人工呼吸。 此外,如果患者周围人比较多,应该疏散人群,给患者提供更舒畅和清新的空气。 心梗发作,应该用的药物是这些 真正对心梗管用的药物有两种,第一种是硝酸甘油,另外一种是阿司匹林。 患者在出现心梗的第一时间,最重要的还是要及时联系医生,送往医院,在等待治疗的同时,将一片硝酸甘油放置于舌头下,几分钟即可见效。不过硝酸甘油的使用范围还是比较小,因为存在很多注意事项,比如血压太低的话,就不适合用硝酸甘油作为急救药物,否则会出现危险。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抗心梗的药物是阿司匹林,这种药物具有抗凝作用,能够避免血栓的扩大,而且还能抑制血栓形成,起到治疗心梗的功效。 服用阿司匹林,最好的方法是嚼服,如果口服阿司匹林,吸收的效果是减慢的,一般起作用大概要20—30分钟,可是嚼服就不同了,嚼服能够让药效立马起作用,到20—30分钟的时候,药物作用可以达到顶峰,因此在急性突发心肌梗死的时候,最好建议大家嚼服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用药的剂量也有讲究,服用阿司匹林的最大剂量是150mg左右,超过剂量,就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并且阿司匹林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所以肠胃功能异常的患者也要酌情考虑。 但是,也并非所有的心梗患者都能服用阿司匹林,比如伴随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心梗患者,还是应该谨慎考虑。 急性心肌梗死造成悲剧的例子多不胜举,在很多自媒体的文章中,心肌梗死都是一个久热不衰的话题。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科普也各种各样相关的说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很多人就有疑问,发生心肌梗死以后,我们的家人需要做什么,才能保证患者能够最大限度的获救降低死亡呢?咱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第一时间拨打120 急性心肌梗死以后任何所谓的偏方秘诀都不可能挽救心肌梗死,只有第一时间拨打120,到医院进行溶栓或者急诊手术治疗,才有可能力挽狂澜,挽救心肌梗死于一线。所以心肌梗死以后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拨打120。 二、不要继续活动 急性心肌梗死以后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要不要地尽快赶到医院,但往往在赶到医院这样的过程当中,发生悲剧以后我们无法进行及时的施救,所以如果120能够在在很短的时间内赶到的话,我的建议是不要继续活动,等待医务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救治。 三、保持安全体位 急性心肌梗死以后不要活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保持一个安全的体位,我经常告诉我的患者,如果心肌梗死以后最好保持平卧或者倚靠位,不要站立或者坐着,因为心梗后一旦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可能随时晕倒,而站立或者不安全体位时很容易导致二次伤害。 四、不要乱用药物 很多人会问要不要含硝酸甘油,要不要含舒效救心丸?我的原则是在没有搞清楚是什么疾病之前,不要乱用药物,毕竟我们不是医务人员,而且如果真的是心肌梗死,那么我们无论用哪一种药物,都不可能缓解症状,只有溶栓和急诊手术能够改变和改善疾病状态。 五、听从医生安排 即便是到达医院以后,也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安排,第一时间作出决定。无论医生建议你溶栓还是急诊手术,配合治疗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六、学会心肺复苏 心肌梗死以后我们能做的除了以上这些以外,在医务人员没有到达现场之前能够学会判断,意识障碍能够学会心肺复苏,掌握心肺复苏技巧,可以大大增加患者的相关风险增加救治成功率。 看懂了吗?急性心肌梗死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少把自己安全的交给医生,听从医生的安排进行,尽快的开通血管治疗,挽救濒死的心肌才能让我们最大限度的减少死亡,减少并发症!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