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移动手机号,用了大概十三年左右。今年携号转网,转到了联通。换网不换号,继续用下去。后五位54014,谐音我死了又死。 这个号码是我上学那会跟报停买的,那会手机号还没有实名认证,直接跟报停选号。当时一个大纸板上,密密麻麻很多号码。有的被划了就是已出售的。 在众多号码中,我一眼就看到了一个号码,尾号54014。像我这种百无禁忌的人来说,不但不嫌弃这个号不吉利,相反我还觉得很有个性。 于是我直接拿下了这个号,号码五十块钱,好像还带30话费。毕竟报停也是要赚钱的。我的这个号买的时候月租费就是5元,现在想想真的挺合适。 那时候,数据流量也就是用来聊QQ。5元的套餐,还送30m流量。说实话十多年前真的够用,一点不怕超。后来印象里微信突然火了起来,手机里同时用微信和QQ,慢慢的流量就扛不住了。 随着科技进步,234g的改变最终我换了套餐。直到今年,感觉携号转网应该普及了,我就把号码转到了联通。套餐是8元的4g全国流量王卡。 这个号码,无论如何我都会继续用下去。不会去换号。感觉像我这种用不吉利的数字的人应该不会很多,不过自己开心就好。 谢邀:135382..672实名制。手机换了十多个,这个号码一直不变。我认为,只要尊纪守法,不偷,不抢,不欠,不骗,就没有必要去换手机号码。 谢邀。我的手机号已用了二十四年了,从在单位上班到退休,从二G到四G,一直用在现在。后五位号为33648。个人认为,没必要去换号。二十多年走的顺顺当当,也许这一号码将陪伴我一生,一直用到闭眼的那一天止。 感谢您的阅读! 37347,这是我的尾数,而我的手机号码是"老板号",1390号段!价值看似不菲,毕竟当时购买1390号段的用户确实颇有身价。我们打个比方,1995年139号段正式开始销售,那时候是价值3-4万的摩托罗拉8900刚上市,可见能够买的起手机,用的上139号段的用户确实非富即贵。 我们说一说,我这个号段的价格,我的号段当时预存了100元话费,但是并没有像大家那样可能还需要签订多种合同。那时候我刚满18岁,如今十五年已经过去,我的139号段似乎发生了变化,因为很多人会将139号当做老板号,却不知道我就是穷学生而已。 其实,手机号段的正确读法: 其中,手机的网络识别号是1××,手机的中间四位××××,指的是地区编码;最后四位才属于我们个人的数字编码! 你可能会觉得15年以上的用户很有用处?其实,最大的用处就是现在我们能够感受到的。移动前段时间查网龄送流量,10年以上赠送10G的流量。 但是,其他的优惠却没有存在了。目前携号转网的不断发展,让移动等运营商开始考虑老用户,千万别丢失老用户,因此你可能会收到移动的客服:您是X星级客户,如果携号是我们的损失,不建议携号转网! 手机号码,如果你不舍得,可以考虑携号转网,到新的运营商处,依然可以使用老号码。 题主您好: 有没有15年以上没有换手机号,晒晒你的手机号后5位数。 我己经二十多年没有换手机号了,我的后五位数是182058,也没什么特别意义。 我认为手机号长期使用和短期使用有两层意思。1,长期使用 一个手机号长期使用,最明显的好处就是会拥有一定的信誉额度。其次就是长期使用会更方便和过去的朋友联系,有时候甚至能联系上十几年前的人,所以长期使用手机的人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会给人一种信任感。2,短期使用 经常更换手机号码,有时候还动不动就关机或者不接电话的人,这类人的手机号长的用一年半载,甚至几个月,从客观上来说他们的生活工作是不稳定的,收入的浮动性也比较大,这类人欠他人的人情或者是钱的可能性比较大。 手机号人人都有,但愿大家能始终如一,故而,能一直用一个手机号码的人值得让人佩服,不能做到的想必也有他自己的原因。 以上是本人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我的手机换了七、八部,但号码一直没变。17975这个号一直在用,前前后后也有二十多年了。 这个号也没有特别的涵义,就是很随意的一个号。记的第一次买手机的时候,卖手机的小姐姐指着面板上一大串号码让我选,我看到这个号码排在第一位,就选了它。结果,这个号码就一直伴随着我。期间,我周围的很多人都频繁地换过手机号,甚至有些人为了靓号,也就是尾数带88,66或者1314,512的号码,不惜再掏出一笔钱专门买号,只有我不为所动,仍坚持用老号。这样做,并不是我舍不得花钱,而是我觉到,手机号就是一个代号,就象人的名字一样,只能代表你在别人心目中的一个认知特征,没有特别的作用。我的一个朋友特别崇拜周润发,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邹润发,他又是到公安局备案,又是登报公示,好一顿折腾,结果,一,二十年过去了,他也没有英俊如小马哥,成就如润发哥,还是普普通通一人,芸芸众生一员。其实一个小小的坚守,也可能带来异想不到好处,在我的记忆中,不变的手机号曾经帮过我许多忙,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三次。 第一次,好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我和办事员带一辆车去给一个偏远的扶贫点送物质,结果走到半路突下暴雪,车也坏了。当时的救援设施远没有现在这么完善,我们联系了交通救援机构,他们让我们耐心等待。就这样,我们在冰天雪地里等了两个多小时,也没见救援人员的踪影。情急生智,我突然想起在党校青干班的一个同学就在离这不远的一个县工作,我从手机通讯录中找到了他的号码,刚开始,我还有些犹豫,我和这位同学有好长时间沒联系了,不知他的号码变了没变?当时,就是报着侥幸的心理打了他的电话,结果真打通了,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我们脱离了困境。第二次,是我们中学的一个班主任老师去世了。她的儿子联系老师的几个学生帮助办后事。结果在老师的通讯录中找到的学生号码,大多数都没有打通,只有极个别的人联系到了,极个别中我是其一,能送恩师最后一程,我的心中也倍感欣慰。第三次,我有一次过生日,收到一个彩信祝福,看到是一个陌生号码发过来的,起初我以为又是什么公众号发来的,但当我看到这个祝福彩信制作的非常用心,就回了一些感谢的话,结果不一会那边电话就打过来了,原来是十几年前我带过的一个徒弟,后来他辞职下海办培训机构,如今事业有成,想起了师傅,就发了祝福的短信。他在电话里告诉我,他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发的信息,十几年过去了,手机号一直没有变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后来,我和这位徒弟恢复了联系,并在他的邀请下,到汉中他的培训机构参观了一番,此行真让我大开眼界,了解到了成功人士、有钱人背后的辛劳和付出。最后见微知著,用一句热词结束我的答案:不是因为看见希望而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能看见希望。 我的号码是2002年开始使用,至今没有间断和换过。 我的手机号最后五位数95313。它陪伴我23年,是我的幸运号,是我生意上的吉祥号,伴随我生意兴隆,也结识很多好朋友,帮助过我,关心过我。所以它是人生号,是我生命号。 71858
1996年到现在,没有换过号码,也没有添加过号码。用得久了就会产生感情。非常不幸的是前阵子手机忽然莫名其妙死机,我前后修了半个月也没有抢救回来。手机上面积累的几乎从上班时候开始的联系人全丢了。云端储存的号码也不全,更惨的是记录电话号码的小本本也丢了。我每天记录的日记和近5年的家庭账本,平日里写的文字,基本上全部都丢完了。当然,这和手机号码无关,和手机本身有关。我的手机经常用到坏才换,这次也不例外。只不过这次不像往常可以正常把号码导出来,所以现在我重新开始寻找联系本上的朋友。估计能找回来十分之一就不错了。 这个号码是开手机店的朋友帮忙挑的。另两个1818和5858的号被另外的朋友提前抢走了,我最后选了这个。我不想更换号码,因为觉得这东西就像名字一样,你总是换来换去,朋友们就找不到你了。尤其是现在网络时代,什么都跟你的电话号码捆绑!几乎等同于身份证了。 我想啊,以后可以多几个电话号码,但是这个最早的和主要的,可千万不能更换! 我见过很多经常换号码的,这肯定是有故事的人么?这种人觉得不可交!也见过一聚餐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掏出好几个手机在桌子上摞起来。电话一响,先看看是哪个,然后再选择接或者不接!还给你解释着电话号码就不能用时间太长,不然会有很多不方便。 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想知道。我只知道,我的号码就是我的身份标识,公开,透明,想找到我的,无论时间多久,只要记得我的号码,就一定能找到我! 一点看法! 2004年到现在,刚好15年。 这是因为我2004年加入了西北拓荒大军,做着发财梦跑到新疆以求能生活的更滋润点。 这之前,从第一批大砖头过后的摩托罗拉,再到能砸核桃的诺基亚,号码确实换过好几次。还记得在河南进疆的最后一个号码尾号是20588,也用了好几年。如果不是背井离乡去外地发展,估计这个号码有可能陪伴一辈子。 自2004年到新疆后,通过关系找了个好记的号码,毕竟做生意有个容易记的手机号还是非常管用的。尾号42000,移动的。 用了一年多吧,当时看到了另外一个也是移动号码,尾号同样是42000,于是拿了给媳妇用。 再后来电信公司好像刚投放了一批新号段,189的,又是熟人给了个尾号42000的,并且除了开头的139和189不同之外,其他的都一模一样,这样的号码肯定不能错过,毫不犹豫的收入囊中。 直到现在,回河南两年了,仍然没舍得换号,还是这两个新疆的号码。家里和店里装宽带电话强制送的号码依然让它们躺在抽屉里睡大觉。 至于题主总结的那几点,真的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说并不是那么绝对,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适用的。 一路走来,问心无愧。真的不欠谁什么,也确实不想跟好多朋友失去联系。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提速降费。取消漫游后再加上也不在乎那点电话费了,所以才不舍得换。 但是,异地号码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在外地办理一些业务。现在的手机都绑定了这个那个的,换一次号码要跟好几个银行和一些账号相关联的业务,还是非常麻烦的。 比如说春节前,接到新疆电信客服电话,让我去当地营业厅完成实名认证。内地的朋友可能不是太清楚,新疆是实行最早电信实名的地区,我印象中清楚记得早就做了实名认证的。但是他们说没有,又无法异地办理,如果想继续使用这个号码,唯一的办法就是乘汽车倒飞机再打的到当地营业厅办理,这样的话来回折腾上万公里,花费最少也得四五千以上,实在让人郁闷! 现在的网络技术对于这个问题其实真的不是问题。比如说银行的系统都可以全国通办,公安的系统也可以全国查询和办理,为什么通讯公司非要这样折腾老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