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类型的爸爸让孩子更有出息,让家庭更幸福,你家有吗?
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家里还是家外,和孩子互动最多的是妈妈和帮忙带娃的长辈。
一个家庭里最在乎孩子教育的,大多数还是妈妈。
从怀孕胎教到孩子早教
从幼儿启蒙绘画、玩具,到以后读公立还是私立学校
一直"鸡娃"一直"卷"的妈妈们为了孩子的教育冲锋陷阵
爸爸们刚开始还热情配合,出谋划策,时间一长,直接退出"战场"
留下妈妈们风中凌乱,仰天长啸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 中说:母亲在婴儿3岁之前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而在3岁之后,由于孩子活动能力增强,父亲的重要性开始凸显。
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有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周遭事物,对孩子的认知发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专业研究表明,父亲很少参与孩子教育或长期缺少父爱的孩子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表现在:少言寡语,交友困难,急躁冲动,害怕失败,感情淡漠,情绪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厌学,离家出走,甚至偷盗等犯罪行为。
父亲的缺席对孩子的教育是百害无一利,孩子是家庭共同的结晶,爸爸应该提高陪伴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妈妈对爸爸每一次的陪伴给予肯定,给足爸爸面子,营造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
而这5种类型的爸爸会让家庭更加幸福,孩子的未来发展越来越好。
01永远最爱妈妈
在中国90%的家庭里,孩子的地位是最高最受宠的。老一辈将孙儿捧在掌心,父母将孩子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按理说这样的家庭应该是和谐快乐,实际上这样的家庭每天都会为孩子的问题,生活的琐碎争吵不断。
一个错位的原生家庭,不仅会引发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矛盾,还会引发孩子的疾病和青少年叛逆等一系列问题。
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曾说,在家族中,序位法则非常重要,比如说一个人,一旦组建了新家庭,那么核心家庭的重要性,就要高于原生家族。唯有尊重这个序位,核心家庭和原生家庭才会彼此舒适,和谐共存。
正确的家庭序位是什么?心理学"关系序位蝴蝶图"给出了正确的排序:
第一位是丈夫和妻子,
第二位是核心家庭和孩子,
第三位是和原生家庭的关系,
更远的是和朋友,兄妹的关系......
当一个家庭,是这样的排序的时候,就是相对健康、幸福的关系,婚姻问题自然少。
02建立规则并遵守
1920年,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给我。"
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辛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并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
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明白了什么叫责任"父亲并没有把孩子的责任一推了之,那不是真正的父爱和母爱,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允许孩子犯错,但要让孩子敢于承担相应的责任,遵守规则。
就像人们常说的,"你与父亲的关系,决定了你与社会的关系",意思是和父亲关系好,就能较好地融入社会;和父亲关系不好,融入社会就会有难度。
世界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的老总比尔·盖茨出身于美国西雅图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他父亲威廉很注重从小培养他"凭本事打拼"的意识。
威廉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信心和干劲。"
盖茨帮家里做事,父亲总是给予一点小报酬,以此激发他的热情,让他懂得工作是通往幸福的台阶。威廉表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了解现实社会和外部世界,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大家一起劳动,一起追求同一目标的快乐。
上私立高中时,盖茨就和朋友一起开发了计算市内交通量的软件,并在竞争中取胜,签订了一份数额不小的合同。后来,学校的负责人雇用他们编制教学计划,盖茨还与人合作,编写了企业的工资系统用的程序。威廉夸奖说"盖茨是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
荣格说,母爱指向融合,父爱指向秩序。
也就是说,父爱更多的是注重逻辑,强调秩序、规则和理性的力量。
与母亲相比,父亲在陪伴孩子玩耍时通常更加兴奋和冒险。他们喜欢挑战孩子们的极限,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乐趣。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父亲,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他们的陪伴和教导,对孩子的人生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03用心陪伴孩子成长
耶鲁大学一项研究表明:父亲带大的孩子往往智商更高,更自信,也更优秀,走向社会以后会更容易成功。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也曾经做了一个人口特性分析,对11000名同时期出生的50岁英国人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个很高的相关性,那就是童年时期父亲参与带娃的人智商会更高。
研究指出,不管父亲本人拥有什么地位、或者是智商财富等,只要是在孩子的童年有多加陪伴,就会对孩子的智商发展有影响,而且这样的影响可以长达几十年。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小时侯被无数人誉为"神童",他的许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乐中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但是,莫扎特有如此成就是与他父亲的精心培养密切相关的。
莫扎特3岁时,父亲就发现他经常静静地坐在一边,很有兴趣地看姐姐练琴,于是就开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在父亲的指导下,莫扎特5岁开始创作短曲,6岁创作钢琴协奏曲。后来,为了更好地培养他,父亲甚至放弃了在宫廷里当乐师的工作,将全部精力用在莫扎特身上。
可以说,没有父亲那份执着的精神、严格的要求和深厚的关爱,是无法造就莫扎特这样一位音乐大师的。
04 参与做家务
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爸爸是否家务,会影响孩子尤其是女儿的职业选择。
在爸爸不做家务的家庭中,女儿倾向于选择老师、护士、家庭主妇等职业;
而在爸爸做家务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在职业选择上更自由和多元,会挑战CEO、企业高管、军官等男性化的职业。
不仅仅是职业的选择,孩子的婚姻观、亲密关系的建立,都深受父亲的影响。
曾经有一个短片《你的样子,就是你女儿未来老公的样子》刷爆朋友圈。
视频加载中...
短片中,年迈的父亲看着自己曾经宠爱的小姑娘每天下班后要洗衣服、做饭、陪孩子做作业、收拾家务……忙得焦头烂额,而女婿则在一旁悠闲地喝咖啡。
这位父亲为女儿写了一封道歉信:
宝贝,你现在已经长大了,你以前玩过家家,而现在打理自己的家,还有你的公司。
我很自豪,也很愧疚,愧疚你不得不自己一个人完成这些事。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你,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你的丈夫也有份。
但我也没资格说他,因为我从来没有帮助过你的妈妈,你老公肯定也是从他爸爸那学来的……
05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孩子的成长,需要妈妈温暖的怀抱,更需要爸爸强壮有力的臂膀和引领。
育儿路上,爸爸应该担起父亲的责任,在孩子的童年记忆中留下清晰而美好的身影,而不只是一团影子。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爸爸还要记得宠爱妈妈喔,最好的教育,是爸爸爱妈妈。
在爱的浸润中长大的孩子,见过爱的模样,才会懂得去爱别人,像小太阳一样散发出爱的光芒,给爱的人满满的爱和温暖。
在家庭氛围和睦、温馨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拥有更加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这种家庭氛围需要父亲和母亲共同营造,而父亲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在家庭中起到榜样作用,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