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理解一点,买表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还是为了给自己看的。 买表本身就是对自己价值、品味的一种体现,更是作为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征。按消费阶层来讲的话,其实国内大部分人都不认识表,只认识你是有戴表或者没戴表两种。 稍微懂表一些的,会知道天梭、浪琴、劳力士这类的表,再细分下去他们也不认识。另一方面来讲,戴表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性趣相投的人,如果别人get不到你的表,你说得再多,别人在意的也只是"多少钱""哪个国家的",再谈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 虽说戴表的人不少,玩表的却是在少数的,能够一眼辨品牌,辨真假还是少数人才能办到的。但一个相对低的手表和一个相对高的手表,带给个人的自信和气质是完全不同的,不然的话,你完全可以去比较一下的。 当然,戴了表周围的人都不认识,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价值观、品味的不同的,根本不用人云亦云,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呢。 记得在三四十年前,有人佩戴腕表,都是为了计时,方便工作。不过,那时计时工具不多,有一块腕表是件真正的奢侈品,只有极少数人才有。现在腕表的计时功能减弱,大多数人佩戴腕表,是起一种服饰搭配,画龙点睛的作用。市面上的名表多在数千到数万不等,一般中等收入者都可以买的起,就看你喜不喜欢了。富人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表,那才是身份的象征,炫耀的资本。几万块钱一块的劳力士、欧米茄、万国等等不过就像女人的手饰包包之类,起到装饰作用罢了。 喜欢腕表的人看见了心仪的表是会中毒的,不喜欢的人说你花那么多钱买个铁坨坨是吃饱了撑的。人各有各的爱好,就看你怎么理解了。戴表的不一定就是炫富,就有多高的品味,不戴的也不一定就没有钱,没有品味。但总的来说,佩戴一块合适的腕表,比起脖子上挂串金链子,有品味的多!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参加工作了,父亲送我一块广州牌手表,虽然价格只有90多元,但还要凭购券才能买到,也是稀罕之物。90年代初,自己咬牙花800多买了一块进口英纳格的双历机械表,这个牌子当时在国内很吃香。父亲是个医生,工作需要,佩戴的也是这个牌子,是他早年在北京工作时王府井买的,记得是不带日历的三针表,古朴典雅。自从电子表、手机等新的计时工具大量出现后,对佩表就不那么关注了。 近些年来,随着国人生活品质提高,腕表又开始兴起,中国成为国际知名品牌腕表的大市场。自己兴趣又起,又开始关注腕表了。就像自己喜欢摄影一样,喜欢机械腕表的精密工艺与艺术品质。我认为买表不是为炫耀什么,只是一种消费行为,量力而行,喜欢就好。现在腕表品牌众多,有很多亲民的品牌,大众都能消费得起,对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都是一种追求和展示。当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后,总会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买到自己心仪的,能在经济上承受起的腕表,享受机械之美和科技文明给你带来的自信与自豪,何乐而不为呢?至于他人理不理解,认不认识,都与你的追求无关,除非你真的是为了炫耀。 我的全家福,可惜广州牌表找不到了。 真是自寻烦恼。是不是感到很无趣? 这根本就是表的错,也更不是观众的错。 这就好比穿着皮草坐公交,还要埋怨乘车人不懂得欣赏,还不懂礼貌地蹭来蹭去。 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见什么人,讲什么样的话题。这就是规矩。 即使要是装,也要找准对手。不然,观众不知何意,还会笑话你。 戴个手表,回家装逼,没人认识,你现在开个再好的车没人看你,你用再好手机没人看你,你骑个驴回头率肯定高,这就是现实 诚然很多人买表是给别人看的,但也有很多人买表是给自己用自己体味的。 机械表几乎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最精密的机械设备。身边的人认识不认识就看你是为了给自己的还是为了让别人注意艳羡的。 这些年我买了很多块表,除了两块欧米茄其余大多数周围的人都不认识,当然除了比较近的一些被我普及过一些表的知识的朋友。 你需要别人认识那就买国人认识的大品牌,劳力士卡地亚最合适,当然如果你的生活圈子都比较有钱一点那就百达翡丽、爱彼之类的。如果你不需要别人认识除了这两个品牌还有朗格、格拉苏蒂、法兰克穆勒、罗杰杜彼,甚至更小众的亨利慕时、帕玛强尼之类的。 于我来说我不在乎别人是否认识,因为我买表主要是给自己欣赏和佩戴的 我们国家,很多地方的年轻人,工资收入就几千,但是呢,东家提辆A4,西家买个Q5,全是贷款。出门玩儿,抽的全是中华,泡个吧动不动就千把块,吃饭只吃大餐。 如果你是那个城市的人,肯定感同身受我的描述——在那里,圈子文化就是这样的,人与人之间都在演,装B装习惯了,大家互相装也很怡然自得。 我们国家,也有一个地方的社会文化不一样,大街上掉个砖头很大几率能砸死个光收租每月都十几万的大佬,但那个地方的人,一辆索八就代代步了,没见热衷去整揽胜、X6的。如果你正好在这个城市工作,你大概能懂身边有钱的本地土著的低调,就算挣了几百万也不会敢在那个城市拽成二五八万的。 没办法,一方水土一方人,你要买表,在乎身边的人的感受而发问有没有意义,就要看你身边是什么人、什么圈子、什么氛围。 如果你身价一般,至少没超出你身边的人多少,大家都没啥人带名表,那你也没必要。你知道吗,很多人对你知根知底或者有基本判断,你如果戴了超出你现在阶层的表,不但不会让人羡慕,还会被别人当做没钱也上车的中二。 如果你身价可以,身边的朋友也差不多——那么不太可能没人认识好点的表,所以这种情况应该不是。 如果你身价可以,身边朋友却太LOW了没人认识豪表,那么,你还管他们干嘛,你去混符合身价的圈子不就行了嘛。 戴手表是为了让别人看吗?这样的话可能心里会失衡,因为从目前的消费水平来看,大部分人是不懂表的。 首先,"看时间可以用手机"这句话是我觉得这些年来最大的误区,在特殊的工作场合,你试试一直掏手机看时间够不够礼貌,是不是方便。手表一直都是最便利的知晓时间的工具。 但同样是手表,几千块钱的和几十万的最大区别在哪里?恐怕是你自己对个人生活品质的追求。你已经不满足于只用来看时间的工具,希望可以从手表上获得更多乐趣,包括背后的历史、机械制造带来的美感、当然还有的就是够好看,培养审美能力。 大部分时候,身边的人根本不在乎你戴的是什么手表,如果他们自己对此并没有追求的话。你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发出"哇"的赞叹声佩服你的眼力和实力,那恐怕真是庸人自扰了。美的东西首先是属于自己的享受,其他都在其次。 但戴了贵的手表,就真的不能体现一些额外的价值? 答案是可以。其实你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结交好友的方式,在茫茫人海中突然遇到一个懂表爱表的人,对你的选择赞叹有加,那就如同知音,你们交往以及成为朋友的可能性会很大。有很多真实的故事,就是生意上的两个人忽然看到对方在手表品位很相似,一拍即合,从爱好谈到生意,有时候就那样成功了。 我特别佩服愿意在"美"的事物上投资自己的人。品位都是需要经历和钱砸出来的,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你没有胆识去花钱,就没有机会遇到那个对的人。 戴一块好表,先愉悦自己,再偶遇知己,这就是最好的价值。 月薪不到2w,刚供完车,厦门房贷每月要还1.3w,35岁了,也一直很喜欢表。我觉得吧,与其花2,3000去买那些精仿不如实在点多花个万把块买个符合自己现在能力和身份的表。我看着很多人一个月几千块赢硬戴着精仿装一下,或者有一些确实是有实力的人做着不符合该正品原表佩戴者身份的事情。手表是提升自己原有内在价值及气质的东西,让你更有守时的观念。和古代君子佩玉坠是一样的道理。凡事若德不配位,我觉得也失去戴表的意义了。记住,真正有身份的爱表的绅士和君子是不会看你戴的表品牌高端与否,他会真心推荐你符合你身份的佩戴,不论入门的天梭海鸥西铁城还是高端的江诗苏格百年。 这个想法很可爱,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刚开始买奢侈品,第一件第二件包肯定是希望大家都能认识赞叹,如果大家不认识,甚至会故意挑起话题让别人看到。记得我买第一个LV的时候就假装不经意的拍到照片里,然后发朋友圈说今天下雨啦,鞋都湿啦。 大家也都非常捧场的,问买了新包?好看啊?多少钱?在哪儿买的? 这里我觉得买这个包的价值基本就有了。好特别沾沾自喜的一整天,但是差不多一个星期这个新鲜劲儿也就过了,之后再看这个包就是一个正常的包,也没有太多感觉。喜欢肯定是喜欢的,但是不会有那种特别想跟别人炫耀的心里。 后来很长时间我买任何奢侈品都没有再公告天下过。 直到我第一次买香奈儿的包时候,也拍了一张照片说现在开始吃土。然后下面又是一片哀嚎,说我有钱。 所以我完全能理解一个买了一块好表想让别人知道的心情,最怕别人都不知道,所以尊重内心吧,如果想知道你还不如大声嚷嚷,或者发朋友圈说自己就买了一块表,大方接受别人的赞美。不过呢,等你过了这个新鲜劲儿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个表始终是属于自己的,不管别人有没有发现,他都是你的财富,你都会很开心。 不用觉得,让别人看到是一种炫富。就是想接受赞美,想接受羡慕,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虚荣心…手表也不是偷来的抢来的是你自己靠能力买来的。 题主的意思是想买或者已经买了个觉得很贵的手表,但又不是劳力士这样家喻户晓的品牌,结果身边的人都不认识这个品牌,无法达到炫富的目的。其实这是对于腕表的认知不足带来的影响。这有点像开着辉腾结果很多人只认识大众车标,却不知道奢华的内在。 既然选择开辉腾而不是奔驰宝马,说明车主也是一个低调,注重内涵的富人,手表亦是如此。很多人认识劳力士,却不认识更高端的爱彼,江诗丹顿,百达翡丽等等。富人在挑选手表,并不是为了炫富,而且在于手表品牌的价值,款式,品质等,应当树立正确的认知。 希望题主在选择手表时更多的关注手表的品牌价值,款式,做工,机芯等等。 这些图片都是实拍图,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或者咨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