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晨语初听 编辑 |老涵前言 春秋战国时期,可谓是历史上十分热闹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不但学术风气十分活跃,各国在角逐与纷争中,也诞生出了很多的英雄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故事都被写进了教科书中,比如"廉颇负荆请罪"、"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其实除了这些,战国时期还出现了四大名将,其中就有秦国的白起和赵国的廉颇。 而白起则被认为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在白起的军队中,就有一条铁的纪录,那就是严禁士兵吃羊肉。 秦国地处西北地区,本来就有食用羊肉的习惯,因此士兵起初都反对这个规定,直到白起让一个士兵向前走了50步,众士兵才知道了白起的用意。 羊肉本身有补充体力、温暖身体的作用,对于行军打仗的人来说确实是个好东西,那么,为何白起要禁止士兵吃羊肉呢?他这么做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崭露头角 说到白起,很多年轻人都会以为他是手游《王者荣耀》中的一个英雄角色。 其实历史上真的有白起这个人,而且他还是战国时期秦国有名的战神,一生打过无数场仗,且从未有过败绩,战斗力比《王者荣耀》中的白起更高。 白起又名公孙起,是秦国的一名大将,但是有一种说法,认为白起其实并不是秦国人,而是楚国人。这又是谁说的呢? 说这话的人,是自称白起后人的白居易,他表示白起是楚平王的后人。而事情还得从白公胜说起,白公胜是楚平王的孙辈。 传言白公胜的父辈就是太子建,但是楚平王因为听信谗言,预加害于太子建。也有说法是楚平王看上了太子建的嫔妃,总之,太子建被迫走上了逃亡之路。 而当太子建逃亡至郑国时,被郑国人所杀。不过他的儿子白公胜却逃了出去。后来楚国局势发生变化,白公胜再次回到了楚国。 回国后的白公胜开始养兵练兵,想要为父报仇。但是当他提出讨伐郑国的要求时,子西表面同意却不出兵,且当郑国有难时,楚国还伸以援手,这让白公胜十分气愤。 于是白公胜在打败了吴兵后,以献战利品为由,在朝堂上杀死了子西、子期二人,还囚禁了当时的领导者楚惠王。 然而白公胜虽勇猛,却不是一个做大王的料。当上楚王后他就飘了,完全不能服众。最后他被叶公派遣的军队击败,自杀谢罪。 但是据史书记载,白公胜的五个儿子都逃到了秦国,而白起就是其后人。因此说白起是楚国人其实也是有依据的。 白起在楚国出生,出生时已经是楚国日渐强大的时期。长大后的白起十分聪慧,他熟读兵法且擅长用兵。他的作战能力很快得到了穰侯魏冉的赏识,并加以悉心栽培。 秦昭王十四年时,在魏冉的引荐下,白起被任命为左更,奉命带军在伊阙迎战,而这一战则让白起一战成名。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呢? 原来在伊阙之战之前,秦昭王就派兵攻打了韩国,因为当时的韩襄王刚刚去世。韩国眼看自己的城池被秦国慢慢占领,于是就去向邻国魏国求援。 其实魏国内心并不是很想帮忙,但是秦国是共同的敌人,且韩魏本来就有联盟,于是硬着头皮点了人马前去增援。 韩魏因此集齐了24万大军在伊阙与秦军对阵。其实这场战争秦国自己是没有胜算的,因此仅派出了敌军二分之一的人手给白起,这是明显的以少敌多。 白起早前也对敌军进行了了解,知道韩魏派出的都是老将,且兵马是自己的两倍,他深知自己只能智取,硬碰硬并不占优势。 经过观察,白起发现韩魏虽然联盟了,但是这个联盟却不是很牢固,韩国迎战是必须的,毕竟秦国攻占了自己的城池,但是魏国明显就是被迫淌了浑水。 已经吃过败仗的韩国此时肯定希望魏国先出手,但是魏国想着你的事你都不主动,我只是个帮忙的,我为什么要先进攻,于是二人就都等着对方先动手。 白起掌握了这一点后,打算各个击破。他先派了大约两万兵马去牵制战斗能力较强的韩国,然后派了10万大军去进攻魏国军队,魏国由于只有不到六万兵马,很快就败下阵来。 白起在解决了魏国之后就立马率兵去反击韩国军队。由于韩国自始至终都没想到兵马不足的白起居然会兵分两路作战,且出兵如此之快,显然是措手不及。 就这样,白起用二分之一的兵马战胜了韩魏两国24万兵马,为秦国打开了东进之路,也让自己一战封神。 决战长平 白起在伊阙之战后,又陆陆续续为秦国打赢了很多仗,楚国也逐渐扩大了自己的版图,而白起在秦国上下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在前262年时,白起又奉命攻打韩国,眼看就要攻占上党了,韩国的恒惠王听闻是白起带兵,立马就派冯亭向秦国议和,割让上党求秦国退兵。 但是冯亭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愿意向残暴的秦国投降,反而向赵国投降了,毕竟赵国的大将廉颇也是当时的风云人物,且赵国不像秦国残暴。 此时的赵国兵力强盛,面对冯亭的投降,自然是欣然接受,还派遣廉颇率兵镇守长平,以防止秦国来犯。 秦国在知道赵国接受了上党后,十分气愤,两年后,秦国攻破了上党,并立马向赵国发起战争。或许是早已预想到会有这一天,驻守长平的廉颇立马就设下了三道防线。 但是秦国作战经验十分丰富,未经过多久,就破了廉颇的第一道防线。廉颇分析了双方的情况后,觉得对战并非良策,于是就全军退守到第二道防线,准备以此消磨秦军的士气。 其实这个策略起初还是十分成功的,秦国攻了数月都没冲破廉颇的防线,但是此时赵国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问题。赵国有二十万大军在此待战,粮食消耗大,军队粮库告急。 而秦国的粮食产量是赵国的三倍,继续耗下去赵国就会处于下风,此时的赵国十分着急想要结束战争。对于廉颇的不进攻行为,赵王十分不满。 加上阏与之战时,赵国曾击退过秦军,这让赵军士气大增,赵王认为如果集中兵力对抗秦军,胜算应该是很大的,于是赵王就让赵括将廉颇换了下来。 而这个赵括讲起用兵之法头头是道,但是实操却很差,只会"纸上谈兵"。而反观秦国,面对久攻不下的长平,秦王则让白起换下了之前的大将。 赵括上阵时,又增加了20多万兵力,至此,赵国的军队达到了45万。白起挂帅后,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制定出了周祥的作战计划。 他先派人上前诱敌,一边打一边佯装后退,将盘踞在第二防线的赵军逐渐引出了防线,并走向了秦军的埋伏圈。与此同时,他又派两万五千人的精锐轻兵偷偷潜入赵军的第三防线。 由于赵军主力全部在第二防线,因此第三防线的防守较弱,很快被秦军击败,如此一来,赵军就与后防断了联系,整个赵军就落入了秦军的包围圈。 被围困的赵军时常被秦军攻击,粮草也出现严重不足,士兵甚至开始自相残食,最后赵括被迫从多面进行突袭,想要冲出包围圈,却被射杀,剩下的四十万大军则选择了投降。 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大灭赵国威风,赵国也从此一蹶不振。而白起在秦国的名声越来越大,但却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白起在赢了长平之战后,向皇上申请陈胜追击。赵国害怕被秦国攻打,于是派了苏代去贿赂秦国的丞相范雎。 苏代给范雎分析了当前局势,他指出白起居然欺骗赵国的四十万降军,将他们全部杀死,现在秦国以外的百姓对秦国意见就很大,秦国攻占赵国最后也得不到多少百姓。 苏代还强调,现在白起风头正热,如果秦国统一了赵国,那白起的地位肯定更高,最后肯定高过丞相。 范雎觉得苏代说得有理,于是就向秦王上书,说秦军久战已经十分疲惫,国库消耗也很大,需要休战整顿。 尽管白起分析了很多此时攻打赵国的优势,但是皇上还是听取了范雎的建议,没有向赵国进攻,接受了议和。白起也因此十分怨恨范雎。战神落幕 大半年过去后,秦昭襄王又打算派王陵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但此时白起又站出来反对。 秦王很生气,认为白起就是与自己作对,之前国库空虚的时候说要打赵国,现在国库充盈反而不赞成攻打赵国。 白起分析说尽管这段时间秦军休养生息了,但是在士兵伤亡上花费了太多的金钱,而赵国的士兵在长平之战时死了40多万,这些人不用抚恤,加上赵国不想被打,每天勤奋耕作练兵,此时赵国优势更大。 日渐强大的秦王哪里能接受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言论,他命令白起挂帅征战,但是白起认为此战不能打,于是称病不去,秦王只好派了其他人挂帅,但却惨败。 于是秦王再次要求白起上阵,但是白起却觉得这场战役就是在消耗秦国士兵的数量,继续称病不去,秦王一气之下就将白起贬了官。 随着邯郸秦军不断传来战败消息,秦王更加怨恨白起,要求白起带病离开去往阴密。但是白起到了杜邮时,秦王为泄愤命白起自刎了,一代战神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白起一直是一个十分有争议的将军。他的主要功绩就是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纵观白起一生,我们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奇才,除了排兵布阵堪称一绝,还是一个十分细心的人。 白起的军队中有一条规定,那就是不准士兵吃羊肉。一开始士兵对此非常不满,有一天,一个士兵就偷偷吃了羊肉,还被白起发现了。 白起拎着这个违纪的士兵来到大家伙面前,就准备进行军法处置,以儆效尤。这名士兵不服气,说士兵每天都很辛苦,为什么不能吃点羊肉补补? 其它很多士兵本来就对这个规定有所怨言,此时纷纷跟着起哄。白起听了之后并没有生气,而是对这个士兵说你向前走50步试试,士兵按照白起的话向前走。 这时白起问其他人,有没有闻到什么味道。众人这才明白了白起的良苦用心,原来是有一股膻味。白起解释到,行军打仗除了要会攻,还要会藏,羊肉味道极重,如果士兵都吃羊肉,敌军很快就会发现,那就无处可藏了。 由此可见,白起真的是个带兵打仗的天才。据统计他一生打了三十年仗,大大小小的战争多达70场,且从无败绩,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最后却被逼自刎。 难道仅仅是因为白起最后没有带兵去邯郸就要被秦王杀掉吗?其实也不尽然。在这件事情上,秦王确实是十分气愤,但更多的应该是畏惧吧。 白起的实力秦王是了解的,白起在秦国百姓中的地位秦王也是知晓的。自古以来的君王都会担心手下的将领拥兵自重、功高盖主,显然白起就威胁到了秦王的利益。 此时的秦国已经是十分强大了,也确实到了可以过河拆桥的时候了,因此秦王虽说是听了范雎的建议除掉白起,但实则他内心大概也是这样想的。 尽管白起对于秦国而言有巨大贡献,为我国的兵法布阵提供了参考,但是他也有残忍的一面。白起打仗不以夺取城池为唯一的目的,他的目标还有歼灭敌军。 古代征战,一般有不斩来使、不杀俘虏、善待降兵的原则,但是在白起这里,敌人一定要歼灭,比如长平之战,白起居然骗四十万降军,还将他们活埋,真的是非常残酷了。 总的来说,白起擅长用兵,但却很难得到人心,对于秦国而言,他是英雄,但是对于别国而言,他就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