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网络举报的大瓜是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甜,一个又比一个熟,让广大吃瓜网友是应接不暇,有点吃不消了。这不成都80后副区长事件、扬州90后副局长事件刚刚接近尾声,没想到昨天晚上齐鲁大地的昌乐县又爆出了一个更大的瓜。 不过这次网络举报的主角不再是网友们都十分关心的男女生活作风问题,而是一桩地方政府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营商环境话题,估计女网友关心的会很少,而男朋友可能会关心的比较密切。 在低速电动车领域享有一定影响力的雷丁汽车董事长李国欣,在其企业微信公众号上,公开举报企业所在地昌乐县的县委书记王某,并在自媒体平台同时上传了相关举报视频,号召大家去观看自己在微信上公众号上的举报全文。 李国欣的这篇举报文章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就对山东官僚主义十分厌恶的广大网友纷纷力挺李国欣,并强烈谴责昌乐县委书记王某的不担当不作为,以及逼迫企业数据造假的行为。有的网友还想象力十分丰富,认为县委书记王某之所以不给企业帮忙担保续贷,其原因是企业没给王某送钱送物。 作为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看了这篇举报全文之后,第一感觉是比较震惊,震惊的原因是这个企业的董事长竟然可以如此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第二感觉是很无奈,因为我完全可以理解昌乐县委书记王某坚持不给企业担保续贷提供支持的做法。 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科级干部,但如果给我换位一下,让我当昌乐县的县委书记,我也坚决不会给这样的企业继续贷款提供担保。可能有的人说我是官官相护,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准备对我进行疯狂地拍砖,不过先别着急拍砖,人在愤怒的时候做的决定,往往是愚蠢的,先来看看我的分析有没有道理: 雷丁集团此前是我国老年电动代步车行业的骨干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广大农村和城市老年人喜欢的电动车,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老头乐。这类电动汽车是迷你版的轿车,虽然比较小,但完全可以满足老年人出行短途出行的需要,而且不用挂牌照,相关的驾驶人也不用有驾照,所以填补了老年人这个空白市场,占有率曾达30%。当时这个电动汽车的名字叫比德文,在山东及其周边广大农村和城市的市场占有率极高,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风头正盛,当时山东电视台很多节目的赞助商就是比德文电动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比德文电动车(雷丁集团)疯狂收割老年人的退休金时候,国家部委出台了一项政策。2018年11月,国家六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 》对屡屡发生交通事故的老年电动代步车亮起了红牌,因为新的规定要求电动汽车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政策规定,必须要挂牌照,驾驶员必须要取得驾照,这对于雷丁集团的生产销售来说可以说是晴天霹雳。 面对政策变化带来的企业发展困境,雷丁集团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寻找出路,这时候他们看上了新能源汽车这个风头正盛的朝阳产业。不过生产新能源汽车必须要有相关的资质,相关资质的办理是非常艰难的,甚至对于原来只生产老头乐的雷丁集团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他就想借壳拿到资质。 2019年,雷丁电动车 斥资14.5亿元收购野马汽车 ,用来获得生产新能源汽车 的资质,在这14.5亿元的投资中,有13亿元是昌乐县政府为其提供的担保。之所以昌乐县委县政府下这么大的决心,也是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看中了雷丁集团当时通过PPT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的美好愿景。不过谁也没意识到,新能源汽车可不是一个县委县政府出资担保就能玩转的领域,新能源汽车那是需要巨大的前期投资、拥有先进核心的技术,以及出色靠谱的运作团队。只可惜后来证明,雷丁集团都不具备这些优质特点。 遗憾的是,雷丁集团收购野马汽车后,市场表现差强人意,最高峰的2021年的销量为3万辆,这个数字无法实现盈亏平衡,2022年更是断崖式下滑到1.79万辆。雷丁集团开始拖欠上下游企业的货款和产品,当时网上的各类举报质疑投诉,可以说是此起彼伏。大量的销售商已经给雷定集团预付了货款,但其实却收不了车辆,而给雷丁集团供货的供货商供了很多原材料,却迟迟拿不到货款,企业资金链明显处于很大的困境之中。 雷丁集团经营状况如此之差,所以根本就无力还款。当初收购野马汽车的贷款到期了,面对资金链断裂的现实,企业的董事长李国欣想到的办法那只能是继续融资,借新的钱还旧账,不过很明显这是一个无底洞。他要求昌乐县政府继续给他进行担保融资贷款,贷款方要求必须提供抵押物,他就要求昌乐县委县政府把县里的公共资源以及建设类土地作为抵押物,为他提供贷款,为企业续命。换句话说,如果企业还不上贷款,县里的公共资源就被抵押给贷款方了。 一个企业不找市场找市长,要求政府为他提供担保贷款,这样的企业能有发展潜力吗?把整个县里的公共资源和他进行捆绑,那么这样合适吗?给这个企业几十个亿之后,估计还需要继续担保,最后结果就是整个县里资源全抵押了。 2022年初上任的昌乐县委书记王某是个明白人,看到这个万丈深渊,他不同意为雷丁汽车的续贷提供担保。不仅如此王书记决定拒绝为雷丁集团从另一家国有企业32亿元的融资提供担保。那么王书记这么做对与不对呢?从法律的层面上说,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得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当初收购野马汽车13亿元担保应该是昌乐县下属的国有担保平台提供的。虽然不是政府的一般债务,但仍属于政府下属国有企业的债务,从审计角度来说仍然属于政府隐性债,政府仍然有还款的义务。 政府债务平台上次担保的13亿,估计要让昌乐的纳税人掏腰包给他还了,这次又要32亿贷款担保,这对于一个昌乐县这个县来说,整个县里的所有财政和公共资源设施都要和这个企业进行风险捆绑,整个县将面临破产的危险,要知道2022年昌乐县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才28亿元。 所以新上任的昌乐县的县委书记王书记果断拒绝继续在融资担保的深渊里越陷越深,实际上是非常明智之举,也是敢于担当,敢于为全县人民负责的英明之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个企业是一个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没有优秀运营团队的企业,这种情况下,当地县委县政府如果还要孤注一掷,把全县的公共资源和全县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都命悬一线于这种企业,那么简直是对历史、对人民、对事业不负责的表现。 实际上这样的企业之所以走上今天这种困境,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企业的负责人并没有真正把资金用于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技术研发方面,而是把重心用在了一些根本不靠谱的行为上。最直观的一个行为就是,该企业董事长竟然耗费3.45亿元买了一幅画,真是让人大跌眼镜,企业好不容易融资了10多亿,其中3个多亿就只用来买一幅画,这样的举动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这样的企业不走向崩溃的绝境,绝对是对不起基本的经济学理论,面对这样的企业,如果昌乐县还继续往里砸钱担保贷款,那么这样的县委书记肯定是不负责任的县委书记。 至于这名董事长举报县委书记指使有关人员让企业虚报工业产值这个问题,我想如果查证属实的话,当然要严肃处理县委书记。不过这名董事长之所以要以此来举报这名县委书记,只不过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根本原因就是县委书记没有满足给他继续贷款32亿进行担保、提供抵押物的诉求,所以他以此来要挟县委书记。 可以推断,该董事长在举报县委书记之前,已经向县委书记提出,如果不满足给他进行担保贷款抵押的话,就会举报他。但是县委书记依然没有满足他的个人要挟诉求,从这点来说,为了不使昌乐县未来几十年被一个企业绑架,面临破产的困境,县委书记的断然拒绝,还是有历史担当的。而且在这个县委书记给李国欣的回复中,也明确表示并没有给企业抽贷,但是也没有批准续贷,跟相关部门继续对接。我觉得是非常严谨的回复,并没有什么不妥。 有些人总是喜欢拿这件事来说北方的地方政府,不如南方的地方政府创造的营商环境好,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现在北方的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增加财力,也为了个人的发展前途,对于企业也是百般的呵护。而令人感到遗憾和难过的是,北方的企业负责人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市场经济的思维,很多情况下不是主动求变,去找市场,而是仍然要求助于市长,这跟南方的企业负责人有着天壤之别。 南方的企业负责人那种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吃苦耐劳的精神,那种市场的灵敏嗅觉,是很多北方企业负责人需要学习的。很难想象一个创业阶段企业的南方老板,会斥资几个亿买一副国画。 不过令人感到敬佩的是,山东省和潍坊市对此次网络事件反映非常迅速,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相信很快就会有调查结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