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全面发力,最新定调释放更积极信号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媒体采访中对房地产等热点问题再次作出回应,表示将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落实"金融十六条"措施,以保交楼为切入点,以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表为重点,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逐步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过渡。同时,在消费端,他强调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有不少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发言进一步打开了房企融资正常化的空间,对未来房地产行业资金流动具有指向意义。
2023年定调更加积极
近年来,郭树清对于房地产领域言论一直是政策的"风向标"。
2020~2021年,防范房地产领域的金融泡沫风险成为郭树清发言中的关键词。房地产调控政策以缩紧为主,企业层面"三条红线"、集中供地等政策接连落地,行业"举债扩张"的增长逻辑被打破,房地产去金融化脚步加速。
2022年起,随着地产市场逐渐"降温",政策开始逐渐向稳。2022年3月,郭树清表示,房地产的泡沫化、货币化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不希望调整太剧烈,对经济影响太大,还是要平稳转换。同年11月的金融街论坛上,郭树清指出,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时期和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很大的增长潜能。
相较于之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开年,郭树清此次 "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等论调更加积极,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
事实上,近几个月来,地产融资政策端力度空前。自2022年11月以来,"金融十六条"、房地产"三支箭"等利好政策不断,信贷、债券、股权融资全面解绑。
中央也多次喊话房地产,频吹暖风。2022年12月14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提及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较大篇幅谈及房地产相关问题,其中,不仅部署防范化解短期风险,还强调坚持"房住不炒"、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等中长期目标。2023年1月4日的央行工作会议将房地产纳入了"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这一工作内容中,再次强调要"落实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资金开始涌入房地产领域,其中信贷领域规模力度最大。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已有超过60家银行向120多家房地产企业提供意向性授信,总额度已超过4.8万亿元,包括但不限于开发贷、并购贷、按揭贷、城市更新改造贷等,受益房企名单已延伸至民营企业以及地方企业。
房地产随之暂时"解渴",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为1018亿元,环比增加84.7%,同比增加33.4%。
不过,当下,房地产领域的投资、销售、融资都还未出现企稳信号。民生证券分析师牟一凌表示,由于地产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居民消费的最终趋势、政府用以支持新兴行业的资金来源都与地产的最终走势有关,未来政策还有一定打开空间。
鼓励地产、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对于支持经济发展,郭树清表示,金融政策要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其中强调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1月5日,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今年将精准支持住房消费,包括对首套房、二套房以及租房继续给予降首付比、房贷利率和增加供给等政策支持。
近期以来,除了在融资端发力,需求端全方位促进居住消费良性循环的政策逻辑链逐渐清晰:一方面降低首套房贷利率,推动购房刚需入市,另一方面,消除二手房交易阻碍,激活换房需求释放。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近期需求端政策松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方面,基准利率和首贷利率松绑。1月1日,房贷利率重定价基准的2022年12月20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较上年初分别下降15个和35个基点。
除基准利率外,1月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进一步延续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9·29"新政。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居民住房消费需求不振的情况下,预计多数银行对多数客户将实际执行房贷利率下限。未来一段时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可能在3.5%~4.1%。
此外,不少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下调至两成,例如珠三角万亿城市东莞,1月6日起发布新政,全域购房统一首套首付两成,不分面积段。
在限购政策方面,2022年12月起,南京、东莞、佛山等多个万亿城市全域放松限购。
在二手房创新政策方面,包括深圳、广州、南京在内的32地陆续宣布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
不过,政策连续刺激下,目前市场端的反应相对不明显。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开年第一周(1月1日~7日)整体成交面积环比下降45.4%。2022年,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75968.5亿元,同比下降41.3%。
企稳回暖不会太快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考虑到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出现三大结构性变化——"实物量"跌幅超过"价值量"、开发端跌幅超过销售端、拿地开工跌幅超过资金端,供需两端困难重重,市场企稳回升的进程不会太快。预计到2023年下半年,房地产消费恢复才能有所加快。
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卢哲认为,房地产的修复链条应该是房贷利率相对下调,限购、限售政策放松—销售回暖—房企资金面改善—拿地和新开工好转—房地产投资修复。上述修复链条目前仍在第一步,这一步的传导可能要到2023年一季度才能充分兑现。
与此同时,2023年需求侧政策或许还有更多发力空间。董希淼分析,从2022年金融数据看,住户贷款特别是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是拖累人民币贷款增长的重要因素,反映出居民住房消费意愿和能力仍然不足。因此,2023年应着重从需求侧发力,进一步提振居民住房消费意愿和能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郭树清此次发言中,还有不少因素将利好地产企业未来发展。
在发言中,郭树清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需要聚焦在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上。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树立"一视同仁"理念,公平公正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货币政策加大向民营企业的倾斜力度,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民营房企能否企稳是2023年房地产能否企稳的关键。此次货币政策一视同仁的论调,对部分深陷融资困境的民营房企无疑释放积极信号。
来和盐龙灯约会!自贡推出新春精品旅游线路自贡网记者周姝针对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我市推出璀璨华灯探秘恐龙两日游线路和烟火自贡寻味盐都三日游线路,在这个新春赴一场与盐龙灯的约会。璀璨华灯探秘恐龙两日游线路主打灯会园区近郊旅游
5个人生歪理,歪得很有道理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听过无数句忠告,来自亲人老师同事朋友,他们常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一些深有感触的生活法则,希望我们能少走弯路。他们说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是免费的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被忽
假如男人也能怀孕,怀胎十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头条创作挑战赛有个疼爱你的老公是什么体验?当他知道你怀孕后的第一时间就自告奋勇表示要率先体验一下做孕妇的感觉!只为能设身处地为你着想,感受你真正的需求,能更好的照顾你孕期生活,争取
2023年了!现在还有人穿着龙袍祭祖!导读清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的最后一个朝代,是极具历史色彩的,既有盛世,也有早逝的吉祥皇帝。清朝创造了繁荣的盛世,在满清末年退出了紫禁城。朝代更替是必然的,历史上不存在永恒的朝代。无论
苏格兰男人穿短裙不穿内裤?头号有新人为什么提起理工男就会想到各种颜色的格子衫?大概是因为穿上格子衫自备坐标系,密密麻麻的格子能够体现他们尊贵而桀骜不驯的身份吧。但是格子衫其实背后我们不了解的故事还挺多,想不
一个男人晚年的悲剧,在50岁左右,就已经无法改变了男人在二三十岁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意气风发,能干一番大事业。等经过人生的磨砺之后,就会屈服于命运和人生。希望安稳和幸福。其实,一个男人晚年的命运是否安稳,在他50岁的时候,就能看出端
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姐弟恋的浪漫爱情是怎么开始的?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之一,维多利亚女王,她的另一半阿尔伯特亲王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可以让女王誓死不渝,至死不忘,心甘情愿的为丈夫守寡40年。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画像维多利亚
何为男人乐极生悲,看看酒精性肝病的后果就懂了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酒的好处已在古诗词中描写得淋漓尽致,生活中大家也觉得酒是感情的联络剂,生活的调味品,对身体来说,适量饮酒可缓解疲劳,帮助消化,舒筋活血,驱除寒冷,软化血管,
乡镇小学红色宣传片,这样拍,片子自然真情,实例分享这是一部乡镇小学,有关红色传承主题的宣传片,本片采用了旁白独白的策划架构,让影片更自然更真情。画面漆黑中,划着火柴,点亮油灯,一群青年教师聚在屋子里,他们一起学习着新青年等进步书籍
感恩帮助你的人,更要感谢你帮助的人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我们表达感激感谢感恩是应理该当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感谢你帮助的人,却是我们很多人很难理解,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在我们的认知和理解中,求助的人是处于弱势的一方,而
收起你的贝雷帽,今冬流行奶奶帽,跟着潮人这样搭,时髦大气帽子有很多种,近几年来比较流行贝雷帽鸭舌帽等,这些帽子风格百变,能够为搭配提供帮助。但是尝试的人多了,就会发现这些帽子戴多了也有点乏味。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今年大火的奶奶帽,这种帽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