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荣枝在二审法庭上的一句嘶喊,让人又想起了她护在胸前的那行字
倍受关注的劳荣枝案二审,终于在南昌高院落下帷幕。最终法院维持一审对劳荣枝的死刑判决。
在听到判决结果后,劳荣枝朝着法官嘶喊"我是冤枉的!"神情显得躁怒不已。
此情此景,不由得又让人想起了一审时,在她出庭穿的白色外套上所印的一行英文字,"this fall,you harvest what?"
这句英文意思是,"这个秋天,你收获了什么?"
不知劳荣枝还记不记得她护在胸前的这句话,有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人生的秋天,收获了一个"死刑"的判决,让她的生命就此进入倒计时。
从她听到这个判决的躁怒来看,她是害怕死亡的,是不舍得离开这个世界的,是对这个判决意外的。
之所以不舍、意外,主要有几个原因:
1、在她脑子里,一直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受法子英胁迫的。如果没有认识法子英她不会犯罪。她不跟着法子英,不听命于他就可能被法子英给灭了。
事实上,这一因素肯定存在,但是当有一个个机会可以离开,可以报案,她都没有主动抓住时,就一步步沦为了同谋。
7条人命的罪孽太深了,不是几句叫苦喊屈就可以无视的。
2、吴丹红律师的加入,让她有了可以保命的希望。家人会把吴律师的优秀说给她听,她也会在静寂的时候,慢慢增加了对吴律师的信任,对自己保命的希望。
事实上 ,吴丹红律师确实利用自己最熟悉的法律知识,为她做了最大可能的权利辩护,但法律是威严的,神圣的,它可以最大化的保障一个人的权利,却不会让它越过红线丝毫。
不是吴律师没有本事,是他也无法撼动法律坚实的底座。
3、多年养成的享乐生活的习惯,已经让她对活着有了很强的留恋。哪怕是在她离开法子英逃亡的20年里,她都没有离开城市半步。偏僻的农村可以更隐蔽,但是她没去,她知道自己受不了那种环境下的罪。
上班、跳舞、画画、弹琴,这样高质量活着的态度,是都市好多女人也不能轻易拥有的。
如果没有高科技数据人脸识别技术,她就这样无牵无挂地在活在都市里某一个角落,终其一生,也算是轻松自在了。
她自己也曾跟律师说过,她想到她有一天可能会坐牢,但是从没想到她会被判处死刑。即使这样 她都没放弃逃亡,现在突然知道自己被判了死刑,将不久于这个世界,她的精神显然开始崩溃。
二审判决属于终审判决,但劳荣枝依然拥有向更高级法院申诉的权利。她在法庭上已经表示她要继续申诉。但是申诉成功的几率已经微乎其微了。一旦申诉不成,她的死刑最高院核准后,七天内就必须执行了。
劳荣枝的人生确实是一个悲剧。这里面有客观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她最初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确立好。
种什么因,收什么果。劳荣枝年轻时的迷乱放纵,注定她人生的秋天收获的只能是一地悔恨和他人的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