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走遍中国的长篇游记,每日更新,希望大家喜欢、关注、点赞并转发,谢谢! 西安市县游 2008年3月12日一早就下雨,影响游览就决定先去西安市北部的高陵县,这是个只290平方千米的小县,县城也没什么可逛的,沿途能看到"泾渭分明"这个成语的出处,渭河、泾河,一清一浊,有点意思。中午回到西安,雨还越下越大,只好又南下户县。户县县城有不少的仿古建筑,山寨版钟楼只是形似,细看相差太远。县政府的楼顶也建成钟楼式样,四角攒尖金顶。 高陵县街景 户县仿古建筑 户县钟楼 户县农民画 户县农民画在文革中大张旗鼓地红过一阵子,农民画就是工农兵占领文化阵地的典范。它源于生活,亲近自然,带着乡土气息和时代气息,记得还发行过一套特种邮票。在户县县城有户县农民画展览馆,我真没想到在这里农民画还有市场,就到馆内去看看,在门口就和工作人员聊了起来。 她说户县农民画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是农民以绘画手段把家乡的人情风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户县农民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明快、清新、浪漫,想象力丰富。她还告诉我,农民画家队伍有2000多人,我认为她说的夸张,现在哪还有农民画的市场?刚刚过去的春节地坛庙会改变了我的看法,在户县农民画的摊位前同样挤满了购买的人群。农民画价格相对便宜,几十元、上百元就能选上一幅带有乡土息的作品,很有回归自然的感觉。看来农民画还是很有生命力的。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 北京地坛庙会摊位上展示的户县农民画 户县农民画1 户县农民画2 户县农民画3 户县农民画4代表作 帮老韩补几张户县县城照片,巴渝驴友 雕塑 城楼 城楼 城楼 街景 周至县八云塔 2008年4月16日从咸阳市的武功县来到周至县。周至县位于关中盆地南部,南依秦岭,北部是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原,土肥水美。周至县因境内山环水复迂回曲折,故名"盩厔"。"盩厔"二字十分古老,历史与文化含义也十分厚重,古老的已被历史完全淡出,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以同音字"周至"所代替。 周至县城中心有座唐代的八云塔,又称瑞光寺塔,寺始建于唐景龙二年(708年)后寺毁塔存。因塔的底层四面各有两块显著的阴湿痕迹,形似浮云,虽大旱亦不干,故称"八云塔"。塔的建筑形制与西安小雁塔相同,系楼阁式砖塔,平面呈方形,共十三层,高35.74米,底层边长9.05米,层与层之间有用砖砌的出檐斗拱。底层较其它各层高约一倍,北面正中辟有券门,其它三面各有假券门。塔内原有木板楼梯,清代时被焚毁。据说解放后进行了修复,但我参观时,八云塔并未开放,只好在外面观赏了。 周至县还有座仙游寺法王塔,位于县城南15公里的黑水河畔,是座古老的隋塔,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游寺因孕育了白居易诗作"长恨歌"而闻名天下,这里三面青山环抱,一面碧水荡漾,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我来陕西前听说西安市为解决水源问题修建黑水河引水工程,法王塔被拆迁,这转移了位置的古塔,让我失去了兴趣。 周至县八云塔1 周至县八云塔2 蓝田县水陆庵 2008年4月20日从商洛市乘班车前往蓝田县。蓝田县位于西安市的东南部,因境内有南山产玉,(次等的玉称为蓝)故名。蓝田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蓝田县公王岭发现的蓝田猿人距今约115万年。蓝田猿人遗址位于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 关于次等的玉称为蓝,也有一个神话故事。古时终南山古驿道上有一个山庄,庄上有一个心地善良的穷书生叫杨伯雍。他看到过往旅客长途跋涉经过此地,缺少歇脚喝水的地方,便搭建了一个凉亭供过往旅客休息。有一天,一个白发老翁身背碎石经过此地,因劳累过度栽倒在凉亭前,杨伯雍救了老人的性命。老人把他背的一斗碎石送给他,并说:"你把这些碎石种在地里就会生出玉石,还能娶一个好媳妇。"他按老翁说的去做,果然种下碎石,生出一斗玉石。 他用玉石做聘礼,娶了一位善良贤慧的徐姑娘。后来他们看到乡亲们生活苦不堪言,又把自家的玉石分给大伙下山换粮。这事被官匪知道后把地里的玉石洗劫一空。 原来,杨伯雍救过的那位老人是太白金星。当他得知玉石被官匪劫掠的消息,便托梦给杨伯雍,说:"晴天日出入南山,轻烟飘处藏玉颜。"从此,只有知情人才能在深山觅得宝玉。官匪只能采得未长成玉的蓝色石(这是一种次等玉)。这段神话叫做"蓝田种玉",这小山庄便是蓝田。这和我家乡河北玉田县的县名来历很相似哟! 商洛市至蓝田县沿途的风景颇佳,岩石裸露,山谷幽深,还有潺潺流水,春意盎然。我从地图上观察312国道应经过公王岭,就认真地注意蓝田猿人遗址的标志,中午1点到达蓝田县,再向司机打听,原来312国道改线不走公王岭了。我只能按预先制定的另套计划去参观号称"天下第一立体连环壁画"的水陆庵。 水陆庵位于蓝田县城东10公里普化镇,我完成拍照盖戳的任务后就乘县城里的短途客运班车来到水陆庵。我看周围的环境好像面熟,一打听才知道刚才来时经过水陆庵,这新312国道不走公王岭却经过水陆庵。唉,少说一句话,多走20公里,鼻子下面有张嘴,多问两句不吃亏。 水陆庵建在王顺山下,这里青山耸立,河水环绕,因三面环水,形似孤岛,故名。水陆庵自古就是关中名胜,以大殿中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第二敦煌"。既然名气大,门票价格也不菲30元,我想和这儿的工作人员说说买张半票,没想到人家看我这身装扮,肩背手提挎包,肯定是旅行者,慷慨地免了门票,我连连道谢。 水陆庵原本是古悟真寺水陆殿,明代秦藩王朱怀卷奉为家祠佛堂,大兴土木全面整修,东西轴线长75米,前面有五间山门,院中有三间中殿,西面有五间大殿,南北两边各有十三间厢房,形成一个四合院落。 大殿内有3700多尊彩色泥塑最为引人注目,相传是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的作品。在南北墙上以连环画的形式演绎了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传略故事,十分生动逼真,总长60余米。泥塑有山水桥梁、园林瀑布、亭台楼阁和殿宇宝塔等建筑,有诸佛菩萨、二十四诸天、五百罗汉过海、千人听经图、释迦牟尼涅盘塑像,还有鸟、兽、麒麟等。整体布局严整,惟妙惟肖,生动自然地显示了我国古代雕塑家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塑技巧,室内不许拍照,咱没买票更要自觉。 蓝田县水陆庵2 肉加馍 在西安的旅行中,我比较喜欢吃肉加馍,好吃不贵,方便快捷。肉加馍全称应叫"腊汁肉加馍",由色泽红润,肉质软嫩、浓郁醇香、入口即化的"腊汁肉"和松软的"白吉馍"组合而成。明明是馍夹肉,却偏偏叫肉夹馍,至今我也不明白这个叫法的出处,不过陕西都这么叫,咱也得入乡随俗呀。肉加馍吃起来肥肉不腻,瘦肉不柴,肉香馍香,津津有味,有人称它"中式汉堡"。 到现在我也爱吃这口,上回写到羊肉泡馍时就勾起了我的馋虫,羊肉泡馍咱不会做,这肉加馍还能自力更生学着做。昨天在农贸市场以12元一斤的价格买了一个三斤重的猪前肘,2.5元一斤的尖椒,3两香菜2元,食材成本大约40元。回家后用高压锅炖肘子,大约半小时,能达到入口即化的"腊汁肉"标准,一早就发面到中午烙发面饼,把香菜、尖椒洗净切碎,将猪肘捞出来切成小块,合在一起再剁成肉泥状夹在饼里就行了。 咱家烙的饼大小不一,我一口气吃了五、六个,再配上腊八蒜,喝一碗小米粥,又解馋又可口。当然整个过程是两人合作完成的,做工不算精细,当然比不上西安名牌"樊记肉加馍",但自己已经很满意了。现在北京普通肉夹馍已经涨到5元一个了,自己做不算太费事,也比较经济。 自制肉夹馍 自制肉夹馍 肉夹馍套餐 陕西省2001年——2008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以行政区划变更批复时间为序) 1、撤销商洛地区和县级商州市,设立地级商洛市,商洛市新设商州区(国务院2001年8月31日批准)。 2、撤销长安县,设立西安市长安区(国务院2002年6月2日批准)。 3、撤销耀县,设立铜川市耀州区(国务院2002年6月18日批准)。 4、撤销宝鸡县,设立宝鸡市陈仓区(国务院2003年3月1日批准)。 5、铜川市人民政府驻地由王益区红旗街迁至耀州区正阳路(国务院2003年9月30日批准)。 6、延安市吴旗县更名为吴起县(民政部2005年10月17日批准)。 7、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驻地由书院门迁至南二环西段(民政部2005年10月19日批准)。 8、西安市人民政府驻地由西安市莲湖区西华门大街迁至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国务院2006年4月27日批准)。 9、宝鸡市人民政府驻地由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迁至宝鸡市金台区行政大道(国务院2007年1月18日批准)。 陕西省通关文牒 陕西省政府 西安市通关文牒 西安市政府 未央区:西安市辖区,人口45万人,面积261平方千米,1954年设置未央区,1965年撤销,1980年复设未央区。 莲湖区:西安市辖区,人口63万人,面积38平方千米,1954年设置莲湖区,1966年至1971年曾名向阳区。 新城区:西安市辖区,人口50万人,面积31平方千米,1954年设置新城区,1966年至1971年曾名东风区。 碑林区:西安市辖区,人口75万人,面积22平方千米,1954年设置碑林区,1966年至1971年曾名红卫区。 灞桥区:西安市辖区,人口49万人,面积322平方千米,1954年设置灞桥区,1965年撤销,1980年复设灞桥区。 雁塔区:西安市辖区,人口78万人,面积152平方千米,1954年设置雁塔区,1965年撤销,1980年复市雁塔区。 阎良区:西安市辖区,人口25万人,面积240平方千米,1966年设置阎良区,1966年至1971年曾名东红区。 临潼区:西安市辖区,人口69万人,面积898平方千米,宋置临潼县,1997年撤销,设置临潼区。 长安区:西安市辖区,人口96万人,面积1583平方千米,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置杜县,这是中国最早的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2002年撤销,设置长安区。 蓝田县:西安市辖县,人口64万人,面积1977平方千米,位于西安市的东南部。 蓝田以地产美玉(次等美玉叫"蓝")而得名,秦献公六年(前379年)置蓝田县,北魏并入霸城县,后复设,北周升县为郡,建德二年(573年)置蓝田县。 周至县:西安市辖县,人口65万人,面积2956平方千米,位于西安市的西南部。 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置盩厔(Zhōuzhì)县,因县境山峰迂回,水流曲折,故名。东汉省入武功,西晋复设,唐置宜寿县,后又复设盩厔县,1964年因县名生僻改为周至县。 户县:西安市辖县,人口59万人,面积1213平方千米,位于西安市的西南部。 夏为扈氏国,春秋设鄠(hù)邑,西汉置鄠县,1964年因县名生僻,改为户县。 高陵县:西安市辖县,人口27万人,面积290平方千米,位于西安市的东北部。 西周称高陵邑,因境内奉正原高隆于南部,故名。秦孝公置高陵县,三国魏改置高陆县,隋大业二年(606年)复置高陵县,1959年并入三原县,1961年复设高陵县。 下集革命圣地延安市,延安市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黄帝陵风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六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容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