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有的人喜欢记载,喜欢写,与孤独与否完全无关。一般来说,感性的人喜欢写朋友圈,也说明此人简单,单纯,乐于分享,也完全明白自己想要的珍惜得东西。我也写朋友圈,工作,社会,美景,感悟,朋友,生活快乐的点滴。开心的人就愿意写。所谓的孤独评判就是一个笑话。 一直希望老了有时间的时候说不定有这些素材可以写点什么。因为人到老年,记性会差。记下来,可能有用。 因为从小,就以写作见长,也一直几十年喜欢阅读,思考,总结。于是就常写朋友圈。 而且我的朋友圈与我的工作还关联较大。因为教育工作者,除了教育学生之外,还需要学习思考心理学教育学,需要把一些好的理念,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所以这方面的文章心得也很多。 比如青春期,学生们中出现的问题,家长教育孩子的误区。比如我就反对父母尤其是父亲暴打孩子,并写明这种做法对孩子人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再比如通过多次例比,归纳,观察到唠叨的父母,孩子常常注意力不集中这种现象,我也会在朋友圈写下来。提醒父母亲注意改变。 我的朋友圈也是让家长看到孩子们活动,学习,可爱,调皮的地方。优秀的加之表扬。不良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改良的方法。我的朋友圈也会是学生优秀范文的竞技场。让家长们看到孩子们自己的成果。 由于跟学生互动较多,我的朋友圈还是很多届学生和我交流互动的场所。因为我坚持只有毕业了的学生才能加我微信,我能看到他们的生活,学习和进步,也可以用于激励现在的学生努力前行。 我的朋友圈还有优秀电影,英语歌曲,英语节目的推荐和转发,比如著名的英语演讲,供自己再学习和家长转发学生学习。 还有人说,闲人才发朋友圈。感觉我还挺忙的,但是喜欢能够也许有点美好时光的分享和留存。 对于教育者来说,思考,写作,反思,学习都终身陪伴。朋友圈也让我见识了很多别人家的美好。别的同行朋友家长优秀的圈子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同一件事,圈子里的互动也让我受益匪浅。 比如有朋友每天感恩三件事,日行一善,传播互助美好。也有朋友互相介绍好电影好书。还有针砭时弊,表达自己观点,手工制作,穷游攻略等等的东西都让我快速学到很多东西。 看了我的解释,你还会觉得中年女教师爱发圈子有问题吗? 每个人的存在都有自己的方式表达。所以,管人家朋友圈怎样的人才是无聊。不喜欢就屏蔽。我自己的三分地,不违法违纪,我乐意,请停止你的乱嚼舌根。我快乐我喜欢就好。 说明她心底坦荡,生活简单,性格单纯。她的生活没什么可隐瞒的,事无不可告人者。朋友圈里的她和生活中的她是高度重合的,这样的人活的简单,不能以复杂的心思去揣摩。你愿意看就看看,不愿意看就屏蔽。 首先,我们要羡慕这个老师,她活得很自我,很开心。 其次,题主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有社交恐惧症。 别人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的生活,都会对你的情感造成冲击,这说明你在接受外界信息方面,神经很脆弱,很敏感。 朋友圈,本来就是分享个人生活的地方,喜怒哀乐。 现代社会压力那么大,如果还和以前一样,喜怒哀乐都往自己心里藏着,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你在路上,会看见各种各样生活的人,他们收垃圾,他们卖早餐,他们打太极拳,他们在不影响别人的地方跳广场舞, 他们提着鸟笼散步,这些你出门必然会看到的生活百态,和朋友圈里晒的生活有什么区别? 你对别人晒朋友圈都会抵触,我断定你在社会上看到很多正常的事,心里也会抵触,甚至有些暴躁。 这是你心里的问题,并不是别人有问题。 你真的需要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自己不愿意晒朋友圈,是觉得没有必要,还是觉得我的事情不想让别人知道。 如果连这种基本的社交现象,都会有些抵触,你需要多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了。 什么心理?热爱生活的心理! 人到中年,阅历丰富,涉世已深,把生活点滴发放朋友圈,说明她生活认真,对生活的感悟颇多。你用笔写日记,老师换个方式用手机记生活,连同图片一起记下来。很好! 你作为一个看客,你的态度其实很随意,你可以关注点赞老师,你也可以置之不理。当然,你看,或者不看,她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