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有饭馆那天起,菜品介绍就是挂着的吧?变种之后回归本真了呗。现在不只有东北这么做啊,南方也这样吧?我记得上次去上海、杭州......好像都是这像啊。各式精美菜品的靓照挂满墙壁,后面灯箱一开......从视感上就能吸引客人。讲究一点的店面还会在下面一字排开长案,各式菜品的半成品都会摆在上面。即显现出本店的真材实料,又能让客人有直观的体验。 再怎么变,也是老传统的与时俱进。这就是过去菜牌的实物版或照片版嘛,记得电视剧《闯关东》里朱开山家的超级大菜牌吗?那就应该是菜单的前身吧? 那时候店家可拍不起照片摆在前台,就算拍得起也不吸引人啊,全是黑白照片。再早点的年代就更没有照片这一说了。各家的招牌菜宣传全靠这木质菜牌,今天有什么菜,又创烧了什么新菜......只管刻块牌子一挂,大家一看就知道。纸质菜单也不实用,即没有现在的高密度纸,又没有塑封技术,搞个纸质菜单还不得几天一换啊。 现在大家又用变种回归的形式把菜牌重新启用,还是看中了它比一张塑料卡片式的菜单更上档次,明档点菜就更直观引人了。 上图算是新老结合?又有明档点菜,又有菜牌。去日本和韩国转转,他们的饭馆里好多也在用菜牌。为啥?嘻嘻,你应该明白。这可是咱们用了几百上千年的形式了。 来答一下。菜馆一般都会把菜单贴在墙上,都是街边的小饭馆,但这个习惯其实无论在南方和北方都很常见,只不过有的不贴在墙上,也会贴在桌子上面。 贴在墙上顾客一目了然,知道店里有什么菜,方便了客人,也不用一点点翻菜单了,节约了时间,也有一个推销菜品的功能。而且商家也不用再贴壁纸和其他装饰物品,毕竟大白墙时间长了也很容易脏。 另外很多小饭馆的菜单时间长了会有些油油滴,贴在墙上就没问题了。如果是坐下一看菜单嗷嗷贵或没有对口的食物,再走就比较尴尬了哈,信息不透明或者觉得价高就会因此不敢进一些店。 菜谱里有上百道菜,一般饭店小的几桌,十几桌,一到中午或者晚上饭口忙起来没空管你点菜,进来先自己领个小本,或者选一桌,对着墙上的菜单点菜,点完再把小本送到吧台,这样服务员不用管你磨磨唧唧从上百道菜里选多久,也不用忙着进来招呼你给你递菜谱了。 (xtm) 我觉得东北菜馆把菜单贴在墙上,也就是最近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面搞的吧。以前也是没有什么菜单,还有图形的。到东北吃饭还是要点的,而且点的这个菜名跟这个真实的菜的形象根本也是对不上号的。 南方这个问题就更明显了,名字都取得很花,然后不知道是点啥东西。真的,端上桌子以后才大吃一惊。 很多兰州拉面,西北面馆,还有一些就是像福建的,沙县小吃之类的,也都现在搞了这些菜的单子图片贴一贴,让大家了解这些相关的内容。 东北菜种类不是很多,所以把所有的菜都可以能够拍出照片来拿出来,这一点是东北的特色, 而江南地区例如上海杭州一般的大的饭店,会做的菜非常的多,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写不完的。所以点菜的时候服务员要拿一个厚厚的本子,一页一页的翻出来点。况且现在还有笔记本电脑,一边点菜服务员输进去以后后台的数据就出来了,联网的在大的饭店里面,这样的效果还是比较好,效率比较高。#经济师##策划##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文艺##正能量##千粉互娱#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在烹饪学校学习了三年厨师,毕业以后也在大大小小的酒店工作过,后来也自己开过很长时间的饭店,对于餐饮的经营可以说是特别的熟悉。 九十年代个体餐馆红火的时候,那时候东北的菜馆也是制作菜谱以方便顾客点菜的,而且那时候很多上点规模的饭店,菜谱里的菜品都会标注主配料的投料比,这样也便于顾客了解菜品的量和味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东北的菜馆开始把菜谱做成喷绘的图片贴在墙上,现在也基本成为东北餐馆的标志。为什么东北菜馆要把菜单贴在墙上? 一,东北菜的特点量大:东北菜量大是出了名的,很多时候东北菜菜品讲究整只上盘,比如鸡、鸭、鱼、鹅这些食材,基本都是以整只上桌,所以在东北点菜一般主菜只点一个就够好几个人食用的。这就是东北人去饭馆点菜讲究来个"硬菜",然后再来几个小毛菜的原因。口味比较单一:东北菜讲究鲜咸适中,菜品的口味变化不多,所以品种也不是很多。烹制的时间:东北菜特别讲究火候,尤其是东北的炖菜,因此收拾食材和烹制时间都比较长,这个不像其它地方的菜馆以小炒和过油菜为主,可以做的花样多一些。讲究实惠:东北菜讲究的是实惠,对于摆盘等并不是太在意,而是每道菜都必须要突出主料,否则量小的、配料多于主料的东北菜馆基本干不长久。而且东北菜的菜名基本不会花里胡哨的,都是把主配料写的明明白白,比如:【小鸡炖蘑菇】、【地三鲜】、【锅包肉】这些。应季而食:东北很多的特色菜跟季节有关,比如开春的山野菜、开江鱼、冬季的杀猪菜等。这些菜品在其它季节基本不经营。 二,把菜单贴在墙上的好处使顾客更加直观的了解菜品的形状,这样可以更加吸引顾客点菜:去东北餐馆点菜可以根据菜牌上的菜点菜,如果菜牌上没有的,那么基本这家餐馆也不会经营。而且顾客可以拿上桌的菜品跟菜牌上的图片来比较,如果差距巨大这个是要跟店家交涉的。菜单贴墙上其实表明的就是店家的一种态度,实物和图片一致来表达自己"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便于顾客更加了解菜品的口味和主配料:菜牌贴在墙上,除了便于顾客挑选以外,还可以使顾客知道自己所点菜的主配料和大体的味道,这样更加便于顾客点菜。彰显本店的特色,以及明码标价:在东北吃饭几乎没有听说过"宰客"现象,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可以放心的点餐食用,这也体现了东北的实在以及好客的一面。还有就是贴在墙上的菜品就是本店的招牌和特色,这些菜顾客点了基本不会"踩雷"。东北菜馆这几年开遍大江南北,除了经济实惠和口味的原因以外,东北人诚信经营的理念也为东北菜馆迎来了很多的回头客。东北菜馆把菜牌贴在墙上,这样可以说是更加的直观,也是对自己的菜品有信心的一种表现。 我是南方人,一到北方餐馆,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必点菜有:小鸡炖蘑菇、杀猪菜,另外还有几个叫不上名了,我拍了照片,见下: 菜品量大,不分凉菜热菜价目表一一张贴于显眼处白酒的桶,放在收银台边 早餐店也很特别,从早到晚开门,还有酒喝,散装酒,喝几杯自取。 大碗的粗玉米面,见上,北方叫什么? 外面街边,土豆论袋卖,20斤、50斤,大白菜也是一口袋一口袋卖…… 北方的鸡能长到五六斤、七八斤? 小鸡炖蘑菇,赵本山说相声里面提到的"小鸡",估计不是我们南方人理解的一斤重以内的,听说北方的鸡、鹅、鸭,个头都比南方大,东北的咸鸭蛋没有腥味。估计一只北方的小鸡,至少也有2-3斤吧? 北方的馆方在南方也很受欢迎,手工赶皮,尤其是正宗北方水饺,皮薄馅多…… 不买菜确实不错。味道很好。排好后,照片贴在墙上。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销售自然好。也是一块儿最好的广告。一 东北人的豪爽性格就体现在吃饭上,你看我们的衣食住行吃的是盘子大碗大,而且是亲朋好友来了招待,都是七个碟子,八个碗,所以说你看到饭店,大家都会把菜谱和菜的照片贴在墙上,让你一目了然,让你不必那么担忧,这菜到底是什么菜?让你能知道这菜码有多大,所以说这就是东北人的待客之道。 方便快捷直观,符合东北人豪爽的性格。顾客感受好,服务员也省事。不但有菜名,还配图,想吃哪个用手一指。 昨天刚吃了东北菜,量是真的大,菜单贴墙上应该是为了顾客看了直观方便吧,有桌顾客刚好坐在墙旁边,直接抬头点菜,都不翻菜单了[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