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直奔主题,实事求是的讲本科考取985的难度要比硕博考取985的难度要大很多。 一般来说越是学历层次越高的考试,相对来说竞争的压力反而更小。一般来说高考>考研>考博。 还有一方面,高考由于地域的因素,特别是对于某些高考大省,高考进入985的机会是很难得的,但考研是全国统考难度要好些。那我自己举例。我是06年本科,山东人。我们那年一本线583,基本要上985需要630以上,排名要在全省5000名以内,06年山东考生87w人。我自己609,全省2w,只能上一个普通一本。所以竞争压力可想而知。我考研进入了某985,但是找工作的时候第一学历很多时候还是非常重要。所以,能在高考时考取名校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高考没有考取名校,考研也尽量考取985.211名校。 原因如下: 考研的时候如果要论哪类高校最热门,当然首选就是985工程重点大学了,其次就是211院校,再其次就是普通类高校了,为何研究生考试趋之若鹜的要往985的原因其实很直白。 那就是985高校有着优质的高教资源,而且学校名气大实力强,考上之后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再次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但熟不知就算考研考上了985,在现实社会中依然是第一学历被看中,也造成了很多高考生宁愿在高考时拼尽全力多考一分考上985也不愿意高考进入普通本科通过考研的方式进入985高校,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下面几点原因真的是让人太心碎了。 1、第一学历在社会中的认可度高,985本科生比985研究生的含金量要更高?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还会认为是一种社会的歧视,但现实就是现实。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会更加看重第一学历,认为高考考上985的能力会比考研考上985的能力更强。 第一学历考上985或211名校被视为基础和各方面能力要更强一些,因此很多985的学子在留学方面占有了很大优势,同时国内不少名企也是更加青睐于第一学历毕业于985或211的学生。 2、研究生考试复试时,往往第一学历对面试也有很大影响 曾经考研名师张雪峰说过第一学历对考研的重要性,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也反映出了当下一些高校对第一学历的态度。比如说一些名牌985高校在面对两个分数一样的考生来说,往往就要从毕业的院校上对比了,这些高校的面试官会更加看重第一学历为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之下,普通高校的考研生就会被PK下去。 3、第一学历成为了就业的门槛之一,普通本科毕业的985研究生难改这个局面 虽然说就业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十分看重学历而是更加看重能力了,不论哪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如果没有能力也就是一个废柴而已。 但是从一些知名高校的校招和录用方面来看还是十分看重985或211毕业的大学生,往往他们强调要的是第一学历为985或211大学的毕业生,在他们的认知中会觉得第一学历毕业于985或211的学生要比研究生第二学历毕业于985或211的毕业生含金量更高。虽然这种想法或认知并不完全正确,但我们依然无法改变这种局面。 不是他们不在高中直接考到985.211,而是高中的他们错失了高考的机会。如果谁都能考上名校,为什么不考呢??其实就是那个时候能力不足,或者意识不够。我是很佩服这些人的,他们明白了一些道理,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然后去做,可敬可佩,是进步。所以,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他们在不断的提升,无论考的上考不上,他们的觉悟或者想法,都是很OK的。向他们看齐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本人是从专科学历一步步走到博士毕业的,结合自身情况,谈几点认识: 第一,高中毕业直接考入名校比较困难。一是因为名校招生名额有限,而竞争是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展开,难度可想而知;二是高中毕业想考入名校,仅凭努力显然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较高的智商做为基础,很大一部分学生就是拼死也达不到名校录取线的。所以,普通一本或二本的学生并非在高中没有付出努力; 第二,本科毕业往往意味着人生的又一次重要选择,对许多本科阶段没有进入名校就读的学生来说,研究生是其圆名校梦所剩不多的机会之一。于是很多普通一本及二本学生把名校作为目标,研究生备考阶段准备的比较充分,付出了较多汗水,甚至是泪水,最后考出较高的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 第三,就著名高校来说,高层次的本科生生源是其实力最突出的展示,高考录取线的高低是社会对其社会评价的主要依据。而到了研究生层次,由于研究方向相对狭窄,考试录取的相对宽松,专业的冷热,考生来源的广泛(国内外,各行业,各年龄段)等因素,考取名校研究生的难度比本科要小得多。因此,有人说名校是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如果仅从考取的难度来说,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级跳远多好! 高中努力了,考不上。相比较而言,高考要比考研究生难的多。 首先,谁都想考好大学,高中的学习强度和心理压力,相信上过高中的同学都清楚。都奔着清华北大去的,可是现实很残酷,付出努力,回报却很小,成绩依然很差,有智力原因,有学习方法问题,有基础原因,反正就是努力了还是上不了985。 其次,大学生活,至少心理压力比高中要小很多。在大学努力,轻松很多,只要做到自律,每天去学习,考到自己理想的研究生大学,还是可以去实现的。我的一个学姐,当年考了清华的计算机系,很了不起,但是高中考清华,那是不可能的。我的一个同班同学,考北航,笔试第一,遥遥领先第二名,可惜,导师歧视普通二本学校,一句话,给打回来了,调剂首都师范大学。 最后,高中时,心智不够成熟,受环境,心理的影响比较大,老师和家长管的比较多,逼迫的成分更多一些。大学时,心智成熟了,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喜欢的科目,而且要考某所985学校,有明确的目标,能自律的为之努力,自愿的。 能在高中努力后去自己心仪的大学,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果愿望没有达成,还有机会考研究生。 不甩了包袱跑不动啊! 一个妹妹数学不好,苦学了三年也只考了普通本科,教育学。大学甩了数学她就是学霸啊,本科就看英语原版教材,专业也学的好。研究生考了985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最后工作也很好。 所以不是不努力,是有些专业学不会,到了大学学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专业当然就一日千里了,考名校研究生也很容易了。 个人觉得应该只留语文必考,数学英语都应该可选。 觉得我深有体会[捂脸] 本人作为一个二本学生,在学校也就普普通通,看到211,985的那些招生企业,再看看我们的招生企业,你就不自觉的羡慕名校的优势了,一个实习工资七八千甚至更高转正的话还不得一万,还有升职前途,一个实习期2000转正3000,还整日加班。你觉得还怎么选? 要说为什么高中不努力?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尬,还是直接一点,相信现在普通高中也就16,17,18岁的样子,这时候你感觉年龄上已经接近甚至成年了,但是由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人对孩子的溺爱,学生的心里年龄普遍较低,又怎么知道社会的艰辛,你让他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他懂个屁,知道个啥。 还有就是觉得好大学就是那么好考的,同样的分数线有的学生在本省没学上,在其他省这个分数线可以上个好大学,可以参考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的高考录取分数数线。 但是这些高考不理想的普通二本或非211/985的学生如果要去努力考研的话就会轻松很多,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分数线,有自己专业排名。还能提升自己,毕竟研究生学历还是很吃香的,何乐而不为。[呲牙] 希望我的回答会让你解惑[大笑] 我承认个人有不努力的的成分,但是也考虑下各个地方教育资源不均衡得问题,考虑当地实际教育资源问题,考虑下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资源问题,有些事情不是靠努力就能解决吧! 我来自湖北省某西部城市,它的八个县市都是国家级贫困县,我们县一中20年就出了大概不到5个北大清华的学生,十五年前我们乡一个的考上清华大学的,几乎整个乡都知道他的名字。我再说说,我们那一届高考,考的最好的也就去了武大,上一本线就理科20几个人,文科8个人。我不知道意味着什么,或许我们有不努力,但是高考真的对我们很难。比如我,我是我们班高考第一,年级50左右,也就去了普通的学校,除了复读生,除了➕民族分之外,我们班剩下的同学没有一个人上二本,或许有不努力的成分在,但是仅靠努力能解决问题? 上了大学才知道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眼界才慢慢打开,才会慢慢有更多奋发上进的决心,能通过什么方式去改变自己的呢?怎么才能掩盖自己第一学历不好的事实?难道不是靠进名校?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去进一步开拓自己的眼界。再说个题外话,即使考上了985的研究生了,毕业找工作也会受到歧视,高考某种程度决定终身,说得一点也没错! 实话实说,非985、211一本学生或者二本学生在大学努力能够考到985研究生的学生都是好样的,值得赞赏。而他们之所以在高中没有考进985、211大学,确实是实力不够,毕竟985、211大学太难考了。 一、985、211大学录取率低,高中直接考取难度大。大家都知道,985大学就那么39所,而211大学也只有一百多所,每年招收人数非常有限,985大学全国不过录取15万左右,而211大学录取总人数不过50万左右,占全国考生比例不到5%。而全国高考人数现在都超过1000万,可见从高中直接考取985、211大学有多难。 而且全国各省市考取985、211大学的难度也是不同的,除了北京、上海和天津外,其他消息份考取985、211难度更大,比如广东和广西2018年211大学录取率不到3%,得有多少成绩优秀的高三学子与211大学无缘呀。 二、考研进入985、211大学相对高考要容易些。那些高考没有考进985、211大学的优秀学生,其实心有不甘的,因此希望到大学后通过考研实现名校梦。 1、考研是全国统一考试,不再分省录取。在高考时,由于分省录取,导致部分省考取985大学的难度更大,高考同样的分数,在有些省只能上一本或二本,而在另一个省可能进211大学。而在考研时,全国统一考试,不再分省进行录取了。这些高考分不低进入一本的学生,完全可以凭实力考取985、211大学研究生。 2、考研与高考科目不同。在高考时,如果你有一门特弱的科目,那基本与985、211无缘,因为高考是要凭总分录取的,有弱科就意味着总分很难上去。而考研时成功避开弱的科目后,可以考出好成绩。而且现在985、211大学招生人数也非常多。 3、考研竞争压力比高考小。高考是所有高三考生都会参加,而考研并不是所有大学毕业生都参加。有的985、211大学毕业生选择了就业,不会再参与竞争了。同时985、211大学最优秀的毕业生会选择去国外深造,也不会与大家竞争了。因此总的来说,参考竞争985、211大学的研究生人数下降,竞争压力比高考要小些。 三、持续努力的人会笑到最后。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在高考时没有进入985、211大学学习,但我们通过考研实现了985、211大学梦,这是值得肯定的。我记得当年的同学,有的考上的是专科学校,最后也通过考研,实现了逆袭。也有在大学里成绩一般的同学,然后通过几年的努力,最终考上名校研究生,现在成为名校的教授,而成绩优秀的同学反而因而直接就业而没深造,与那些成绩差的同学形成了落差。因此我们说,高考考的只是一本、二本并不可怕,如果持续学习,你完全可以超越那些考上985、211大学的同学。 有人说我高考考不上名校,但我将来可以到名校去任教,这不就是通过持续努力才实现的吗?在你身边有通过考研实现名校梦的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请明确一点:没有哪个高中生不想在高考的时候就考上985,而是太难了,一般家庭出身的学生,都很难考上。 所以现在哪个寒门出了一个考上名校的学生,大家都会纷纷感慨孩子的不易。985大学数量之少决定其招生数量少,竞争激烈 先来看一组数据:有效数据显示,985大学每年在我国招生的数量大约是20万左右。 在2016年,985大学共计招生187000人左右,对比当年的940万考上,录取率仅有2%。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100个人里仅有2人上线,粗略统计一下,一个学校一届学生按照2000人计算,只有前40名可以上985大学,按照高考区域再划分一下,个别地区会更难上。 高考真的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真的是实打实在比学习,"多考一分就能够干掉一个操场的人"这个说法绝不为过。 正常情况下,别说985,平常学生就是考上一本就足以光宗耀祖,鸡犬升天了! 而随着复读、自主招生、各项竞赛等高考捷径的关闭,考上985的难度将会更大。为什么上了二本的学生就能考上985呢? 首先是人才竞争激烈程度的降低,高考时有优势的那一批学生本身就在985,根据考研规律来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追求更高层次水平的学校。 要不就是选择直接保研,或者干脆一点出国了,另外比二本稍差的学生考上985的几率会很小,但不排除没有。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竞争上的空档,对于二本学生来说就是:比你好的不屑跟你竞争,比你差的又争不过你,再考不上985,真的没天理了! 再加上大学的时间很漫长,有充足的精力去准备考研,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坚持到最后,基本上都会有好结果。说在最后 985也有烂学生,普通学校也会有大神,学校是很重要,但更重要还是在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和定位。 有目标又足够努力,985又如何?小二本也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