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的就能听么?听到专家,我个人就有抵触心里,因为我第一反应是:个别专家说"空腹不能吃早饭"………… 话说回来,电动车的"棉被"确实是安全隐患大,因为我自己就在用,我还搭了棚子…………而且是送娃的,但我会一直用到被警察叔叔抓到(不建议哈,我个人也注重安全,但是无奈啊)。 电动车的存在就如几十年前的自行车般,便携、快捷,指哪到哪,现在的路况短途内秒杀路面任何4轮设备!! 一、先说电动车的"棉被"缺点: 1、笨重,影响转向。这玩意是系在车把上的,有时候转弯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确实非常危险。 2、影响零星小物品存储。本身电动车头下面有个储物的小柜,用了"棉被"后,就基本不能用了,只能用"棉被"的小袋子,软不拉几的,确实不好用。 3、吃风。装了这玩意,受风面积大了,也影响安全行驶。 二、再说优点(个人意见) 1、保暖。年龄大了,天气冷了,那个膝盖真的冷的不行,电动车那么窄,根本挡不住风,原先有买了两个护膝,一个我,一个孩子用,到了学校还要脱,确实不方便 2、挡水。突然下雨或者过水洼处,能挡挡。 三、个人看法 在没有好的解决方式前我还是会用"棉被"的,因为最直接解决的问题是:保暖,挡风。 至于安全问题,我觉得必须是需要注意,但是电动车速度慢,这玩意安全倒不是第一。为啥,电动车视野好,扭个脖子还能够着后面人呢不是?只要遵守交通规则,预判及时,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你要是硬闯红灯,哼哼,你就是开坦克也得出事。 既然电动车允许上路,个人觉得是否在电动车的结构设计方面在出厂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设置,例如做成半包围结构的取代棉被的挡风作用,反正速度快不起来,能挡风遮雨为什么就不行呢? 我觉得有些专家,以影响安全为由,取消电动车挡风被是不合理的,我想问问这些所谓的专家,你们只知道坐在车里高谈阔论,你们想没想到我们大冬天,冒着严寒骑着电动车去上班是什么感受吗?说到安全,试想一下什么安全?只要你走在马路上,都有安全隐患,就是走路一不小心,还被马路牙子绊一脚,那为什么不把马路牙子取消?机动车每天都有交通事故,为什么不把机动车取消?我知道你们不能取消,因为你们不能坐在车里高谈阔论了。社会在进步,一个东西的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必然性,我们不能一味地以安全取消它,老百姓需要它,我们就要去支持他,安全方面的问题当然是存在的,但看它的比例是多少,不能有几个人不按规范去使用它,就影响一大片,就好比汽车一样,不能极个别的交通事故,就去取消它是一样 我也天天接送孩子,挡风被很好用啊!一、暖和 二、不限制车头转向 三、不挡视线。 不知道专家说的隐患在哪? 如果出于安全考虑,那就应该禁止一切机动车非机动车甚至于人上路,因为即使是人走路也有巨大的安全隐患。 要求电动车棉被退出市场的主要理由是:影响电动车转向的灵活性,存在安全隐患,行驶过程中风的阻力大,影响车速。 "存在即合理",电动车加棉被在全国各地风行数十年了,自有它存在的道理,不然,消费者也不会一直这么买账。电动车加棉被有很多好处:可以保暖,尤其是冬季对保护膝盖很有好处,经常在冬季接送孩子的人都有体会。另外,电动车经过积水路面时棉被还能适当挡水,避免溅湿衣服。我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旦电动车摔倒时,棉被能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人体受到的伤害。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优缺点,电动车加棉被也有利有弊,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出台文件时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提前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和要求,看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而不能简单地加以取消,老百姓生活的需要,就是政府工作的目标,我们就要去支持他,对产品进行改进,提高安全性能。如果简单地以安全为由取消电动车棉被,这是因噎废食的做法。 电动车"棉被"退出市场,我觉得需要一个过程。 一是它确实实用。既能挡风,特别是冬天,相当于汽车的挡风玻璃;又能保暖,能顶一层羽绒服,是女士们带娃的必备工具。夏天还能挡住烈日,防止女士的皮肤被骄阳晒坏,所以,深受女士们青睐。 二是它太普及了。越普及的东西,越有它的大众基础。既然群众有需求,政府部门强行让它退出市场,必须三思而后行,避免引起公众的反感,甚至引起舆情,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必须有个较长的过程。 三是目前还没有替代品出现。既然它实用,又有大众需求,如果要让它退出市场,就必须未雨绸缪,给群众找到合适的替代品,否则,就会给大家带来不便,影响群众出行。 所以说,电动车"棉被"退出市场,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关系群众生活,那就不是小事,相信有关部门一定会审时度势,与群众相向而行,把好事办好,既赢得群众的支持,又不妨碍群众生活,我们拭目以待吧。 挡风是真挡风啊,冬天实在是太冷了,自从套上棉被,大清早汽车只要护住脸,腿上身体一点也不冷。 不好就是手把那里有时候手取出来,一下找不到入口手把,就会特别的危险,安全第一吧! 电动车挡风被,不用不知道,用了才知好。 开始见别人的电动车到冬天都挂着挡风被,我还真笑话过他们:能有多冷? 我才不用这个呢!好好的电动车捂个大棉被,又难看又笨。对我这种讲究优雅风度的人(说笑),才不会跟这个风。 岁数一天天大,身体一年年差,到了冬天,身体的热量就真不够用了特别是双腿膝盖和两肩膀,吹个风就疼。刚入冬,就驱寒膏药侍候上了。 为了自己的健康,不能再跟自己过不去。电动车挡风被,难看就难看吧,咱也买一件挂上。 用了才知道,这个是真保暖!穿薄薄的打底裤裙装和大衣骑电动车,身子前面挡风被盖的严严实实,两车把的大棉套,连手套都省了。 至于说不方便,没觉得怎么样。我感觉比戴着厚手套还灵活。遇到个雨雪天气,车子上绑个小板凳,孩子被子里一坐挡风遮雨,这比穿个风披雨衣还方便。 说把挡风被退出市场的,是他自己没亲自体验。 挡风被退出后,医院风湿骨疼科势必会人满为患。 每个事物都有利弊,如果利大于弊,还是应该适当保留。毕竟,电动车是多数老百姓的,环保不限号,出行方便。 (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饱汉不知饿汉饥,即使家里有汽车也挡不住电动车的存在,因为它太方便了,北方冬天确实很冷,出去办点事,上下班,买个菜,接送孩子开车去没有电动车灵活,不用担心停车,而且也节约时间, 以安全为理由禁止使用挡风棉披是管理者立场的问题,如果管理者也骑电动车上班,他们还会拒绝这种利人无害的车前挡风装置吗? 众所周知,开车比走路更危险,不小心行驶或醉驾,就可能投入湖中,碰到栏杆,撞到别人车子、甚至人和穿越公路的动物,可为什么大家还喜欢开车呢?不就是图方便吗?同样道理,使用挡风棉披也是为了冬季保暖和遮雨需求,在不阻碍视线、不加重加高情形下,安全性能没问题。禁止这种加装设备是担心过度的表现,不以民为本的表现,站在小车立场、不考虑广大电动车使用者感受的表现。 退一步说,即使每个骑电动车的人都换开小车,结果只会造成更严重的交通堵塞,与允许加装挡风棉一事相比,不值一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