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我带娃的过程中感觉,初中生基本已经开始懂事了,大部分对学习都有认同感,就算是所谓的差生,也很愿意学习,(极度厌学的除外,我在教娃的过程中只碰到过几个,有一个是无论怎么心理疏导都不起效果,这样的娃除了父母彻底地改变教育观和认知结构,靠老师基本无解。还有一个是从小看太多漫画,系统思维没建立起来,反应在学习上就是天然笨,学什么都是反复十次都记不住,错别字多的吓死人,这种需要孩子能承受足够的压力,老师有足够的耐心,父母绝对的配合,否则也无解。还有就是重度网瘾,你敢说他,他就敢跳楼,这样的绝不沾边,敬而远之。) 除了这三种,只要有耐心,基本都是有希望的,曾经带过一个自闭的,从不跟人说话,上课就是睡觉,作业考试从来不参加,花了半年时间心血,也慢慢带了出来,无论从性情还是学习都改变很多(吐槽一下,娃妈的关注点忽然提高很多,觉得她家娃完全应该可以考一个好高中了,我说很难,因为时间不够,然后听别人一忽悠,把娃带回去了,还到处说我骗钱。泪奔。后来再想回头,坚决不要了,信任被打破,神仙也没办法,只是可惜了娃。) 除了这几种,娃都可以教,至于题主说的娃懒,我是不太认同的,孩子懒,抛开学习习惯没养成这个不谈。一个是因为学校的知识和他们从外部接受到的知识相比太过于枯燥,加上老师的讲课很多也无味,就不乐意学。更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家长的压力。 家长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不停给孩子加任务,加压力,看不得孩子一点点闲下来,只要放松三分钟就是不努力,不爱学习,贪玩,就好像这三分钟就是整个人生。(这是在带娃的过程里听到的最多的吐槽,不是我不想努力,只是我完成一个,他们会给我再加三个……)所以,我喜欢让娃们尽量放松,快乐学习。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沟通理解,有理有度,平等客观,这是我想对家长说的,真的,很多好孩子都是这样背逼疯的,逼懒的,与其吐槽,不如多反思自己的心态。 只是,这很难。就像推翻整个人生观一样难。 所以,孩子都是好孩子…… 我感觉您儿子不是"懒"而是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您儿子没有从学习中获得足够的乐趣。 我也一样,我初中时候比您儿子还淘那。逃课去网吧,出去打架最严重的一次把人家肝脏打裂了。那功夫10年赔了人家将近10000,把我妈气的直哭。 学习不是逼出来的,我感觉学习是一种乐趣,进而成为习惯。您得让您儿子从学习中找到一种成就感。让您儿子从学习中找到乐子。不是苦口婆心的劝,下猛药的逼。初中正青春期时候逼急眼了反倒满拧。 当时我也不爱学习,但是我有个好数学老师。当时我的老师把一套试题分发给每个同学,让学生上台讲。老师则是补充。当我讲完这道题时候下面掌声响起。那种感觉比磕了药都舒服。都说我学习不好,今个爷们也好一个给你们看看。这种微妙的感觉能成"瘾"。只要尝到一次甜头就希望第二次。到最后我能自己把整张数学试卷讲完。 这种认同感,成就感很重要,是家长乃至是老师没法儿直接给予的。本身成绩就不好,学校老师劈头盖脸的训,回家后家长再磨叨。时间长了自然就失去了对学习的乐趣。一旦您儿子行成了一种自我放弃,那时说什么都晚了。 总而言之,您得让您儿子自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是在玩。用什么方法无所谓,目的达到就OK。 高二时候有重操旧业,各种浪,各种作。爸妈工作忙也没时间管我。从学年前几出溜到中间,最后走的专科学校。 我18年大学毕业,现在在铁路工作。忙的时候在家待不到24小时。那时候我才真正的体会到家长的艰辛。可惜自己懂事太晚。现在我也学习不过是逼着自己学,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月考实在没时间背了就抄,抄不到就往上写规章甚至往卷子上写歌词。事后再去教育补考。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案例。 有一个男孩升入初中以后,成绩一直不太好,平常在家一让他做作业,他就愁眉苦脸,一点儿精神头都没有,可一旦作业做完,他却马上生龙活虎,精神的不得了。班主任也跟反映说,这个孩子上课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老是打盹儿,一下课却活力十足,又是跟同学打闹,又是踢球打球。老师还说,这是没有学习兴趣的表现,这样下去,孩子的学习很难取得好进展。家长也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这是让很多家长非常头疼的事。孩子总是对学习不感兴趣,相反却只对玩儿感兴趣,整天就想着上网、打游戏等,似乎永远玩不够。面对这样的状况,家长们很头疼,同时又免不了疑惑:如果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那是不是就没办法让孩子好好学习了呢? 我想,这里家长首先要明白一点,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贪玩是很正常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可见孩子们,都是比较喜欢玩儿的。对于孩子们来说,玩儿比学习有趣多了。他们当然会喜欢上有趣的东西,也就不知不觉的玩上了。可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孩子觉得学习没意思,没有吸引力,一点儿都不好玩儿。 我们很多家长从小就很抓孩子的成绩,放学后完成多少作业,每天做多少课外练习,每周都要上补习班等等。可实际上,这些略带强制性的措施,不但不能使孩子喜欢上学习,还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真正能吸引孩子的东西,就是趣味性的学习,是让他感受到学习是件有意思的事,而不仅仅是枯燥的做题和父母口中的好成绩。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习兴趣是孩子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趋近的倾向。这种情形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 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孩子,对各种现象和问题都会产生惊异感。在学习过程中,他会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去钻研,甚至达到痴迷的地步。而在学习之后,它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觉得书本是它的良师益友,自己从中得到了启发,并且心情愉悦。所以说,学习兴趣才是孩子成长的"起点"。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了,是不是就学不好了?这个是不用担心,因为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不能一刀切。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是没有找到让他产生兴趣的地方。此时就需要家长想些办法,来帮助孩子找到兴趣的所在。 那么,家长到底如何提升孩子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要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和孩子一道学习,陪着孩子读书,了解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并且适时地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及时提供正确的帮助,也才能让孩子从家长身上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学习乐趣。 其次,多鼓励孩子,少指责、打骂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大家认可时,他会感觉特别自豪。家长不要放过每一个表扬孩子的机会,如,孩子在看书时,可以说:"哦,我的儿子或者女儿呢,真乖,知道自觉学习了。"如果孩子好动,可以对他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改掉某某的缺点,你就更棒了。" 每次孩子取得一点点成绩后就表扬他,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他就会知道成功是多么的快乐,下次也就会照样去做。像这样温和的表扬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就不会因为一次成绩不好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另外,就是让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把枯燥的做题过程变的生动有趣,是让孩子爱上学习的一个好方法。家长可以跟孩子玩成语接龙游戏,或者用扑克牌做算术,或者让孩子选择他想要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但能调动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心情愉快的学习,还能让孩子学得更轻松。 再次,家长可以从孩子特长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自己擅长的某一方面,家长可以挖掘出孩子的这些兴趣点,趁机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毅力。让孩子对学校的学习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去学,孩子会事半功倍,没有兴趣勉强或强制性的去学,孩子会觉得疲惫不堪,成绩也可能上不去。 明白了这些,相信担心孩子学习不好的家长们可以马上着手准备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案了。家长们,为了孩子,加油吧! 我是何竟轩老师,如果我的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请点赞;如果还有什么问题,请留言,我们一起交流。谢谢! 题主说自己的儿子读初中了,比较懒惰,从来不主动学习。 估计题主所说的懒惰,主要指的是在文化课方面的学习。 估计题主所说的主动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指的是学校考试的那些科目。 估计情况可能是这样,孩子在完成作业方面,在读书方面,在学习文化课方面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不太高兴趣不太大,似乎比较被动一点。 孩子在其他方面肯定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特长,也不一定表现的懒惰了。 比如说体育活动呀,文艺活动啊。比如说聚餐活动呀,郊游活动啊。还有其他的一些兴趣爱好活动呀,孩子未必表现的懒惰。 这样看着看着,问题就好解决了。 你家孩子可能对文化课不太感兴趣。 现在就要找一找孩子对文化课不感兴趣的原因。 首先从家庭找一找父母,喜欢学习,喜欢读书,能够以身作则,无形中会影响孩子的。父母在这一方面做得咋样? 其次从孩子的老师那个地方找一找。老师讲课是否深入浅出,是否能让孩子听懂孩子是否有兴趣。 第三方面从孩子自身找一找。孩子从小有没有读书的习惯,有没有专注听课的习惯,有没有每天完成作业的习惯?遇到了不会的问题,是蒙混过关还是认真探讨,一定要解决。 家长可以和孩子多交流听一听孩子的意见,听一听孩子的想法,观察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从其中也许能发现孩子不主动学习的原因。 还可以和孩子的老师多多交流。通过老师了解自己的孩子。 总之家长对孩子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能够找到孩子不主动学习的原因。根据这个原因,家校联合家长和孩子沟通,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应对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以上都是一些空洞的感受,因为对孩子没有具体的接触和了解,没法提出来针对性更强的意见和建议。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您多多批评,也请专家学者多多指导,我会接受的,谢谢了。 孩子到了初中基本心理已经定型,在这里抛开父母教育不得法、成长环境不好等一些废话,对于你孩子来说最为重要的是需要重新塑造一些好的习惯和自我的认知,有一些方法,比如让他多参加一些体育的活动,团队的活动和公益的活动,让他在与社会的交互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认识到自我需要改变;第二苦口婆心没有用,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陪伴和榜样,你的言语和行为从一开始就影响着他,那么要突破这层是很难的,家里的环境需要改变,从明天开始家里的大小事要给他发言和倾听的权力,同时由他来安排你们家的一些家务劳作,慢慢积累、慢慢改变吧。 首先直截了当的说,这并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事情。因为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事情。 您的孩子的最大的问题是在于学习习惯。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至少是需要1~3个学期,甚至于是1~3年。当然有个别的学习习惯是需要终身的,这个咱们另外讨论,我们现在只是讲在中学时代或者中小学时代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的养成主要是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如果一年级和二年级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话,三年级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有力。 而上了初中之后,学习习惯是需要重新养成的,这个奇迹呢,就在初中一年级的上半学期。如果能保持,在小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初中第1个学期的时候,合理的运用和引导,那么他的学习习惯,是会非常好的。 反之,学习习惯就并不好。包括不愿意做作业,包括"粗心大意",这个粗心大意是叫加引号的,因为往往他并不是粗心大意,他只是认为,有些事情别人可以替他去。这就是一个并没有对学习习惯,进行一个良好养成的,发生的一个问题。 改变只能是从现在开始。从现在开始,放学之后,规定多长时间做作业,家长陪着。我知道10来岁的少年,再需要家长陪做作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在最初依然需要陪着,需要敦促他按时完成了。 这是第1步,不光是孩子需要坚持,家长同样小坚持。在这个过程里,家长不能玩手机,不能干家务,不能看电视,不能玩平板电脑,不能看电影,需要一心一意的看着,就像他小学一年级那样。 家长要明确一件事情,作业一定要完成,正确与否,不为他检查,如果第2天老师的批作业结果是错的,抄10遍,题目一起抄10遍。 就像对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孩子一样,重新走一次。 没有办法,如果不把学习习惯纠正。就这么等到了初三,以及上高中以后,再想纠正非常难。 每个孩子之间的差别真的很大,我指的不是好坏的差别,而是孩子先天的类型,千万别要求孩子都一样,有的孩子是体觉型,有的是视觉型,有的是听觉型,针对与不同的孩子教育方法也是不同的,试着去了解孩子。只有懂了他,才能教育好他 儿子已经初中生了,从不主动学习,懒得去学习必有原因。作为父母要认真观察孩子的日常生活的具体表现,弄清孩子的懒惰是有什么特点,整日昏昏欲睡呢?还是就学习的时候发懒,注意力不集中呢?再不就是以前读小学的时候也是不主动学习,发懒呢?找到孩子懒得不主动学习的根本原因是最关键。原因找到之后,好对症下药。这里我提几个小建议,请参考。 1. 抓住孩子最喜欢学的课程入手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治愈懒惰的金钥匙。懒惰像生锈的锁头一样,锁住大脑,至于孩子懒得动脑子。脑懒是学习的最大敌人。要改掉懒惰的习惯需要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能够洗清生锈的头脑,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勤快。孩子有了学习兴趣,有了勤奋好学的精神,懒惰自然就消失不见,变得主动学习了。 2. 领着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人,脑懒就随着体懒,就是不愿意动脑,又不愿意活动。久而久之便成为一个懒散邋遢的人。懒惰是学习的最大障碍,要尽早改掉孩子的惰性,鼓励孩子常常到户外活动,玩耍,让他的身体勤奋起来,体勤能够带动脑勤。再一个就是让孩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比如:寒暑假领着孩子下乡到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去亲身体验农村生活,感悟生活的艰苦和贫困山区孩子们的上学困难的现状。或者周日带孩子到码头去,让他看看码头工人的艰辛的劳动。总而言之,经过亲身体验让孩子明白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让他的心底萌生出珍惜自己美好学习生活,努力上进的念头。这时候孩子的懒惰不用父母催促,自己主动就改掉了。 3. 讲给孩子听自己小时候学习的故事或别人的励志学习的故事。孩子懒得学习的时候,不要硬生生地训斥孩子,逼着他去学习,这样做,孩子更加厌学不喜欢学习了,这时候应该转移注意力,暂时不让他学习,而父母亲给他讲自己小时候读书的艰苦生活或者想念书,但没有条件去上学中途辍学的故事,或者讲一些生活困难的孩子,克服困难励志成才的真实故事。讲故事或者看视频的方式孩子的潜意识里种下懒惰是可耻,勤奋是光荣的种子。从别人的生活里感悟自身的不足,认清自己懒惰的弊处,唤醒自信心,走出懒惰的困惑。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孩子懒惰不仅是影响他的学业,更可怕的是影响他一生的生活。现在趁他年纪小,及时改掉这懒惰的恶习,学会勤奋。勤奋、好学、积极上进会给孩子带来美好未来。 学习是一种能力 你儿子不主动学习 ,你不是要解决他学习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他的能动力的问题。我敢肯定的告诉你,他不是懒,而是不喜欢。 如果我没有猜错,你是一位喜欢指责的家长,孩子做什么都会挑刺的那种。既然什么都不可你的心,当然他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干。 我都几十岁的人了,洗个碗我老娘都在旁边说半天,太烦人了,我只能让她出去。她不出去,我就不干了。 我小侄,表弟说他口才不好,不爱说话,我说是他嫌你水平不够,不爱和你对话,你信不? 所以,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找找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就好了。 我有一记下下策,读完这个学期就向学校调休一年,并告诉他你现在以及以后都不用上课了,让他自己去工作挣钱。然后他会对你们充满怨恨,慢慢的知道学习的美好,再到最后一月时给他报名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