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玻璃心,心里特别脆弱。 2、在意别人的态度和眼光。 3、窝里横,越是亲人越耍,到外面就不行了。 4、脸酸、敏感。 5、与人相处,过分谦虚,不敢直视对方。 6、遇到机会,不敢争取,不敢靠前。 7、就喜欢瞎想,怀疑这、怀疑那。 8、遇事,前怕狼后怕虎,往不好的方向想。 9、总想依靠别人,总觉得没有安全感。 10、不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 11、闹了矛盾,总觉得是自己的问题,看不透人际关系。 12、后悔昨天、担心明天,就是过不好今天。 13、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想逃避,不想面对问题。 14、心里矛盾、情绪不稳定。 因为小时候缺爱所以自卑一直如影随形。 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六个子女,五个丫头一个儿子。人们常说,爹不疼妈不爱的就是老二,我是老五,地位就更加微乎其微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时候我是六个孩子中最丑的一个,我一直是空气的存在。 我是个很少哭泣或者是从不哭泣的孩子。 我觉得哭泣是一个人在爱他的人面前,求关注、求安慰、求爱护的撒娇行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关注他、爱护他的人存在,没人会哭泣。 从小弟弟就是全家的宝,只要他哭全家就地动山摇;四姐小时候一直就漂亮可爱嘴甜,人见人爱,她也很爱哭,只要她生气了非哭个死去活来不可,让家人心疼的赶快哄着她。 只有我是个例外,我也试过大声的哭,结果没人搭理我,大家走来过去就像没看见我。 没有观众,我哭给谁看呢? 那个时候我就明白——哭泣也是漂亮的人的专利,像我这样的孩子哭泣反而适得其反,招来更多嫌弃。 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乖乖地呆着,老实听话。 从小我听到最多的话是"你怎么这么笨?" 所以,我的第一个人生感受就是自卑。 我上一年级后,大家发现我其实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我的成绩很好,好像没有考过第二名,我不是很用功的人。 我的记忆力很好,一篇课文,念三遍就能背出来。一首歌曲,闭眼静听一次就能记住歌词。小学的语文书,学完之后我都能从第一课一口气背到末一课。 我没有偏科,数理化喜欢做难题,一旦掌握知识就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当我也意识到自己其实很聪明时,我就会在骨子里很骄傲。因为我性格孤僻,和同学们不会相处。 一直都是全班第一,但每次都选不上三好学生。这件事带给我的自卑贯穿了我的整个学生时代。 最让我自卑的还有一件事,我17岁时爸爸病逝,我只上到初中就没有再上学。 一直以来在我心中的一个梦想是,我要成为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以这样不战而胜的方式,去回击所有在我成长岁月中轻视过我的人。 而我的初中学历成为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我可能在乎的不是学历,我在乎的是,你多读书你才能有能力,你有能力才能远离你讨厌的人和环境。 长大的我性格有点极端,非此即彼。 我一方面冰雪聪明,一方面自卑孤独。 见了我喜欢的人,我有说不完的心里话,非要一吐为快不可。见了不喜欢的人,正眼不瞧,一句话都觉得多余。 自己擅长的事我就变得非常自负,遇到自己做不好的事就会非常沮丧。 应该说,我是个幸运的人,虽然很小的时候缺乏家人关爱。她们不是不爱我,而是大多数人好像不太会表达。 成年人也是需要成长的,在我20岁后,我和家人变得互相理解,相处非常融洽。姐姐们知道我以前的心路历程后,都觉得对我有所亏欠,所以后来就非常迁就我,让我觉得非常温暖。 我现在是一个非常阳光善良温柔的人,虽然骨子里还是有隐隐的自卑。 不过这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自卑让我有很好的自省能力,更好地看清自己的不足,把不足变成前进的动力。 自卑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主要就是对自己不认可,或者是对自己的自身状况不满意,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但是每个人他的自卑表现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 比如有的人表现出傲气十足的样子,恰恰这时候,他想表达的是:"不要轻视我,我让要让你们看到我是很强大的"。就好比那些身高不足的人,走路常常掂着脚一样,因为这样会让他看起来高一点。 再比如两个人比身高,自认为要矮些的人呢,常常挺直身子站在那里,他想尽力让自己看起来高一点一样,如果你要问他: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不够高啊?"他当然不会承认的。 还有的人表现得特别爱哭;有的人特别依恋自己的母亲,有很强的恋母情结。 有一个同事的孩子,他将近20岁了,检查身体,其它器官都正常,但就是每晚都尿床。 近些年来,许多贪官被抓的时候,常常发现家里藏有许多许多钱,其实那些钱对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大的意义,问为什么要这么做?有的回答,只有这么做,心里才觉得有安全感。 ……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唯一能够超自卑的方法,就是把你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你通过为这个社会解决问题,通过与他人合作,通过关爱他人,然后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降低和超越你内心的自卑。 一、自我封闭。往往画地为牢,独守自己的空间,把自己包裹得很严,不愿意与人交流,把感情倾注到固定对象上,比如经常对花说话,对小猫小狗宠爱过分,而不轻易向他人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使父母老师也不例外。 二、对自己不自信。缺乏独自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干什么事情都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担心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缺少行动力和决断力。即使开始了,往往半途而废,无功而返。 三、内心脆弱。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人很无意的话可能被解读成歧视偏见,常常陷入自我制造的悲观消极中。也就是常说的玻璃心,很容易受到伤害,且容易积累,一般不易愈合,遇到着火点,可能引发悲剧。比如,最近"一块腊肉引发的悲剧",仅仅因为父亲的一句不够得体的批评的话,医学院大三学生谭玉珠就寻了短见,着实让人痛心。一次考试失败,一次工作任务未完成,一次恋爱失败,自我埋怨,自我谴责,自我放弃,自杀身亡的残局背后,往往都有自卑心理作怪。 四、自卑形成的原因一般和个人的现实处境相关 。比如,在单位不被重视,事业发展受阻。也受家庭影响较重,或者曾经受到过伤害,比如小时候的贫穷被人白眼,因为皮肤黑,个子小受人欺负,没有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留下阴影。比如被恋爱伤害过的人,再遇恋爱时往往顾虑较多。家庭父母离婚的人,在恋爱时也会有担心被抛弃的想法。 五、最后,自卑并非一无是处,更非无可救药。适度的自卑可以催人奋进,不要小瞧自卑之人爆发出来的激情,为改变贫穷的不懈努力,为消除歧视的坚强决心,出人头地不服命运的强大斗志,都可以让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变得无所不能,坚不可摧! 1:一个人走路的时候,总会假装若无其事的玩手机。 2:不好意思请求别人帮忙,但别人的请求从来不会拒绝。 3:和不熟悉的人说话总是表现得很高冷。 4:假装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和眼光,其实心里很在意。 5:说话声音很小,不敢与人对视。 6:讲一句话要在心里酝酿半天,讲完又要纠结自己说得对不对。 7:坐公交车要到下车时,叫师傅停车会酝酿好久,如果刚好有人叫停车,自己就会松一口气。 8:很在意周围人的看法。 9:总想让大家关注自己,但又害怕成为焦点。 10:没主见,唯唯诺诺,做事情畏手畏脚 11:自我否定,不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甚至破罐破摔。 12:在长辈面前很懂事,是个热心肠。 13:很会伪装自己的情绪。 14:总是不敢靠近比自己强大的人,比如领导。 15:面对批评,面对挑衅,从不敢反驳,生怕得罪别人。 16:路上遇见熟人不敢打招呼,不敢和刚认识的人说话。 17:开不起玩笑。 18:和人相处起来小心翼翼的。 19:不愿把自己的弱处揭露给别人。 20:不敢去谈恋爱。 在我看来,内心自卑的人很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没有主见。 这个不敢拿主意,那个也不敢拿主意,犹犹豫豫,不紧不慢的,让人看着很着急,但又拿他们没有办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是最怕遇到这样的人的,但这样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他们往往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从外表看很干练的一个人,却是与实际不符的,跟这样的人沟通交流是特别费劲的,就是因为他们优柔寡断,内心很是自卑。 其实大可不必的,最好是能够想办法把这样的心结解开,通过增加自信来减少自身的自卑感,这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多学习,多解决问题,逐渐把自信心培养起来。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不需要对任何人点头哈腰,我们的生活自己说得算。 把自己的内心调节好,逐渐改掉那些犹犹豫豫,没有主见,优柔寡断的毛病,培养自己的自信,做一个表里如一的有能力的人,有主见的人。 自卑感往往会带来紧张、沮丧、抑郁等负面的情绪,然而这些情绪问题,会在某些行为中得到释放。 我们总说,要想知道一个人缺什么,就看他平时总在炫耀些什么。 这句话是有心理依据的,它恰好说明了自卑感与优越感的关系。 一般人找自卑的原因都是相貌,智慧,学历,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名声这些外在的事相。而建立的信心,也都是一种相信而不是真正的信心。有相就信,无相就自卑。 禅宗的方法直接找自卑的源头,那个能信能不信的,能着相能离相的。找到那个,你就是自己的君王,找不到你就是事相自卑的仆人。 一、敏感多疑 自卑的人内心通常都十分敏感,他们会因为对方不经意的一句话想很久,或者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他们都会认为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一直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中走不出来。 二、不懂得拒绝他人 自卑的人通常很难拒绝别人的要求,因为他们担心如果拒绝了对方就会由此生气,平日里给自己脸色看。万一事情传出去所有人都会觉得是他小气,所以即便是自己很难完成的任务也不懂得拒绝。 三、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享受美好 自卑其实也就是自负,他们总觉得自己没资格享受美好。 四、十分缺乏安全感 通常自卑的人都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自卑的一面,所以总是把自己伪装的很强大,事实上越是这样的人内心越是缺乏安全感的。他们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这样做不过是为了掩盖自己脆弱的内心而已。 五、讨好型人格 自卑的人通常很喜欢夸赞别人,属于讨好型人格。缺乏对自身的认知,通过夸奖他人来使别人肯定自己,这么做无疑是把自己的情绪交给了他人。 以上5个特点中了一个都算得上是自卑,中了一定要努力克服他们。不要想得太少做得太多,努力赚钱,多提升自己,自卑自然就会远离你。对自己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尊重结合起来,你就会散发出高贵的气息。 而人在一无所有,一事无成的时候还能坚信自己能成,能行,能做到。这个信心就是克服自卑的不二法门。 在心理学上,自卑的人可能分为两类,自大型 与脆弱型 。虽然他们都是自卑的,但他们表现出来的样子却是不同的。 自大型自卑的表现: 自卑情结的人内心充满了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一方面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成功,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会做出很多努力来减轻自卑带来的不适。有些时候,一些看起来自大好胜的人,其实只是自卑的一种伪装,发展成"自负情结",也就是把自己伪装得比别人优秀,来掩盖内心的自卑感。 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很弱小,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他感到自己很强大,那就是去使得别人都感到他们自己很弱小。 所以,那些以言语贬损他人、抬高自己的人,用暴力胁迫他人的人,或者认为世界上唯有自己最具魅力的人,看似表现得很自负,其实这些行为都是他们内心自卑的伪装,也是他们为了逃离自卑情结所做的努力。真正的强大,不需要通过让别人感到弱小来获得。 脆弱型自卑的表现: 脆弱型自卑者做事十分害羞、胆怯、犹豫不决,甚至无法承担任何个人或与工作有关的责任,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种自我怀疑也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 他们可能会从社交圈消失,拒绝与他人往来,因为他们会认为,就是因为有了与他人的比较才会使自己陷入自卑的困扰,如果脱离社交,自己就可以避免受到自卑的困扰了。 (图自pexels) 无论是哪种表现类型的自卑,他们自卑的来源可能与童年以及成年后的经历有关: 原生自卑:产生于童年时期 产生于童年时期的自卑叫做原生自卑 ,是人们在面对外在环境时所体会到的不足感 。这种不足感可能因为个体生长发育的速度落后于同龄人、出生于贫困的家庭环境、或者不当的家庭教育等等。 其中,不当的家庭教育是导致原生自卑形成的最常见原因 。不当的家庭教育可能使得个体在童年时时刻刻都感受到无助、始终认为自己比别人弱小或愚笨,或觉得自己只能依赖别人等等,而这些都是个体最初自卑感的来源。 例如,父母不断强调孩子的缺点、所犯的错误,或恐吓孩子说"别人都能把书念的这么好,你为什么不行?念不好书将来长大有什么用?还不是就是混吃等死?"长期处于这样的家庭教养之中,会让孩子始终认为自己就是比不上其他人,从而产生最初的、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图自pexels) 次生自卑:产生于成年以后 产生于成年时期的自卑感叫做次生自卑 。即当成年后的个体发现,自己并没有能力实现自己虚构的目标或内心的标准时,所感到的自卑 。引发次生自卑的事件,可能是失败的求职经历、不理想的学习成绩等等。 次生自卑会迫使人们回到原生自卑寻求原因。 那些有着原生自卑的人,在面对次生自卑时,会倾向于认为就是因为自己很无助,自己比别人弱小,或者自己总是需要依赖别人,才让自己没有能力去实现心中的理想。成年后发生的事,仿佛是对幼年时自卑的再一次证明。他们很难相信失败是一时的,也不相信他们自身还可以做到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一次偶然的打击并不会让人永久地困在自卑情节里,而是从小到大,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挫折、失败不断消解个人的自我价值感的同时,个人又遭受到了来自父母、同伴、老师、同事的嘲讽和指责,才使人在自卑的情结里越陷越深。 以上。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自卑心理应该是从童年时代到青年时代产生的,往往伴随终生,开始懂的好与坏美与丑贫与贵的时候,从融入集体生活中,看到别的小朋友吃的穿的住的玩的比自己好,慢慢就会在内心里产生自卑感,特别容易发生在5%群体中,逐渐的变得少言寡语,不合群,长大以后性格内向,喜欢独处,没有团结感,往往对美好的事物不感兴趣, 我的一个朋友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困,上学时候穿的一身衣服几年也换不下来,中午吃饭的时候别的同学都打开饭盒吃着香喷喷的饭菜,他因为家里人没有给他带饭每天都是偷偷的走出教室等别的同学吃完了他才回去,时间久了就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慢慢的性格也变得很内向,也不爱说话了,一直到现在四十多岁了都单身一个人,在一起谈起这些他也会说那时候固定的性格很难改变了。 对人对事过分敏感,自尊心强。别人一点的无意言语都会让他想法多多,总觉得社会对自己有不平衡感,对待事情不能冷静处理,常常因为小事大动肝火,就是情绪化吧,而且总有自倾向,据调查大多数自的人都具有内心自卑情绪。 答:这个问题问的是自卑的人有哪些表现,而不是人为什么自卑。我来直奔主题地、简单地罗列几条。 一,内心自卑的人,一般都不盲目自信,常会本能地夸大客观事物的压力,低估自己的潜力,遇事向坏的方向想的多,把一些可能性的、偶然性的现象,看成是现实性的、必然性的现象。 二,内心自卑的人,特别在乎别人的感受,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进行全面深刻细致的精雕细琢,生怕出现漏洞,惹恼或伤害他人。这种无限放大的责任心,使自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显得缩手缩脚,在很多事情上有心无胆、左顾右盼、最终一事无成。 三,内心自卑的人,胆小怕事、害羞、慢热等,都是重要的性格特征。他们在与人接触过程中,大都不敢正面直视对方的目光,他们喜欢不断的设计和猜测对方的思维走向。他们怕得罪人,怕把事情搞砸,给人一种特别失败不起的那种感觉。 四,内心自卑的人,做事慎密周全、专心致志、言行一志、一诺千金,责任心强,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些与生具来的优秀品质,特别适合在一些具体的、关键性的岗位上发挥才能,是不可多得的细活工匠人才。 五,以上四点是内心自卑的人普遍表现,还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就是表面上非常自信和自负,骨子里却非常自卑。他们把自卑的情绪藏的很深,盖的很严,只有特别要好的裸友和他自己才知道。这种人限制了自卑心理的负能量的扩散,鼓励了自卑心理正能量的发酵,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大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