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上市一般谁在拉升?
新股上市一般都是由以下三股力量在拉升股价:
第一:券商在拉升股价;
第二:机构拉升股价;
第三:二级市场投资者们在拉升股价
按理说新股上市是没有抛压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新股上市股价会出现大涨,按照进行推算股票涨上去对谁最有利呢?
其实股价涨上去了,对持有股份最多的人最有利,也就是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最有利,但要清楚一点大股东的股份是被限售的,上市要被锁定三年时间,按此进行分析,大股东拉升新股是不可能的,毕竟股份不能买卖交易。
排除大股东拉升新股之外,还有另外两股力量,其一就是配售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引进的战略投资者,这些股份是不受限制的,这些资金资金在拉升股价的概率非常大。
其次就是还有券商公司,毕竟券商公司是作为新股上市的承包商,意味着新股上市进行包销,再有就是券商公司自身也是参与新股申购,他们也是有中签的,所以券商股手中也是有不少筹码的,券商公司拉升新股也是可能的。
还有一股力量就是二级市场资金,二级市场很多资金是愿意动用大量资金去炒作新股,只要二级市场资金大幅买入新股,直接在涨停板处挂单,只要愿意卖出股票的,立马就是有机构愿意买入,二级市场超大资金才是拉升新股的真正原因。
因为新股只要上市了,就可以在二级市场正常交易买卖,由于新股刚上市,抛压是不大的,但愿意买入的资金是庞大的,愿意以涨停板的价格买入,正因为如此新股就涨起来了。
以上这些力量和因素就是为什么新股上市首日,股票会出现涨停,随后还会继续大涨的真正原因。
为什么新股上市后绝大多数会出现一波拉升,并且次新股涨势会比较好?题主的的这个问题"新股上市一般谁在拉升?",相信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想知道,毕竟背后"推手"到底是谁,只有更懂,才能更好把握行情。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需要了解一下几点:
1、新股上市本身就有上涨的基因,碰运气、"打板"、短线投机的炒客一时间涌进,助推股价上涨。沪市与深市新股上市,发行市盈率往往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比如最近上市的博力威、皓元医药、凯立新材、迈拓股份、东航物流、崧盛股份、圣诺生物、普联软件等,发行市盈率均远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甚至部分上市公司股价就算翻倍仍旧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在低市盈率发行下,新股上市本身就有上涨的基因。
当然,A股超1.8亿户股民,其中不乏碰运气、"打板"、短线投机的炒客,主板上市的新股一般会有连续涨停,就能吸引很多投资者去碰碰运气,如果能吸到筹码,明天可能就是10%的盈利,科创板、创业板不设涨跌停限制,若是明天能再涨,就能大幅获益。在巨幅波动的诱惑下,不缺冒险的股民。而新股上市后的上涨,这波投资者是主要造成拉升的人。
2、基金助推。可能股民很难想象,基金居然也参与新股炒作与拉升。从普遍认知来说,基金确实不太可能参与这样的行为,但若是被动型基金,那么这家基金就一定要参与,因为机制是这样设定的 。比如,一家行业指数基金的设定是该行业的所有上市公司按照权重匹配,那么当一家新股上市后,就要参与新股申购以及上市后锁定份额。
至于新股上市后背后还有没有其他的"推手",比如上市公司一方,比如市值管理之类的,就要看上市公司本身情况了。一般来说,新股发行市盈率低,有碰运气、"打板"的投资者以及基金助推,对上涨有较大影响。
新股一旦上市,上面并没有抛售压力,保荐券商和机构战略投资者包销或配售的股票只有拉升才能膨胀其市值,也就有了赚钱效应。故一般新股上市都有可能有几个涨停板(个别质地好的公司股票还可能十几个板的涨幅)。等到达到其价值定位附近价位时,多空分歧出现,也就会有一定的拋压。当然不排除有很少的股票发行市盈率奇高,有可能上市首日就冲高回落甚至可能出现首日跌破发行价的情形。
新股上市一般都是机构券商在拉升股价!如主承销券商,发行新股后,有承销费用,与上市公司以及基金游资等,一起抬升股价,让新公司股份能有所表现,吸引市场目光关注!让上市公司形象良好,以后再融资的话,大家会抢着买这家公司的股票!!!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看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新股上市之后会连续向上拉升,即使按照新的交易规则,暂时日内停牌,也不会停止拉升的步伐。一般一直要到一定价位之后才会停止。那么到底谁对于新股进行了买卖和追捧呢?
1.各种机构投资者要进行建仓。如果认为新股的目前市盈率还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对于新股公司的未来表现预期看好,那么此时建仓则是一个最佳时刻。这种初始建仓会有效的降低机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同一行业的投资风险。机构的大量买盘是一个重要原因。
举个例子,本来一些投资机构投资于医药行业,但是上市公司医药行业的市盈率平均为100倍。现在有一家新的上市公司在上市,其首日发行价对应的市盈率只有50倍,那么作为机构投资者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赶快抢购一些新股,然后移出自己持有的投资组合中的那些高市盈率的医药股,降低对于医药行业投资的风险概率。
2.券商等做市商也需要参与交易。我们知道现在证券市场有着做市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了股票的成交活跃性,实现买方卖方的顺利价值交换。而且新股刚上市前,一般都与券商签署着一定的协议,由券商找寻剩余的做市商,在上市初期完成新股的稳定发行。那么这些做市商需要在前期吸纳一定的新股,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做市商制度。
每支新股发行,其实都是需要做市商进行做市交易,保持日间交易的顺利性,但是这些做市商去哪里拿股票呢?其实还是主要在上市服务企业从市场中进行吸纳,然后给买卖方双方提供流动性,赚取做市手续费。
3.各位散户投资者的投资需要。我国的新股发行是采用询价制的,其实在上市招股时,基本上与这一行业的已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是有着一定差距的。也就是说这期间是有着价差效应,如果在上市最初一段时间,如果买入有可能赚取到这个价差的收益。这就是为什么热衷于购买新上市股票的原因。
但是也不是所有新股上市之后都是进行价格拉升,也有可能上市第1天就遇到了历史高位。也就是说其上市首日的股价已经是被市场炒作之后的高价了,那么购买之后很容易被套牢,长期站在山顶。大家最著名的那就是中石油上市首日,在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开盘报价48.6元,市场一片沸腾,但是哪个投资者知道,这就是未来到目前中石油的最高价?!所以当时追入的所有机构和投资者都是亏损的,有的到现在还没有解套。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虽然新股上市有可能会出现持续上升的行情,但是并不是每一只都是这样的,还是要根据这家上市公司长远投资价值来进行判断。
主要是不到一定的价位没有人舍得卖造成的。
新股中签不是难于上青天,也和彩票中奖差不多,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完全靠幸运。
好不容易中一个签,只有区区的500股,1000股,都当宝贝一样供着,舍不得卖出。反正大a股有炒新的习俗,一般情况下中签的股票都赔不着。
特别是沪深主板的新股,有涨跌幅限制,涨停板不打开,大家都看着,极少有人卖。
所以说新股不是谁在拉升的,而是中签的股民都舍不得卖造成的。
也有个别例外的,开板后又来一波拉升,那是游资看好新股没有套牢盘,容易吸引人跟风炒作,再玩一把游击战,不是谁都能玩的!
大家好,我是谦秋说,一个浸润资本市场19年的投资者。对于新股的问题,我觉得我的关注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是新股收益,也成为我重要的无风险套利的一部分,我是花了蛮多的时间去研究新股的定价机理,上市之后的走势等等情况,接下来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新股上市之后的拉升是怎么形成的,供大家参考。
首先、新股上市之后,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理解,会做出一些不同的判断,有人看好,有人不看好,而筹码多的一方,自然成为最终左右股价的主力资金。而大部分的新股上市的定价是相对合理的,毕竟22倍的估值水平,在大部分的机构投资者来说,但凡有一些成长性的行业,带有一点行业龙头,或者细分行业龙头色彩的,自然就能形成一种抢筹的格局。而拉升自然是唯一的选择。
其次、主力机构为了打压收集筹码,需要先行拉升。上市之后,机构除了一些配售,手中的筹码是不多的,等收集到一定筹码规模,可以对股价形成影响,自然就是要打压洗盘,以便把散户投资者手中的筹码震出来。
最后、游资操作。在市场里面游资是一批有着敏感嗅觉的资金,他们自然也成为机构投资者的喜好,在争夺筹码的过程中,自然就形成了拉升,这好比是买方多于卖房,自然是物价要涨。
总体来说,资本市场是无利不起早的,其中充斥着博弈,有长线资金,也有短线资金,有资金的地方自然就成为江湖,但大家苦于没有筹码,新股上市之后,唯一的选择,自然是拉升,这是资金的选择,不是估值提升的选择。敬畏市场,敬畏投机。
谦秋说问答,开心有内涵。
承销股票发行的券商。不拉升发行不出去。下跌吧大股东赔钱。股票市值也小了。大股东不会再找这样的券商给发行了。所以新股上市唯一的办法就是拉升。吸引散户去打新,去买新。股票就能发行完成了。发行完之后,股票由新股转变成了次新股。股票开始进入了自由落体时代。
新股上市疯狂上涨主要是新股发行新规决定的,新股发行过多过大集中在不需摇号的网下配售的机构手中,与网上配号摇号中签形成鲜明对照,上市不疯那才怪。
当然是机构和潜在的庄家困为需要收集,筹码只有拉高了才能吸引散户交出筹码只有机构和庄家手里有只够的筹码才有炒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