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部电影胡言乱语太多、逻辑漏洞太明显,电影鯊觉得就没必要把它当作一部正经电影去认真解析,浪费时间了。说的就是这部正在院线上映的《大人物》: 一个日常暴力执法的警察会因为做警察有规定,不能喝酒而与坏人杠上? 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刑警就是靠主观臆想讲故事来探案的? 一个坏人因为是小妈所生,就足够将他变成一个更坏的人?...... 罢了罢了,剧情不愿再提。电影鲨想说说这个男主王千源,自从《解救吾先生》被捧杀至今,他就开始在各类影片里以"大人物"、"硬汉"、"型男"的人设自居,到了这部《大人物》,简直就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人设上看,王千源所饰演的孙大圣虽然只是个基层刑警,可他的做派却没一点符合这个角色的: 对自己的刑警队长吴队动辄颐指气使; 在队友间人气颇高,是被视为警界明星的存在; 对反派公子哥赵泰,张口闭口我盯上你了,我不会放过你的,反复强调自己不容小觑; 甚至对局长也是一脸不服,想怼就怼; 干脆还把角色的名字起做孙大圣......电影鲨就想问问导演五百,王千源都成孙大圣了,你为啥不干脆幼稚到底,把赵泰的名字也改成赵天宫算了啊?! 王千源在《大人物》里的角色塑造是失败的,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导演对英雄的理解太表面太肤浅,导致王千源也把孙大圣演成了一副"英雄"的躯壳。电影鲨觉得要演好孙大圣这个角色,首先就应该 改掉浮夸的名字,然后除却华丽的主角光环,没有传奇的功夫、没有撑场面的台词、 没有大后方的庇佑, 踏踏实实从基层刑警角度来演。让孙大圣成为一个为正义、为妻儿安危不得已走上以身犯险、以卵击石道路的小人物。当这样的一个小人物被赵泰和手下打到鼻青脸肿站不起来,衣衫褴褛穷途末路,不得不需求媒体曝光所带来的保护,这样一种以一己之力反抗权贵的精神,才能被称作是 "大"! 相反,对比王千源因过度捧杀而演技退步,角色固化。在包贝尔身上,电影鲨反倒是看出了些被骂上正道的感觉。 婴儿比例的脸和五短小身板被赋予狠毒狂躁的内心。不得不说,包贝尔所饰演的赵泰一角让包贝尔摆脱了他一贯要不小男人小备胎,要不扮丑搞笑的贱萌存在感。相信很多人看完电影后,都会和电影鲨有同感,原来 包贝尔是挺适合演绎这种被宠坏的纨绔子弟角色的,原来包贝尔在演这样的角色时也可以是很有杀伤力的。 但据我所知,最先把包贝尔狠毒大反派型格打开的电影并不是《大人物》而是徐克的《西游伏妖》。虽说《西游伏妖》上映时曾因故事情节生硬老套遭遇骂声一片,但因为有徐克导演镇守电影视效,电影鲨不得不承认《西游伏妖》这整部电影的气氛营造,动作设计,包括对各类人物的型格把控都是相当高级的。在《西游伏妖》里,包贝尔饰演一个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玩乐游戏的冒牌比丘国国王(妖怪原型是红孩儿),这个外表看来纯真美好的大孩子为什么会让人觉得恐怖?因为小孩子的情绪太不好把控,没人知道什么时候他的哪根神经会炸,也没人知道他这脾气一炸起来会炸到何种地步,"红孩儿"的行为举止无原则可判定,无常规可参考,这就是他最可怕的地方。你们看,这种无法预料的神经质的坏是不是和《大人物》里被宠溺坏了的赵泰如出一辙呢。 《大人物》是一部令人失望的翻拍,剧情基本照搬原版,但受制于国情,逻辑线和写实线统统被编排成了市井喜剧,台词一水儿的正能量,动不动就上升到国家层面,演员表演基本可以用油腻过份、用力过猛来概括。2019开篇国产院线就交出这样的成绩,这让在2018年,刚被一大波国产佳片(《我不是药神》、《无双》、《红海行动》、《无名之辈》......) 洗礼的影迷感觉落差太大,不好接受啊~~ 现实太无趣 电影有意思 请关注头条号"电影鲨" 电影《大人物》,是由导演五百执导,王迅、王千源、包贝尔等人主演的一部动作电影。这部犯罪题材的电影将生活中的黑暗面进行了直观体现,生活在底层的人民苦苦挣扎,生活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电影中各种官商勾结各种利益斗争 让人暗中气愤,也让人唏嘘。而电影中刑警孙大圣,叫这个名字也是利用孙悟空惩恶扬善的象征来的,代表着一种不屈和斗争精神。尽管力量悬殊巨大,尽管反派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主角依然没有放弃斗争,依然敢于去斗争,这种精神和气概让人佩服也让人担心。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像孙大圣这样人存在,他们用热血和希望装点着生活,他们维持着社会正义,他们塑造了新时代的英雄形象,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我们有了前进的力量和信念。 这部电影人物演技恰到好处,作为动作片也有该有的动作场面,作为一部弘扬社会主义电影,它告诉了我们有邪恶就会有斗争,正义永不缺席。就算生活中没有传说中孙悟空,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普通人,他们也是现实生活的孙悟空,他们代表着正义,代表着希望,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也要成为敢于维护正义的孙大圣,哪怕是生活中的小人物,也要是维护正义的"大"人物! 本次出演包贝尔一概往日的尴尬表情,强拉硬拽的表演方式,将一个头脑清醒,性格变态的富二代表现得比较到位,让人一种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算是包贝尔演技的表现了,让我到觉得包贝尔其实并不适合演那种呆萌弱智的喜剧角色,这样的有立体感的人物更适合他。 但电影想反映的内容太多,故事有些仓促,本来很多情节可以大作文章,但也许导演想表现的点太多,所以很多细节没有深入在电影里表现出来,给人一种故事交代不是很完整的感觉,但好在把故事讲清楚了,也抓住了主题。打斗以及特技场面也做的不错。总得来说是一部还可以的电影。 我看到了中国的高仓健 《大人物》是一部良心电影,故事是讲良心的,人物描述有良心,鞭挞的阴暗面在现实中有大量的原型。剧中塑造的主角硬汉刑警孙大圣,演员王千源从身材到气质和高仓健很像。讴歌了警察的人生理想追求。有情有义不畏权势,对黑恶势力死磕到底。 要不是借反腐倡廉的大环境,这片子可能很难通过。因为当中描述的社会太现实了。资本疯狂地搅和社会,贪官被利益裹挟,人性的贪婪,底层民众在艰难挣扎。虽然镜头不多,大家一看便知。 当一个人处于对钱刚需的时候,如果心里掂量可能没有风险,几个人扛得住这眼前的诱惑?看到开放商送来的名牌包包和美金,刑警的妻子当时一口拒绝,"这点钱换黑心太少了"。后来她却含泪给老公描述当时内心的感受,"我动摇了"。这句台词太真实。 刑警这个团队,真正有战斗力就是要讲哥们义气,一起出生入死,各自身上的伤疤就是他们标配,有了这些经历,关键的时候才有信任与默契。 不能再剧透了,这片子故事虽然有些简单,很多情节分开品味,确实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和纪实。推荐大家看,四星半。 综合来看《大人物》拍得还不错,是少有的很有诚意的警匪片,里面人物的戏剧冲突和人性的刻画很到位。原版的韩国片《老手》一直没看过,也准备最近来看一下。 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最直观的感觉是前面不错,高潮迭起,笑料不断,后面就开始变成撒点狗粮了,少了点味道,所以想看下原版的味道如何。 王千源出演的大圣这个人物可圈可点,以往看一些电影总觉得正面人物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这次倒是有血有肉,也会为了学区房纠结,不过为了办案到最后也没有买成学区房,算是一个小遗憾了。 是出彩的算是包贝尔出演的赵泰,把一个堕落的富二代演活了,虽然吸毒心黑,但是能力还是有的,搞房地产,打起拳击的水平还不错,证明也没少在这方面努力过,不完全是一个草包,只不过心中充满了金钱和权力,而身边一帮人在权力和金钱面对除了低头无法反抗,也更加重了他对于金钱和权力万能的假想,包括那位公司女职员,面对这个富二代的赤裸裸的性侵依然没有直接的反抗。 人物表现得不错,唯独感觉后续这个收网实在太快了点,前期没有多少铺垫,直接因为一个大闹街市进行了收局,欠缺了点。 现实中那里是这个样子呢 昨晚看过,不得不说很精彩,个人认为有几点,一是孙大圣,二是赵泰,三是那个局长,想看的可以慢慢体会 看过后深感公、检、法公正公平公开多重要,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出现矛盾后如果公、检、法不能公正处理弱势群体好像只有以死来警醒大众。 翻拍自韩国电影《老手》的《大人物》成为2019年的第一个小爆款。电影提前开启了点映收获不错口碑后又提档,看出片方对作品口碑的信心。 《大人物》由熟悉警匪题材的五百导演,他也是《白夜追凶》的编剧。中国近年来警匪题材作品不少,但出现的问题也非常明显:第一类是全面的伟大光荣正确,人民警察不容有任何的七情六欲,只要成为大英雄就好,典型的代表是《湄公河行动》,作为公安部牵头项目,真实反映了境外抓毒贩的英雄事迹,张涵予彭于晏演出的是脸谱化的中国式英雄。 另一种则往神探方向上靠,尤其是由IP改编的公安题材,为了追求戏剧化,忽略了很多实际情况、现实因素,让观众无法完全代入感,典型的是《心理罪》系列。方木神通越广大,越不贴近现实。还有的警匪片为了躲避审查,直接把故事放在了国外,比如同为王千源主演的《破局》,这部翻拍片把故事设定了马来西亚,审查是好过了,但观众也很难共情买单。以及王千源出演的《龙虾刑警》,则是另一种闹剧式表演。 《大人物》相比这三类电影,还是做到了突破:故事真真切切发生在中国,讲的也是人民警察的故事。这里的警察不再脸谱,局长为了维护大局可以牺牲案件全部真相,王砚辉的队长为了升迁也能委曲求全,王千源也是个暴躁匪徒式警察,每次出警都会打人。他这个孙大圣是一个平民英雄,除了身体层面有些武力,也要面对学区房中年危机等日常压力。真实,有血有肉,可以感知。 另一方面是对反派的塑造。包贝尔改变了以往的喜剧表演方式,彻底以"人渣"的形象出现在大荧幕上,拆迁,炫富,威胁警察,闹事开车,涉嫌杀人,几乎是十恶不赦的代名词。而他做的这些事,几乎也是可以在报章上看到的典型富二代负面形象。正邪不两立,包贝尔这个邪恶的形象的确让观众恨得牙痒痒。正因为如此,电影的最后王千源暴打,确实能给观众带来爽点。 从《大人物》《无名之辈》这些电影逆袭,包括《来电狂响》这样的改编也成为小爆款可以看出,中国观众越来越重视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玄幻、穿越、古装、戏说这些已经审美疲劳很多年了,他们需要真真切切打动自己的作品,哪怕是小人物的偶遇,小警察的挣扎,小心思小情绪,只要你打动到我,那就是好作品。这种口碑决不是影评人强行的曲高和寡,而是实打实的观众口碑。 现实主义永远不会过时,如果它看上去过时了,只是它做得还不够现实。 昨晚刚看过,包贝尔演的赵泰敏感、自私、甚至可以说是变态,这是他的家庭环境造成的,他是小妈生的,电影里面有说他才刚回国一年,或许是从小缺爱急于在他爸面前表现自己,还有一点是想跟可以说是嫡出的哥哥一较高下,但自己本身又没有多大能力,性格暴躁冲动,在他眼里别的人或许都不是人吧,这种人出事都是迟早的事! 还有最后的结局,其实都是在很理想的状态下,电影毕竟是电影,生活中这样的事很多,但从来不会放在明处说,也希望国内可以多出一些这种反应现实题材的电影,大家会有更多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