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听新闻说房价又涨了,怎么从数据角度解读房价和销量?
很多人天天听着各种消息和新闻说,北京房价又涨了,心里非常担心,认为自己再不买房,买同一个房子又要白花一百万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信息时代,如何利用数字解读你周围的世界呢?且听分解。
任何变量都不是单独来看的,比如这里,房价上涨的新闻,往往伴随着"成交量下跌",连起来怎么解读呢? 象限分析
这就需要用到数据分析方法——"象限分析法"来解释了。
又到了普及经济学时间——房价上涨,不代表房价处于上升趋势,也可能是转入买方市场的前奏。
如下象限分析,一目了然。
先看列标题→
再看行标题↓
房价降低
房价增加
成交量增加
趋势A—— 房价降低,成交量增加:
符合经济规律,表明市场还是健康的
趋势B—— 房价增加,成交量增加:
表明房价确实上涨。
成交量减少
趋势C—— 房价降低,成交量减少:
房价崩盘前奏。降价了还卖不出去,说明市场对接下来的房价毫无信心,早买早亏,早卖早赚。
趋势D——房价增加,成交量下跌:
趋势D1: 每增加1%房价会减少1%成交量——符合经济规律,市场是健康的 。
趋势D2: 每增加1%房价会减少50%成交量——市场药丸 。 趋势B——房价增加,成交量增加:
先从趋势B讲起吧,这个最简单,表明房价确实上涨。
中国头几年就是这么来的,比如如日中天的恒大2020年定下的目标——2021年销售目标8000亿元人民币,2022年销售目标10000亿元人民币。这就表明当时确实处于房价上涨的趋势。
PS:2022年已经过了4个月,恒大的销售目标已经实现了1.33%。 趋势A——房价降低,成交量增加
表明价值规律仍然起作用,证明市场还是健康的。
发生趋势A的条件很简单——市场健康,对于我们显然是过于苛刻了。
这种情况,对于中国楼市的未来,只是个奢望,中国很大可能完全不会发生趋势A,反而会发生趋势C,这说明中国楼市市场,已经是一个畸形的市场了。 趋势C——房价降低,成交量减少:
房价崩盘前奏。
降价了还卖不出去,说明市场对接下来的房价毫无信心,早买早亏,早卖早赚。
继而引起恐慌是抛售,每个人要还的贷款都比买一个新房还要高。
据传,每个生命的非正常逝去,都会伴随一颗流星的陨落。当天上满是流星,网友们就能看到期待已久的烟花表演了。 趋势D——房价增加,成交量下跌:
这是最复杂的情况。
成交量减少也分两个层次。
趋势D1:房价增加,成交量有限下跌,经济很健康
每增加1%房价会减少1%成交量,表明经济很健康,处于价格在价值周围波动的正常区间。
趋势D2:房价增加,成交量大幅下跌,市场药丸
每增加1%房价会减少50%成交量,这都有人敢接盘?这已经表明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卖家提出的价格已经被市场抛弃了。人们已经对房价丧失信心了,大家的态度已经完全偏向了趋势C,都在持币观望甚至,除了少数人有急用,比如改善型住房是最大的可能,卖个600万买个900万,以及孩子要上学,不在乎白花几百万,别耽误孩子上学区就成。之所以成交下滑还能坚挺房价,还不是因为当初他们的持有成本特别低?从当初的2w现在涨到6w,他们还是赚的。
注意: 任何东西你卖得再贵也可能有人买,只有在市场经济下这才叫做价格。在非市场经济下,比如加了很多限购限售政策,绑定了很多诸如学区资格的稀缺性,你不能说这就是这东西的价格,而只能说这是当前成交价格,这仅仅代表当前需求最强的人的接受程度。 总结
因此,同样是房价增加,表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趋势: 当成交也涨,则属于趋势B:房价确实上涨。 当每增加1%房价会减少1%成交量,则属于趋势D1:经济很健康。 当每增加1%房价会减少50%成交量,则属于趋势D2:经济药丸。
大家大可不必担心。
中国房价的发展趋势,由B【房价增加,成交量增加】,经过极其短暂的D1【每增加1%房价会减少1%成交量】,目前已经转向了D2【每增加1%房价会减少50%成交量】,并且接下来会向着C【房价降低,成交量减少】的方向演进。
这就是当前的中国房价现状。
结合笔者实际的经历,北京回龙观这边房子,挨着互联网公司非常近,在2019年到2021年就处于长期的上涨阶段,房价从4w→5w→6w→7w逐渐攀升。但我却注意到,随着房价的攀升,销量自从2021年开始,每个月同比数据均下跌30%。这就落入趋势D2:房价增加,成交量大幅下跌的象限。果然,在2022年年底,挂牌了很多5w的房源,而且虽然房价比最高峰跌了29%,但仍然挂出半个月没有人购买——没人想要在这个经济形势下去负债,也没人愿意把现金投入到没有太多再次转卖机会的楼市中。
读者朋友们,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