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是中国史籍使用的一个地理概念,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尽管各史所记"西域"的范围大小不一,其核心部分均为包括我国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我们今天使用"西域"这一名称,一般有广狭两义。广义指古代中亚,狭义指历史上的新疆。 新疆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周围中部是高山,高山之间是盆地,盆地中间是沙漠。既有地广人稀、荒寂不毛之貌,也有水草丰盛、瓜果飘香之景。其北部和东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阿尔泰山,古代名为金山,高度一般为3100~3300米;西北部是准噶尔西部山地,以中低山为主,高度一般在1500~2000米;西南部是帕米尔高原,古代称为葱岭,高度一般为3500~4800米;南部是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昆仑山,古代也曾称做南山,以产美玉而驰名,高度一般为5000~6000米;东南部是略呈西南——东北向的阿尔金山,一般高度为3000~4000米;中部是东西走向的天山,古时又名时罗漫山,一般高度为3500~4500米。在天山与阿尔泰山和准噶尔西部山地之间是准噶尔盆地,呈三角形,东西长约850公里,南北宽约380公里,其中央是我国第二大沙漠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绝大部分是周定或半固定的沙丘。 在天山与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即塔里木盆地,东西长约15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其中部是我国第一大沙漠即塔克拉玛干沙漠,基本上是新月形流动沙丘。这些面积广大的高山、盆地和沙漠构成的地形特点直接深刻地影响着西域地区的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生物、农牧业生产和居民的文化生活习俗。在习惯上,人们称天山以北的地区为北疆,天山以南的地区为南疆,位于东部天山尾端的吐鲁番和哈密地区为东疆。海拔最高处为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8611米),海拔最低处为吐鲁番的艾丁湖(—154米),也是我国最低之处。 新疆的河流基本都是内陆河,其水源主要是高山降水和冰雪融水,流程不长,不能远达海洋,而是消失于沙漠之中,或者渗入地下或流入洼地湖泊,主要的河流有:北疆的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从东向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斋桑泊,最后再入鄂毕河而注入北冰洋,是惟的一条外流河,也是我国惟一的北冰洋水系河流。全长2969公里,新疆境内为442公里。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北坡,从东向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全长约1500公里,新疆境内约占一半。南疆的塔里木河,发源于天山南坡和昆仑山北西坡,从西向东流入台特马湖,全长2179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东疆无大河,但是泉水较多,工程巨大的坎儿井灌溉系统,自古以来就是这里的一大特点。新疆的湖泊主要有:赛里木湖,古称"净海",湖面海拔2071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乌伦古湖,湖面高程468米,湖形似三角形 ,南北宽约30千米,东西长35千米,湖水面积827平方千米 。艾比湖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湖泊,博尔塔拉河、精河、奎屯河,分别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注入艾比湖,成为湖水的主要来源,湖面呈椭圆状,面积650平方公里,水深平均2—3米,湖面海拔189米。玛纳斯湖,是玛纳斯河的尾闾,面积约500平方公里,现在由于对玛纳斯河的截流灌溉,湖面已逐渐缩小。博斯腾湖,是开都河的宿端,又是孔雀河的开源,古时称敦薨之渚,面积980平方公里,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罗布泊,是孔雀河和塔里木河部分流水的汇注处,古代称为盐泽或蒲昌海,面积2570平方公里,由于孔雀河和塔里木河水被载流灌溉,下游已断流,故罗布泊目前已经干涸。 新疆的历史沿革变化,寻得清《新疆图志》(上中下三卷)一读,现摘抄如下: 新疆东扞长城,北蔽蒙古,南连卫藏,西倚葱岭,居神州大陆之脊,势若高屋之建瓴。得之则足以屏衡中国,巩我藩篱;不得则晋陇、蒙古之地均失其险,一举足而中原为之动摇。是故汉取三十六国,以断匈奴右臂;唐开安西、北庭,以制诸蕃;元崛起金山,奄取西域,卒灭宋、金而有天下。此皆明效大验者。而论者谬以为耗中华而事无用,勤远略而忘近功,斯于形势,不亦闇乎? 夫在昔嬴秦,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其时边徼荒远,犹阻绝未通也。自汉以来,始开远迹,而匈奴之强弱,常与西域之通塞相为终始。武帝结乌孙、伐大宛,田轮台、渠犁,置使者校尉,领护山南诸国。于是匈奴之势始衰。然时汉独护南道,未能尽并北道也。及郑吉为都护,治乌垒城,兼领北道,而匈奴益弱,罢僮仆都尉,漠南无王庭焉。后汉中兴,天下初定,未遑外事。其时山南君长互相攻击,裂为五十余国。永平之际,北虏胁之,共寇河西。于是复置都护、长史、戊己校尉,更治其地,而班超之功最著。安帝即位,诏罢都护,遂弃西域,而北匈奴复收属诸国,共为边患。时议者欲闭玉门、阳关以絶之,赖陈忠之谋,久而获定。 魏置以降,中州云扰,鲜卑西部起山北,致强大。其支族豪长乃窃据华夏,僭闰位者数百年。北魏则有蠕蠕、悦般、高车,后周则有突厥、铁勒,皆分据北疆,迭长争雄。迄于隋季,世为边寇。昔时旧国,山北惟乌孙,山南惟鄯善、龟兹、于阗仅存而已。 唐兴,太宗奋其武烈,征铁勒,平高昌,灭薛延陀,逐西突厥于伊犁河外,悉定西域之地,置北庭都护以监北道、安西都护以监南道,其下曰都督府、曰州、曰县。戍边之兵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皆有使。自都督以下,悉领于大都护。由是边庭晏然,烽堠无警,垂六十余年。开宝之后,唐室中微,西域领地北沦回鹘,南入吐蕃,沙陀复起金山而承其敝。逮于五季,边祸相属。 宋时,辽最强盛,天山南北悉降于辽。元起朔漠,尽取塞地。山北为阿力麻里及回鹘五城地、诸王海都行营统军之所,山南为别失八里诸国地,置宣慰司元帅府以统之。故能力征经营,混壹区夏。至于有明,国威不振,瓦剌猖獗,长驱内犯,是有"土木之变"。其后畏兀儿、吐鲁番诸族更盛迭衰,而山北之地复分为四卫拉特部。虽时一朝贡,特示羁縻,终不能抚而有也。由是观之,中国盛则威力足以相制,而疆埸以安;及其衰也,举边要而捐之,则反乘中国之敝,而天下卒以多事。伊古以来,得失之鉴,灼若蓍龟,虽有明智,未之能易已。 洎我圣清御宇,长驾远驭,九有方夏,悉主悉臣,惟凖噶尔崛强西陲,负固不服。自康熙迄雍乾三朝之间,王师载驾,天戈所指,扫穴犁庭。于是一讨噶尔丹,再俘达瓦齐,三歼阿睦尔撒纳。鲸鲵既翦,属土归命,是为北疆底定之始。既而回酋霍集占兄弟煽众为乱,移师南向,迭克名城。二竖穷蹙,授首荒外,传檄而下,兵不衄刃,是为南疆底定之始。方准夷再叛,时会廷议,决进止,惟大学士傅恒主进取之策。而谋国持重之臣咸以谓戎索之外,古者弗臣。得其地不可以耕,虏其人不可以使,不如服而舍之,使守在四夷,树我边衡,于义为便。天子内奋乾断,外排群议,戎衣壹着,拓疆万里。乾隆二十四年(1759),遂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参赞大臣、办事大臣、同知、总管等官镇抚之,而画乌鲁木齐以东地改置州县,隶于甘肃省。爵回、凖王公、台吉,世袭各有差;并设回部诸札萨克、伯克,分理回务,钤束其众。当是之时,新疆版图广轮二万余里,带甲之士四万,岁纳米粟十四万三千余石。开屯列戍,棋布星罗,盖所以屏翰关辅、拱卫燕云者,基益巩固。而藩属之效顺朝贡者,若哈萨克、布鲁特、浩罕、安集延、玛尔噶朗、那木干、塔什干、巴达克山、博洛尔、布哈尔、爱乌罕(阿富汗)、痕都斯坦、巴勒提复十余国。自汉唐以还,未有若斯之盛也。 咸同之际,朝廷方用兵东南,黠回金相印等,瞯新疆备弛,阴结安集延酋阿古柏作乱,陕回白彦虎应之,尽失天山南北之地。而俄罗斯藉代我收复为名,入踞伊犁。西北糜烂,群情沮丧。或以谓髪捻初平,宜休兵息民,徐以观衅;西域阻远,非所宜急;且强邻干预,连兵不解,尤恐牵动全局。颇有主闭关之议者。时左宗棠督师陇右,独力持不可,疏言:"自古中国边患,西北常剧于东南。顾祖禹论方舆形势,视列代建都之地以为轻重。我朝定鼎燕京,内外蒙部,环卫朔方,前代九边,胥成腹地,皆开新疆、立军府之所贻也。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衡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古不安,匪特秦晋各边时虞侵轶,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况夫今昔势殊,俄人拓境日广,缘边东西万余里,与俄壤地毗连,仅藉蒙部为之扞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臣愚以为地不可弃,兵不可停。愿挈旧有之疆宇,还隶职方,以弭外衅、固吾圉也。"朝廷卒用其策,大军西指,尽复故所失地。 光绪四年(1878),宗棠乃建议开行省、设郡县为久远计。时以伊犁未归,不果。及西四城逸酋再纠众犯边,宗棠念非革除旧俗、渐以华风,无以为长治久安之本。六年四月,复抗疏申前议,未及行而宗棠内召,以通政使刘锦棠代之。光绪七年,伊犁款议成,俄人反我侵地。明年,陕甘总督谭锺麟暨刘锦棠因捐益宗棠先后所条列上之,于是新疆行省之议定:设巡抚于乌鲁木齐,归甘肃总督兼辖;并设甘肃关外等处布政使一员;以镇迪道加按察使衔,兼管全疆刑名、驿传诸事。回疆东四城设分巡兵备道,驻阿克苏;设喀喇沙尔直隶抚民厅、库车直隶抚民厅、温宿直隶州、拜城县、乌什直隶抚彝厅。西四城设分巡兵备道,驻喀什噶尔回城,兼管通商事;设疏勒直隶州、疏附县、英吉沙尔直隶抚彝厅、莎车直隶州、叶城县、玛纳巴什直隶水利抚民厅、和阗直隶州、于阗县。北路改迪化直隶州为迪化县,添设迪化府为省治,辖迪化及旧设昌吉、绥来、阜康、奇台五县;徙奇台县于古城,迁巡检于旧治。凡设府一、厅五、直隶州四、县四,改县一,徙县一。其哈密、镇西、吐鲁番如故。十二年,设库尔喀喇乌苏厅。十四年,裁伊犁抚民同知,升伊犁厅为府,附府设绥定县,以广仁、瞻德、拱宸、塔勒奇四城隶之,是为西六城。将军仿内地驻防之例,移驻惠远满城。设宁远县,以惠远、熙春雨城隶之,是为东三城。设伊塔分巡道,兼管通商事。设霍尔果斯分防厅、精河直隶抚民厅。改塔尔巴哈台理事通判为塔城直隶抚民厅。二十四年,巡抚饶应祺复奏设新平县。二十八年,奏请增改各厅、州、县。于是南路西四城升疏勒为府,增置伽师县,升莎车为府,增置蒲犁分防厅、皮山县、洛浦县,改玛纳巴什厅为巴楚州;东四城升温宿为府,增置温宿县、柯坪分县,升喀喇沙尔厅为焉耆府,增置轮台县、婼羌县,改库车厅为直隶州,增置沙雅县。北路增置孚远县、鄯善县、呼图壁分县。是年凡升设府三,改直隶州一,州一,增厅一、县九、分县二。诸府、厅、州、县,皆分隶四道。 自光绪八年至二十八年,凡设道四、府六、厅十一、直隶州二、州一、县二十一、分县二。地东西七千余里,南北三千余里。东界甘肃安西州,南界退摆特及克什米尔、巴勒提等部,东北界阿拉善及喀尔喀蒙古,西北界俄国七河省、斜米省。提封田一千一百五十万一千四百七十六亩,民户四十一万二千二百一十,口二百万三千九百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