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何评价弘一法师的字?我想简单说:名副其实!大宗师。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有人喜欢就有人不欣赏,即使如佛陀在世时,也不是所有民众都欣赏和信服他。这就是 现实。弘一法师在很多方面造诣非凡。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文学家、佛教界著名高僧大德。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学贯中西、僧俗翘楚。为人善良悲悯,为僧智慧圆通、功德圆满。是世间少有的奇才。所以若论书法,那只是弘一大师的沧海一粟。我们欣赏弘一法师、学习弘一法师,才是更全面的对他的肯定。至于书法就如同买椟还珠里面的木椟,那珍珠是他的智慧和慈悲,才是我们更要关注和学习的。 言归正传,弘一法师的字,有几个特点,希望能给朋友一点启示,不论好与坏。 一、有中西结合的特点,弘一法师擅长中西绘画。早期留学日本。 二、有佛家特色,不刚自柔,圆润通达。 三、清新淡雅。 四、超脱了男、女性别的界限,无相有相之别。 五、独树一帜,难于模仿,就如同李玉刚的演唱特色、梅兰芳先生的表演特色。难以模仿。 六、字如其人,赵体字之所以欠风骨,就是人不被认同。倘若是岳飞开创赵体那又是一翻景象。字不过是人的附加品。 七、返璞归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要在世俗里成功,证明了自己的东西,然后再开创新的领域别人才更容易接纳,即使别人不理解,但是别人更愿意相信。因为人们相信大师。就如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最后爱因斯坦说什么人们就信什么,这叫权威。毕加索开始是经典绘画,取得辉煌成就,所以当他抽象派画风出现的时候,人们也继续景仰,看不懂没关系,继续慢慢看,反正大师的画总是没错的! 晨曦小荷的观点也许比较偏激,也只是一家之言,希望能给友友们一点思路。那晨曦就十分开心了。再次致敬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的字,出家前和出家后有较大差别。 早年的李叔同,其书法受北碑的影响较大,点画锐利,饱满厚重,结体修长,抑扬顿挫。 出家后的弘一,洗尽铅华,方笔弱化,线条圆润。 至晚期时,结体更加简洁、圆触,线条多圆笔,无犷野之气,超脱尘世,不食人间烟火。 弘一法师的字,非阅尽人间冷暖所不能书,他的字只可欣赏,我辈尘世间人,无法学习。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弘一大师的书法去掉了世俗的浮华、露出的是真性。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人生对生死悲欣交集的感悟,而且这种感悟常人难以企及!也是弘一大师对书法的禅意表露! 身心脱落,无上清凉,一笔一划,浑然天成,是解脱菩提真意。以人书合一,精深幽微,质朴天真论,弘一大师中晚年书法,或可与《怀素小草千字文》相比。 怀素狂僧,胸中激荡,笔下意气,酒后奔腾,极古今狂草之豪迈极致,变化极致,幽微极致,超然若神明,而至于老年,以小草著作,则洗净人间烟火之气,只留一片不激不励,不垢不净的至纯至善本意。 此乃登岸舍筏,得鱼忘筌,以书证道,无我无他,无分辨,无妄想,无是非,无执着,上善若水也。也是中国最优秀的文人从心底里一生自觉或不自觉都在追求的极致境界。 1、生大富大贵之家。 2、有特好的家风,从小有特好教育(品种也有一方面)先天占了天时, 3、知了、明了、圆了。(应时而生"圣人") 4、他的金石才是一绝。 5、胜过大干,白石。 弘一法师是高僧!要看懂他的字就要先弄懂他的身份。在佛教里面,讲究一个"空"字。五蕴皆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在解释法师的字之前,我们可以拿一幅字来看一下 。这幅字大家看看是不是非常漂亮?浓淡粗细、避让穿插、字形潇洒自如!一看就是书法家的作品!这幅字可以看出来作者的功底非常深厚!写好这幅作品,作者参考了很多东西。比如形式、书风、线条、章法等等。那么,问题来了!你有这么多思考在里面,你必然是心里有所顾虑!因为你要有意呈现一种美或者技巧!你要取悦于人!也就是你必然会心有杂念! 那么我们再来看弘一法师的字!看来天真无邪、平淡无奇!就像一个刚刚会写字的小孩儿写的字一样,看不到高超的技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法师的大境界所致!法师抛弃了一切技巧,用一种纯粹的心态来书写。好与坏,美或丑,不设计,不取悦他人!他从一个书法高手转变为一代高僧!这里面最难就在于放下!放下执念!放下世俗!他告诉世人,他是高僧!不是书法家! 曾有幸观摩了弘一法师作品真迹展。弘一法师的为人、境界、才华,都非我辈可学。都说字如其人,在弘一法师的书法中,完全体现了这一点,无棱无角、与世无争,其人文之美超越了书法艺术之美,让人惊叹。 如何评价弘一大师的字? 弘一大师云: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从而可以知其人心之要。书取精习练而用宏大,其书法作品脈络有三步,胎息、蜕变、羽化。俗间习北碑,秦砖汉瓦,钟鼎铭文,下达及魏晋唐宋书,中年脱俗入佛,其字大变,不拘一格,人书俱成。启功先生有诗咏道:"我敬李息翁,独行行最苦。秃笔作真书,淡静前无古。并世论英雄,谁堪踵其武"。是的他的先器识而后文艺,能够臻於化境,古云字如其人,弘一法师的书法淡远而持重,充满了佛理之气。 正如法师对其书夫子自道式的评语:"朽人的字就是法"。以高标的操守升华了书法的真正内涵,实乃最高境界。因此,法师的书法已非一个简单的"艺"字可以诠释了。 作为俗人如何评价其艺之内含内蕴,仅从字形无法看出美,然在书形之内所包函大美是人的修养修炼,且恒生笃念之坚,成就了大器之完人,然经过了悲欣交集的人生过程。 因此吾侪何能望及?何能论辟?只有一字,其书为"好"朴实无华之"好",亦弘一大师之佛理,简单为妙,不可词藻之赘物,脱俗,可难矣! 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书法人人可以搞,但不一定人人懂。 有人认为弘一法师的字境界高,这些人真正懂书法;也有人认为是垃圾,这些人估计是看了弘一法师那种字如佛,佛如字的风格不喜欢,所以认为是垃圾。 不喜欢"弘一体"的人,如果再看看弘一法师早期的魏碑体,应该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说这个字是垃圾,不会吧!这都可以当字帖了。 这点功夫,就是现代专门写魏体的估计也很难达到。 再看 这已经有弘一法师的初步风格了,按照好看难看分也不算难看吧。 你说难看也许是下图这种 可如果说这种字难看,那我只能说你不懂书法。 这是真正的好字,字入心界,心融字法,这个境界是书法的高境界,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境界,一般人一辈子的努力恐怕也很难达到。 评价书法不怕不懂,只怕不识货。 前期高古精到,功力深厚;后期高雅脱俗,自成一体,趣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