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农村人也可以退休领工资了,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这不是听说,而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制度;关键你要具备以下条件,方可到退休年龄,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去参保地人社局或户口所在地社区(村委会),申请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手续。 ①:无论你是城市户口、农村人;只要你在年轻时,根据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申请参加"社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并且达到养老保险政策规定的缴费年限,都可以到龄办理退休手续,根据个人社保缴费账户(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余额、缴费年限、缴费基数指数,核算个人退休养老金,符合条件一视同仁,人人都能领到。 ②:假如你是农村、城市困难群体,所在地政府已建档立卡户人员,(低保户、五保户)根据国家民政部门有关政策,你的养老保险有所在地民政、财政代缴养老保险费,达到退休年龄,可以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低保证、五保户证等有效证件,前往户口所在地村委会(社区)申请办理领取手续。 ③:无论你是农村人,城里人;只要你年轻时参加的养老保险缴费,并且满足养老保险规定的条件;达到退休年龄时,方可申请退休。 "社保"退休年龄要求: 男年满60岁,女职工年满50岁,女灵活就业人员年满55岁…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男女年满60岁时,方可申请办理退休领取。 ④:国家社保已经从1992年开始实施缴费政策制度,后期增加灵活就业人员,自主申请参加的"灵活就业社保";以及农村土地被征用后的,"失地农民社保"缴费政策;已经实施二十多年了。 国家从2009年元月1日起,已对农村农业户口,年满60岁以上,未领退休金的老人;在户口所在地村委会(社区)凭身份证、户口簿登记,不需要个人缴纳一分钱保险费,就可以每月领取"国家基础养老金及社会集体补贴金",这项政策已实施12年了。 ⑤:当然了,如果你好手好脚,年轻时挣钱不参加"社保缴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的),虽然你到六十多岁"洗脚上岸了",准备休息了;但是由于你的"任性,造成没有参加保险缴费,全国各地人社局也找不到你的"个人缴费账户",抱歉,你可能办不了退休,也领不到退休养老金;因为你没有"养老缴费贡献",不知到能发多少养老金,能让你心满意足?故此还是"一分没有"更好,免得你发多发少,还是要骂爹骂娘的! 现在是有农村人可以领退休工资,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一、大部分普通的农村老人都是领的100多块基础养老金,这部分老人以前年轻的时候都是在家务农,没有进过工厂,下过矿井,没去当过兵。所以只领100多块的基础养老金。 二、乡村教师,在农村一辈子教书育人的老师退休后享教师退休工资。其中包括代课老师在一次性缴纳一定数额(3万一6万)的现金后,到退休的年龄就可以领退休金了,领的退休金比正式教师稍少。 三、在国家建设初期,时工时农那个时候,进过工厂,下过矿井。由于种种原因,又返回乡务农的这部分人,只要一次性缴纳3万一6万的现金,到退休年龄后就可以领2千一3千/月的退休金。不过不缴是没有的,所以很多人都没有这福利。 四、当过兵曾为保家卫国出一份力的退伍军人,到退休年龄也可以领几百块的退休金。 以上是我们这边农村人领退休养老金的几类概况,可能各地政策不一样,或有所差别。 除了残疾孤寡老人之外,是不可能的,历来谁见过?又有谁见过天上掉馅饼的?没有付出,淡何回报,呵呵! 是真的,不过不是领工资,而是领养老金。有许多投保的农民,已经领到应该领的养老金了。 目前,农民能领的养老金有两种,一是城乡居民养老金,二是城镇职工养老金。领取的前提,必须投保。 不投保,够条件的可领基础养老金。 我是一直专注三农的基层微课堂,我来和大家聊一下这个问题。 什么是退休 在说农民可以领取退休工资以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退休。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我们知道,工作人员退休年龄男性是六十周岁,女性是55周岁。因为身份和岗位的不同,退休年龄还有差别。 我之所以把"劳动者"加黑,是因为这里所说的劳动者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很明显,农民不属于这里所说的劳动者。 退休工资 按照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的工作人员,因为年老或者因公致残等退出工作岗位,办理了退休手续,按照政策可以领取相应的退休工资。 简单来说,退休工资其实是机关企事业工作人员个人缴纳社保的结果。具体为工作人员缴纳的社保,个人缴纳三分之一(工资的8%),单位缴纳三分之二(工资的16%)。 农民现在领取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的"基础养老金"。 新农保现在发展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原理是这样,设置有两个账户,一个就基础养老金账户,一个是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就是个人每年缴纳的钱,这些钱到农民六十周岁以后,每月领取个人账户总额 139。 基础养老金账户说明白点就是国家直接给农民发钱。也就是现在农民领取的一百多块钱。 农民这个一百多块钱的基础养老金和工作人员退休工资完全就是一回事。 退休工资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区别 这是两种不同的政策。 刚才我简单介绍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两个账户。职工、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是另外一种养老保险政策。简单来说,这两种保险政策最大的区别就是"单位缴纳三分之二"这一块。这一点我就不详细介绍了。 最后还是那句话,我是一直专注三农,服务农村农民的基层微课堂,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也可以私信,我会尽心一一回复。 农村人也可以退休领养老金(不是工资),确实是千真万确的事情,而且这个制度早已经实施二三十年了。 关于我们的退休制度,实际上是国家在1957年通过《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全面建立起来的。不过这个退休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现在已经过渡为了养老保险制度。 最初的退休制度,实际上一般只有国有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固定工人才可以享受的到,临时工是享受不到的。 1991年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明确扩大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也可以参加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了。 这个时候企业开始普遍实施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制工人分为农民合同制和城镇合同制。农民合同制工人可不可以领取养老金呢? 2001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合同制职工,领取养老金的条件作出了限定。女性年满55周岁、男性年满60周岁,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可以说从实施农民合同制开始,农民只要在工厂打工缴纳了社保,符合条件也可以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现在,户籍限制进一步打破,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以农民身份参保了。 总体来说,现在农民确实可以通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方式,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达到退休年龄可以领取养老金,但是不参保是不可以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毕竟缴费钱数多、负担重,也有很多人没有能力参加。为了建立起一个适合没有能力参加职工社保的人群的养老保障,2009年国家建立了新农村养老保险,2011年国家建立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014年将两种养老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国家在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时候,明确对于当地实施新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已经年满60岁的老人,可以不用缴费,直接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待遇。 现在,不符合条件的人如果不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是无法领取养老金待遇的。不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条件放的比较宽松。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可以自由选择,最低档次是一年100元,个别地区是几百元或者1000元。这样的负担大多数人都能负担得起。低保家庭还有国家负担个人缴费部分。 个人缴纳的相应的钱数全部进入个人账户,领取不完可以继承,是不会亏本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待遇各地差距比较悬殊,像黑龙江等一些地区只有不足100元/月,而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分别是850元/月和1200元/月。 有的人可能把免费领取的基础养老金,误认为退休工资或者退休金。这样确实也是有些理解错误。 目前来看,除了之前的部分老人们,已经没有不用缴费就可以直接领取的养老金待遇了。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听说农村人也可以领取退休工资了,这是真的吗?所谓的退休工资指的是我们退休金也就是养老金的待遇,而这个养老金的待遇并不区分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所以说都是一视同仁,只要是你正常参加社保并且符合办理退休的条件,那么都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并且这个养老金的待遇是可以领取终身的,而且作为农村人来讲,也是可以和城市人享受到相同的养老金待遇。 你比如说作为农村人,他可能进城务工了,作为农民工和自己所要的工作单位,建立了全日制的劳动合同关系。那么这样一来的话作为工作单位来讲就会给他建立职工社保,只要是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并且具备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龄,之后都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而这个养老金其实并不区分所谓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那么自然而然农村人口享受的养老金也是很正常的。 只不过绝大多数农村人口他可能不一定会去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大多数农村人口参加的是新农村合作养老保险,也就是今天我们称之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这一类养老保险,实际上退休之后也可以享受到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只不过这个养老金,相对于职工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要低很多,但是这个养老金它也是可以领取终身的,所以说我们农村人,领取退休工资自然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100%肯定地说:这是假的。为什么呢? 首先, 退休 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变具体内容的历史概念 。严格地说起来,我国的退休制度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实施之前。也就是从建国初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九年代。这一时期,实行退休制度的人员对象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 的正式职工,当时的说法是经过人事、劳动部门的批准,招工、招干之后正式参加工作的在册人员。除此以外的任何人,根本就不存在退休的问题。毫无疑问:退休与正式参加工作,是互相对应的。没有正式参加工作,自然就不存在退休的政策前提。 何况,按照当时的劳动人事管理政策,每一个招工、招干的工作人员,都要建立内容详细的个人劳动、人事档案,从批准招工、招干的正式文件,到每一次的工资调整,职务职级晋升都有详细的记载。之所以如此严格地控制工人、干部的数量,最根本的原因粮油食品的供应跟不上,加上当时工业、商业也不发达,需要不了那么多人。60年代的城市职工大精减,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国家建设项目摊子铺得太大,造成了工农业比例失调,通俗地说,其实是当时农业现状根本无力支撑城市工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阶段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从国有企业开始逐步试点、推广到全国大面积地普遍实施的。时间范围大致在1986年至1992年之间。这时的政策主要以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主。随着由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为主体的社会保险制度的推行,国家逐渐地放宽和扩大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企业范围。说到底: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必须参加由职工个人和用人企业双方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式,实行新的社会保险制度。直到2010年,经过多年探索、不断调整完善之后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保险制度,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的方式固定下来。这一时期的企业职工,是《社会保险法》中规定的城镇职工。 《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 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很明显: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法定条件只有两个: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也就是说:城镇职工都是可以退休的 。目前执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是:所有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 。2、累计缴费满15年 ,其实这只是法律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 详细地比较一下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就会发现:旧的退休制度和新的社会保险,在人员范围上是有重大区别的。主要的区别是企业职工的范围大幅度地扩大,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范围事实上没有任何变化。 更准确地说:在将旧的退休制度下应该享受退休金待遇的人员,全部纳入到城镇职工这一范畴时,就必须处理好新、旧两种制度的顺利衔接和平稳过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国家才专门设立了视同缴费年限 这一法律概念。说到底就是: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参加了工作的人员,改革之前的工作年限就是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应缴社会保险费,由国家财政负担。毫无疑问: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参加工作的所有城镇职工和所有的非国有 企业的职工,一律都没有视同缴费年限。总而言之:享受视同缴费年限待遇的人员,范围并不大,以前都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因此,视同缴费年限,本质上就是新、旧两种制度转换时的衔接措施和平稳过渡办法。否则,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参加工作的城镇职工切身利益会严重受损,甚至血本无归。 用一句话概括:按照原来的退休制度,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退休金 的人员,已经全部并入到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城镇职工之中了,在达到法定条件时,亦然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从而开始领取基本养老金 。 目前情况下,没有任何工作经历的农民,唯一可以与退休搭上界的情形是:在有相应经济负担能力的情况下,以灵活就业人员 的个人身份,自行缴费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毕竟,灵活就业人员是城镇职工的组成部分,是其中的一个人员类别。 其次,再看一下宪法的规定 。2018年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 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 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 退休制度 。"很明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一切法律的根本依据,相应地,我国的任何法律也不得与宪法的原则规定相抵触。从这个规定看:这里所说的法律规定,其实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实行退休制度的人员范围:仅限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没有任何工作经历的农民,宪法中根本未列入到实行退休制度的范围之内。总而言之:至少在目前情况下,我国根本就没有建立农民退休制度。 所以,那些张口就把"农民"和"退休制度"直接挂起钩来的一切说法,不过是一些毫无法律意识、别有用心的法盲,在一本正经地信口胡说,玩现代版的《西游记》而已。 最后 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 听说农村人也可以退休领工资了,是真的吗 ? 在现行政策条件下,规定以农村的农民和城镇无业居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缴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国家政策,是国务院于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 》(国发〔2014〕8号)文件,这是中央政府依法制定的行政法规。城乡居民依法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法定条件是: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 (见以下截图)。非常明显的是:这里连"退休"这个词都没有出现。 所以说:在目前情况下,谈论所谓的农民退休,只不过是过一过嘴瘾,毫无实际意义。 最后概括一下:在目前情况下,没有和城镇职工同样标准地缴费参保的农民,可以100%地肯定是不可能退休的,这种说法当然是假的。毕竟,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激励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没有足够多的实际缴费,想通过凭空地玩概念、享受高标准的待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 没听说。农村60岁领的那叫城居保,那叫养老保险。不应该退体金。退休金只有在公司,工厂上班的职工才有退休金。是由公司或工厂交大头,职工交小头。教师,公务员,银行职员。这都属上班一族,都按月领钱,交五险一金,老了男满60岁,女满55就退休。而农村男女都满60周岁才给,每月只有100多元,最多一年领到2000元就是富裕一些的省份。 是真的呀,我就是农村人,我退休领工资(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养老金)都6年了。 农村人也可以退休领工资(养老金),是真的,但是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只要你能满足其中一条,那即便你是农村人也可以退休领工资(养老金)。 1:农村人在外出打工任职期间,劳务公司依法为你缴纳了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即五险一金)的;参保人到达退休年龄、缴费年限达到规定的最低交费年限,在办理了退休手续后,就可以退休领工资(养老金)。 2:农村人以由于职业者的身份,自己全款缴纳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缴费达到国家规定是最低缴费年限,在办理了退休手续后,也可以退休领工资(养老金)。 3:农村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达到15年,或补缴至15年,年满60周岁,或达到一定条件,在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可以退休领养老金或养老补助金;只是这钱不多,每个月就是100多(各个地方有差异),但与社保一样,会逐年递增。总之,农村人也可以退休领工资(养老金),是真的;但你一定要有最低15年的社保缴费,才能每个月领到钱;所以农村的朋友们,趁现在自己还年轻,赶紧缴纳社会保险吧。 我是快乐的大姐姐;谢谢朋友你的阅读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