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只交了低档的社保,老了后是不是很后悔?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年轻的时候仅仅只交纳了低档次的社保,老了以后是不是很后悔呢?有部分人群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心态,当然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缴纳了第1档次的社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所获得养老金的初始待遇水平并不是很高。我们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它的平均缴费指数从60%~300%之间都是可以选择的,但是作为一个企业单位的在职员工是跟自己的工资基数成正比的,如果说你的工资标准水平比较高,那么在缴费的过程中,适当的是可以选择一个更高的平均缴费指数,反之则缴费指数相对可能会比较低。
所以说作为企业在职员工来说,自己是没有主动选择缴费基数的权利,但是作为灵活就业的个人是可以自由的选择,在每一年交费之前作为社保部门,都会列出60%~300%之间不同的缴费档次,你可以根据个人的经济能力,来选择适合你自己的缴费标准。当然最高标准是300%,最低标准是60%,那么我们所付出的缴费支出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有的人他可能经济条件比较差,选择了60%,最终获得养老金的水平自然不是特别高。
但是这个问题可能在交费的过程中并没有显示出来,因为他可能自己的条件并不好,所以说只能够选择一个低标准交费,在自己看来能够正常的累计缴费年限已经是实属不易。但由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比较偏低,最终导致一个结果,将来的养老金待遇一定是很低的,所以说到了退休这一天来临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选择低标准的交费,会直接影响到自己退休金的待遇,所以那个时候后悔已经是为时已晚,甚至来说对自己没有任何的意义可言。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原创)、年轻时缴低档社保的原因很复杂,比如92年后开始缴纳社保时都是由国营或县属大集体单位从你每月几十、百来元的工资中扣去十来元由单位去缴纳的,到底有高低几档概念都不清楚、也由不得个人选择。另外那时退休领养老金的基本上也只有几十元每月太家差别非常小。但是作为从92年就开始缴社保的群体都是国营、或是大集体企业的干部职工,(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后才开始缴纳)而且这些企业的干部、职工中占绝大部个的人在开始缴纳社保养老后就陆陆续续的开始改制被下岗自谋生路去了。(应该有两三千万以上人之多)而缴纳低挡社保的基本上就是这些下岗人,(也有少部份个体经商的农村人、以女性为多)以灵活就业者的身份以每年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收入(当年还不是全口、只是参照体制内的社平工资收入)百分之二十、全额自已负担(没有单位会为下岗人缴纳)去续缴社、医保的、其实,也可以说他们才是用自己缴徵博的收入(中年下岗赚不了高收入)缴纳了最多社医保费、却又被定为最低挡(60%)群体。他们如果按300%挡去缴纳社医保的话那点收入不吃不喝全缴进社医保也还不够的。所以现在来问他们后不后悔年轻时缴最低挡社保是不合时宜不合情理的。因为他们除及小数创业、经商成功者、绝大多数是被迫无奈,没有选择余地的。
有些无法后悔,因为年轻的时候只能交那么多,能保证交够年限,已经是坚持了大半生。
只要交了社保都不后悔。你所谓的最低的社保,你是交了灵活就业。和最高档每个月差不了多少,交最高档的社保不一定最后领钱拿的最多。
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要看国家的养老政策,估计应该会更好!
不后悔,因为没有后悔药,只能认命,没有长远的眼光,鼠目寸光没办法
有可能吧!但是个人能力有限 花钱的地方太多 老了有一份养老钱就不错了
有能力的话,基数可以交高一点的,退休之后工资会高一点。能力有限的话,交个最低基数也可以。
医疗不会,养老会少。
不过说句实在话,就算交的多,也是亏的,未来太远了。